一種加熱破壁料理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01:01:2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加熱破壁料理機。
背景技術:
現有食品加工機的杯體,一般都是塑料材質,因為塑料材質的攪拌杯成本低、易於注塑成型,但是對於加熱型料理機來說,塑料材質在高溫條件下容易變形、降解,甚至析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加熱型料理機不宜採用塑料材質的杯體。
現有技術中為了增加粉碎效果通常在杯體的內壁設置筋條,但是並沒有給出具有最佳粉碎效果的筋條的詳細結構參數,也沒有給出杯體的結構參數。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熱破壁料理機,該加熱料理機的杯體具有安全衛生、結構簡單、粉碎效果好的優點。
一種加熱破壁料理機,包括主機、設置於主機內部的電機、設於主機上方的攪拌杯、設於攪拌杯內的粉碎刀和發熱件,所述粉碎刀位於發熱件上方,所述粉碎刀通過連接頭與所述電機的電機軸相連,所述攪拌杯包括杯座、杯體和杯蓋,所述杯體包括位於杯體頂端的上開口和位於杯體下端的下開口,所述杯蓋蓋合在所述上開口處,所述杯座安裝於所述下開口處,所述發熱件安裝在下開口處,所述杯體的側壁設有手柄,其中,所述杯體為玻璃杯,所述杯體的側壁厚度為D,5mm≤D≤12mm。
優選的,所述杯體側壁的厚度從上往下逐漸變大,所述杯體下端側壁厚度與杯體上端側壁厚度的比值為C,1.2≤C≤2.4。
優選的,所述杯體從上往下依次包括回流區和粉碎區,所述回流區的高度為H1,所述粉碎區的高度為H2,10mm≤H1≤50mm,60mm≤H2≤250mm。
優選的,所述粉碎區內壁設有筋條,所述筋條的長度為L,0.5≤L/H2≤1。
優選的,所述筋條的截面形狀為近似鈍角三角形。
優選的,所述筋條的寬度為h1,2mm≤h1≤15mm,所述筋條向內凸起的高度為h2,2mm≤h2≤20mm。
優選的,所述手柄距上開口的最短距離為L1,10mm≤L1≤30mm。
優選的,所述手柄距下開口的最短距離為L2,25mm≤L2≤55mm。
優選的,所述杯體外側壁靠近上開口處設有定位凸臺,所述定位凸臺的高度為A,6mm≤A≤10mm。
優選的,所述定位凸臺向外凸出的厚度為B,1.5mm≤B≤5mm。
所述粉碎區是指粉碎工具在對物料進行攪拌粉碎時所能夠波及到的區域,包括物料與其直接碰撞和/或剪切運動的區域,也包括物料和液體在其攪拌作用下相互碰撞粉碎的區域;如果該區域設有輔助粉碎的裝置,比如導流器、擾流體等,也包含物料和液體在輔助粉碎裝置與粉碎工具作用下運動所波及相互碰撞和/或剪切進行粉碎的區域。
所述回流區是指物料和液體在粉碎工具攪動下上升後再次落入到粉碎區前的運行流動區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使杯體為玻璃杯,玻璃杯的耐腐蝕性好,耐溫差大,可以直接對杯體進行加熱且不會破裂,在加熱過程中不會變形降解和析出有害物質,安全衛生;玻璃杯內壁光滑,物料不易附著,具有易清洗的好處;杯體的側壁厚度為D,5mm≤D≤12mm,即滿足杯體工作強度要求,又使得杯體的重量適中,方便用戶拿取,提高用戶體驗;當D<5mm時,在料理機工作過程中,粉碎刀高速運轉,杯體內的液體會對杯體側壁產生撞擊,杯體側壁太薄會使杯體難以承受液體的對杯體側壁的衝擊力,使杯體在工作過程中有損壞的可能,安全係數低,而且如果杯體側壁太薄也不利於杯體的出模,會使杯體在出模過程中產生斷裂,使成品率降低;當D>12mm時,杯體側壁過厚,會加重杯體的重量,進而加重整個機器的重量,不方便用戶的拿取;特別的,料理機女性使用者居多,她們力氣較小,杯體太重會降低用戶體驗,杯體側壁太厚也會加大製作杯體的原材料的使用,加大了成本。
2、所述杯體側壁的厚度從上往下逐漸變大,這是由杯體出模時決定的,而且杯體下方承受的作用力較大,杯體上方承受的作用力較小,杯體側壁厚度上薄下厚滿足杯體的受力要求;所述杯體下端側壁厚度與杯體上端側壁厚度的比值為C,1.2≤C≤2.4,既滿足出模時的成型要求,又滿足杯體工作過程中的強度要求;當C<1.2時,杯體在出模過程中容易產生斷裂,不易成型,降低成品率;當C>2.4時,杯體底部厚度過大,加重杯體的重量,浪費原材料,提高製作成本。
