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13:04:06 1
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包括凹槽體和至少二加強筋板,該至少二加強筋板平行間隔設置在凹槽體上,凹槽體包括一個底板和二垂直設置在底板兩側的側壁,凹槽體的兩側壁上分別設置至少二第一卡槽,該至少二加強筋板分別通過卡入兩側壁上對應的第一卡槽後與凹槽體相連接,凹槽體底板上設置有卡條,該卡條為中空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通過在凹槽體上設置第一卡槽及底板上設置至少一卡條與加強筋板相配合連接,這樣使得該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結構簡單,組裝更加方便,同時也能起到較好的連接定位作用。
【專利說明】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模板,特別是涉及一種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背景技術】】
[0002]建築行業中需要用到一種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用來搭建模板板面,作為承力構件。
[0003]現有的鋁模板單元體如專利申請號為201120419500.0的專利,其公開了一種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包括了凹槽體與多個加強筋板的結構,凹槽體上設置有多個嵌卡構件,加強筋板兩側及底部都具有折邊,加強筋板與凹槽體通過固聯接件相固連。這種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結構相對較複雜,兩側邊及底邊與凹槽體的連接均需要通過固聯接件固連,使用不夠方便。且加強筋板兩側及底部均需設置折邊,增加了耗材,且安裝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結構相對複雜,組裝不方便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包括凹槽體和至少二加強筋板,該至少二加強筋板平行間隔設置在凹槽體上,凹槽體包括一個底板和二垂直設置在底板兩側的側壁,凹槽體的兩側壁上分別設置至少二第一^^槽,該至少二加強筋板分別通過卡入兩側壁上對應的第一卡槽後與凹槽體相連接,凹槽體底板上設置有卡條,該卡條為中空結構。
[0006]優選地,二側壁·頂部相對設置有垂直側壁的折邊,該至少二第一卡槽設置在該折邊上。
[0007]優選地,卡條為至少二個,該至少二個卡條呈長條狀,平行側壁,間隔設置;該加強筋板底部設置有至少二個第二卡槽,每一第二卡槽分別與對應的卡條相配合。
[0008]優選地,該每一卡條為倒置的槽體結構,平行二側壁,底部與底板相連接,中間為中空通道。
[0009]優選地,該每一卡條頂部與第一卡槽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一通孔,加強筋板的第二卡槽頂部設置垂直加強筋板的第二折邊,第二折邊上設置貫通該第二折邊的圓孔,該圓孔與卡條頂部相應的通孔相對應,該第二折邊與卡條頂部相貼合。
[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通過在凹槽體上設置第一卡槽及底板上設置至少一卡條與加強筋板相配合連接,這樣使得該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結構簡單,組裝更加方便,同時也能起到較好的連接定位作用。且凹槽體兩端連接的加強筋板與凹槽體中間連接的加強筋板可以是相同的結構,這樣在製造的時候就只需製造兩個標準的零件即可,省去了很多工藝步驟,提高了生產效率。卡條頂部與加強筋板上的第二折邊相貼合連接,這樣使加強筋板與凹槽體的連接更加穩固,更加容易與凹槽體組裝。同時,通過設置卡條還可以起到加強結構的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其包括一凹槽體及三個加強筋板。
[0012]圖2是圖1所示的凹槽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圖1所示的加強筋板放大後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5]請參閱附圖1,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10,其包括一凹槽體101及三加強筋板102,凹槽體101呈槽體結構,三加強筋板102依次平行間隔設置於凹槽體101上並置於該槽體結構內。
[0016]請參閱圖2,該凹槽體101整體呈槽體結構,其包括一底板1011及二側壁1013,該二側壁1013分別平行設置於底板1011的兩條長邊上,並垂直底板1011。底板1011中間設置有卡條1012。卡條1012為倒置的槽體結構,平行二側壁1013,該卡條1012與底板1011連接後中間形成矩形的通道(未標號)。該二側壁1013頂部分別相對設置有垂直的第一折邊1014,第一折邊1014垂直側壁1013並向該凹槽體101內彎折。每一第一折邊1014上等間距設置一第一卡槽1015,卡條1012的頂部等間距分別設置三通孔1016,通孔1016位置與相應的第一卡槽1015相對應。第一卡槽1015用於加強筋板102的插入後與凹槽體101相定位配合。
[0017]請參閱圖3,加強筋板102整體呈矩形板狀,其底部中間位置間隔設置一第二卡槽1022,第二卡槽1022與凹槽體101底板1011上的卡條1012相對應配合,該第二卡槽1022頂部設置有垂直彎折的第二折邊1023,該第二折邊1023與卡條1012頂部相貼合連接,其上設置有圓孔(未標號),該圓孔與卡條1012頂部相應的通孔1016相對應。
[0018]組裝時,將加強筋板102從第一卡槽1015插入凹槽體101,並使加強筋板102底部的第二卡槽1022分別卡入凹槽體101底板1011上的卡條1012上,第二折邊1023貼合於卡條1012頂部,然後通過連接件(圖未示)穿過圓孔(未標號)與卡條1012上對應的通孔1016後使加強筋板102與凹槽體101相連接固定。同樣的方法組裝另兩個加強筋板102。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10還可以具有多種變形結構,比如:卡條1012的數量可以是二條,或者是多於二條,相應的加強筋板102上的第二卡槽1022數量也跟著調整。加強筋板102的數量可以為二個或者是多於三個,相應的,凹槽體101上的第一卡槽1015的數量也跟著調整。通孔1016可以為圓形或矩形。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10,通過在凹槽體101上設置第一卡槽1015及底板1011上設置至少一卡條1012與加強筋板102相配合連接,這樣使得該招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10結構簡單,組裝更加方便,同時也能起到較好的連接定位作用。且凹槽體101兩端連接的加強筋板102與凹槽體101中間連接的加強筋板102可以是相同的結構,這樣在製造的時候就只需製造兩個標準的零件即可,省去了很多工藝步驟,提高了生產效率。卡條1012頂部與加強筋板102上的第二折邊1023相貼合連接,這樣使加強筋板102與凹槽體101的連接更加穩固,更加容易與凹槽體101組裝。同時,通過設置卡條1012還可以起到加強結構的作用。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包括凹槽體和至少二加強筋板,該至少二加強筋板平行間隔設置在凹槽體上,凹槽體包括一個底板和二垂直設置在底板兩側的側壁,其特徵在於:凹槽體的兩側壁上分別設置至少二第一卡槽,該至少二加強筋板分別通過卡入兩側壁上對應的第一卡槽後與凹槽體相連接,凹槽體底板上設置有卡條,該卡條為中空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其特徵在於:二側壁頂部相對設置有垂直側壁的第一折邊,該至少二第一卡槽設置在該第一折邊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其特徵在於:卡條為至少二個,該至少二個卡條呈長條狀,平行側壁,間隔設置;該加強筋板底部設置有至少二個第二卡槽,每一第二卡槽分別與對應的卡條相配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其特徵在於:該每一卡條為倒置的槽體結構,平行二側壁,底部與底板相連接,中間為中空通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鋁合金建築模板結構單元體,其特徵在於:該每一卡條頂部與第一卡槽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一通孔,加強筋板的第二卡槽頂部設置垂直加強筋板的第二折邊,第二折邊上設置貫通該第二折邊的圓孔,該圓孔與卡條頂部相應的通孔相對應,該第二折邊與卡條頂部相貼合。
【文檔編號】E04G9/08GK203430020SQ201320364452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10日
【發明者】王習榮 申請人:蘇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