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實現定刀片與動刀片平行運動的刀頭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21:04:06

本實用新型涉及理毛髮用具,具體的是涉及一種理髮器、電推剪等產品的可實現定刀片與動刀片平行運動的刀頭。
背景技術:
現有的理髮器、電推剪等產品的刀頭一般包括定刀組件和動刀組件,動刀組件安裝到定刀組件,動刀組件包括動刀片,定刀組件包括定刀片。動刀片與定刀片配合以實現剪切毛髮或其他物件的目的。然而,在剪切過程中動刀片在受到阻力後與定刀片不是平行運動的,動刀片很容易偏位,不能保證剪切質量,而且動刀片與定刀片之間的齒距不可調節,進一步影響了剪切質量,降低了剪切的速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有效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理髮器、電推剪等產品的可實現定刀片與動刀片平行運動的刀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實現定刀片與動刀片平行運動的刀頭,包括定刀組件和動刀組件,所述定刀組件包括固定刀架、推件和定刀片,所述動刀組件包括可動刀架、動刀片、連杆和刀頭彈簧,其改進之處在於:所述定刀片固定到所述固定刀架;所述推件安裝到所述固定刀架並可在固定刀架上上下滑動,推件的主體部位於所述定刀片的凹槽中且其部分突出於所述凹槽;所述動刀片固定到所述可動刀架的背面,可動刀架的下部與所述主體部連接且其上具有偏心軸安裝槽,可動刀架可在主體部上左右滑動,動刀片部分與所述定刀片滑動貼合使動刀片可在定刀片上滑動;所述刀頭彈簧固定到所述連杆,連杆安裝到所述固定刀架並可在固定刀架上轉動,連杆位於所述可動刀架的下方,刀頭彈簧的彈簧扣固定到所述主體部,刀頭彈簧的彈簧壓件的端部抵壓到所述可動刀架正面的抵壓部位。
上述結構中,所述推件包括形成於所述主體部背面的兩個相互對稱的滑動部;所述兩個滑動部部分分別突出於對應的主體部的側端,兩個滑動部之間形成滑動腔;所述兩個滑動部分別滑動設置在所述固定刀架的對應的滑動槽中,所述兩個滑動槽之間形成滑動凸臺,所述滑動凸臺卡入到與所述滑動腔。
上述結構中,所述定刀片位於所述凹槽兩側的部位部分分別貼合到所述兩個滑動部突出於對應的所述主體部的側端的部分。
上述結構中,所述推件的主體部包括第一連接部及形成於第一連接部兩側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背面設有弧形槽,所述兩個第二連接部的正面分別設有可動刀架滑槽。
上述結構中,所述兩個第二連接部的下端分別形成卡塊;所述兩個卡塊與所述第一連接部之間分別形成卡槽;所述兩個卡槽與所述弧形槽連通。
上述結構中,所述刀頭彈簧包括兩個彈簧主體;所述兩個彈簧主體的內側端分別與所述彈簧扣的兩端連接,其外側端分別連接所述彈簧壓件;所述彈簧扣位於所述兩個卡槽內並卡扣到所述弧形槽。
上述結構中,所述連杆的正面設有分別用於安裝所述兩個彈簧主體的安裝槽及支架;所述兩個安裝槽位於所述支架內;所述支架的兩側分別設有支架臂;所述連杆的背面設有凸部,所述凸部卡入到所述固定刀架的凹部,並能在所述凹部中轉動。
上述結構中,所述可動刀架背面的下部設有兩個相互對稱的滑塊;所述兩個滑塊分別位於所述偏心軸安裝槽的兩側;所述動刀片的下部具有與所述偏心軸安裝槽對應的動刀片凹槽,所述兩個滑塊分別穿過動刀片的位於動刀片凹槽兩側的滑塊孔,卡入到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可動刀架滑槽,並能在所述可動刀架滑槽中左右滑動。
上述結構中,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背面還設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與所述滑動腔連通。
