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長沙必去打卡景點(長沙必去景點全攻略)
2023-07-05 10:31:59 2
Hi,各位小夥伴,小編收到來自驢友的私信,問小編是否有長沙的必備景點攻略。恩,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長沙必去的景點,感受歷史和美食!
橘子洲現在的橘子洲,儼然一個主題森林公園。原本以為橘子洲公園是可以騎自行車的,卻在入口被攔住了。最好是去買小火車票,因為橘子洲很長,中間只有一個《沁園春·長沙》詩詞碑,小火車也完全可以中途下車。
毛澤東同志的形象,應該已經深入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從北京天安門前的巨幅畫像,到開國大典的傳世油畫,從韶山的敢叫日月換新天,到北戴河的蕭瑟秋風換人間,從各色各形的毛澤東紀念章,到目前最新版的人民幣圖案……但唯有這橘子洲的毛澤東形象,一副長發飄飄的書生意氣,一張堅毅憂慮的年輕面孔,正是他當年寫下沁園春長沙的年紀,正是他當年思慮國家危亡的情懷!
主幹道一直通到傳說中的東方紅廣場開始分岔,面前一座迎風而立、傲岸挺拔的毛澤東雕塑直入眼帘,藍天白雲、綠樹青山,巍巍嶽麓、千年學府!這裡就是湖南大學的中心!
湖南大學紅樓位於東方紅廣場毛澤東雕像的右手邊,紅瓦紅牆、白廊白窗,斑駁間有風雨的痕跡,樸素中有歲月的沉澱,一塊墨黑色的匾額上述明顯是毛澤東題寫的"湖南大學"四字,此時正值畢業季,身著各色學士服的花樣少年少女們都簇擁在紅樓和東方紅廣場拍照留念。據說湖南大學無門無牆,毛澤東題字的紅樓和東方紅廣場就成了湖南大學的地標,走到這裡,就到了湖南大學,因此也無怪乎這眾多學子在即將離開母校之際,都會選擇在這裡留下青春的印記!
東方紅廣場和紅樓之間是一條不算很寬闊但一直很熱鬧的公路,就是登高路,登高路是湖南大學通往嶽麓山的"官道",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登高路,並不僅僅是通往嶽麓山的必經之路,更是一處琳琅滿目、熱鬧非凡的美食天堂——
一路吃著,一路走著,回眸登高路,人依舊如潮水般湧動,車依舊如蝸牛般爬行,掩映在這林蔭和店鋪之中,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嶽麓書院,中國四大書院之一,雖然不是"之首",但卻是我最期待的!喜歡它的原因呢,我也說不清楚,也許只是因為這個名字好聽吧!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歷經宋、元、明、清、民國而至今,雖然幾經破落和重建,但書院的傳承從未斷絕,並多次引領了當代文學的潮流,如今,嶽麓書院不僅僅是一座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蹟,更以湖南大學一個學院的嶄新姿態繼續傳道受業,這是其他三大書院所難以望其項背的。
穿過嶽麓山古樸的山門,綠蔭、苔痕,綠樹、青山,映襯著嶽麓的千年文風和浩蕩正氣!過山門右轉,平整的山路會帶你去往書院的方向!
峰迴路轉,山谷突然開闊起來,於綠樹修竹之間,一處處雅致的院落散落其中。或小橋勾連,或雨廊環繞,或飛簷比翼,或碧波螢光,那便應該就是嶽麓書院了吧!
山坡之下,綠水之畔,一棵巨樹如虯龍出淵、如華蓋蔽日,想來也是數百高壽,見證了嶽麓書院的風雨浮沉!
