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展現人性的電影拉貝日記觀後感

2023-07-27 02:24:53

  《拉貝日記》通過展示歷史,也讓中國人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打」的不變哲學。下面是 展現人性的電影拉貝日記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展現人性的電影拉貝日記觀後感一:

  「1948年,拉貝的遭遇傳到了南京。當南京政府告知南京人民拉貝需要幫助的時候,反響極大,讓人聯想起弗蘭克·尤普拉的經典電影《這是一個偉大的一生》的結尾。幾天之內,大屠殺的倖存者就為拉貝募集了1億元中國幣,大約相當於當時的2000美元--這在1948年可不是個小數字。當年3月,南京市長來到瑞士,購買了大量的奶粉、香腸、茶葉、咖啡、牛肉、黃油和果醬,用4個大包裹將這些食品寄給了拉貝。自1948年6月到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南京,南京人民每月都給拉貝寄一包食品,以表達他們對拉貝在南京國際安全區所做的一切的衷心感謝之情。國民黨政府還指出,如果拉貝願意返回中國,將為他提供住房和終身養老金。」

  上邊說到的「拉貝的遭遇」,指拉貝1938年2月回到德國後開始經歷的種種不幸,首先是因為在德國揭露南京大屠殺的真相,而遭到納粹政府的軟禁,後來盟軍來了,拉貝卻沒有得到「解放」,因為納粹的身份,又再被盟軍積極地「照顧」。盟軍在二戰後沒少放走過罪孽深重的法西斯(包括日本的731部隊),卻同時又對拉貝等無辜的好人百般刁難、甚至推上審判席。對於這點,西方人已經拍過諸如《黑皮書》、《紐倫堡》等電影反思過了,在此不作贅述。

  在那時孤獨無助的境遇下,真正關心拉貝的,只有當年被他救助過的南京人民。

  而本片的群眾演員中有位82歲的老奶奶,她的名字叫李世珍,正是當年被拉貝救下的南京百姓之一。這位老奶奶表示:「第一次演電影,其實就是希望能夠報答一下拉貝,他救了我們那麼多人的命,我們卻沒能為他做點什麼。」

  所以中國人並沒有忘恩,真正忘恩的,只有陸川大導演。

  陸川看侵略中國的日本人很順眼,不但自作多情地代替日軍反思,還公開說日軍是「有尊嚴,有信仰的」,就是對幫助中國的拉貝很不爽,在發表各種否定拉貝的言論時,他還不忘了說上以下這段話:

  「如果出現了一個日本人救助當時的中國人,那就和辛德勒比較相似,和辛德勒的意義也比較接近,但拉貝是個德國人,是個第三方。」

  明白了嗎?只有日本人才能成為辛德勒。各位把陸大導演這段話看清楚了,以後他要是被搶了,誰都不要去救他,等著強盜團夥中某個人良心發現去救他吧,免得事後陸大導演非但不領你的情,還要潑冷水把你說成是「第三者」。

  不過,在下竅以為,辛德勒的精神,就像同名電影中所宣傳的,是「救一人命,即救整個世界」,我們中國人自己也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佛塔」,無論哪一種說法,其根本在於「救」,而不在救人者的身份。中國人救中國人,是「辛德勒」,日本人救中國人,是「辛德勒」,第三方救中國人,也是「辛德勒」……

  陸大導演在描繪殺人者時,吹噓什麼要超越國界以全人類的角度來看待雙方,怎麼在描繪救人者時,卻要如此這般計較其身份呢?呵呵~

  然而陸大導演還有更經典的一句語錄,我在這裡貼上來讓大家欣賞欣賞:

  「『拉貝救了20萬中國人』?我說你(記者)用哪隻眼睛看歷史的?日本人是覺得殺掉30萬人之後沒必要再殺,所以才讓20萬人活下來。」

  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麼無恥的,陸大導演豈止是「忘恩」,簡直還是「負義」!好了,總之就是日本人有尊嚴,日本人有信仰,日本人有人性,日本人有家人親人,日本人也是戰爭的受害者,日本人殺人時內心也受到了折磨,日本人才能成為救人者,就是唯獨拉貝無恥無能加無德,20萬人能夠活下來得感謝日本人的大慈大悲,而不是拉貝四處奔波交涉,這樣說可以了吧?很佩服陸大導演,一本《拉貝日記》看下來,幾百個慘案沒有引起他的注意,倒是對拉貝過年吃的那隻「火雞」耿耿於懷。陸大導演,你這麼熱愛你的第二祖國泥轟,何不乾脆改名叫「陸川逼一郎」呢?不過我們也真是得恭喜一下拉貝,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的,拉貝終於練成了「伏地挺身、躲貓貓和做夢夢三大武林絕學的超級剋星:殺膩功!」