3、通過使杯體從上往下依次包括回流區和粉碎區,回流區使液體回流至粉碎區內,有利於對物料進行循環切割;粉碎區的設置有利於改變液體的運動方向,使液體向心運動,提高單位時間內粉碎刀對物料的切割次數,提高粉碎效率,使物料粉碎的更加細膩。
4、通過在粉碎區內壁設置筋條,高速旋轉的粉碎刀帶動杯體內的液體旋轉,當轉動的液體撞擊到筋條時,使液體轉向變為向心的回流,提高單位時間內粉碎刀對物料的切割次數,提高粉碎效率,使物料被切割的更加細膩。
5、通過使筋條的截面形狀為近似鈍角三角形,好處是使液體在經過筋條時,緩慢改變物料的運動方向,使液體產生向心運動,得到較好的擾流效果,提高粉碎效率,避免由於液體與筋條的衝擊力過大而引起杯體晃動。
6、通過在杯體外側壁靠近上開口處設有定位凸臺,定位凸臺與杯蓋配合,使杯蓋通過旋扣配合的方式將杯蓋固定在攪拌杯上,使杯蓋的扣合更加牢固,避免工作過程中液體向上衝擊將杯蓋頂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加熱破壁料理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攪拌杯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筋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定位凸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指各部件名稱如下:
1、主機;2、攪拌杯;21、杯體;211、手柄;212、筋條;213、定位凸臺;214、上開口;215、下開口;22、杯座;3、杯蓋;4、粉碎刀;5、發熱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加熱破壁料理機,包括主機1、設置於主機1內部的電機、設於主機1上方的攪拌杯2、設於攪拌杯2內的粉碎刀4和發熱件5,所述粉碎刀4位於發熱件5上方,所述攪拌杯2包括杯座22、杯體21和杯蓋3,所述杯體21包括位於杯體21頂端的上開口214和位於杯體21下端的下開口215,所述杯蓋3蓋合在所述上開口214處,所述杯座22位於所述下開口215處,杯體21與杯座22通過螺紋、螺釘、卡扣或旋扣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採用螺紋固定方式,所述發熱件5安裝在下開口215處,發熱件5為發熱管或發熱盤,所述粉碎刀4通過連接頭與所述電機的電機軸相連,所述杯體21的側壁設有手柄211,手柄211兩側設置有塑料材質的左手柄和右手柄,左手柄和右手柄扣合在一起包住手柄211,起到防燙的作用,上開口214與手柄211相對的一側設有導流口,方便液體倒出,其中,所述杯體21為玻璃杯,所述杯體21的側壁厚度為D,5mm≤D≤12mm,即滿足杯體工作強度要求,又使得杯體的重量適中,方便用戶拿取,提高用戶體驗。
如圖3所示,所述杯體21側壁的厚度從上往下逐漸變大,所述杯體21下端側壁厚度與杯體21上端側壁厚度的比值為C,1.2≤C≤2.4,在本實施例中C=1.3。靠近所述上開口214處的杯體21側壁厚度為S1,5mm≤S1≤10mm,保證杯體21的強度和成型要求;當S1<5mm時,杯體21在出模過程中容易產生斷裂,不易成型,降低成品率;當S1>10mm時,一方面使製作杯體21的材料增多,加大成本,另一方面使杯體21過重,不方便拿取使用;在本實施例中S1=6mm。靠近所述下開口215處的杯體21側壁厚度為S2,6mm≤S2≤12mm,保證杯體21的強度和成型要求;當S2<6mm時,杯體21在出模過程中容易產生斷裂,不易成型,降低成品率;當S2>12mm時,一方面使製作杯體21的材料增多,加大成本,另一方面使杯體21過重,不方便拿取使用;在本實施例中S2=8mm。
