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製造方法
2023-08-02 16:34:16 2
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包括底座、感應導線和導磁體,所述底座為圓環狀,且橫截面為U型,底座的側壁上開設有感應導線的進出口,感應導線的橫截面為橢圓形,通過所述進出口穿入底座內部,並在底座的內部盤繞形成高頻感應線圈,且相鄰線圈之間具有間隙;底座的內部夾裝有導磁體,導磁體形狀為U型,且均勻分布於底座的內部,並將感應導線形成的高頻感應線圈進行固定;底座內部還填充有耐高溫密封填料層,將高頻感應線圈和導磁體密封固定;底座的外壁上設置有固定件。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紡口處溫度的穩定,提高熔融紡絲的最終產品質量。
【專利說明】—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滌綸、尼龍和丙綸等熔融紡絲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熔融紡絲纖維成型過程離不開噴絲板、紡絲組件、紡絲箱體兩級傳熱結構,噴絲板安裝在組件的底部,組件放在紡絲箱體的中間部位,組件靠紡絲箱體供熱,主要通過對流和輻射傳熱方式獲得熱量,傳導傳熱的面積很小,而噴絲板的出絲面暴露在空氣中不斷的散熱,拌麵溫度的保持靠組件傳熱和熔體流進導孔的熱交換。
[0003]從噴絲板到熔體細流被吹風冷卻成形後的集束點,在這一米多的距離中,形成了一個有巨大梯度的溫度變化場,這個區是最不穩定的區域之一,也是產業界現場管理最為注重的區域。為了實現穩態紡絲的目的,在這個區域產生誕生出諸多的單元技術,如:各有特色的緩冷技術、各種網、管、無紡布的層流實現裝置、環吹風技術、平口上油等等,這些單元技術的應用,促進了產品穩定,影響著我國的熔融紡絲行業品質的提升及規模的長足發展。
[0004]紡口一泛指紡絲組件的噴絲出口部位,熔體由此關鍵部位變成細流,通過冷卻、凝固、拉伸,成為初生絲。如果紡口處的溫度較之紡絲箱體內溫度急劇變化,會對熔融紡絲的產品質量造成很大影響。因此,有必要對紡口位置的加熱裝置進行結構上的優化改進,以保證其能夠保證紡口處溫度的穩定,提高熔融紡絲的最終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其能夠有效保證紡口處溫度的穩定,從而消除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陷。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7]—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安裝於噴絲板的正下方,包括底座、感應導線和導磁體,所述底座為圓環狀,且橫截面為U型,所述底座的側壁上開設有所述感應導線的進出口,所述感應導線的橫截面為橢圓形,通過所述進出口穿入所述底座內部,並在所述底座的內部盤繞形成高頻感應線圈,且相鄰線圈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底座的內部夾裝有所述導磁體,所述導磁體形狀為U型,且均勻分布於所述底座的內部,並將所述感應導線形成的高頻感應線圈進行固定;所述底座內部還填充有耐高溫密封填料層,將所述高頻感應線圈和所述導磁體密封固定;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設置有固定件。固定件是用來固定底座,將底座固定到噴絲板的下方。
[0008]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底座為6061招合金圓環。
[0009]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底座的內徑比噴絲板板面直徑大2mm,且外徑比內徑大40mm,所述底座的高度為35mm。
[0010]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耐高溫密封填料層為陶瓷用粘土原料與耐高溫粘結劑的混合物,經過高溫處理固化成一體,而且不會龜裂。
[0011 ]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導磁體可以聚集磁通,從而提高加熱效率,同時還能調節與高頻感應電源的匹配特性。
[0012]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感應導線為外壁包覆耐高溫絕緣層的銅導線,所述銅導線的規格為2平方或者2.5平方,高頻感應線圈的圈數根據加熱功率來確定。
[0013]紡口加熱作為一個關鍵的工藝控制點,意義重大。首先,紡口加熱使噴絲板主動產生均勻的熱能,並實現精控,在原有的環境基礎上達到板面溫度的連續一致,保證每一孔噴出的熔體細流受熱均勻,從源頭上保證單絲之間連續的穩態一致。其次,在不改變原來相關工藝的條件下,將紡口溫度設定為與紡絲箱體同樣的溫度,即可降低凝固點3-lOcm,卷繞纖維的伸長增加明顯,工藝設計中的噴頭拉伸比可以增加,調整工藝後,將提高至少2-3%的產能。再次,紡口溫度可達到較紡絲箱體更高的溫度,實現「熔體在管路中相對的低溫輸送,瞬間的高溫紡絲」新工藝設計。有此三大作用,可以衍生出諸多的有關產品性能、產品品種、產品種類等方面的設計方向。
