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接收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8-10 19:39:51 1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接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第5代移動通信系統(簡稱5G)提出了Gbit/s用戶體驗速率、超高流量密度、超大連接數、頻譜效率提升、時延降低等技術需求。國內IMT-2020(5G)推進組針對5G提出了4種典型的應用場景:針對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覆蓋場景、針對移動物聯網應用的低功耗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場景,並認為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是一項能普適於這些典型場景的關鍵技術。目前,業界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大致有基於非正交特徵圖樣的圖樣分割多址(PDMA,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術、基於多維調製和稀疏碼擴頻的稀疏碼分多址(SCMA,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技術、基於複數多元碼及增強疊加編碼的多用戶共享接入(MUSA,Multi-user shared access)技術、基於功率疊加的非正交多址(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本質都是在現有正交時頻資源上,進一步利用信號的某些特徵來做到更多用戶數據的疊加發送,在接收端通過廣義串行幹擾刪除算法來實現多用戶的檢測。
目前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及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長期演進增強)系統為傳輸數據業務的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上行解調導頻用於相干解調的信道估計,LTE稱解調導頻為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調參考信號)。為此,LTE設計了支持不同傳輸帶寬的導頻基序列,針對分配資源 大於2個RB(resource block,資源塊)時的基序列基於具有良好自相關和互相關特性以及時域0dB立方度量(CM,Cubic metric)特性的Zadoff-Chu(ZC)序列生成,而當分配資源僅為1或2個RB時則另外定義了30個特殊的序列。終端的上行DMRS與對應的PUSCH所佔的帶寬一致,因此,當不同終端分配到不同的頻域資源時,它們對應的DMRS自然而然地以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頻分復用)方式正交。
為了支持上行MU-MIMO(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用戶多入多出,又稱為虛擬MIMO)傳輸,多個終端佔用相同時頻資源,LTE系統利用了基序列的自相關特性,通過對基序列使用不同的頻域相移,即時域延遲,實現正交的多終端DMRS。LTE定義了12個時延供選擇,通常需要保證時延間隔大於信道的時延擴展。更進一步,Rel-10引入了一個終端最多4層的上行MIMO,此時上行DMRS採用與對應的PUSCH相同的預編碼。同一終端的多層數據流對應的DMRS在分配不同時延的基礎上疊加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正交覆蓋碼),即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碼分復用)方式保證正交性,同時定義了8種DMRS的不同時延與OCC的組合併通過調度終端時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dicator,下行控制信令)指示給各終端。
現有技術的不足在於:目前業界關於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用戶的數據信道上,還沒有考慮數據信道採用PDMA技術復用後,隨著同時傳輸業務的用戶數目的增長,如何增加對應的解調導頻資源,解調導頻資源如何與PDMA基本傳輸單元對應,信號該如何處理。也即,還沒有技術方案來解決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下用於解調的導頻信號的收發處理。尤其是在高負荷多天線的多用戶數據信道復用的情況下,原來對應於正交數據信道復用的導頻信號是否足夠,如果不夠該如何解決等問題,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的分析以及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接收方法及裝置,用以解決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下用於解調的上行解調導頻的收發處理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方法,包括:
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其中,每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
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發送解調導頻信號。
較佳地,在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採用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組合:
在以T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採用對同一導頻序列的不同相位進行偏移的方式進行增加,或,在一個時隙內配置多個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OFDM符號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F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在數據佔用的同一時頻資源內為不同上行解調導頻分配不同頻率子載波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C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通過增加OCC長度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準正交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信號的資源時,通過基於不同導頻基序列的上行解調導頻來進行發送的方式進行增加。
較佳地,為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一一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和/或,通過下行控制信令DCI指示各用戶所使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和/或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較佳地,解調導頻資源包括以下資源之一或者其組合:導頻基序列、相位旋轉、OCC碼、時頻資源。
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在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上發送的信號;
從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中獲取上行解調導頻信號,其中,每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解調導頻信號是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進行發送。
