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理瓶機的理瓶方法與流程
2023-07-08 22:37:56 2

本發明涉及包裝機械設備,尤其是一種理瓶機的理瓶方法。
背景技術:
包裝機械一般包括將瓶子整理的理瓶機和將瓶子裝箱的裝箱機,理瓶機與裝箱機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自動化包裝設備。理瓶機可以將雜亂的瓶子進行整理,使瓶子能夠排列整齊,方便裝箱。在自動包裝流水線中,理瓶機是整線系統運行的核心,包裝機械雖不是產品直接生產機械,但它卻是實現生產自動化所必需的。理瓶機包括提升機構、立瓶機構和轉瓶機構;提升機構用於將瓶子進行提升,使瓶子能夠在指定高度進入下個環節;立瓶機構用於將倒置的瓶子放正並送入下一個環節;轉瓶機構用於將方向不對的瓶子轉一個角度並送入下一個環節;經過提升機構、立瓶機構和轉瓶機構後,瓶子的位置和範圍得到全面的整理,因此符合自動裝箱的要求。提升機構、立瓶機構以及轉瓶機構的自動化程度、可靠度、以及適用性關係到理瓶機整個系統的運行。如何設計提升機構、立瓶機構和轉瓶機構是提高理瓶機穩定性和速度的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理瓶機的理瓶方法,自動化程度高,運行可靠,適用性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理瓶機的理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進瓶機構將臥倒的瓶子送到提升機構;
(2)提升機構將瓶子提升至指定的高度並與立瓶機構的整理平臺對接;
(3)立瓶機構將臥倒的瓶子直立起來,直立的瓶子通過承託輸送裝置進入轉瓶機構;
(4)轉瓶機構將不同朝向的直立的瓶子進行整理,使瓶子的朝向得到統一;
所述提升機構包括提升輸送帶、驅動所述提升輸送帶的提升電機和安裝在所述提升輸送帶上的若干提升模塊,所述提升輸送帶表面設有若干呈等距分布的安裝杆,所述提升模塊上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形狀與安裝杆的形狀契合,提升模塊通過安裝槽滑動安裝在安裝杆上,所述提升模塊朝向提升輸送帶運動方向的一面形成承託平臺;
所述立瓶機構包括推瓶裝置和位於推瓶裝置下方的整理平臺;所述推瓶裝置包括推瓶輸送帶、驅動所述推瓶輸送帶的推瓶電機和設於所述推瓶輸送帶上的若干推桿,所述推瓶輸送帶上設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滑槽,所述推桿上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與所述滑槽配合;所述整理平臺包括過渡板和與過渡板對接的掉落裝置,所述掉落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限位座和由兩個所述限位座圍成的Y形限位槽,所述限位座的頂部設有託杆;
所述轉瓶機構包括第一同步帶、驅動第一同步帶的第一驅動裝置、設置在第一同步帶上的若干旋轉臺、第二同步帶和驅動第二同步帶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旋轉臺包括用於支撐瓶子的支撐部和與支撐部連接的同步帶輪,所述旋轉臺樞接在第一同步帶上,且旋轉臺的支撐部位於第一同步帶的外表面,同步帶輪位於第一同步帶的內表面;所述第二同步帶位於第一同步帶的側面且與所述同步帶輪配合。
作為改進,所述提升模塊包括連接座和設於所述連接座上的若干平行分布的承託片,所述安裝槽設於所述連接座上。
作為改進,所述提升輸送帶為閉環輸送帶,依次包括進瓶帶段、提升帶段、出瓶帶段和復位帶段;所述提升帶段的兩側設有擋板。
作為改進,所述提升模塊的承託平臺與輸送帶之間的夾角為60~90°。
