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PCB板全自動裝配線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16:21: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加工工具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CB板全自動裝配線。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子產品得到迅速發展,同時也對電子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子產品中又以PCB板加工生產為根本,普通的人工PCB板裝配生產線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對產品質量的重複性、一致性要求,且人工裝配產品的精度較低,易出現鉚花鉚開不均勻、鉚花高度參差不齊等問題,同時,鉚釘裝入效率低,勞動強度大。鑑於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PCB板全自動裝配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PCB板全自動裝配線,來解決人工裝配精度低,效率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CB板全自動裝配線,包括PCB板上料工站、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PCB板下料工站、總控制系統,所述PCB板上料工站、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PCB板下料工站從左到右依次對接,所述的總控制系統分別電連接PCB板上料工站、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和PCB板下料工站;所述PCB板上料工站包括PCB板進料輸送機構、第一升降機構、回收空料籠機構、送PCB板機構、第一料籠、第一輔助控制器,所述PCB板進料輸送機構與第一升降機構對接,所述的回收空料籠機構設置於第一升降機構左側且位於PCB板進料輸送機構上方,所述的送PCB板機構設置於回收空料籠機構下端且與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對接,所述的第一料籠放置於PCB板進料輸送機構上,所述的第一輔助控制器分別電連接PCB板進料輸送機構、第一升降機構、回收空料籠機構和送PCB板機構;所述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包括機架、防護罩、XY移動平臺、裝鉚釘機構、鉚合機構、整形機構、高度檢測機構、CCD檢測機構,所述XY移動平臺、裝鉚釘機構、鉚合機構、整形機構、高度檢測機構、CCD檢測機構均設置在機架上且位於防護罩內側,所述的XY移動平臺設置於機架上方右側且與送PCB板機構對接,所述的裝鉚釘機構、鉚合機構、整形機構和高度檢測機構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於XY移動平臺一側,所述的CCD檢測機構設置於XY移動平臺右側且位於高度檢測機構一側;所述PCB板下料工站包括推PCB板機構、第二升降機構、收PCB板輸送機構、送空料籠機構、第二料籠、第二輔助控制器,所述推PCB板機構與XY移動平臺對接,所述的第二升降機構與推PCB板機構對接,所述的收PCB板輸送機構設置於第二升降機構右側,所述的送空料籠機構設置於第二升降機構右側且位於收PCB板輸送機構下側,所述的第二料籠放置於送空料籠機構上,所述的第二輔助控制器分別電連接推PCB板機構、第二升降機構、收PCB板輸送機構和送空料籠機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如下:
進一步的,所述的總控制系統與第一輔助控制器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總控制系統與第二輔助控制器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PCB板全自動裝配線,工作時,將裝滿PCB板的第一料籠放置PCB板進料輸送機構上,第一料籠經由PCB板進料輸送機構輸送到第一升降機構上,第一升降機構對第一料籠提升到指定位置,同時送PCB板機構將PCB板推出第一料籠進入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經過多次循環直至第一料籠中的PCB板送完,同時,PCB板進入XY移動平臺,在傳送帶的帶動下進入裝鉚釘工位,裝鉚釘機構對PCB板裝入鉚釘,同時XY移動平臺移動,在同工位一次性裝完所有鉚釘,隨後,PCB板再依次通過鉚合機構、整形機構、高度檢測機構和CCD檢測機構,對PCB板進行鉚合、整形、高度檢測、鉚花CCD影像檢測,得到合格成品PCB板,成品PCB板進入PCB板下料工站,推PCB板機構將PCB板推入空第二料籠,同時第二升降機構提升第二料籠,推PCB板機構再次將PCB板推入第二料籠,多次循環直至第二料籠裝滿,裝滿PCB板的第二料籠通過收PCB板輸送機構輸送至指定位置。該裝置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有效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通過高度檢測、鉚花CCD影像檢測,提高鉚接精度機鉚接良率,鉚接重複性、一致性高,適合大規模批量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三維圖