繼續向前,便是書院北門(後門)。門票50元/人,不算便宜。不過據說憑湖南大學正版學生證可以免票。
我之所以嚮往嶽麓山,原因有三,分別是嶽麓書院、愛晚亭和黃興墓。
從愛晚亭直接往觀光長廊正方向沿途是革命烈士陵園,其中比較知名的是《警世鐘》作者陳天華。而麓山寺、黃興墓等都在正方向的左手邊,所以有遇到很多烈士墓的朋友,可以考慮向左手邊走~
仰雲亭,紀念北伐烈士而建,位於麓山寺旁,見到它就意味著找到了麓山寺。
麓山寺,始建於西晉,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湖南省最古老的寺廟之一,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譽,幾經戰亂,今僅存山門和藏經閣。我個人非常喜歡麓山寺的山門,上面各式各樣的佛教彩繪琳琅滿目,雖然我也說不出這些彩繪的實際意義,但就從色彩和規制上看,這些彩繪還是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
出麓山寺沿右側山路繼續上山,途徑蔡鍔墓廬、白鶴泉和笑啼巖,於茂林掩映之中,於松柏拱衛之間,便是蔡鍔墓。蔡鍔墓廬,現在已經被改建成了茶館,完全沒必要進去。
蔡鍔,中華民國初期著名的軍事領袖,曾於辛亥革命時期在雲南新軍起義,曾參與護國運動討伐袁世凱,可惜英年早逝,不幸成為中華民國"國葬第一人"。
黃興,中國近代史上的一顆閃耀明星!近代民主革命家 ,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並稱"孫黃"。章太炎曾評價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如果說,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那黃興就是實幹者,民國初期很多革命活動都是黃興領導並親自參與,為推動中國近代史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黃興墓並不是嶽麓山的最高點,神秘的觀光長廊才是我們徵服嶽麓山的終點。當然,也是因為我們非常好奇這長廊之上到底可以觀看到怎樣無邊的風光!
一直走到長廊盡頭,爬上山頂的高臺,這才小有些驚喜!於此高臺之上,可以盡收長沙與眼底,碧水長天,煙波浩蕩,高樓大廈、沃野千裡,玉帶湘江,芳草橘洲……好一幅現代化的瀟湘美景!
從坡子街石牌樓右轉,過一條街便是太平老街,如果說坡子街算是人山人海,是寬闊的、靜態的長沙夜生活,那太平老街就是人潮洶湧,是擁擠的、動態的長沙夜生活!
寬不過數米的古街道上,燈火通明,人頭躦動,仿佛一旦步入這人流,便只能隨波逐流,直到長河入海!走過一整條太平老街,最多看見的就是排隊,似乎只要是一家門面,就必然會排成長龍,那一雙雙明亮的眸子,似乎都極嚮往那各式各樣的美食。
杜甫江閣杜甫江閣,也許最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橘子洲煙花的夜空,可惜長沙目前已經取消了每年5月-9月每周六晚上燃放煙花的日程,全年僅元旦、除夕、元宵節、勞動節、端午節、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和中秋節燃放九場,而好巧不巧的是今年小長假最後一天才是端午節,遠來是客的我那時已經在返程的路上,所以杜甫江閣看煙花的目標是無法達成了,因此便將杜甫江閣調整為今天的第一站。
杜甫江閣為紀念杜甫而建,杜甫晚年曾旅居長沙兩年多,並實際上是在這裡漂泊過了人生最後的一段顛沛流離,期間作品百餘首,大家較為耳熟能詳的比如《江南逢李龜年》: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現在的杜甫江閣位於湘江的濱江觀光帶上,沿著步道一路南行,身後有廣廈高樓,前方有林蔭綠道,左邊是華池廊橋,右邊是湘江橘洲,漫步其間,好不愜意!
湖南第一師範湖南第一師範,魂牽夢縈的畫面當有一天真的出現在面前的時候,心情激動中也更平靜!激動的是如願以償,平靜的則是旅行帶給自己心境的平和,是的,那一刻是平和!
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前身為南宋時期張栻創辦的城南書院,1912年發展成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14年公立第四師範學校併入。1913年毛澤東頭名考入第四師範,也因此併入第一師範,至1918年於此第八班學習,立志救國救民,刻苦讀書鑽研,頑強鍛鍊身體,進行農村調查,主辦工人夜學,創建革命團體"新民學會"。與此同時,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的許多著名人物如何叔衡、蔡和森、李維漢、徐特立、夏曦、蕭三、任弼時、廖沫沙、周谷城等均曾在學校學習或工作過,這裡儼然是毛澤東思想的搖籃!
無錫錫山山無錫,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這個段子巧妙地利用了地名的字面與實際意義的對比,而其中最後一句"長沙沙水水無沙"說的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白沙古井!據說這白沙井最初開鑿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泉水清冽,源源不絕,有長沙第一泉之稱。
一幅石板雕花再現了古時居民白沙取水的盛況!