較佳地,在獲取解調導頻信號後,進一步包括:
根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信息,進行上行解調導頻的信道估計,獲得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的信道信息,對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進行檢測、解調和解碼。
較佳地,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對應關係: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通過DCI指示的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不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的DCI指示的相應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免調度業務,通過盲檢從接收的信號中確定發送解調導頻的解調導頻資源,並根據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解調導頻資源的一一對應關係,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
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裝置,包括:
確定模塊,用於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其中,每 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
發送模塊,用於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發送解調導頻信號。
較佳地,確定模塊進一步用於採用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組合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
在以T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採用對同一導頻序列的不同相位進行偏移的方式進行增加,或,在一個時隙內配置多個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OFDM符號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F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在數據佔用的同一時頻資源內為不同上行解調導頻分配不同頻率子載波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C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通過增加OCC長度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準正交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信號的資源時,通過基於不同導頻基序列的上行解調導頻來進行發送的方式進行增加。
較佳地,為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一一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和/或,通過下行控制信令DCI指示各用戶所使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和/或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較佳地,發送模塊進一步用於使用包括以下資源之一或者其組合的解調導頻資源發送解調導頻信號:導頻基序列、相位旋轉、OCC碼、時頻資源。
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接收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於接收在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上發送的信號;
導頻模塊,用於從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中獲取上行解調導頻信號,其中,每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解調導頻信號是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進行發送。
較佳地,進一步包括:
處理模塊,用於在獲取解調導頻信號後,根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信息,進行上行解調導頻的信道估計,獲得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的信道信息,對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進行檢測、解調和解碼。
較佳地,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對應關係: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通過DCI指示的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不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的DCI指示的相應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免調度業務,通過盲檢從接收的信號中確定發送解調導頻的解調導頻資源,並根據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解調導頻資源的一一對應關係,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
本發明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由於在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發送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的解調導頻信號,進一步的還提供了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的方式,還給出了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的對應關係,以及還給出了基站從接收信號中獲取上行解調導頻的處理,因此解決了在高負荷的多用戶數據以非正交方式復用時頻資源的情況下對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增長的需求。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側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方法實施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側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接收方法實施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PUSCH的普通CP上行子幀的上行DMRS配置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頻分梳狀上行DMRS資源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增加OCC長度實現更多正交DMRS資源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PDMA基本傳輸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接收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PDMA技術(圖樣分割多址接入,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下面的實施例中將主要以PDMA技術為例進行說明,但這並不意味著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技術方案僅能用於 PDMA技術,事實上,基於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的共性,在了解本申請的技術構思後,本領域技術人員經過相應的修改即可用於其他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下面先對PDMA進行簡要介紹。