上述結構中,所述動刀片環繞所述兩個滑塊的部位及設置在動刀片上部的動刀片齒部分別具有定刀片滑動面;所述定刀片位於所述凹槽兩側的部位及設置在定刀片上部的定刀片齒部分別具有動刀片滑動面;所述定刀片滑動面與所述動刀片滑動面滑動貼合使所述動刀片可在所述定刀片上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的刀頭可實現定刀片與動刀片在剪切時的左右平行運動,並可通過定刀片與動刀片的上下平行運動實現定刀片與動刀片之間的齒距的調節,齒距可達0毫米,簡單實用,剪切性能穩定性強,保證了剪切質量,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實現定刀片與動刀片平行運動的刀頭的主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B-B剖視圖;
圖4是圖1中的固定刀架的主視圖;
圖5是圖1中的定刀片的背面示意圖;
圖6是圖1中的推件的立體圖;
圖7是圖6所示的推件的主視圖;
圖8是圖1中的動刀片的正面示意圖;
圖9是圖8所示的動刀片的背面示意圖;
圖10是圖1中的可動刀架的正面的立體圖;
圖11是圖10所示的可動刀架的背面的立體圖;
圖12是圖1中的連杆的主視圖;
圖13是圖12所示的連杆的左視圖;
圖14是圖1中的刀頭彈簧的主視圖;
圖15是圖14所示的刀頭彈簧的左視圖;
圖16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刀頭的電推剪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可實現定刀片與動刀片平行運動的刀頭100,應用於理髮器、電推剪等產品。刀頭100包括定刀組件和動刀組件,定刀組件包括固定刀架10、推件20和定刀片40。動刀組件包括可動刀架50、動刀片60、連杆70和刀頭彈簧80。
結合圖4所示,固定刀架10的正面上設有兩個沿固定刀架10縱向對稱的滑動槽11、位於兩個滑動槽11下方的凹部13及兩組定刀片固定件。兩個滑動槽11之間形成滑動凸臺12。凹部13的截面形狀為弧形。兩組定刀片固定件分別位於兩個滑動槽11的兩個外側。每組定刀片固定件包括兩個上下排列的定刀片固定柱子14。
結合圖5所示,定刀片40的上部具有定刀片齒部43,其下部具有凹槽41。定刀片40背面的下部位於凹槽41的兩側分別具有與定刀片固定柱子14對應的定刀片固定孔42,定刀片固定柱子14與定刀片固定孔42配合鉚接,使定刀片40固定到固定刀架10,定刀片齒部43位於固定刀架10的外部。定刀片40正面的下部位於上下排列的定刀片固定孔42之間及定刀片齒部43分別設有動刀片滑動面44。
結合圖6和圖7所示,推件20包括主體部21及形成於主體部21背面的兩個相互對稱的滑動部22。主體部21位於定刀片40的凹槽41中且其部分突出於凹槽41。兩個滑動部22部分分別突出於對應的主體部21的側端,兩個滑動部22之間形成滑動腔23。兩個滑動部22分別滑動設置在固定刀架10的對應的滑動槽11中,使推件20能在固定刀架10上上下滑動。滑動凸臺12卡入到與滑動腔23。
本實施例中,定刀片40的背面位於凹槽41兩側的部位部分45分別貼合到兩個滑動部22突出於對應的主體部21的側端的部分,以將推件20卡住,使推件20不會從定刀片40的凹槽41中掉出。
主體部21包括第一連接部24及形成於第一連接部24兩側的第二連接部25。第一連接部24背面的下部設有弧形槽26,兩個第二連接部25的正面分別設有可動刀架滑槽27。兩個第二連接部25的下端分別形成卡塊28。兩個卡塊28與第一連接部24的下部之間分別形成卡槽29。本實施例中,卡槽29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兩個卡槽29與弧形槽26連通。