時至今日,長沙居民們仍然非常喜歡引用白沙古井的泉水,同時還引了一泓曲水到旁邊,供人們洗臉洗手用。
現在的白沙井取水管理已經非常規範了,架子上提供了公用的水瓢,旁邊還有工作人員全程監督,聽說還有軍人站崗護衛,以保證水源的潔淨和安全。我們用礦泉水瓶接了一瓶,分別也嘗了嘗,入口清涼,比純淨水略顯醇厚,稍帶一些泥土巖石的味道,應該是生水的緣故吧,所以此水雖好,還是建議不要直接大量飲用,煮沸配以清茶,該是人間少有的醇香!
從白沙古井到簡牘博物館真心很近,而且都在白沙路上,共享單車是不二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在過了白沙路和城南西路十字路口後就不要繼續沿著白沙路走了,十字路口斜對面有一處很大的古玩城平臺,簡牘博物館的入口位於平臺之上。
長沙簡牘博物館是中國首家以簡牘為主題的博物館,館藏主要是1996年長沙走馬樓出土的14萬枚三國孫吳時期紀年簡牘、1997年長沙五一廣場出土的數百枚東漢簡牘和2003年長沙走馬樓出土的2千餘枚西漢初年紀年簡牘,以及1993年發掘的西漢長沙王后"漁陽"墓簡牘、青銅、漆木、書畫、玉石、金銀等文物約3500件。
簡牘博物館現每天的上午10:30和下午的14:30有兩場免費講解,我們抵達的時候剛好是10:25,等了稍許便作為講解員最初的兩位聽眾開始了簡牘之旅。
簡牘是"竹簡"和"木牘"的統稱,因為先天材質的不同,竹簡輕薄細長,木牘厚重寬闊,分別可供不同場合和用途使用。簡牘作為中國秦漢時期主要的文字載體,在行政辦公、科教文化、軍事戰爭、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都扮演了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這些簡牘的出土,也能更真實的向我們再現那段歷史風雲的跌宕。
天心閣,是長沙古城的城樓,古城因城市建設發展需要拆除後,這段古城牆因天心閣而保留,成為了長沙古城碩果僅存的標誌。天心閣城牆之下,一組雕塑歲月崢嶸,再現的是當年太平天國起義西王蕭朝貴率領軍隊攻打長沙,最後因中炮傷重身亡,長沙也就成了天平天國天國橫掃半個中國唯一沒有打下來的省會城市。
現在的天心閣有主閣一座,配殿兩座,呈雄鷹振翅之形雄踞於城牆之上,睥睨遠方,威風凜凜。
天心閣是可以登樓遠眺的,二樓左右可見配樓的吊角飛簷,欣賞天心閣的建築風格。
我想要的烈士公園主要包括兩個景點,第一是位於躍進湖上的風雨橋,第二是位於公園西側的烈士紀念塔,因此我覺得從東北門進,出西門或南門是比較科學的路線。
沿著右手邊的湖邊步道漫步,很快就能看到瀟湘閣的真面目,很高很宏偉,但卻是現代建築,缺少幾分"瀟湘閣"的古雅。
風雨橋,橋如其名,真的可以遮風擋雨。而且,這風雨橋極具少數民族建築風情,於青山綠樹之間,華美且瑰麗!
從年嘉湖廣場轉向西走,很快就可以看到山坡之上的高塔,對,這就是烈士紀念塔,終於找到你!
烈士紀念塔,塔身上"湖南烈士公園紀念碑"為毛澤東親筆書寫,該塔的興建是為了紀念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湖南湧現的英烈,近年來也追加了很多在國家劫難中英勇獻身的忠魂英骨,例如抗洪救災,例如汶川地震……
船山學社船山學社,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初為曾國藩祠,辛亥革命後,湖南一些文人學士為研究明末清初唯物主義思想家王船山(王夫之)的學說,在此建立"船山學社"。1921年毛澤東、何叔衡曾在此創辦自修大學,現舊址門首"船山學社"四字是毛澤東親筆題書。
正堂·王夫之像
船山學社原址毀於文夕大火,現在看到的船山學社都是後來重建的。
毛澤東住房
船山學社很小,轉下來也就十幾分鐘,算是一處路上的風景吧!