  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為何目的去做」,在於「做了沒有」,就像以前課本裡說到的那樣,你會不會遊泳,在於你有沒有付諸於實際去練習遊泳,而不在於你站在河邊想出了什麼「理論」。不管辛德勒、拉貝最初出於什麼目的去救助別人,也不管他們被神化了多少,他們就是用實際行動去幫助了別人,而不是整天把「善良」掛在嘴邊上,僅憑這點就值得被肯定。想要出名而往災區捐款的明星,遠遠要比只會在口頭上「義正詞嚴」卻沒有實際行動的偽君子,更值得我們去稱讚。四川地震的災民,可不會因你整天待在電視機前,發表一下「同情」,再「感慨一番」,而從你那裡得到任何好處。

  展現人性的電影拉貝日記觀後感二:

  南京大屠殺的確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屈辱最血淋淋的一段歷史,當時由於中國軍隊的弱小與國民政府的懦弱,日軍的鐵蹄很快就橫掃中國,並步步逼近原本作為全國首都的南京。蔣介石的政治集團早在日軍兵臨城下之前就聞風而逃,只留下一些部隊駐守南京。但是,這些裝備落後的軍隊顯然無法跟日本的現代化部隊相提並論,日軍兵臨城下後,雖然那些血性軍人誓死守衛南京城,但終歸還是不敵日軍,堅守數日後便被日軍攻城而入。日軍作為軸心國的一員,公然無視國際法的規定,沒有採取優待俘虜的政策,而是殘忍地將這些戰俘盡數殺害。而且殺人還很講究,不是單一的砍頭,而是採取一種叫「鶴立」的殺人手法,將一個中國人從頭到腳劈成兩半,還拿烈士的心臟當下酒菜,其殘忍變態令人髮指。攻城之後,他們的屠刀又指向了無辜的老百姓,每天都有無數的中國公民被日軍用各種各樣的奇異而殘忍的手段殺害,下至七八歲的小女孩,上至古稀的老婦人,都被獸性大發的日本軍人姦污,甚至有不少懷孕已久的婦女,被日本人剖開腹部,將嬰兒從子宮裡用刺刀挑出來,搖著刺刀上的嬰兒大笑......由於許多寶貴資料都被日方銷毀,所以現在據粗略統計,南京大屠殺的軍民死傷人數大概有三十萬之多。現在的南京城,只所以沒有多少本地南京人,都是因為在南京大屠殺當中被殺光了。

  就在這黑太陽照耀的古城廢墟上,拉貝這個德國人勇敢地擔起了庇護中國百姓的重任,他與其它幾位德國好友共同創立了南京城內的安全區,收容了為數二十萬的難民,利用自己德國納粹黨員的身份與日方多次交涉,終於為安全區爭取到了日方的承認。但是虛偽的日本人依然多次騷擾安全區,甚至還槍殺了安全區醫院內的兩名醫生與三名護士,將戰俘殺害後屍體堆在安全門口,對拉貝等人實行的人道主義救援百般阻擾,運大米進入安全區都要交一萬元的關稅。但是以拉貝為首的德國人民面對日方的淫威卻毫不屈服,多次與日方鬥智鬥勇,最終終于堅持到了國際官方的到來,為安全區爭取了國際公認的合法權利。

  拉貝先生一直是中國公民的大恩人,但是,這位曾經拯救了二十萬中國難民的偉大人物。回到德國後要求開除納粹黨黨籍卻遭到拒絕,還因為與中國勾結而遭到懲罰,還被勒令不得講出在南京的所見所聞,他的日記等一些珍貴的照片資料在幾十年後才被得以公開。拉貝先生晚年窮困潦倒,最終在1950年,孤獨而貧窮地在柏林死去。

  《拉貝日記》成功地展示了拉貝先生的心路歷程,也讓觀眾觸摸到了那段令人不堪回首,但卻無法忘記的歷史。電影中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善良認真的拉貝,耿直不諱的威爾遜醫生,堅強慈愛的杜普雷小姐與帥氣年輕的羅曼博士,更是成功刻畫了一個個令人生厭的日本軍官,使觀眾深入其中,有身臨其境之感。

  如今,距離日軍侵華這一段悲慘而壯烈的歷史已經有六十多個年頭了。時間並沒有使中國人民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最近因與日本的釣魚島爭端,中國人民反日的情緒更是無比高漲。儘管南京大屠殺已經成為了過去的回憶,一個慘痛的教訓。但是日本右翼勢力還在試圖掩埋歷史,堅持南京大屠殺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相反的,同樣作為二戰主犯國的德國,早在1974年,他們的總理就在訪問華沙時,在二戰紀念碑前深深一跪,向全世界謝罪,所以德國現在得到了世界的尊重。而日本卻依然為自己的罪行進行無恥的狡辯,我相信他們終將得到應有的懲罰。

  《拉貝日記》通過展示歷史,也讓中國人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打」的不變哲學。泱泱中華當初之所以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島國侵略,就是因為國家的無能與國家的落後,導致我們起初在他們的暴行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僅僅完成了百分之三十,雖然,我們已經站立在了世界的東方,但要做到真正的強大,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最後,讓我們深深緬懷拉貝先生,他不僅是中國人民的英雄,更是全人類的英雄,是人道主義的傑出代表。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