所述手柄211距上開口214的最短距離為L1,10mm≤L1≤30mm,若L1<10mm,則不方便杯蓋3的放置;若L1>30mm,則手柄211與杯蓋3的裝配結構需要較長的結構進行過渡,結構強度不好;在本實施例中,L1=17mm,即方便杯蓋3的安裝,又保證手柄211與杯蓋3之間不需要較長的過渡結構,結構強度好。所述手柄211距下開口215的最短距離為L2,25mm≤L2≤55mm,若L2<25mm,則不方便杯座22與杯體21的安裝;若L2>55mm,則手柄211與杯座22的配合距離較長,結構強度不好;在本實施例中L2=40mm,即方便杯體21與杯座22的裝配,又保證結構強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杯體21為圓筒結構,所述杯體21從上往下依次包括回流區和粉碎區,所述回流區的高度為H1,所述粉碎區的高度為H2,10mm≤H1≤50mm,60mm≤H2≤250mm。當H1<10mm時,不利於杯蓋3的安裝;當H1>50mm時,回流區高度偏大,液體會在回流區旋轉,不利於粉碎刀4對物料的切割;在本實施例中H1=35mm,即有利於杯蓋3的安裝,又能使液體回流至杯體21底部,提高粉碎效率。當H2<60mm時,粉碎效果不好;當H2>250mm時,會使杯體21的高度偏高,進而杯體21的重心變高,在工作時會引起機器晃動;在本實施例中H2=152mm,既能得到較好的粉碎效果,使食材粉碎的更加細膩,又能保證機器在工作過程中不會產生晃動。杯體21從上往下逐漸收縮,尤其是在粉碎區,粉碎刀4和粉碎區形成較小的粉碎空間,有利於粉碎刀4對物料的粉碎,而且有利於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使物料充分粉碎,使粉碎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的,杯體可以為方形,或梅花形。
所述粉碎區內壁設有筋條212,所述筋條212自粉碎區的頂端向下延伸。所述筋條的長度為L,0.5≤L/H2≤1,當L/H2<0.5時,筋條長度太小,粉碎效果不好;L/H2>1不符合結構特徵;本實施例中,L/H2=0.8,粉碎效果好。
如圖4所示,筋條212可以均布設置也可以是不對稱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筋條212數量為4條並且均勻分布在杯體21內壁上,筋條212的截面形狀可以是近似三角狀、或圓弧凸起狀、或矩形狀,在本實施例中筋條212的截面形狀為近似鈍角三角形;「近似鈍角三角形」是指與鈍角三角形類似的一種形狀,不一定是三角形,可以是在鈍角處圓滑過渡,或者包含弧邊。所述筋條212的寬度為h1,2mm≤h1≤15mm,當h1<2mm時筋條212不易加工成型;當h1>15mm時,筋條212在成型後容易收縮變形;在本實施例中h1=13mm,即能保證筋條212容易加工成型,又使得筋條212在加工成型後不易收縮變形。「寬度」是指筋條與杯體內壁的兩條交線之間的最短直線距離。所述筋條212向內凸起的高度為h2,2mm≤h2≤20mm,當h2<2mm時,筋條212不易加工成型;當h2>20mm時,筋條212成型後容易收縮變形;在本實施例中h2=7mm,即能保證筋條212容易加工成型,又使得筋條212在加工成型後不易收縮變形。「向內」是指向靠近杯體軸線的方向。在本實施例中筋條212的截面中最大的角為α,α=106°,杯體21即容易加工成型,機器在工作過程中,液體從筋條212的表面緩慢流過可得到較好的擾流效果,粉碎效果好。
如圖5所示,所述杯體21外側壁靠近上開口214處設有定位凸臺213,所述定位凸臺213為兩個且對稱設置,杯蓋3上設有旋扣,旋扣與定位凸臺213配合將杯蓋3固定在杯體21上方,這種旋扣配合的方式牢固,避免在工作過程中液體向上衝擊將杯蓋3頂起,所述定位凸臺213的高度為A,6mm≤A≤10mm,若A<6mm,定位凸臺213高度過小,強度不夠;若A>10mm,定位凸臺213高度過高,杯蓋3上旋扣的高度也要加大,造成原材料的浪費,加大成本;在本實施例中A=8±0.5mm,即能保證定位凸臺213和杯蓋3旋扣的強度要求、配合牢固,又節約成本。所述定位凸臺213向外凸出的厚度為B,1.5mm≤B≤5mm,B<1.5mm時,厚度太小,容易造成和杯蓋3的配合不牢固;B>5mm時,厚度太大,造成原材料的浪費,加大成本;本實施例中,B=3±0.5mm,即使得杯蓋3和杯體21的旋扣配合牢固,又節約成本。「向外」是指定位凸臺沿遠離杯體軸線的方向凸出。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範圍所覆蓋,這裡不再一一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