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24的背面還設有矩形槽30,矩形槽30與推件20的滑動腔23連通,方便固定刀架10的滑動凸臺12在滑動腔23中上下滑動,而不會卡緊。
結合圖8和圖9所示,動刀片60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動刀片齒部63和動刀片凹槽61。動刀片60的下部位於動刀片凹槽61的兩側分別設有兩組動刀片固定孔62,每組動刀片固定孔62的數量為兩個,並在動刀片60上上下排列。動刀片60的形狀與定刀片40的形狀相近似。
結合圖10和圖11所示,可動刀架50整體呈梯形。動刀片60的下部形狀與可動刀架50相近似。可動刀架50的下部設有偏心軸安裝槽51,用於安裝偏心軸,使可動刀架50能在偏心軸的轉動下左右擺動運行。偏心軸安裝槽51的兩側分別設有阻擋部55,阻擋部55設置在可動刀架50的正面。阻擋部55呈三角形。
可動刀架50背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動刀片固定件和兩個相互對稱的滑塊53。動刀片固定件為兩組,分別與兩組動刀片固定孔62相對應。每組動刀片固定件包括兩個與動刀片固定孔62相對應的動刀片固定柱子52,動刀片固定柱子52與動刀片固定孔62配合鉚接,使動刀片60固定到可動刀架50的背面。兩個滑塊53分別位於偏心軸安裝槽51的兩側。動刀片凹槽61與偏心軸安裝槽51相對應。兩個滑塊53分別穿過動刀片60的位於動刀片凹槽61兩側的滑塊孔65,卡入到第二連接部25的可動刀架滑槽27,並能在可動刀架滑槽27中左右滑動。當可動刀架50在可動刀架滑槽27中左右滑動時,第一連接部24還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可動刀架50不會滑出去。
動刀片60環繞兩個滑塊53的部位及動刀片齒部63分別具有定刀片滑動面64。定刀片滑動面64與動刀片滑動面44滑動貼合使動刀片60可在定刀片40上滑動。動刀片齒部63與定刀片齒部43相互配合以實現剪切毛髮或其他物件的動作。
可動刀架50正面的上部設有兩個相互對稱的抵壓部位54。兩個抵壓部位54分別靠近可動刀架50的兩側端。
結合圖12和13所示,連杆70的正面設有兩個沿連杆70縱向對稱的安裝槽71及支架72。安裝槽71的截面形狀為弧形。支架72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兩個安裝槽71位於支架72內。支架72的前端與安裝槽71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支架72前端的兩側分別設有支架臂73。連杆70的背面設有凸部74,凸部74的上端與連杆70的上端平滑連接。凸部74的截面形狀為弧形。凸部74卡入到固定刀架10的凹部13,並能在凹部13中轉動,當向上推動支架臂73時,連杆70可在固定刀架10上轉動。連杆70位於可動刀架50的下方。
結合圖14和圖15所示,刀頭彈簧80包括兩個彈簧主體81、彈簧扣82及兩個彈簧壓件83。兩個彈簧主體81分別安裝到對應的連杆70的安裝槽71內。彈簧扣82的形狀近似「幾」型。兩個彈簧主體81的內側端分別與彈簧扣82的兩端連接,其外側端分別連接彈簧壓件83。兩個彈簧主體81、彈簧扣82及兩個彈簧壓件83為一體成型。彈簧扣82的上端中部卡扣到推件20的弧形槽26並且其上端的兩側分別位於對應的推件20的兩個卡槽29內。彈簧壓件83的端部抵壓到可動刀架50的抵壓部位54,對可動刀架50隻施加向下壓動可動刀架50的壓力,防止可動刀架50從可動刀架滑槽27中向上脫出,使可動刀架50減少了除向下方向的壓力以外的壓力,減低了刀頭100的整體負載,節約了能源。由於彈簧壓件83對可動刀架50隻施加向下的壓力而沒有其他扭力,增加了刀頭100剪切性能的穩定性。