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管線運輸車的行駛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0:39:41 1
專利名稱:用於管線運輸車的行駛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於沿支承軌道行駛 的管線/電纜運輸車的行駛機構以及一種裝備有這種行駛機構的管線運輸 車。
背景技術:
包含這種行駛機構的管線運輸車是DE 44 36 520 Cl和DE 44 36 519 C2以及DE 26 28 112 C2的主題。相應的管線運輸車例如用在管線牽引裝 置或起重機懸臂中,亦即用在所有必須將輸送電流和/或氣體的管線沿軌道 引到可運動的用戶(如起重機滑車)的應用場合。所述這些文獻既介紹了 無源(passiv)管線運輸車一一亦即沒有自己的驅動裝置的管線運輸車, 又介紹了有源(aktiv)管線運輸車一一亦即有自己的驅動裝置的管線運輸 車。
管線運輸車通常包括三種主元件,即一個或多個行駛機構、中間件或 中間板和用於待輸送管線的實際的懸掛裝置。行駛機構懸掛在通常雙T形 的運行軌道(也稱為工字支架)上。在行馬史機構的下側上固定有支承板, 在該支承板的下側上又固定有用於待輸送管線的實際的懸掛裝置。通常, 管線運輸車裝備有兩個或一個由四塊側板構成的行駛機構。其中每個行駛 機構具有一對支承滾輪,該支承滾輪彼此相對地並以基本上水平的旋轉軸 線在支承軌道上行駛並承受重力。此外,每個行駛機構還具有旋轉軸線基 本上豎直的彼此相對的一對導向滾輪,該導向滾輪的尺寸設計得比支承滾 輪小,因為它們不必承受管線運輸車的重量,而僅用於沿工字形支承軌道 的豎直的中間分支導向。在所有已知的用於管線運輸車的行駛機構中,在
每個支承板上分別設置一個支承滾輪和一個導向滾輪,兩塊支承板用螺釘 連接在一起。出於對稱的原因,每塊支承板必須設計得與另一塊支承板鏡 像對稱,因此必須製造兩塊不同的支承板並固定在支座上,亦即一左一右。
另外,由現有技術已知的用於管線運輸車的行駛機構有這樣的缺點, 即在支承軌道不平時,因為兩個支承滾輪同時經過不平處,所以這些行駛 機構顛簸行駛。此外,這種已知行駛機構在支承軌道上的導向不是最佳的, 因為導向滾輪必須相對支承滾輪錯開設置。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改進用於管線運輸車的行駛機構以及裝備 這種行駛機構的管線運輸車,使得實現更好的行駛性能,其中同時應降低 製造成本和倉儲費用。
所述目的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徵來實現。有利的實施形式可由從屬
權利要求2和3中得到。裝備有根據本發明的行駛機構的管線運輸車由權 利要求4得到。
下面參照附圖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附圖示出
圖1示出一帶有兩個本發明行駛機構的管線運輸車的側視圖2示出在圖1中所示的管線運輸車的正視圖3示出在圖l和2中所示的管線運輸車的俯視圖4示出用在圖l至3所示管線運輸車中的行^駛機構;
圖5示出按圖4的行駛機構的正視圖6示出按圖4和5的行駛機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至3中所示的管線運輸車(2)包括一中間件或中間板(9), 該中間件或中間板將兩個行駛機構(1)與用於待輸送的(未示出的)電力
線和/或氣體管線的支承裝置(10)連接起來。在沿行駛方向相對的端部上, 中間板(9)具有單元緩衝器(Zellpuffer) (11),這些單元緩衝器在相 鄰管線運輸車碰撞時起減振作用並形成減振器。在所示的實施例中,中間 板(9)在其上側上具有沿行駛方向依次設置的行駛機構(1)。這些行駛 機構(l)設計成相同的,並在圖4至6中詳細示出。
每個行駛機構(1)具有兩塊彼此相對的由鋼或有時可能由合適的塑料 製成的支承板(6)和(7),這兩塊支承板從上往下看設計成向下漸細的, 並在其下部區域內具有多個連接孔(12),連接螺釘(13)被引導穿過所 述連接孔,以將兩塊支承板(6)和(7)相互連接,如圖5最清楚地所示。 這兩塊支承板(6)和(7)在其頂部區域內分別支承旋轉軸線基本上水平 的支承滾輪(3)和旋轉軸線基本上豎直的導向滾輪(4)。
