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泵加工專用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06:28:5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泵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泵加工專用夾具。
背景技術:
泵體和泵蓋是泵的核心部件,泵體的蝸殼用於安裝葉輪,具有很高的精度要求。由於泵體和泵蓋的結構較為複雜,需要多工序對泵體和泵蓋進行加工,因此在加工的過程中很難保證泵體和泵蓋的加工精度,現有的技術中通常採用夾具將泵體和泵蓋固定到加工軌道上進行加工。但是現有的夾具普遍存在夾持穩定性較差,泵體或者泵蓋容易跳動的缺陷,不能很好地保證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泵加工專用夾具,該泵加工專用夾具通過泵體定位塊定位安裝泵體,再通過泵體鎖緊裝置鎖緊泵體,通過泵蓋定位塊定位安裝泵蓋,再通過泵蓋鎖緊裝置鎖緊泵蓋,定位精度高,拆卸安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泵加工專用夾具,包括相對設置的泵體夾持機構和泵蓋夾持機構,所述泵體夾持機構包括泵體承接板、設置於泵體承接板中部的泵體鎖緊裝置以及多個泵體定位塊,泵體鎖緊裝置包括鎖緊氣缸、設置於鎖緊氣缸輸出端且可上下運動的中心軸以及可拆卸設置於中心軸上端的泵體壓板,多個泵體定位塊相對於中心軸周向設置,所述泵蓋夾持機構包括泵蓋承接板、多個泵蓋定位塊和多個泵蓋鎖緊裝置,多個泵蓋定位塊和多個泵蓋鎖緊裝置均相對泵蓋承接板的中心周向設置,所述泵蓋鎖緊裝置包括旋轉氣缸和設置於旋轉氣缸輸出端且可以相對旋轉氣缸輸出端旋轉的旋轉壓板。
其中,所述中心軸的上端開設有環形凹槽,所述泵體壓板開設有與環形凹槽相配合的插接槽。
其中,所述旋轉壓板的自由端設置有軟膠壓塊且軟膠壓塊設置於旋轉壓板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泵體定位塊和泵蓋定位塊的上端均設置有臺階,泵體定位塊的臺階的低矮部分靠近中心軸,泵蓋定位塊的臺階的低矮部分靠近所述泵蓋承接板的中心。
其中,所述泵體夾持機構還包括泵體限位塊,泵體限位塊與多個泵體定位塊位於同一圓周。
其中,所述泵體限位塊設置泵體限位卡槽。
其中,所述泵蓋夾持機構還包括泵蓋限位塊,泵蓋限位塊與多個泵蓋定位塊位於同一圓周。
其中,所述泵蓋限位塊設置有泵蓋限位卡槽。
其中,該泵加工專用夾具還包括主板,所述泵體承接板和泵蓋承接板分設於主板上表面的左右兩側,主板與泵體承接板、主板和泵蓋承接板均採用定位插銷連接。
其中,所述泵體承接板和泵蓋承接板均開設有脫離螺紋通孔,脫離螺紋通孔螺接有脫離螺栓且脫離螺栓的螺栓頭的端面與主板的上表面抵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通過泵體定位塊定位安裝泵體,再通過鎖緊氣缸驅動泵體壓板向下運動,頂緊泵體而完成泵體的裝入,通過泵蓋定位塊定位安裝泵蓋,再通過旋轉氣缸驅動旋轉壓板旋轉至泵蓋的上方,使得旋轉壓板壓住泵蓋的上表面,從而完成泵蓋的安裝,定位精度高,裝備緊密性好,且在裝入泵蓋時,可以通過旋轉氣缸將旋轉壓板轉離泵蓋的經過路徑,為泵蓋的安裝提供無障礙安裝通道,不會幹涉到泵蓋的安裝,拆卸安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1—泵體承接板、2—泵體定位塊、3—鎖緊氣缸、4—中心軸、5—泵體壓板、6—泵蓋承接板、7—泵蓋定位塊、8—旋轉氣缸、9—旋轉壓板、10—環形凹槽、11—插接槽、12—軟膠壓塊、13—臺階、14—泵體限位塊、15—泵體限位卡槽、16—泵蓋限位塊、17—泵蓋限位卡槽、18—主板、19—定位插銷、20—脫離螺紋通孔、21—泵體、22—泵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見圖1,一種泵加工專用夾具,包括相對設置的泵體夾持機構和泵蓋夾持機構,所述泵體夾持機構包括泵體承接板1、設置於泵體承接板1中部的泵體鎖緊裝置以及多個泵體定位塊2,泵體鎖緊裝置包括鎖緊氣缸3、設置於鎖緊氣缸3輸出端且可上下運動的中心軸4以及可拆卸設置於中心軸4上端的泵體壓板5,多個泵體定位塊2相對於中心軸4周向設置,所述泵蓋夾持機構包括泵蓋承接板6、多個泵蓋定位塊7和多個泵蓋鎖緊裝置,多個泵蓋定位塊7和多個泵蓋鎖緊裝置均相對泵蓋承接板6的中心周向設置,所述泵蓋鎖緊裝置包括旋轉氣缸8和設置於旋轉氣缸8輸出端且可以相對旋轉氣缸輸出端旋轉的旋轉壓板9。