中山亭中山亭原為清朝中期建築,這裡駐紮著保衛衙門府的"先鋒衛士營",因此當時稱先鋒廳。1930年新建中山路,與先鋒廳主樓相連建起了附屬鐘樓,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此建築正式命名為中山亭。
中山亭歷盡滄桑,歷經炮火,見證了1938年長沙大火,見證了中日的四次長沙會戰,而今依然屹立。所以當年有提議將這個正處十字路中間的'攔路建築'拆除時,就有政協委員寫提案表示強烈反對。所幸這些來自人民的呼聲得到了採納,中山亭才得以保留至今。
黃興路步行街,長沙市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北起芙蓉區司門口,南到南門口,全長近千米,總投資10億元,是集購物、休閒、娛樂、餐飲、文化及旅遊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步行街商鋪眾多,品牌齊全,還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小吃美食,品種繁多,數不勝數。
黃興路步行街最大的地標就是街頭的黃興廣場,一座巨大的黃興立像矗立於廣場中央,其身後則是霓虹璀璨、繁華如錦!
古開福寺前的百福牆,應該是後來修繕景區新建的,因為正中的天下第一"福"字是清康熙帝所寫,而這個福字碑自乾隆之後便一直秘藏於和珅的恭王府中,直到1962年才重見天日。
百福牆對面,便是開福寺!開福寺,始建於五代時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當時馬殷割據湖南,建立楚國,史稱"馬楚"。馬氏以長沙為都城,在城北營建行宮,建有會春園,作為避暑之地。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馬殷之子馬希範將會春園的一部分施捨給僧人保寧,創建了開福寺。馬希範繼位後,又在附近大興土木,旁壘紫微山,北開碧浪湖,使開福寺一帶成為著名的風景勝地。也正因為如此,開福寺中除了基本的寺院建築之外,更有著池塘水榭、假山亭臺,堪稱天下寺院獨一份。
長沙博物館位於新落成的濱江文化園,也就是俗稱"三館一廳"的地方。三館:長沙圖書館、博物館和規劃展示館,一廳即長沙音樂廳。抵達濱江文化園的時間是9:50,根據可靠消息,長沙博物館每天上午十點半有免費講解,眼下時間還早,於是便興起了去規劃展覽館看看的想法,說走就走!
長沙規劃展示館長沙的城市規劃展覽牆
這個最大的展廳就NB了,一段精美的視頻展現了長沙未來的定位和規劃,屏幕前的長沙實景"沙盤"也伴隨著視頻中對城市片區規劃的節奏分別點亮並最後鬱郁生輝,值得每一個來規劃展覽館的人細細體味!有那麼一瞬間,我愛上了長沙!
長沙博物館,免費不免票,取票的位置位於觀景臺的一樓!取票的位置位於觀景臺的一樓!取票的位置位於觀景臺的一樓!
原本探聽到的10:30的免費講解也是有水分的,實際情況是確實有講解,但長沙博物館常規展廳分為"湘江北去"和"中流擊水"兩部分,分別對應長沙的古代史和近代史,而這個時段的講解只有"中流擊水"。
結束了"中流擊水"展廳的參觀,接下來只能自助參觀古代史展廳"湘江北去"了……
"湘江北去"的時間軸是從舊石器時代開始,歷夏商青銅時代,經秦漢跌宕風雲,到唐宋盛世華章,至明清帝國隕落,向我們娓娓道來一座長沙城在歷史浪潮中如同一葉輕舟,沉浮如煙!
屈賈之鄉形象代言人之一:屈原
屈賈之鄉形象代言人之二:賈誼
忠孝廉節,朱熹所書,位於嶽麓書院的講堂兩側,以為校訓!
賈誼故居賈誼故居始建於西漢文帝年間,現位於太平古街南段東側。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年,西漢著名政論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賈誼住在這裡,時任長沙王太傅。
12:30,賈誼故居重新開門。說起賈誼,也許耳熟的多,但能娓娓道來的少,其實我也是一樣的,除了學生時代學過他的文章《過秦論》之外,幾乎對其一無所知。
明朝成化年間,長沙太守錢澍尋賈誼古井,重修賈太傅祠,此井相傳為賈誼所鑿,稱為太傅井,井旁有一石床,為賈誼當年原物。宅前有兩塊碑石,左右各一,高約丈餘,字跡剝蝕不可辨認。又有大柑一株,傳為賈誼手植。可惜均毀於"文夕"大火。如今古井尚在,古碑尚存,石床1958年被盜,至今下落不明。
賈誼像
過秦論
結語長沙市區這些景點走完差不多三天左右的時間哦,既沒有去,也沒有去,既沒有去,也沒有去寧鄉,遺憾錯過了橘煙花,基本每個景點都打卡了哦。歡迎關注我,一個愛吃愛玩的旅遊小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