彈簧壓件83上具有彎折部84,使得彈簧壓件83與可動刀架50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組裝步驟為:先將推件20的兩個滑動部22分別安裝到固定刀架10的兩個滑動槽11,使滑動凸臺12卡入到滑動腔23;定刀片40通過定刀片固定通孔42與定刀片固定柱子14配合鉚接固定到固定刀架10,使定刀片40下部位於凹槽41兩側的部位部分分別到兩個滑動部22突出於對應的主體部21的側端的部分,推件20的主體部21位於凹槽41中且其部分突出於凹槽41,推件20、定刀片40與固定刀架10即成為一個整體形成定刀組件,推件20可在固定刀架10上上下滑動;然後將刀頭彈簧80的兩個彈簧主體81分別安裝到對應的連杆70的安裝槽71內,連杆70的凸部74卡入到固定刀架10的凹部13並能在凹部13內轉動,按壓刀頭彈簧80的彈簧扣82使彈簧扣82卡扣到推件20的弧形槽26且其兩端分別位於對應的推件20的兩個卡槽29內;再將動刀片60通過動刀片固定通孔62與動刀片固定柱子52配合鉚接固定到可動刀架50的背面,動刀片凹槽61與偏心軸安裝槽51相對應,兩個滑塊53分別穿過動刀片60的位於動刀片凹槽61兩側的部位,卡入到推件20的可動刀架滑槽27,並能在可動刀架滑槽27中左右滑動,動刀片60的定刀片滑動面64分別與定刀片40的動刀片滑動面44滑動貼合以使動刀片60可在定刀片40上滑動,安裝好後將刀頭彈簧80的兩個彈簧壓件83翹起使其端部分別抵壓到對應的可動刀架50正面的抵壓部位54,動刀組件即安裝到定刀組件,此時刀頭100即安裝完成。
參照圖16,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刀頭的電推剪的結構示意圖。電推剪包括刀頭100、電機90和偏心軸92。電機90的輸出軸91安裝到偏心軸92,偏心軸92安裝到刀頭100的偏心軸安裝槽51。
本實用新型應用於電推剪的工作原理為:電機90轉動後,帶動偏心軸92轉動,偏心軸92帶動可動刀架50作左右擺動運行,可動刀架50帶動動刀片60左右擺動運行。動刀片60左右擺動運行後,與定刀片40形成相對的交叉剪切動作,當有毛髮或其他物件被剪切後,由於可動刀架50受到阻力,使得使得其產生反作用力,脫出刀頭100整體。由於可動刀架50的兩個滑塊53卡入到推件20的兩個可動刀架滑動槽27中,因而可動刀架50隻在推件20的兩個可動刀架滑動槽27中左右滑動,而不能上下運動,同時可動刀架50受到了阻力後也會產生向上脫出刀頭100整體的反作用力,當可動刀架50向上運動時,由於刀頭彈簧80的兩個彈簧壓件83的端部分別抵壓到可動刀架50正面的抵壓部位54,且彈簧壓件83對可動刀架50隻施加向下壓動可動刀架50的壓力,使得可動刀架50不能再向上脫出,從而使動刀片60隻能左右運動來剪切掉毛髮或其他物件,從而實現了定刀片40與動刀片60的左右平行運動。
當向連杆70的支架臂73施加向上的F力時,如圖16所示,由於連杆70受F力影響會繞固定刀架10的凹部13旋轉,連杆70旋轉使得刀頭彈簧80向上運動,由於刀頭彈簧80的彈簧扣82卡扣到推件20的弧形槽26中,刀頭彈簧80向上運動會推動推件20向上滑動,推件20向上滑動帶動可動刀架50向上運動,同時刀頭彈簧80的兩個彈簧壓件83與對應的可動刀架50的抵壓部位54也一起向上運動,這樣就保證了固定的穩定性,從而實現了定刀片40與動刀片60的上下平行運動,即實現了定刀片40與動刀片60之間的齒距調節,並可將齒距調節到0毫米。當定刀片40與動刀片60左右平行運動時,同時對連杆70的支架臂73施加向上的F力,同樣可以實現定刀片40與動刀片60之間的齒距的調節。
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範疇內,可以出現各種變形及修改,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