PDMA技術利用多用戶信道的非對稱性,通過設計多用戶不等分集度的稀疏圖樣矩陣和編碼調製聯合優化方案,實現時頻域、功率域和空域等多維度的非正交信號疊加傳輸,獲得更高多用戶復用和分集增益。
PDMA技術可以在時頻資源的編碼域、功率域、空域等多個信號域上進行映射,形成區分多用戶的非正交特徵圖樣。對於編碼域,其基本概念是多用戶在相同時頻資源上利用圖樣矩陣的列(即PDMA圖樣矢量)來疊加發送各自數據;對於功率域,其基本概念是多用戶佔用相同時頻資源但是使用不同發送功率進行疊加發送各自數據;對於空域,其基本概念是多用戶數據信息在空間多天線上進行疊加發送。
PDMA技術應用於LTE系統上行鏈路時,用於數據解調的DMRS對正確檢測數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據的接收解調、檢測需要由上行DMRS得到的信道估計。非正交PDMA系統面臨著大量終端競爭使用同一時頻資源的情況,因此在同一時頻資源上可區分的上行DMRS資源數量需要滿足大量終端的接入需求。
此外,在免調度的接入場景,終端隨機發送業務而基站不能預先知道下一時刻哪些終端有業務發送,此時上行DMRS還需用於檢測PDMA圖樣矩陣的各圖樣矢量對應的基本傳輸單元以及使用相同PDMA圖樣矢量的基本傳輸單元上業務的有無。這些變化對上行DMRS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提供技術方案以使上行DMRS的工作機制能夠滿足免調度的業務需求。
基於此,針對多用戶在數據信道採用PDMA技術進行非正交復用的上行LTE系統,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了其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設計方案,適用於上行有調度與免調度系統。
在說明過程中,將分別從終端與基站側的實施進行說明,然後通過實例對 二者的配合實施進行說明,但這並不意味著二者必須配合實施,實際上,當終端與基站分開實施時,其也各自解決終端側、基站側的問題,只是二者結合使用時,會獲得更好的技術效果。
圖1為終端側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方法實施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可以包括:
步驟101、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其中,每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種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
步驟102、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發送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的解調導頻信號。
實施中,解調導頻資源包括使用的導頻基序列、相位旋轉、使用的OCC碼以及佔用的時頻資源等。
相應的,還提供了基站側上的實施方式。
圖2為基站側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接收方法實施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可以包括:
步驟201、接收在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上發送的信號;
步驟202、從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中獲取上行解調導頻信號,其中,每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解調導頻信號是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進行發送。
實施中,以PDMA為例,在獲取解調導頻信號後,可以根據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信息,進行上行解調導頻的信道估計,獲得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的信道信息,對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進行檢測、解調和解碼。
下面針對LTE系統,實施例中將主要以上行DMRS為例對解調導頻的解決方案進行說明,包括增加正交的DMRS資源的方案,以及DMRS資源分配給PDMA基本傳輸單元的規則等。
在圖1、圖2所述的方案中,一個PDMA基本傳輸單元是時間、頻率、PDMA圖樣矢量、DMRS等資源的四元組合,上述四種資源的基本單位的定義如下:
第一,時間域資源以一個或者多個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正交頻分復用)符號為基本單位;
第二,頻率域資源以頻域子載波組為基本單位,頻域子載波組包含的子載波個數是PDMA圖樣矩陣行數的整數倍;
第三,PDMA圖樣矢量資源以PDMA圖樣矩陣的某一列為基本單位;
第四,DMRS資源以一組正交的上行DMRS集合中的某一個為基本單位。
實施中,PDMA圖樣矩陣的確定方式可以為:
確定實際復用N個時頻資源的圖樣矢量數目M,其中,N+1≤M≤2N-1;
根據已配置的表示所述N個時頻資源上復用2N-1個圖樣矢量時採用編碼疊加形成的第一圖樣矩陣,確定表示所述N個時頻資源上復用M個圖樣矢量時採用編碼疊加形成的第二圖樣矩陣;其中,所述第一圖樣矩陣中每列(即圖樣矢量)對應一種不同的編碼方式且至少兩列具有不等的分集度,所述第二圖樣矩陣中至少兩列具有不等的分集度。
具體的,PDMA圖樣矩陣的確定、表達等具體實施方式,可以參考PDMA的相關文獻,例如:申請日在2014-12-19,申請號為201410806434.0的專利申請《基於多用戶編碼疊加的圖樣矩陣確定方法和設備》等。
實施中,一種採用PDMA技術的上行發送信息的方式可以如下:
在用戶數據經過信道編碼後,根據PDMA圖樣矢量對信道編碼後的數據進行PDMA編碼調製,其中,PDMA圖樣矢量對應於PDMA圖樣矩陣的列;
為PDMA圖樣矢量對應的數據進行功率分配;
將PDMA圖樣矢量調製符號映射到MIMO層;
在進行MIMO預編碼後,在每個天線埠對應的時頻資源上對數據進行PDMA資源映射;
在每個天線埠上,將資源映射後的數據分別進行OFDM調製後,進行 發送。
對於採用PDMA技術復用的LTE系統,為了實現基站對大量終端的上行信道估計的準確性,需要擴充上行DMRS資源,增加可配置的上行DMRS資源,並儘量保持各上行DMRS之間的正交性。因此,實施中需要增加發送上行DMRS資源,具體可以採用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組合:
1、上行DMRS的正交性可以來自以下幾種方式:
1)在以T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採用對同一導頻序列的不同相位進行偏移的方式進行增加,或,在一個時隙內配置多個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OFDM符號的方式進行增加。
具體的,在採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時分復用)方式時,可以採用包括現已支持的同一導頻序列的不同相位偏移的方式,即時延;或在一個時隙內配置更多的發送上行DMRS的OFDM符號(後續稱為「上行DMRS符號」),雖然這會導致一定的開銷。圖3為PUSCH的普通CP(Cyclic Prefix,循環前綴)上行子幀的上行DMRS配置示意圖,如圖3所示,除了可以在LTE規定的時隙0和時隙1中的OFDM符號#3發送上行DMRS,還可以增加更多的上行DMRS符號,例如符號#6。
