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厚度海洋結構用鋼板及其生產方法與流程
2023-07-10 00:44:56 2
本發明屬於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結構鋼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大厚度海洋結構用鋼板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海洋工程裝備是人類在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所進行的生產和服務活動中使用的各類裝備,核心是海洋資源開發裝備,其中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種類多、數量大,是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最主要的產品。
隨著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對與之相配套的海洋工程用鋼的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海洋工程用鋼的各項技術指標要求極高,不僅要有很高的耐大氣腐蝕和耐海水腐蝕性能,還要求高強度、高韌性、耐腐蝕、易焊接。
目前國際海洋平臺用鋼板主要級別為355,420,460MPa。355MPa級主要牌號:En10225的S355、API的API 2H-50、BS7191的350EM、船規的EH36;420MPa級主要牌號:EN10225的S420、API的API 2Y-60、船標的E40、E420;460MPa級主要牌號:EN10225的S460、船標的E460。國產海洋平臺用鋼板己經廣泛採用,EH36以下級別基本實現國產化,佔平臺用鋼量的90%,但關鍵部位所用大厚度、高強度鋼材仍依賴進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大厚度海洋結構用鋼板及其生產方法,本發明採用Nb、Ti、Cr微合金化元素,不添加貴重合金元素V,採用大厚度連鑄坯、控軋控冷+正火工藝生產355MPa級大厚度海洋結構用鋼板,生產成本低,力學性能穩定。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大厚度海洋結構用鋼板,其厚度規格為[70,80]mm,鋼板化學成分質量百分比為:C 0.12~0.18%,Si 0.20~0.50%,Mn 1.20~1.60%,P≤0.012%,S≤0.003%,Als 0.015~0.050%,Nb 0.020~0.060%,V 0.030~0.070%,Ti 0.005~0.020%,餘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本發明的一種大厚度海洋結構用鋼板各合金成分的作用機理如下:
碳:C是鋼鐵材料傳統、經濟的強化元素,對鋼的強度、韌性、塑性、焊接等影響都很大。隨碳含量的增加,強度提高,而衝擊韌性則明顯下降,並對焊接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從經濟性和產品性能角度考慮,優選C含量控制在0.12~0.18%。
矽:Si是煉鋼主要的脫氧元素,為達到充分的脫氧效果Si含量應在0.05%以上,但若過高則會降低母材及焊接部位的韌性。因此優選Si含量為0.20~0.50%。
錳:Mn是保證鋼的強度和韌性的必要元素,也是良好的脫氧劑,但錳含量過高會造成鋼板帶狀組織嚴重、韌性降低及各向異性等問題,並對鋼板的焊接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優選Mn含量為1.2~1.60%。
磷:P是造成鋼較嚴重偏析的有害元素,增加鋼的脆性,尤其是低溫脆性,對衝擊韌性帶來不利影響,本發明的P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
硫:S是殘存在鋼中的有害元素之一,會增加鋼的熱脆性,降低鋼的延展性及韌性,對焊接也有不利影響。本發明的S含量控制在0.005%以下。
鋁:Al是一種強脫氧劑,並且能細化鋼的晶粒,提高鋼在低溫下的韌性,但超過0.08%時容易產生鑄坯熱裂紋,同時鋼的韌性降低。因此優選Al含量為0.015~0.050%。
鈮:Nb和碳、氮、氧都有極強的親和力,與之形成相應的極穩定的化合物。Nb能細化鋼的晶粒,降低鋼的過熱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在一定的存在條件下,能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本發明的Nb含量控制在0.020~0.060%。
鈦:Ti不僅能提高鋼的強度、細化晶粒、降低時效敏感性和冷脆性,而且少量的鈦還能改善焊接性能。Ti以TiN形式存在而發揮作用,小於0.005%時效果小,超過0.04%時易形成大顆粒TiN而失去效果。因此優選Ti含量為0.005~0.020%。
鉻:Cr加入鋼中能顯著提高鋼的抗氧化作用,增加鋼的抗腐蝕能力,並能提高鋼的強度和耐磨性。鉻在鋼中的角色多元且重要,它會形成穩定而硬的碳化物,而且具抗蝕性。
高爐鐵水→鐵水預脫硫→轉爐冶煉→脫氧合金化→LF精煉→RH精煉→板坯連鑄→板坯下線堆垛緩冷→板坯清理→板坯再加熱→4300軋機控軋→Mulpic控冷→探傷→正火熱處理→成品取樣檢驗→入庫。
