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電影梗(這些口口相傳的流行梗)
2023-07-09 14:58:17 3
最近最流行的裝扮莫過於「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了吧……
《青你2》裡一個reader式rapper,不僅讓導師Joney.J開了眼界。
更是引起了全網魔性刷屏。
各種用法被小夥伴們花樣翻新,玩梗玩出新的境界。久未露面的寶強兄,也踏梗而來莫名小爆了一把。
新梗層出不窮,老梗咱也不能忘,混跡江湖掌握一些經典款也是很有必要的!
和諧社會凡事以和為貴,但是如果有人出口傷人,作為有文化的人咱必然不能粗口傷人,這時候一些殺人不見血的梗就十分好用了。
點擊率超高組
首先上場的這一組,實在是經典中的經典,評論區霸屏的這些梗佔頭幾位。
比如單這一個「惹」字,就非常厲害「惹」。先來看看出處,乃們現在用的「惹」,全都是源自這裡「惹」。
《康熙微服私訪記》裡這一段,本是黑暗勢力興風作浪連皇帝都敢欺負。結果這麼一圈「惹」下來,竟然滿屏飄出濃濃的賣萌之感。最後皇帝都惹沒脾氣了,一句「我不跟你爭」放棄治療了……
雖然康熙表示不「惹」,但是廣大勇氣擔當網友怎能錯過挑戰黑惡勢力的機會,所以但凡遇到這一句評論區往往:
我不僅敢說惹還到處惹,你能拿我怎樣?大型惹你沒商量現場,反對惡勢力,能「惹」時絕不憋屈!
除了小夥伴們,咱天后蔡依林也十分喜歡說「惹」。從2012年起,天后的微博就頻繁出現「惹」。
到2019年還在惹,可見是很寵幸惹了。
惹字好用,但用多了總感覺舌頭短人一截。
這時候這一句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真的沒想到打進好萊塢的一屆功夫硬漢李小龍,竟然在《精武門》裡留下了如此好用的精神財富。
一句「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堪稱梗界鼻祖,文物級別的存在了。
同樣,以「我」開頭的還有這句:「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各位都是辣雞」。
來自周星馳《破壞之王》中跆拳道大師兄的這一句,霸氣、沉穩、有面子,但使用需謹慎,畢竟人家大師兄可是練家子。
李小龍的「讀書少」是做人實在,但也有的人確實是讀書少,或者做事力不從心,這時候也就只好不爭氣地直呼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甄嬛傳》裡涼涼的一句做不到,聲淚俱下讓人動容(解恨),但是sorry北上廣已經不相信眼淚,因為
「大清滅亡了」。
2002年的港劇《九五至尊》,莫名穿越的皇帝不住反問自己和身邊群眾「朕的大清亡了?」
只不過當時這部片沒有太紅,直到《愛情公寓》裡,張偉的一句臺詞「我堂堂大清帝國,怎麼會亡了呢?」加深了「大清亡了」的含義。
一般想要diss對方out了,便會給上這麼一句「大清亡了」,言外之意是醒醒吧兄dei。
不會就學不懂就問,成天哭喊做不到,下場不僅比涼涼慘,連皇上都要忍不住出來懟你。
人間真實系列
除了懟人常用自醒常備的梗,有一些梗還向我們揭示了人生真相,不服不行。
說到揭示人生真相,那穿別人衣服這位不用多說必須擁有姓名。
《回家的誘惑》展示了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的極致,渣得明明白白也成了一種境界。
但被活學活用起來,竟然莫名就正能量惹!
當然即使再活用,明明白白洪世賢還是深入人心的,有錢真的連渣都有理嗎?
有人還就站出來告訴你,「有錢就是為所欲為」。
「你以為有錢為所欲為啊?」
「抱歉,有錢真的能為所欲為」
《讀心神探》這個關於「有錢」的討論,答案意不意外驚不驚喜?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有錢人的快樂我們真的想像不到,窮的只剩錢是啥感受啊,求感受……
有的有錢人如上面這樣,敢嘲笑警察,動不動請最貴的律師伺候。有的有錢人卻有著十分樸素的消費觀,比如這部經典裡的這位--
「端木帶我去了美特斯邦威。」
看過《流星雨》端木究竟是假大款還是真會過,算是其中一大未解之謎了。或許有的人即使有錢也沒啥非凡的快樂,端木real樸實了。
不過一旦整整容,這句竟然也是非常有助於社會進步。
比起炫土味時尚,還是炫文憑更靠譜,畢竟這聽著好歹還有點豪門的感覺啊。
不過端木你這麼摳,別怪你哥沒提醒過你。
靈魂拷問系列
拷問靈魂哪家強?必定是《妙手仁心》中的經典梗:
「我有一個朋友。」
「你朋友多大?」
「和我差不多。」
「你所說的朋友究竟是不是你?」
經典的「我有一個朋友」系列,已經被網友玩出了不同層次。
比如:講一個我朋友的故事吧……
後來「朋友」被廣泛替換到各種領域,比如親戚、同事、鄰居、同學,總之不是自己就對了。
一句「無中生友」,真是人生好幫手。
有人需要靠無中生友來託底,有人就有親爹在一旁鞭策點醒自己,老爹還不是別人,正是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興。
《朱元璋》裡這款直白老爹郭子興,真的佩服了!
但誰還不是個叛逆青年呢,你說我想翻天,那麼好吧。
當時郭老爹要是被兒子直接這樣懟回去,會不會回一句,我竟無言以對呢……
有一些來自爹的靈魂拷問是想讓你懸崖勒馬,但有一些卻是暗藏殺機想佔你便宜給你當爹當爺爺。
比如
這時候如果你回答--
那就被對方成功套路了。
《鄉村愛情》裡這一段對話,雖說聽上去很正常,但對話的兩人,謝廣坤與謝騰飛是爺孫關係,所以如果對方問你「為什麼推人那女孩」,你回答「她扒拉我」,那也就是間接管人叫爺爺了。
這一句套路別人當孫子的梗,也是之前名梗的升級版。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裡,父親對兒子說「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
本是體現父愛,後來被網友發展為套路別人當兒子。
論佔便宜自然還是爺孫佔得更徹底,只不過「買橘子」梗好用在,此話一出不需要對方回答,直接就喜當爹了,而且還顯得特別文藝範。
這深深的套路搞得很多人感嘆「沒事別瞎吃橘子,這年頭沒點兒文化都不敢買橘子」。
不過有套路就有拆套路攻略,所以當別人說「買橘子」時,duck不必驚慌,看見苗頭不對直接丟出一句:
瞬間升級了。
如果非要用文學經典回懟,咱也有一大波等著你來批發。
比如《駱駝祥子》裡爺爺對孫子說的「我就吃兩個,剩下的都給你。」
《四世同堂》太爺爺對曾孫說:「你還吃兩個?橘子皮泡點水喝喝得了。」
用橘子懟橘子,滿屏橘裡橘氣,輩分不斷升級。真是橘橘相報何時了,一個橘子牽出一個龐大家族,再聊下去恐怕盤古都要出來了。
這些梗不僅是萬惡之源,更是歡樂源泉。畢竟比起套路、算計,鍛鍊反應能力增進彼此感情,才是拋梗接梗最大的樂趣。
想像以後《吐槽大會》、《奇葩說》來個「梗吐槽」、「梗辯論」,現場應該也是很歡樂的吧。
那麼你心目中的梗王又是哪一句呢?不如咱們評論區以梗會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