然而在兩塊支承板(6)和(7)通過螺釘連接在一起的狀態下,兩個 支承滾輪(3)不是彼此相對地設置,導向滾輪(4)也一樣。而是左支承 滾輪(3 )位於右導向滾輪(4 )對面,而右支承滾輪(3 )位於左支承滾輪 (4)對面,如圖4至6特別是圖6所示。與由現有技術已知的行駛機構不 同,支承滾輪(3)和導向滾輪(4)的布局不是關於沿(未示出的)支承 軌道的一平面鏡像對稱,而是關於大致位於行駛機構(1 )中心的豎直軸(5 ) 軸對稱。
因此由圖4至6可見,兩塊支承板(6)和(7)可以設計成相同的。 換言之,在左支承板(6)和右支承板(7)之間不再有區別,它們是可以 完全互換的、只須在倉庫內保存為一個部件的單個部件。
在所示實施例中,行駛機構(1)還具有附加的支撐滾輪(8)或壓緊 滾輪,其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轉軸線並設置在支承板(6)和(7)上。所 述支撐滾輪(8)或壓緊滾輪用來防止行駛機構(1)從支承軌道上抬起。
但與由現有技術已知的行駛機構相比,按照本發明的行駛機構在運行 時還具有顯著的優點。由於支承滾輪(3)不是彼此相對地,而是沿行駛方 向相互錯開地設置,因此更容易吸收和補償支承輪廓的不平度,因為通常 始終有一個支承滾輪(3)可靠地緊貼在支承輪廓上。另外,通過直接相對
地布置支承滾輪(3)和導向滾輪(4)實現了對行駛機構(1)進而以及管 線運輸車(2)更好的導向。此外,由於力以較小的側向錯位引入到中間板 內,在導向滾輪(4)和中間板(9)之間得到改善的力流。最後,優點還 應包括由於相應地減少了部件而使重量減輕,進而以及製造成本較低和運 行噪音較小。此外由於所需的部件數較少,簡化了裝配和拆卸,並避免在 裝配時的差錯,因為所述兩塊支承板(6)和(7)設計成相同的。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於沿支承軌道行駛的管線運輸車(2)的行駛機構(1),具有旋轉軸線水平的至少一對支承滾輪(3)和旋轉軸線豎直的至少一對導向滾輪(4),其特徵在於,支承滾輪(3)和導向滾輪(4)關於豎直軸線(5)基本上軸對稱地設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駛機構(1),其特徵在於,所述行駛 機構具有兩塊相互連接支承板(6、 7),其中各支承板支承一支承滾輪(3) 和一導向滾輪(4),並且兩塊支承板(6、 7)設計成相同的。
3.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任一項所述的行駛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 行駛機構具有一對設置在支承軌道下面的、旋轉軸線水平的支撐滾輪(8 )。
4. 一種沿支承軌道行駛的管線運輸車(2),其特徵在於,設有至 少一個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任一項所述的行駛機構(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沿支承軌道行駛的管線運輸車(2)的行駛機構(1),具有旋轉軸線水平的至少一對支承滾輪(3)和旋轉軸線豎直的至少一對導向滾輪(4)。已知的這種行駛機構有這樣的缺點,即這種行駛機構在支承軌道不平時顛簸行駛,並且在修理時需要大量備件。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改進行駛機構,使得實現更好的行駛性能,這裡同時應該降低製造和倉儲費用,所述目的這樣實現,即支承滾輪(3)和導向滾輪(4)關於豎直軸線(5)基本上軸對稱地設置。
文檔編號B66C11/06GK101395083SQ200680052141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日
發明者B·邁爾 申請人:萬普弗勒爾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