本實用新型通過泵體定位塊2定位安裝泵體21,再通過鎖緊氣缸3驅動泵體壓板5向下運動,頂緊泵體21而完成泵體21的裝入,通過泵蓋定位塊7定位安裝泵蓋22,再通過旋轉氣缸8驅動旋轉壓板9旋轉至泵蓋22的上方,使得旋轉壓板9壓住泵蓋22的上表面,從而完成泵蓋22的安裝,定位精度高,裝備緊密性好,且在裝入泵蓋22時,可以通過旋轉氣缸8將旋轉壓板9轉離泵蓋22的經過路徑,為泵蓋22的安裝提供無障礙安裝通道,不會幹涉到泵蓋22的安裝,拆卸安裝方便。
其中,所述中心軸4的上端開設有環形凹槽10,所述泵體壓板5開設有與環形凹槽10相配合的插接槽11。
在裝入泵體21時,拆卸泵體壓板5,將泵體21套在中心軸4外,再經過泵體定位塊2定位後將泵體壓板5插接到環形凹槽10上,啟動鎖緊氣缸3驅動泵體壓板5向下運動,壓緊泵體21,完成泵體21的定位安裝。中心軸4和泵體壓板5通過環形凹槽10和插接槽11實新可拆卸連接,泵體21的拆卸安裝方便。
其中,所述旋轉壓板9的自由端設置有軟膠壓塊12且軟膠壓塊12設置於旋轉壓板9的下表面。在旋轉壓板9壓緊泵蓋22時,軟膠壓塊12夾設於旋轉壓板9和泵蓋22之間,軟膠壓板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能夠避免劃傷泵蓋22。
其中,所述泵體定位塊2和泵蓋定位塊7的上端均設置有臺階13,泵體定位塊2的臺階13的低矮部分靠近中心軸4,泵蓋定位塊7的臺階13的低矮部分靠近所述泵蓋承接板6的中心。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臺階13抵住泵體21或者泵蓋22的下邊角,從而完成泵體21或者泵蓋22向下或者沿水平方向的定位,定位精度高。
其中,所述泵體夾持機構還包括泵體限位塊14,泵體限位塊14與多個泵體定位塊2位於同一圓周。
其中,所述泵體限位塊14設置泵體限位卡槽15。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泵體限位卡槽15與泵體21完成卡接,能夠防止泵體21發生轉動的現象,裝備穩定性好,不易鬆動。
其中,所述泵蓋夾持機構還包括泵蓋限位塊16,泵蓋限位塊16與多個泵蓋定位塊7位於同一圓周。
其中,所述泵蓋限位塊16設置有泵蓋限位卡槽17。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泵蓋限位卡槽17與泵蓋22完成卡接,能夠防止泵蓋22發生轉動的現象,裝備穩定性好,不易鬆動。
其中,該泵加工專用夾具還包括主板18,所述泵體承接板1和泵蓋承接板6分設於主板18上表面的左右兩側,主板18與泵體承接板1、主板18和泵蓋承接板6均採用定位插銷19連接。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直接將主板18裝設到工具機導軌上對泵體21和泵蓋22進行工具機加工,通過主板18將夾具安裝到工具機上能夠有效避免磨損泵體承接板1和泵蓋承接板6,保證本實用新型良好的定位精度。
其中,所述泵體承接板1和泵蓋承接板6均開設有脫離螺紋通孔20,脫離螺紋通孔螺接有脫離螺栓且脫離螺栓的螺栓頭的端面與主板18的上表面抵接。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主板18和泵體承接板1、主板18和泵蓋承接板6均通過定位插銷19連接,加工完成後主板18和泵體承接板1、主板18和泵蓋承接板6的拆卸極為困難,如果強制使用外力撬開必然或損害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定位精度,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向下旋轉脫離螺栓實現主板18和泵體承接板1、主板18與泵蓋承接板6的分離,方便快捷,且不會損害本實用新型的定位精度。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