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真的滅絕了嗎,現在穿山甲有多少只
2023-04-02 09:39:21 1
21隻馬來穿山甲被走私到中國,被省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解救。20多天來,16隻穿山甲相繼死亡。也就是說,只有5隻來自海外的穿山甲存活,搶救成功率為24%。1030了一會兒,懷疑的聲音響起,「代碼的守護者決不能辭去他的職責」。穿山甲的死亡是必然還是偶然?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向讀者還原16隻穿山甲在廣州的最後時光。
專家表示,對於這些可愛的小精靈來說,在被非法獵殺的那一刻,死亡的概率已經超過了80%。目前更迫切需要保護穿山甲的是打擊盜獵和跨國非法貿易。
現場直播
五隻穿山甲住在一個恆溫的房間裡。
4月17日上午,記者在廣州環市路的一家權威動物救助機構見到了5隻仍然活著的穿山甲。他們分別被安排住在三個房間,其中一個體質差的被單獨安排在後面的20號房間;其他四個成對住,住在外間1號和2號房間。
地上鋪著沙子,邊上放著盛著乾淨水和黑色食物的器皿。在牆上,記者看到溫度計保持在27左右,每個房間都有通風口,可以吹出暖風。救護人員表示,27的恆溫最適合穿山甲生活。
三個房間的地上都有木架子。在2號房間,記者看到一隻身體強壯的穿山甲已經能用前肢爬上樹枝,長長的尾巴保持著筆直的平衡,看起來十分可愛。運動後,它也會主動進食。當救護人員走近時,他們聞到了傷口的味道,抓到了一隻扁蝨。救護人員說,別看它玩得開心,它的前臂還受著傷,寄生的蜱蟲會損害它的健康。記者看到,另一隻穿山甲在角落裡一動不動。
1號房的一隻穿山甲排便了。救護人員說,和幾天前相比,它的食量大了很多,耗水量也很正常。但是另一隻穿山甲不願意動。救護人員告訴記者,穿山甲白天確實不怎麼運動,一般都是晚上出來覓食。
裡屋20號房,獨立生活的穿山甲更慘。它蜷縮在角落裡。救護人員告訴記者,它還有疾病,害怕傳染給前面相對健康的個體。目前救護人員每天都會給他們打針、吃藥、體檢。目前穿山甲已經開始進食,比剛來時不吃不喝的情況要好。
1走私路上5隻穿山甲受重傷。他們不吃不喝就先死了。
16隻穿山甲為什麼會死?救護人員說,3月25日,送來的21隻穿山甲精神狀態非常不好,80%都受了傷,其中5隻傷勢嚴重,傷口潰爛腐爛,散發著惡臭。
首先,救援人員對5隻傷勢較重的穿山甲進行隔離,對傷口進行清洗消毒,並塗抹消炎藥。其中3人特別嚴重,救護人員也對其進行了輸液治療。類似於對人類的治療,每天注射一次消炎藥,並在其中加入電解質,以平衡身體的需要。每次注射持續2~3小時。為防止穿山甲受力,救護人員會儘可能讓穿山甲保持舒適的姿勢,一來防止針掉落,二來護理人員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強行抓穿山甲身體的措施。
但5隻重傷的穿山甲身體虛弱,相繼死去。5隻穿山甲中,3月25日死亡1隻,4月2日重傷穿山甲全部死亡。統計顯示,他們在廣州連一口飯都沒吃。
11隻穿山甲在走私過程中得了肺炎,治療失敗後相繼倒下。
死亡的16隻穿山甲大部分都患有肺炎。
救護人員告訴記者,這有兩個原因。一是穿山甲在運輸過程中,由於氣溫變化劇烈,空間狹小,出現呼吸道感染;第二,走私者為了在交易過程中獲得高價,往往會給穿山甲潑冷水,使其產生應激反應,給人以生活兇猛的錯覺。事實上,潑冷水會使它容易患肺炎。
我該怎麼辦?救護人員說,剛進來的時候,穿山甲不會主動進食,所以飼養員用矽膠管通過胃餵食物。同時選擇蜂蛹和幹黑螞蟻來吸引穿山甲,希望能增加食慾,增強免疫力。此外,救護人員還嘗試了新的護理項目,比如從網上的醫療公司購買治療肺癌的甲殼素,希望能治療肺炎。
然而,這沒能挽救他的生命。4月6日至4月14日,肺炎引發併發症,穿山甲相繼死亡。最多的時候,一天死了三隻穿山甲。
3隻懷孕穿山甲因生理負擔重的蜱蟲叮咬導致貧血而死亡。
三隻穿山甲懷孕了,救援人員通過解剖發現了更多的死因:寄生蟲、扁蝨、異物注入胃中。
寄生蟲會導致器官出血。蜱也會叮咬穿山甲,使它們貧血。三隻懷孕的穿山甲生理負擔很重,一旦生病,很難處理。他們都死於4月4日至5日。
讓人氣憤的是,走私者將石膏、玉米糊、高嶺土等異物放入穿山甲的胃中增重,導致穿山甲無法消化或進食,最終被活活餓死。
經過搶救,救援人員發現這些草狀異物無法被腸胃吸收,進而堵塞腸道,引發炎症。
專家
5頭的存活效果比較理想。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IUCN/SSC穿山甲專家組成員吳世保認為,救助過程規範科學,5隻穿山甲存活,效果滿意。
穿山甲難救是共識。吳世保說,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查獲的穿山甲在從國外非法走私到中國的過程中,受到了殘酷的對待,比如被囚禁在尼龍袋裡,被裝在狹小的空間裡,長期缺水缺糧,處於應激飢餓狀態。裡面填滿了石灰粉、淤泥、玉米糊、高嶺土等異物,有時連腸子都斷了。二是偷獵和販賣過程中穿山甲受傷或注射麻醉劑。第三,穿山甲體內外寄生蟲多,自身免疫力差。第四,穿山甲只吃螞蟻和白蟻,體溫調節能力差。而且查獲的穿山甲都是國外的,對救助地水土不服,救助難度大。
省級救護中心
讓活著的人更好的生存。
4月16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邀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救助委員會、
湖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華南師範大學、廣東省動物學會、廣州動物園、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深圳野生動物園多位專家,就海關緝私部門移交的穿山甲救護問題進行研討。
專家們指出,目前世界上對穿山甲的研究非常有限,從以往國內救助執法單位移交穿山甲情況來看,各地救護的成活率大多數低於20%。本次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前期採取的措施還是得當的。
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表示,下一步的救治,要更加注意控制好養護區的溫溼度,加強對個體的觀察,採集更完整的數據交專家會診,以便制定更詳細、科學的救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