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網絡點讚的看法議論文

2023-07-05 01:38:58

  如今網絡點讚的行為越來越普遍,那麼大家對這一現象有什麼看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論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社會個體與親友、陌生人交往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本文主要通過對現代化社交媒體中點讚這一虛擬性社會行為,來映射個體如何來重構其現實社會中人際關係網絡,並進一步理解其主觀能動性行動背後所引發的寒暄性社交與違背主體意願的道德綁架現象。

  關鍵詞:社交網絡;點讚;人際關係重建;道德綁架;寒暄社交

  點讚為網絡語言,來源於各大網絡社交媒體的贊功能,後引申為對(網絡上的)某個內容(比如一篇文章或者一條微博等)表示贊同、喜愛,即通過愉悅他人促進整個關係群體社交生態平衡。實則,點讚成了社交網絡上內涵和外延最豐富的人類行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參與成本(即實現了虛擬空間與實體空間的對接),還適度緩解了孤獨。

  本文主要的問題是探討社交網絡的點讚是一種現實人際關係到虛擬社交網絡的延伸,還是一種變相的道德綁架。簡單來講,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社會個體與親友、陌生人交往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們通過現代化社交媒體(例如微博、QQ空間、貼吧)發布一定的文字或圖片信息來達到使親友了解自己生活或樹立自身某種形象的目的,而相應的,看到信息的親友會以點讚的方式來表達對其生活狀態的了解、喜愛甚至重視。

  一、導論

  首先,人類學當代研究範疇涉及到「人類學的想像力」,即將問題放在整體性、歷史性視角下關照人類,不能只看人類學學科的實用性,更應強調「人之所以為人」的層面;其次,從學科性劃分來看,網絡文化人類學相關問題,如現實的社會建構、人的社會化、不同人群的位置與體驗等。

  有別於傳統人類學研究的實體社會,本文跨空間的虛擬社交網絡研究具有研究展開價值。除了學術價值與大眾問題的比較,我們更多地強調在考慮某個事項時如何將其由抽象化轉向具體化的,而又是如何變成事件後轉變為研究課題的。點讚是在某類群體中普遍存在的,而先前對於其行為目的的分析也多集中在社會關係網絡的重構或者兩種空間的對接,但在現代化背景下,新的價值觀轉變會帶來一種對傳統的反抗,即認為點讚行為本身已逐漸失去其本初目的,那麼其隱藏在背後的因素的討論總結其實已經由事件再次抽象化了。

  二、分析層面

  本文將點讚行為從兩個分析層面(從心態上區分):一方面是信息發布者(或是「求贊者」),另一方面是點讚者。前者信息發布主體方向為強關係社區時,希望藉此讓親友了解自己的生活或樹立某種形象進而獲得認可(本質上),而現代性價值觀必然會對內容的選擇、包裝及發布產生引導性作用,常見信息發布類型有曬照片、發狀態、發日誌等,主要動機為群組趨同性(被理解)、認同感(被需要)、被認可及其他不確定因素。

  本文提出的研究課題應該給予一定群體、地域的情景限制,我們將研究對象作為社會人來考量,發出點讚這一行動的主體是社會性的,脫離社會的人是不存在的,因而每個人總以各種方式與他人進行交往。一方面,朋友圈作為自己的私人空間,應該存在一些自己想看到的信息,對於一些不鹹不淡或者自己厭惡的信息會選擇屏蔽,更何談點讚或是與此相附加的道德綁架;但是本文探討的是信息發布者來源於自己需要長期保持聯繫或者重新整合關係的人群,面對他們發布的信息,你會選擇主動點讚、直接忽視抑或收到某種不確定因素被迫點讚。

  三、點讚研究價值

  (一)社交關係網絡狀態下的點讚

  社交網絡源自網絡社交,主要是為一群擁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創建在線社區,通過撰寫、分享、評價、討論、相互溝通的網站和技術為用戶提供各種聯繫、交流的交互通路。這裡我們主要涉及兩類關係網絡,即以QQ空間、微信朋友圈為主體的強關係網絡,以及以早期的百度貼吧、豆瓣為主體的弱關係網絡。

