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全身經常起密密麻麻小紅疹(寶寶身上長這種小紅點)
2023-07-25 00:47:32
本文作者:萬睿 武漢大學同仁醫院整形外科副教授
一對年輕夫婦懷抱幾個月大的小寶寶來到診室,甫一坐下,年輕媽媽便迫不及待地講述起來。
她說,寶寶是足月出生的,出院回家後給寶寶洗澡,發現他左上臂有個米粒大小的小紅點。起初也沒太在意,後來小紅點逐漸長大,兩個月後,紅點周圍也出現了散在的小紅點,這才緊張起來。
說著,她把寶寶的衣服解開,擼起袖子給我看。
許是看到白大褂,寶寶嚇得哇地哭了起來。匆匆讓我看過那些片狀小紅點,年輕媽媽就把寶寶抱到隔壁房間餵奶去了。
不是性病,只是血管瘤
這時,年輕的父親長舒一口氣。趁老婆不在,他湊近了問:「萬教授,寶寶要不要緊呀?」
還沒等我答話,他又禁不住緊張地說:「不瞞您說,我有難言的苦衷。」
原來,他之前在東莞打工好幾年,有時也去夜店玩,沒有把握好自己,找過小姐。很擔心是不是自己染上了什麼暗病,導致孩子長疹子。
我點點頭,問他:「後來你去檢查了麼?」
他回答說:「結婚前我們一起去做了婚檢,醫生說我們都正常。我不放心,怕婚檢項目有遺漏,還特意跑去獻了一次血。我想,如果我能成功獻血,就說明我的血液合格,沒有性病啥的。結果也是沒問題的。」
「噢,那你就不用太緊張了嘛。」我告訴他,寶寶手臂上的紅點並不像常見性病的表現,而是草莓狀血管瘤。
5~10歲時,多可自行消退
草莓狀血管瘤多為鮮紅色,呈柔軟分葉狀,數量、大小不等,通常一至數釐米,形似草莓。一般邊境清晰,好發於顏面、肩部、頭頸部。壓之褪色,松解後回復。
這種血管瘤出生時就已經存在,但常在生後2~3個月才呈現,3~6個月時逐漸增大,此後又會逐漸縮小、顏色減淡。
約70%的血管瘤,在患兒5~10歲時可自行完全消退。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如果沒能自行消退,該咋辦呢?」放下心來的年輕爸爸旋即問道。
我告訴他,如果在短期內,血管瘤的面積快速增大,就需要進行早期幹預治療。譬如,口服或者局部注射藥物,來抑制血管瘤的快速生長。
對於後期仍不能完全消退的,則主要採用雷射去除。
其原理是,通過選擇性光熱解作用,讓病變血管中的血紅蛋白選擇性吸收雷射能量,令溫度升高,產生凝血和血管破壞,但又不傷及周圍的正常組織,一般不會留下瘢痕。
另外,雷射不是放射線,不會對幼兒造成輻射傷害。
講解至此,年輕媽媽抱著安靜入睡的寶寶進來了。年輕爸爸便把我剛才的話複述了一遍,夫妻倆表示會做好定期觀察和隨診,之後一併開心地走出了診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