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逆止緩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16:28:21 1
專利名稱:空氣逆止緩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輸液泵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氣動重力補償式輸液泵的空氣逆止緩壓裝置。
背景技術: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在輸液時需要淨化的空氣不斷進入瓶內的藥液中。現有的輸液泵中配備有氣泵,沒間隔一段時間氣泵會啟動工作,但是氣泵的頻繁啟動會造成輸液瓶中氣壓不穩、輸液泵滴速不穩等現象,無法達到精準輸液的要求;現有技術無法保障因氣體回流而造成的空氣汙染和藥液汙染,同時無法保障因外界光源照射導致的空氣和藥液汙染,如果被汙染的液體輸入病人體內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用於氣動重力補償式輸液泵的空氣逆止緩壓裝置。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逆止系統、緩壓系統和轉接系統,所述的逆止系統包括連接管、與連接管一端連通的空氣單向閥;所述的緩壓系統包括與所述空氣單向閥另一端連通的聚能緩壓倉;所述的聚能緩壓倉和轉接系統通過一 T形三通管的橫臂連接,T形三通管的豎臂連接一氣壓感應器。所述的空氣單向閥由中空的柱狀殼體、設於其腔內的止回鋼珠和回位彈簧構成,所述的殼體兩端分別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該出氣口口徑小於進氣口口徑。所述的聚能緩壓倉為一橢球狀氣囊,在聚能緩壓倉連接端的頂部設有一凹槽,凹槽內設有一紫外管。`所述轉接系統包括一中空的套殼,其底部向內彎折呈環邊,通過定位螺栓固定在套殼上端的手柄,手柄下方設有氣流轉接口,該轉接口的一側垂直設有一進氣管,其穿過套殼外壁並伸入所述T型三通管橫臂中構成通路;該轉接口與套殼底端的環邊之間設有一密封墊圈;所述的密封墊圈外壁上設有一紫外管,紫外管穿過密封墊圈並伸入其腔內;所述套殼底部設有密封口,該處設有一軟膠塞。本裝置中與氣體通路連通的裝置均採用醫用透明矽膠材料製作。本實用新型採用了空氣逆止系統、緩壓系統和轉接系統,不僅保證了氣體的可控性和安全性,也保證了裝置的氣密性;同時避免了因光線照射和氣體回流造成的氣體和藥液汙染。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應用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空氣單向閥的剖面示意圖;[0013]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轉接系統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1、圖2所示,該實施例中,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包括逆止系統1、緩壓系統2和轉接系統3,本裝置的各系統採取依次卡接連通的方式形成氣流通路。逆止系統I包括固定卡接在氣泵7上的連接管11和連通於該連接管右端的空氣單向閥12 ;空氣單向閥的右端與緩壓系統2中的聚能緩壓倉21的左端連通,該聚能緩壓倉的右端與T型三通管4橫臂上的左端連通,其橫臂的右端與轉接系統3連通。如圖3所示,空氣單向閥12包括一中空的柱狀殼體,其兩端分別為進氣口 121和出氣口 122,出氣口的口徑大於進氣端,止回鋼珠123設置在靠近進氣口的腔體中,一回位彈簧124抵靠在止回鋼珠上。結合圖2、圖3,空氣單向閥的殼體外圓周上設有一臺階125,一圓柱狀連接帽126插接在該臺階形成的側壁上,聚能緩壓倉21的連接管插入連接帽內並抵靠在回位彈簧的另一端。如圖2所示,聚能緩壓倉21為一橢球狀氣囊,其外壁設有反光聚能塗層211,該塗層能反射走外界的汙染光線保證倉內空氣品質;在聚能緩壓倉左側連接端的頂部設有一透明凹槽,凹槽內設置有一 LED紫外管212。在工作狀態下,該紫外管對氣囊內進行照射,通過氣囊外壁的反光聚能塗層折射而增加光照能量,從而加強對倉內空氣進行紫外殺菌消毒;同時當氣體進入裝置後,聚能緩壓倉的空間能夠很好的容納和緩衝來自氣源氣體的壓力,並使氣流穩定的流向下一個工作環節,保證了氣體的可控性,安全性。從圖2中可以看出,T型三通管4的豎臂埠設有一氣壓感應器6,在工作狀態下,該氣壓感應器會根據通路中的氣壓狀態將數據反饋給控制裝置,從而控制氣泵的工作來穩定氣流,保證了整個通路中氣流的穩定可靠。