  具體分析點讚在強/弱關係社區中的價值觀原則是:在強關係社區裡,點讚更多是在「用戶有互動需求但表達需求不強(表現為沒什麼話說,或一時不知道說什麼)」的情況下使用,其作用是「互動交流」而不是「信息認同」(這裡要區別於「有互動需求且表達需求也強烈」的評論功能,本文主要討論「點讚功能」);但是在弱關係社區中,我們更在意的是信息,是因為某個興趣或者某個愛好點讚方才會感興趣,而不是因為對人感興趣才會對其信息感興趣。例如,不熟悉的兩個人,由於信息方有意義才互相關注,在此基礎上,只有存在表達需求時才會有互動需求,如果點讚作為互動交流機制出現的話必然是失敗的。

  (二)點讚重建人際關係

  曾經長期封閉的中國社會,關係社會的特徵十分突出,那時人們的交往主要是通過面對面的方式(即實體空間)實現的,而現代網際網路的出現,對於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社會變遷具有巨大影響,真正改變了中國人的社會交往方式,也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社會結構(即虛擬社交網絡)。網際網路正在重新塑造中國文化,並逐步造成了「個體主義」盛行的局面(作為一種新的價值體系、西式的、「失範」的結構,極大地擴展了個體的交往範圍和交往空間,而互動也具有平等和自由的特徵)。中國社會自古源於家族、宗族社會,屬於「整體本位社會」(以費孝通研究的「差序格局」為例),而互惠的信念是傳統人際關係中一種最基本的信任狀態,而這種信任是現代經濟和社會的重要機制之一。互惠在日常道德實踐中的內涵往往要更加豐富,其中不僅僅是利益的交換,還涉及一系列複雜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會關係網絡。在傳統研究中,互惠不僅作為一種義務,其交換雙方關係並不完全對等,而且與社會關係網絡是動態互動的。

  (三)點讚構成現代寒暄社交

  寒暄社交就是以寒暄語為基礎,在不同的媒介中表現出有各自特點的現象,並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社交形式化(缺少實質性交流)、社交膚淺化(炫耀心理與攀比)、社交廣而不深(社交媒體上的寒暄文化,看起來是在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了解,實際上卻在逐漸毀滅人性的溫情,造成社交廣而不深的尷尬局面)等。寒暄社交作為一種維繫和諧人際關係的文化,在特定群體研究中不可或缺,即使在社交媒體盛行的年代其有了新的發展和特徵,還是不能丟失它的本性,即讓人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融洽,更好地完成互動。為了更好地理解寒暄社交,我們以伴隨點讚現象新興的點讚之交群體(既包含強關係社區也包含弱關係社區)為例,認定點讚對於弱人脈的維繫效益。

  (四)c贊成為新形式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由「道德」和「綁架」兩個詞構成,兩者相互修飾和限制。一般來講,道德是社會情境下對秩序的認可,與價值主體的價值觀有所重疊,框定可為不可為。「道德」來修飾綁架,表示綁架帶有道德特性,含有善惡評價和軟約束的特點;「綁架」來修飾道德,表示道德帶有強迫性和要挾性的雙重特點。綜上,道德綁架即普通民眾利用大眾的道德觀通過輿論、評論等形式脅迫個人或眾人履行一定行為或終止與道德相衝突的行為,實質是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結果一般是做了的也少有自豪感,不做的則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忐忑不安,比如半強迫性的捐款、本不該進行的道歉、sumaritan等。

  但一般意義上將社會人或法律作為道德綁架主體的研究並不歸為本文,道德綁架發生的可能性在強調群體和統一價值觀的社會中,人們對道德力量的恐懼有時候甚於對法的力量的恐懼,因而西方現代文化理念(變遷的個體主義價值觀)與傳統的道德社會是格格不入的,進而遭遇並難以承受許多道德的綁架,這也不是說道德社會就一無是處,一旦適應便會依賴它。強弱關係實際都存在,而點讚與否又是否只是一種個人的意願,而其意願背後的均衡因素又是值得我們思索的。在這種層面上,會呈現更深層次上的「點讚狂魔」以及「求贊」行為。