(1)鐵水預脫硫,按C 0.12~0.18%,Si 0.20~0.50%,Mn 1.20~1.60%,P≤0.012%,S≤0.003%,Als 0.015~0.050%,Nb 0.020~0.060%,V 0.030~0.070%,Ti0.005~0.020%,餘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冶煉鋼水,鋼水經CAS、LF、RH精煉,保證鋼質純淨,將鋼水澆鑄成300mm厚板坯;連鑄坯低倍C類偏析≤1.0,中心疏鬆≤0.5,無中間裂紋。
(2)連鑄坯冷裝爐,加熱時間10min/cm以上,出爐溫度1050~1150℃;板坯經高壓水除鱗,高壓水壓力按常規控制;粗軋階段保證單道次大壓下量,精軋階段終軋溫度控制在800~820℃;軋制完成後立即水冷,終冷溫度控制在560~600℃,冷卻速率5~8℃/s;進行正火熱處理,正火熱處理溫度890~900℃,保溫時間1.7min/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可生產鋼板的厚度規格為[70,80]mm,採用Nb、Ti、Cr微合金化元素,不添加貴重合金元素V,採用大厚度連鑄坯、控軋控冷+正火工藝生產355MPa級大厚度海洋結構用鋼板,生產成本低,力學性能穩定:厚度1/4處圓棒拉伸試驗屈服強度365~450MPa,抗拉強度500~585MPa,斷後伸長率25~33%,厚度1/4處-20℃夏比V型縱向衝擊功≥150J,Z向拉伸斷面收縮率平均在40%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用具體實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
實施例1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化學成分、工藝流程以及規定的工藝條件,在210噸轉爐上冶煉鋼水,將鋼水澆鑄成300mm厚板坯,在4300mm寬厚板軋機上軋制70mm鋼板。
其生產工藝流程為:高爐鐵水→鐵水預脫硫→轉爐冶煉→脫氧合金化→LF精煉→RH精煉→板坯連鑄→板坯下線堆垛緩冷→板坯清理→板坯再加熱→4300軋機控軋→Mulpic控冷→探傷→正火熱處理→成品取樣檢驗→入庫。
(1)鐵水預脫硫,在210t轉爐冶煉鋼水,鋼水經CAS、LF、RH精煉,保證鋼質純淨,將鋼水澆鑄成300mm厚板坯;連鑄坯低倍C類偏析≤1.0,中心疏鬆≤0.5,無中間裂紋。
(2)連鑄坯冷裝爐,加熱時間300min以上,出爐溫度1130℃;板坯經高壓水除鱗,高壓水壓力按常規控制;粗軋階段保證單道次大壓下量,精軋階段終軋溫度803℃;軋制完成後立即水冷,終冷溫度585℃,冷卻速率6.5℃/s;進行正火熱處理,正火熱處理溫度895℃,保溫時間120min。
鋼板的化學成分為:C 0.16%,Si 0.25%,Mn 1.50%,P 0.012%,S 0.003%,Als 0.032%,Nb 0.043%,Ti 0.015%,Cr 0.16%。
鋼板的性能情況見表1。
表1鋼板的性能情況
實施例2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化學成分、工藝流程以及規定的工藝條件,在210噸轉爐上冶煉鋼水,將鋼水澆鑄成300mm厚板坯,在4300mm寬厚板軋機上軋制80mm鋼板。
其生產工藝流程為:高爐鐵水→鐵水預脫硫→轉爐冶煉→脫氧合金化→LF精煉→RH精煉→板坯連鑄→板坯下線堆垛緩冷→板坯清理→板坯再加熱→4300軋機控軋→Mulpic控冷→探傷→正火熱處理→成品取樣檢驗→入庫。
(1)鐵水預脫硫,在210t轉爐冶煉鋼水,鋼水經CAS、LF、RH精煉,保證鋼質純淨,將鋼水澆鑄成300mm厚板坯;連鑄坯低倍C類偏析≤1.0,中心疏鬆≤0.5,無中間裂紋。
(2)連鑄坯冷裝爐,加熱時間300min以上,出爐溫度1134℃;板坯經高壓水除鱗,高壓水壓力按常規控制;粗軋階段保證單道次大壓下量,精軋階段終軋溫度810℃;軋制完成後立即水冷,終冷溫度580℃,冷卻速率6.3℃/s;進行正火熱處理,正火熱處理溫度892℃,保溫時間136min。
鋼板的化學成分為:C 0.15%,Si 0.30%,Mn 1.52%,P 0.010%,S 0.002%,Als 0.033%,Nb 0.045%,Ti 0.016%,Cr 0.17%。
鋼板的性能情況見表2。
表2鋼板的性能情況
實施例3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化學成分、工藝流程以及規定的工藝條件,在210噸轉爐上冶煉鋼水,將鋼水澆鑄成300mm厚板坯,在4300mm寬厚板軋機上軋制75mm鋼板。
其生產工藝流程為:高爐鐵水→鐵水預脫硫→轉爐冶煉→脫氧合金化→LF精煉→RH精煉→板坯連鑄→板坯下線堆垛緩冷→板坯清理→板坯再加熱→4300軋機控軋→Mulpic控冷→探傷→正火熱處理→成品取樣檢驗→入庫。
(1)鐵水預脫硫,在210t轉爐冶煉鋼水,鋼水經CAS、LF、RH精煉,保證鋼質純淨,將鋼水澆鑄成300mm厚板坯;連鑄坯低倍C類偏析≤1.0,中心疏鬆≤0.5,無中間裂紋。
(2)連鑄坯冷裝爐,加熱時間300min以上,出爐溫度1130℃;板坯經高壓水除鱗,高壓水壓力按常規控制;粗軋階段保證單道次大壓下量,精軋階段終軋溫度813℃;軋制完成後立即水冷,終冷溫度588℃,冷卻速率6.1℃/s;進行正火熱處理,正火熱處理溫度893℃,保溫時間120min。
鋼板的化學成分為:C 0.17%,Si 0.24%,Mn 1.53%,P 0.011%,S 0.002%,Als 0.035%,Nb 0.048%,Ti 0.017%,Cr 0.18%。
鋼板的性能情況見表1。
表1鋼板的性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