作為改進,所述推桿呈T形,包括推擋部和連接部,連接部一端與推擋部連接,另一端與滑塊連接。
作為改進,所述限位座用於圍成限位槽的側面包括垂直面和斜面,斜面位於垂直面的上方,斜面與垂直面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作為改進,所述第一同步帶的中間位置等間距的設有若干旋轉座,所述旋轉座為旋轉軸承;所述旋轉臺的支撐部與同步帶輪之間設有圓柱形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位於旋轉軸承內。
作為改進,所述支撐部與連接部通過快速連接機構連接;所述快速連接機構包括設在支撐部上的第一磁體和設在連接部上的第二磁體,第一磁體與第二磁體磁性相吸。
作為改進,所述支撐部包括支撐板和位於支撐板兩側的護板,兩護板之間的間距形成限位槽。
作為改進,所述理瓶機還包括貫穿掉落裝置和轉瓶機構的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位輸送帶、設於限位輸送帶上呈等距分布的限位座和限位杆,所述限位座上設有插槽,所述限位杆包括插杆、連接部和限位部,所述插杆插入所述插槽內,相鄰限位部之間形成用於夾持瓶子的夾持裝置。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1、提升模塊為模塊化結構,其與提升輸送帶上的安裝杆為插合連接,使提升模塊的拆裝更方便,提升模塊可以根據瓶子的大小進行更換,適用性強,而且維修方便;
2、推桿為模塊化結構,其與推桿輸送帶上的安裝座為插合連接,使推桿的拆裝更方便,推桿可以根據瓶子的大小進行更換,適用性強,而且維修方便;
3、轉瓶機構結構簡單,需要轉向的瓶子,利用第一同步帶與第二同步帶的線速度差,使旋轉臺轉向,即可達到瓶子轉向的目的;無需要轉向的瓶子,使第一同步帶與第二同步帶線速度相同,即可達到無轉向的目的;旋轉臺可以是模塊化結構,旋轉臺可以與第一同步帶單獨分離出來,對應不同大小的瓶子可以選擇更換不同的旋轉臺與之配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提升機構立體圖。
圖4為提升機構側面視圖。
圖5為圖4的A處放大圖。
圖6為提升模塊立體圖。
圖7為立瓶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8為推瓶裝置側面示意圖。
圖9為推桿結構示意圖。
圖10為轉瓶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旋轉臺結構示意圖。
圖12為限位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理瓶機的瓶裡方法,生產步驟包括:
(1)進瓶機構將臥倒的瓶子送到提升機構;
(2)提升機構將瓶子提升至指定的高度並與立瓶機構的整理平臺對接
(3)立瓶機構將臥倒的瓶子直立起來,直立的瓶子通過承託輸送裝置進入轉瓶機構;
(4)轉瓶機構將不同朝向的直立的瓶子進行整理,使瓶子的朝向得到統一。
如圖1、2所示,一種理瓶機,按照瓶子的輸送方向依次包括:進瓶機構1、提升機構2、立瓶機構3、轉瓶機構4和出瓶機構5。進瓶機構1將臥倒的瓶子送進提升機構2;提升機構2將瓶子提升至一定的高度並與立瓶機構3的整理平臺對接,瓶子進入掉落裝置後,臥倒的瓶子被直立起來;直立的瓶子通過承託輸送裝置進入轉瓶機構4,轉瓶機構4將不同朝向的直立的瓶子進行整理,使瓶子的朝向得到統一;最後通過出瓶機構5將整理好的瓶子送出理瓶機。