  四、小結

  點讚主體的主動點讚舉動(寒暄社交)以及違背主體意志的點讚舉動(道德綁架)是我們分析點讚這一虛擬性社交行為的兩個層面。換句話講,本文將點讚放在現代化社交網絡中,通過人際關係重建以及道德綁架兩個維度對寒暄性社交進行理解。

  其一,是社交關係維繫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對人際關係重整的方式的思考(信息化、虛擬化的交往是否可以取代現實生活)。中國正處在一個快速的社會轉型期,不可逆的現代化進程往往會導致傳統與現代在價值觀、道德判斷和行為規範方面的衝突,這導致中國社會不可能回到以往的人際關係模式,需要一些新的形式去滿足人們對關係的需求,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兩種主動對於現代化要求的適應。

  其二,中國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的道德話語、實踐分析。需求引導行為目的,並決定行動方向,通過點讚來達到的人際關係重構是一種需求,而對道德綁架帶來的反抗以及主觀性屈服也是需求的一種表現。這表面上是一種社會變遷(轉型背景下)人們價值觀、個體主義張揚中對道德綁架的控訴,實質上「淺嘗輒止」的人際關係(表面意義上的弱關係)在當代中國人際關係中是重要的,寒暄性社交帶來的社會效益也是巨大的。而點讚從單純道德上講可能是令人惱火的,但通過各種誘因的全面考量,我們會更好理解事件發生的合理性,或者會成為其效益的獲利者。

  其三,研究群體的選擇及研究方法的使用。之前我們提到要對事項研究框定一個範疇,從而製造一個可以討論的平臺,我們也不斷看到過多的特例對本次研究主題的挑戰,那麼道德綁架是否真的過於沉重其實是一個時間(歷史)範疇及其適用性的過程,在研究中不能以一概全、也不能以某類邊緣群體的狀態來否定問題本身的存在,過多地限定是否還具有原本的研究價值以及具體方法的選擇成為我們下一步討論所在。

同类文章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裡爾格曾道:「現實與美好之間,總存在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正如時代的快步之行與儀式緩步之舉,是拋棄傳統的儀式跟隨時代的腳步?或是止步聆聽儀式悠揚的聲音?  於我而言,我便傾於後者。儀式,古往今來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行為,古代帝王登基之莊重,彰顯了萬民、萬臣於皇帝之服從與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現代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篇一:學會放棄】  人生如水,人生難免跌宕起伏。人一旦經歷許多磨難之後,就會選擇放棄。放棄,新的開始。  磨難居於生活中,猶如空氣對於動植物,水對於魚,無處不在。面對這些磨難與挫折,也許我們會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也許我們會放棄。  我們放棄了,並不代表我們向生活、自然,向我們自己認輸。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當今的社會已經邁入了一個高科技、多信息交流的時代,網絡也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學習,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娛樂,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一些有害於社會、國家經濟、家庭以及人的生命的不良信息。  例如:在前幾年發生過一起網絡偷盜事件,就是幾名電腦高手利用網絡,向銀行的電腦防護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朋友,你注意天空嗎?你了解天空嗎?面對天空,你有過自己的思索嗎?下面為大家分享仰望天空作文,歡迎閱讀!  仰望天空作文1  蘭州,是我的家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既體會過它的烈日當頭,也見過它的大雪飄飄。  聽爸爸說,以前的蘭州,空氣品質一度是全國最差的。原因就是西固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不知為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清明節議論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下面小編整理的自信的議論文初中,歡迎來參考!  自信的議論文(1):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說道。「自信能助人成功。」盧勤老師講道。「我不明白有自信會不會贏,但我明白沒有自信就必須會輸!」  小學時,我的成績頂呱呱,總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師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導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節見聞的議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在傳統的清明祭掃活動中,有很多不綠色環保的行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導,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導語: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下起了雨。雨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關於清明節也有許多的議論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