2)在以F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在數據佔用的同一時頻資源內為不同上行解調導頻分配不同頻率子載波的方式進行增加。
圖4為頻分梳狀上行DMRS資源示意圖,具體的,在採用FDM方式時,如圖4所示,在數據佔用的同一時頻資源內為不同上行DMRS以梳狀方式分配不同子載波來增加DMRS資源,雖然會縮短導頻序列長度而對信道估計性能產生一定影響。
3)在以C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通過增加OCC長度的方式進行增加;
實施中,增加OCC長度可以使用更多的上行解調導頻信號DMRS符號,或者使用更多的發送上行DMRS的頻率子載波。
具體的,在採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碼分復用)方式時,可以通過OCC實現,現有OCC長度為2。還可以考慮增加OCC長度實現更多正交DMRS資源。
圖5為增加OCC長度實現更多正交DMRS資源的示意圖。如圖5所示,具體可以是:
a)增加上行DMRS符號的方式,該方式是增加上行DMRS符號數來獲得更長的OCC。如圖5的(a)所示,是將上行DMRS符號數由LTE的2個擴充到4個,該方式需要增加導頻開銷;(a)的示例共支持4個正交上行DMRS,即OCC=4,分別為:
[1 1 1 1],[1 -1 1 -1],
[1 1 -1 -1],[1 -1 -1 1]
b)利用多個頻域子載波的方式,該方式是利用多個頻域子載波獲得更長的OCC,如圖5的(b)所示,利用2個上行DMRS符號和相鄰2個頻域子載波的DMRS估計一個信道值,因此也會縮短導頻序列長度而影響信道估計的準確性;(b)的示例共支持4個正交上行DMRS,即OCC=4,分別為:
c)增加上行DMRS符號與利用多個頻域子載波的結合的方式,這是a、b方式的結合,如圖5的(c)所示,利用4個上行DMRS符號和相鄰2個頻域子載波的DMRS估計一個信道值;(c)的示例共支持8個正交上行DMRS,即OCC=8,分別為:
2、以準正交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信號資源時,可以通過基於不同導頻基序列的上行解調導頻來進行發送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準正交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DMRS資源時,可以通過基於不同導頻基本序列的DMRS來進行增加,雖然會降低信道估計的精度。
實施例中提供的上行DMRS資源與PDMA基本傳輸單元的對應關係能夠應用於LTE系統的上行調度業務、上行免調度業務等情況。
實施中,方式一:為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一一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和/或,方式二:通過DCI指示各用戶所使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和/或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相應的,在接收端,基站側,則為:
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對應關係: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通過DCI指示的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不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的DCI指示的相應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免調度業務,通過盲檢從接收的信號中確定發送解調導頻的解調導頻資源,並根據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解調導頻資源的一一對應關係,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
具體的實施中,方式一:收發雙方事先約定所有PDMA基本傳輸單元與各自使用的上行DMRS資源(儘量正交),例如在標準協議中給出對應的關係。對於上行調度業務,基站通過DCI指示用戶使用哪個PDMA基本傳輸單元傳 輸業務,也就隱含著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對於免調度業務,用戶直接在某個PDMA基本傳輸單元上傳輸業務,並且發送相應的上行解調導頻。
方式二:PDMA基本傳輸單元與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並無固定的對應關係,則可以由基站根據需要從上行解調導頻資源集合中選擇一個分配給某個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並通過DCI指示給用戶終端。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有調度業務,好處是不需要配置很多正交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例如在有28個PDMA基本傳輸單元的例子中(可參見下述圖6),每次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數目n可能會少於28個,因此可以只要設計較少的n個正交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即可。
下面以實例分別對上行調度業務、上行免調度業務的實施進行說明。
圖6為PDMA基本傳輸單元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共有28個可選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佔用相同的時頻資源,0到6對應不同的PDMA圖樣矢量,7到13同樣對應不同的圖樣矢量,等等。0、7、14、21對應同一PDMA圖樣矢量,1、8、15、22也對應同一PDMA圖樣矢量,依此類推。圖中,不同線型標識代表不同的分集度的圖樣矢量:橫線示意的圖樣矢量為[1 1 1]T,分集度為3;網格狀及點狀示意的三個圖樣矢量為[1 1 0]T、[0 1 1]T、[1 0 1]T,分集度為2;右斜線及左斜線示意的三個圖樣矢量為[1 0 0]T、[0 1 0]T、[0 0 1]T,分集度為1。
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必須對應唯一的正交上行DMRS資源,接收機才能對這些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分別進行信道估計並進行數據檢測。
1、在基站側,對上行調度業務,為PDMA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一一對應的上行DMRS資源,並通過DCI指示各用戶所使用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和/或上行DMRS資源;
在終端側,對上行調度業務,PDMA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PDMA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 的通過DCI指示的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具體的,對於上行調度業務,基站可以為每個終端分配使用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如果預先為所有可用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一一對應的定義正交或非正交DMRS資源,例如,採用前述的基於不同相位偏移導頻序列或增加DMRS符號的TDM方式的正交DMRS資源,與佔用相同時頻資源且使用不同PDMA圖樣矢量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一一對應;採用CDM方式的正交DMRS資源與佔用相同時頻資源且使用相同PDMA圖樣矢量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一一對應,等等。僅需通過DCI指示各用戶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即可。