如圖3、4所示,所述提升機構包括提升輸送帶21、驅動所述提升輸送帶21的提升電機和安裝在所述提升輸送帶21上的若干提升模塊22。所述提升輸送帶21為閉環輸送帶,依次包括進瓶帶段211、提升帶段212、出瓶帶段213和復位帶段214。進瓶帶段211大致為水平設置,使瓶子能夠躺著平穩的從提升輸送帶21的側邊進入;提升帶段212呈曲線上升狀,能夠將瓶子穩定的提升至指定的高度;出瓶帶段213大致呈水平設置,與下一工序的設備對接,使瓶子能夠平穩的輸送至下個設備;復位帶段214用於將提升模塊22循環輸送,等待下一次對瓶子的提升。所述提升帶段212的兩側設有擋板23,防止瓶子在提升過程意外掉落。如圖5、6所示,所述提升輸送帶21表面設有若干呈等距分布的安裝杆24,所述提升模塊22上設有安裝槽223,所述安裝槽223為T形槽,所述安裝杆24的截面形狀為T形,提升模塊22與安裝杆24插合連接後,提升模塊22不能隨意轉動,確保提升模塊22能夠穩定的將瓶子進行提升。所述提升模塊22包括連接座222和設於所述連接座222上的若干平行分布的承託片221,所述安裝槽223設於所述連接座222上,相鄰承託片221之間為鏤空,從而可以減輕提升模塊22的重量。所述提升模塊22為三角形結構,所述提升模塊22朝向提升輸送帶21運動方向的一面形成承託平臺224。承託平臺224與提升輸送帶21之間的夾角為60~90°,使瓶子在承託平臺上不容易滑落。提升機構的工作原理:提升輸送帶21上的每個提升模塊22對應一個瓶子,瓶子進入提升輸送帶21後,同時提升輸送帶21帶著提升模塊22行走至瓶子處,提升模塊22的承託平臺將瓶子託住,然後帶著瓶子往上提升,從而完成提升機構的提升目的。提升模塊22為模塊化結構,其與提升輸送帶21上的安裝杆24為插合連接,使提升模塊22的拆裝更方便,提升模塊22可以根據瓶子的大小進行更換,適用性強,而且維修方便。
如圖7、8所示,所述立瓶機構包括推瓶裝置31和位於推瓶裝置31下方的整理平臺32。所述推瓶裝置31包括推瓶輸送帶311、驅動所述推瓶輸送帶311的推瓶電機315和設於所述推瓶輸送帶311上的若干推桿313。所述推瓶輸送帶311上設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安裝座312,所述安裝座312上設有T形滑槽314;如圖9所示,所述推桿313上設有滑塊3133,滑塊3133的形狀與滑槽314的形狀契合,所述滑塊3133與所述滑槽314配合,滑塊3133通過滑動進入滑槽314內,推桿313可以隨意進行更換。如圖3所示,所述推桿313呈T形,包括推擋部3131和連接部3132,連接部3132一端與推擋部3131連接,另一端與滑塊3133連接。如圖7所示,所述整理平臺32包括過渡板321和與過渡板321對接的掉落裝置323。所述過渡板321的兩側設有導向杆322,導向杆322呈八字分布,使瓶子33能夠準確順暢的進入掉落裝置323。所述掉落裝置323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限位座3231和由兩個所述限位座3231圍成的Y形限位槽3232。所述限位座3231用於圍成限位槽3232的側面包括垂直面和斜面,斜面位於垂直面的上方,斜面與垂直面之間的夾角為鈍角,由兩個所述限位座3231圍成的Y形限位槽3232對瓶子33的掉落具有導向作用。所述限位座3231的頂部設有託杆325,託杆325的高度低於臥倒後的瓶子33的提手331的高度,使瓶子33臥倒進入掉落裝置323後,提手331依然能夠承託在託杆325上。所述限位槽3232的底部設有承託輸送裝置34,瓶子33掉落在承託輸送裝置34上,此時的瓶子33已經調整成直立狀態,承託輸送裝置34將直立的瓶子33輸送至轉瓶機構。立瓶機構的工作原理:臥倒的瓶子33通過過渡板321進入整理平臺,每個推桿313對應一個瓶子33,瓶子33進入整理平臺後,推瓶裝置的推瓶輸送帶311帶著推桿313運行至瓶子33處並推動瓶子33繼續往掉落裝置323輸送;相鄰推桿313將瓶子33夾持,起到調整臥瓶子33的位置和方向的作用;臥倒的瓶子33進入掉落裝置323,由於瓶子33的頂部具有提手331,臥倒後的瓶子33的提手331高於託杆325,使得瓶子33進入掉落裝置323後,提手331依然可以承託在託杆325上,而瓶子33的底部則失去承託;當瓶子33完全進入掉落裝置323上方後,由於瓶子33的頂部具有支撐,而底部沒有支撐,瓶子33的底部首先掉落進入限位槽3232,使得瓶子33能夠直立在限位槽3232中,從而完成瓶子33的直立動作。另外推桿313為模塊化結構,其與推瓶輸送帶311上的安裝座312為插合連接,使推桿313的拆裝更方便,推桿313可以根據瓶子33的大小進行更換,適用性強,而且維修方便。