[0014]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使用新型的高頻感應紡口加熱裝置,安裝在紡絲組件的正下方,溫度可以可在室溫-350°C之間控制。該裝置可以通過高頻感應電源直接對噴絲板加熱,電能轉化為熱能並迅速傳遞至噴絲板的各個部分,在噴絲板原有溫度的基礎上提高5-15°C,從而使從噴絲板流出的熔體溫度比熔體真實溫度高5-10°C,達到熔體流出噴絲板噴絲孔的瞬間,幾十、幾百、乃至幾千條細流熱歷史一致。進一步可以降低螺杆輸送溫度及紡絲箱等溫度,減少能耗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0016]該高頻感應紡口加熱裝置是獨立於紡絲設備的附加單元設備,由感應加熱系統和遠程控制系統兩部分組成,可靈活地應用於各類熔融紡絲設備,且不改變原設備的結構與流程。
[001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紡口處溫度的穩定,提高熔融紡絲的最終產品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未密封前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密封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底座,2.固定件,3.感應導線,4.導磁體,5.耐高溫密封填料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22]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安裝於噴絲板的正下方,包括底座1、感應導線3和導磁體4,所述底座I為圓環狀,採用6061鋁合金圓環,用於固定並強化線圈的結構,用整塊鋁錠通過車床直接加工而成,底座I的內徑比噴絲板板面直徑大2mm,且外徑比內徑大40mm,所述底座I的高度為35mm,招合金圓環的橫截面為U型,所述底座I的側壁上開設有所述感應導線3的進出口,所述感應導線3為外壁包覆耐高溫絕緣層的銅導線,所述銅導線的規格為2平方或者2.5平方,銅導線的橫截面為橢圓形,通過所述進出口穿入所述底座I內部,並在所述底座I的內部盤繞形成高頻感應線圈,且相鄰線圈之間具有間隙,高頻感應線圈的圈數根據加熱功率來確定;所述底座I的內部夾裝有所述導磁體4,所述導磁體4形狀為U型,且均勻分布於所述底座I的內部,並將所述感應導線3形成的高頻感應線圈進行固定,導磁體4可以聚集磁通,從而提高加熱效率,同時還能調節與高頻感應電源的匹配特性;所述底座I內部還填充有耐高溫密封填料層5,將所述高頻感應線圈和所述導磁體4密封固定,耐高溫密封填料層為陶瓷用粘土原料與耐高溫粘結劑的混合物,經過高溫處理固化成一體,而且不會龜裂;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設置有固定件
2。固定件2是用來固定底座1,將底座I固定到噴絲板的下方。
[0023]使用該紡口加熱裝置時,通過固定件2將裝置固定在噴絲板下方,通過引出的導線將加熱線圈與高頻電源相連接,在安裝噴絲板的組件上打孔以便固定傳感器,設定加熱溫度對噴絲板進行控制加熱,控溫精度可以達到±0.5°C。使用在高強滌綸工業絲上,平均強度達到8.7CN/dtex以上,(^%偏差降低20%以上,效果明顯。
[0024]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一切基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所作出的結構上的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安裝於噴絲板的正下方,其特徵在於:包括底座、感應導線和導磁體,所述底座為圓環狀,且橫截面為U型,所述底座的側壁上開設有所述感應導線的進出口,所述感應導線的橫截面為橢圓形,通過所述進出口穿入所述底座內部,並在所述底座的內部盤繞形成高頻感應線圈,且相鄰線圈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底座的內部夾裝有所述導磁體,所述導磁體形狀為U型,且均勻分布於所述底座的內部,並將所述感應導線形成的高頻感應線圈進行固定;所述底座內部還填充有耐高溫密封填料層,將所述高頻感應線圈和所述導磁體密封固定;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設置有固定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為6061鋁合金圓環。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的內徑比噴絲板板面直徑大2mm,且外徑比內徑大40mm,所述底座的高度為35mm。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紡絲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口加熱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感應導線為外壁包覆耐高溫絕緣層的銅導線,所述銅導線的規格為2平方或者2.5平方。
【文檔編號】D01D5/084GK203960407SQ201420416685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6日
【發明者】鄭世睿, 楊祥澤, 鄔健康, 高建, 鄔鵬, 戰雲 申請人:山東英利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