如果PDMA基本傳輸單元與DMRS資源沒有固定對應關係,為不同的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任意不同的正交DMRS資源。在調度的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數較少的情況下,可用使用較少的DMRS資源。此時需通過DCI指示各用戶使用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以及DMRS資源。
2、在終端側,對上行免調度業務,PDMA基本傳輸單元與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固定對應關係,根據對應關係為PDMA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一一對應的發送DMRS的資源;
在基站側,對上行免調度業務,通過盲檢從接收的信號中確定發送解調導頻的解調導頻資源,並根據PDMA基本傳輸單元與解調導頻資源的一一對應關係,確定傳輸業務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
具體的,對於上行免調度業務,無需DCI指示各用戶終端使用的DMRS,基站無法提前知道哪些PDMA基本傳輸單元上會有數據業務發送,因此可以預先為所有PDMA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一一對應的定義正交或非正交DMRS資源。例如,採用前述的基於不同相位偏移導頻序列或增加DMRS符號的TDM方式的正交DMRS資源與佔用相同時頻資源且使用不同PDMA圖樣矢量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一一對應;採用CDM方式的正交DMRS資源與佔用相同時頻資源且使用相同PDMA圖樣矢量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等等。在接收 端對所有可用的DMRS資源可以採用盲檢測的方式,來判斷哪些DMRS資源上發送了DMRS信號,從而確定其對應的PDMA基本傳輸單元上有業務傳輸,進而根據這些DMRS估計出每個PDMA基本傳輸單元的信道,檢測出使用這些PDMA基本傳輸單元的用戶終端的數據。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裝置、一種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接收裝置,由於這些設備解決問題的原理與一種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方法、一種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接收方法相似,因此這些設備的實施可以參見方法的實施,重複之處不再贅述。
圖7為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發送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裝置中可以包括:
確定模塊701,用於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其中,每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
發送模塊702,用於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發送解調導頻信號。
實施中,確定模塊還可以進一步用於採用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組合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
在以T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採用對同一導頻序列的不同相位進行偏移的方式進行增加,或,在一個時隙內配置多個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OFDM符號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F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在數據佔用的同一時頻資源內為不同上行解調導頻分配不同頻率子載波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C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通過增加OCC長度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準正交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信號的資源時,通過基於不同導頻基序列的上行解調導頻來進行發送的方式進行增加。
實施中,為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一一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和/或,通過下行控制信令DCI指示各用戶所使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和/或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實施中,發送模塊還可以進一步用於使用包括以下資源之一或者其組合的解調導頻資源發送解調導頻信號:導頻基序列、相位旋轉、OCC碼、時頻資源。
圖8為用於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上行解調導頻的接收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裝置中可以包括:
接收模塊801,用於接收在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上發送的信號;
導頻模塊802,用於從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中獲取上行解調導頻信號,其中,每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解調導頻信號是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進行發送。
實施中,還可以進一步包括:
處理模塊,用於在獲取解調導頻信號後,根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信息,進行上行解調導頻的信道估計,獲得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的信道信息,對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進行檢測、解調和解碼。
實施中,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對應關係: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通過DCI指示的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不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 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的DCI指示的相應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免調度業務,通過盲檢從接收的信號中確定發送解調導頻的解調導頻資源,並根據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解調導頻資源的一一對應關係,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
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裝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為各種模塊或單元分別描述。當然,在實施本發明時可以把各模塊或單元的功能在同一個或多個軟體或硬體中實現。