如圖4所示,轉接系統3包括一中空的套殼31,其底端向內彎折形成環邊311,在該套殼的上端通過定位螺栓33固定一手柄34,該手柄下方設有氣流轉接口 35,當下壓手柄時,氣流轉接口與大氣封閉,反之則開啟;該轉接口的左側垂直設有一進氣管36,其穿過套殼外壁並伸入T型三通管橫臂中構成通路,在該轉接口與套殼底端的環邊之間還設有一密封墊圈37,在密封墊圈的側壁上還設有一 LED紫外管32,其穿過密封墊圈並伸入其腔內,其作用是對系統內的氣流進行紫外殺菌消毒。在工作狀態下,具有一定壓力的氣流會在轉接系統中和一次性輸液管38對接並輸出,轉接系統內部的密封措施使氣體不外洩,保證了裝置的氣密性。參照圖1,為了預防空氣及其它異物通過轉接裝置套殼底部的密封口 39進入裝置,在該密封口處配有一軟膠塞5,在設備停止工作時將此軟膠塞塞住密封口。在本實施例中,本裝置中與氣體通路相通的裝置均採用醫用透明矽膠材料製作。工作時,氣泵7將氣體通過連接管11送入空氣單向閥12,具有一定壓力的氣流克服回位彈簧124的彈力推開止回鋼珠123進入聚能緩壓倉2,接著氣流流經T型三通管4和氣壓感應器6,接著氣流穿過T型三通管進入密閉的轉接系統3中,經過氣流轉接口 35進入一次性輸液管38 ;在上述過程中,緩壓系統和轉接系統上的紫外管散發紫外線對其內的氣流進行殺菌消毒;停止工作時,止回鋼珠123在回位彈簧124的復位力下自動堵住空氣單向閥12,同時使用軟膠塞封住密封口 39。本實用新型採用了空氣逆止系統、緩壓系統和轉接系統,不僅保證了氣體的可控性和安全性,保證了裝置的氣密性;也避免了因光線照射和氣體回流造成的氣體和藥液汙染,同時本裝置以增加空氣容量,對空氣產生緩衝滯留作用,從而使LED紫外管對氣囊內空氣進行1 效殺菌。
權利要求1.一種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連通的逆止系統、緩壓系統和轉接系統,所述的逆止系統包括連接管、與連接管一端連通的空氣單向閥;所述的緩壓系統包括與所述空氣單向閥另一端連通的聚能緩壓倉;所述的聚能緩壓倉和轉接系統通過一 T形三通管的橫臂連接,T形三通管的豎臂連接一氣壓感應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空氣單向閥由中空的柱狀殼體、設於其腔內的止回鋼珠和回位彈簧構成,所述的殼體兩端分別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該出氣口口徑小於進氣口口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聚能緩壓倉為一橢球狀氣囊,在聚能緩壓倉連接端的頂部設有一紫外管,該紫外管伸入聚能緩壓倉內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聚能緩壓倉的外壁設有反光聚能塗層。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轉接系統包括一中空的套殼,其底部向內彎折呈環邊,通過定位螺栓固定在套殼上端的手柄,手柄下方設有氣流轉接口,該轉接口的一側垂直設有一進氣管,其穿過套殼外壁並伸入所述T型三通管橫臂中構成通路;該轉接口與套殼底端的環邊之間設有一密封墊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墊圈外壁上設有一紫外管,紫外管穿過密封墊圈並伸入其腔內。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套殼底部設有密封口,該處設有一軟膠塞。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本裝置中與氣體通路連通的裝置均採用醫用透明矽膠材料製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空氣逆止緩壓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逆止系統、緩壓系統和轉接系統,所述的逆止系統包括連接管、與連接管一端連通的空氣單向閥;所述的緩壓系統包括與所述空氣單向閥另一端連通的聚能緩壓倉;所述的聚能緩壓倉和轉接系統通過一T形三通管的橫臂連接,T形三通管的豎臂連接一氣壓感應器。本實用新型採用了空氣逆止系統、緩壓系統和轉接系統,不僅保證了氣體的可控性和安全性,也保證了裝置的氣密性;同時避免了因光線照射和氣體回流造成的氣體和藥液汙染。
文檔編號A61M5/142GK203139248SQ20132008015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1日
發明者田萬寶 申請人:深圳市萬聚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