如圖10、11所示,所述轉瓶機構包括第一同步帶41、驅動第一同步帶41的第一驅動裝置(未標示)、設置在第一同步帶41上的若干旋轉臺43、第二同步帶42和驅動第二同步帶42的第二驅動裝置(未標示)。所述旋轉臺43包括用於支撐瓶子的支撐部431、圓柱形的連接部432和同步帶輪433,所述同步帶輪433通過連接部432與支撐部431連接,支撐部431的直徑大於連接部432的直徑。所述支撐部431包括支撐板4311和位於支撐板4311兩側的護板4312,兩護板4312之間的間距形成限位槽4313,瓶子的厚度決定限位槽4313的寬度,所以實際生產中需要根據瓶子的大小更換旋轉臺43。為你便於改變限位槽的寬度,所述支撐部431與連接部432通過快速連接機構連接,所述快速連接機構包括設在支撐部431上的第一磁體和設在連接部432上的第二磁體,第一磁體與第二磁體磁性相吸,使得支撐部431可以單獨從旋轉臺43中分離,便於拆裝。所述第一同步帶41的中間位置等間距的設有若干旋轉座,每個旋轉臺43對應一個旋轉座,該旋轉座可以是金屬圓環,也可以是旋轉軸承;所述旋轉臺43的連接部432安裝在所述旋轉座內,使旋轉臺可以在旋轉座內自由旋轉。所述旋轉臺樞接在第一同步帶41上後,旋轉臺的支撐部431位於第一同步帶41的外表面,同步帶輪433位於第一同步帶41的內表面。如圖10所示,所述第二同步帶42位於第一同步帶41的側面且與所述同步帶輪433配合,第二同步帶42輪的運動可以帶動同步帶輪433旋轉,從而使整個旋轉臺43旋轉。第一驅動裝置可以是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同步帶41輪連接,第一同步帶41輪作用在第一同步帶41的內側,起到張緊第一同步帶41和驅動第一同步帶41的目的。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第二電機,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二同步帶42輪連接,第二同步帶42輪作用在第二同步帶42的內側,起到張緊第二同步帶42和驅動第二同步帶42的目的。轉瓶機構的工作原理:瓶子進入轉瓶機構後,瓶子有兩種朝向,一種是正向,一種是反向,轉瓶機構的作用是將反向的瓶子旋轉180度,使其符合裝箱要求。每個旋轉臺43對應一個瓶子,瓶子進入轉瓶機構並承託在旋轉臺43的支撐部431上,通過傳感器檢測瓶子的朝向,若有瓶子需要轉向,當瓶子運行到第二同步帶42位置時,通過第一驅動裝置控制第一同步帶41的速度,同時通過第二驅動裝置控制第二同步帶42的速度,第二同步帶42同時驅動同步帶輪433,利用第一同步帶41與第二同步帶42的線速度差,使旋轉臺43轉向,達到瓶子轉向的目的;並且可以通過控制二者線速度的差值,可以控制旋轉臺43的旋轉角度。無需要轉向的瓶子,使第一同步帶41與第二同步帶42線速度相同即可達到無轉向的目的。
如圖12所示,所述理瓶機還包括貫穿掉落裝置和轉瓶機構的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位輸送帶62、設於限位輸送帶62上呈等距分布的限位座63和限位杆61。所述限位座63上設有插槽,所述限位杆61包括插杆613、連接部612和限位部611,所述插杆613插入所述插槽內,限位杆61為模塊化結構,其可以根據瓶子的大小進行更換。相鄰限位部611之間形成用於夾持瓶子的夾持裝置。夾持裝置可以將掉落裝置內的瓶子護送至轉瓶機構,在轉瓶機構中,瓶子被轉動180度,但是瓶子仍然處於夾持裝置中,夾持裝置繼續護送瓶子至出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