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PCB板上料工站三維圖
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三維圖
圖4示出本實用新型PCB板下料工站三維圖
PCB板上料工站 1 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 2
PCB板下料工站 3 總控制系統 4
PCB板進料輸送機構 11 第一升降機構 12
回收空料籠機構 13 送PCB板機構 14
第一料籠 15 第一輔助控制器 16
機架 21 防護罩 22
XY移動平臺 23 裝鉚釘機構 24
鉚合機構 25 整形機構 26
高度檢測機構 27 CCD檢測機構 28
推PCB板機構 31 第二升降機構 32
收PCB板輸送機構 33 送空料籠機構 34
第二料籠 35 第二輔助控制器 36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PCB板全自動裝配線,包括PCB板上料工站1、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2、PCB板下料工站3、總控制系統4,所述PCB板上料工站1、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2、PCB板下料工站3從左到右依次對接,所述的總控制系統4分別電連接PCB板上料工站1、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2和PCB板下料工站3;所述PCB板上料工站1包括PCB板進料輸送機構11、第一升降機構12、回收空料籠機構13、送PCB板機構14、第一料籠15、第一輔助控制器16,所述PCB板進料輸送機構11與第一升降機構12對接,所述的回收空料籠機構13設置於第一升降機構12左側且位於PCB板進料輸送機構11上方,所述的送PCB板機構14設置於回收空料籠機構13下端且與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2對接,所述的第一料籠15放置於PCB板進料輸送機構11上,所述的第一輔助控制器16分別電連接PCB板進料輸送機構11、第一升降機構12、回收空料籠機構13和送PCB板機構14;所述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2包括機架21、防護罩22、XY移動平臺23、裝鉚釘機構24、鉚合機構25、整形機構26、高度檢測機構27、CCD檢測機構28,所述XY移動平臺23、裝鉚釘機構24、鉚合機構25、整形機構26、高度檢測機構27、CCD檢測機構28均設置在機架21上且位於防護罩22內側,所述的XY移動平臺23設置於機架21上方右側且與送PCB板機構13對接,所述的裝鉚釘機構24、鉚合機構25、整形機構26和高度檢測機構27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於XY移動平臺23一側,所述的CCD檢測機構28設置於XY移動平臺23右側且位於高度檢測機構27一側;所述PCB板下料工站3包括推PCB板機構31、第二升降機構32、收PCB板輸送機構33、送空料籠機構34、第二料籠35、第二輔助控制器36,所述推PCB板機構31與XY移動平臺23對接,所述的第二升降機構32與推PCB板機構31對接,所述的收PCB板輸送機構33設置於第二升降機構32右側,所述的送空料籠機構34設置於第二升降機構32右側且位於收PCB板輸送機構33下側,所述的第二料籠35放置於送空料籠機構34上,所述的第二輔助控制器36分別電連接推PCB板機構31、第二升降機構32、收PCB板輸送機構33和送空料籠機構34,所述的總控制系統4與第一輔助控制器16電連接,用於控制PCB板上料工站1各機構動作,所述的總控制系統4與第二輔助控制器36電連接,用於控制PCB板下料工站2各機構動作。該PCB板全自動裝配線,工作時,將裝滿PCB板的第一料籠15放置PCB板進料輸送機構11上,第一料籠15經由PCB板進料輸送機構11輸送到第一升降機構12上,第一升降機構12對第一料籠15提升到指定位置,同時送PCB板機構14將PCB板推出第一料籠15進入PCB板全自動裝配工站2,經過多次循環直至第一料籠15中的PCB板送完,同時,PCB板進入XY移動平臺23,在傳送帶的帶動下進入裝鉚釘工位,裝鉚釘機構24對PCB板裝入鉚釘,同時XY移動平臺23移動,在同工位一次性裝完所有鉚釘,隨後,PCB板再依次通過鉚合機構25、整形機構26、高度檢測機構27和CCD檢測機構28,對PCB板進行鉚合、整形、高度檢測、鉚花CCD影像檢測,得到合格成品PCB板,同時,設置的高度檢測、鉚花CCD影像檢測有效檢出不良品,成品PCB板進入PCB板下料工站3,推PCB板機構31將PCB板推入空第二料籠35,同時第二升降機構32提升第二料籠35,推PCB板機構31再次將PCB板推入第二料籠35,多次循環直至第二料籠35裝滿,裝滿PCB板的第二料籠35通過收PCB板輸送機構33輸送至指定位置。該裝置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有效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通過高度檢測、鉚花CCD影像檢測,提高鉚接精度機鉚接良率,鉚接重複性、一致性高,適合大規模批量生產。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