在實施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時,可以按如下方式實施。
圖9為基站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基站中包括:
處理器900,用於讀取存儲器920中的程序,執行下列過程:
從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中獲取上行解調導頻信號,其中,每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解調導頻信號是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進行發送;
收發機910,用於在處理器900的控制下發送數據,執行下列過程:
接收在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上發送的信號。
實施中,在獲取解調導頻信號後,進一步包括:
根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信息,進行上行解調導頻的信道估計,獲得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的信道信息,對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佔用的時頻資源上的接收信號進行檢測、解調和解碼。
實施中,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對應關係: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 基站側通過DCI指示的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調度業務,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上行解調導頻資源不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時,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為基站側的DCI指示的相應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所使用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對上行免調度業務,通過盲檢從接收的信號中確定發送解調導頻的解調導頻資源,並根據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與解調導頻資源的一一對應關係,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
其中,在圖9中,總線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總線和橋,具體由處理器900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存儲器920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總線架構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總線接口提供接口。收發機910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收發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處理器900負責管理總線架構和通常的處理,存儲器920可以存儲處理器900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數據。
圖10為終端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終端可以包括:
處理器1000,用於讀取存儲器1020中的程序,執行下列過程:
確定傳輸業務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其中,每個基本傳輸單元使用一種非正交多址接入圖樣矢量進行數據傳輸;
收發機1010,用於在處理器1000的控制下發送數據,執行下列過程:
在每個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中使用一個解調導頻資源發送解調導頻信號。
實施中,在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採用以下方式之一或者其組合:
在以T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採用對同一導頻序列的不同相位進行偏移的方式進行增加,或,在一個時隙內配置多個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OFDM符號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F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在數據佔用的同一時頻資源內為不同上行解調導頻分配不同頻率子載波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CDM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的資源時,通過增加OCC長度的方式進行增加;
在以準正交的方式增加發送上行解調導頻信號的資源時,通過基於不同導頻基序列的上行解調導頻來進行發送的方式進行增加。
實施中,為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分配一一對應的上行解調導頻資源,和/或,通過下行控制信令DCI指示各用戶所使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傳輸單元和/或上行解調導頻資源。
實施中,解調導頻資源包括以下資源之一或者其組合:導頻基序列、相位旋轉、OCC碼、時頻資源。
其中,在圖10中,總線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總線和橋,具體由處理器1000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存儲器1020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總線架構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總線接口提供接口。收發機1010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針對不同的用戶設備,用戶接口1030還可以是能夠外接內接需要設備的接口,連接的設備包括但不限於小鍵盤、顯示器、揚聲器、麥克風、操縱杆等。
處理器1000負責管理總線架構和通常的處理,存儲器1020可以存儲處理器1000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數據。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針對採用PDMA技術進行數據信道非正交復用的LTE系統,提出相應的導頻信道解決方案,保證 PDMA技術在LTE系統的上行調度或免調度等多種情況下的應用。
具體的,實施例提供了TDM、FDM、CDM三種方式下的DMRS資源的正交擴充的方案;以及DMRS資源的準正交擴充方式。
實施例還提供了DMRS資源分配給PDMA基本傳輸單元的方式,針對LTE上行有調度應用的導頻解決方案;針對LTE上行免調度應用的導頻解決方案。
雖然業界有多種方式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但是沒有針對非正交用於數據信道後其對應的導頻資源的分析和解決方案。通過上述方案,在採用PDMA技術提升LTE系統的接入用戶數時,解決了PDMA在數據信道引入後的導頻解決,從而能夠支持更多的用戶同時傳輸。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存儲器和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 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