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電液錘上的裝夾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23:11: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液錘操作部件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用於電液錘上的裝夾機構。
背景技術:
電液錘以其節能、環保、操作方便、省力、動作靈活可靠的特點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電液錘的夾緊機構用於夾持大型工件,實現大型工件在電液錘中的自動鍛壓操作,電液錘的夾緊機構前端的裝夾頭用於對工件的夾持。
目前常見的裝夾機構,存在使用不便,導致生產效率不高的問題,且由於長期鍛壓的衝擊震動,極易對夾持機構造成損壞,從而縮短夾緊機構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方便、高效、高壽命的用於電液錘上的裝夾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於電液錘上的裝夾機構,包括殼體和裝夾頭,所述裝夾頭包括第一夾持臂、第二夾持臂和夾持座,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均通過螺栓連接於夾持座上,夾持座與殼體活動連接,殼體內還設有與裝夾頭連接的轉軸,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均與轉軸連接,殼體內設有減震板,殼體外設有升降座,減震板和升降座之間設有穿過殼體的減震裝置,減震裝置包括阻尼器,阻尼器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安裝架和第二安裝架,第一安裝架和阻尼器的連接端上設有第一彈簧座,第二安裝架和阻尼器的連接端上設有第二彈簧座,第一彈簧座和第二彈簧座之間設有彈簧件,第一安裝架與減震板連接,第二安裝架穿過殼體與升降座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裝夾頭通過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夾持工件,夾持座對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起到固定作用,同時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可圍繞螺栓進行一定角度的轉動,便於根據工件大小,調節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的距離,殼體在裝夾機構中起到連接固定的作用,夾持座可殼體通過軸承連接,便於裝夾頭帶動工件旋轉,提高生產效率,升降座用於連接升降裝置,使裝夾機構起到升降的作用,提高生產效率,由於工件在鍛造時,會使裝夾機構產生震動,所以為了減小震動產生的損壞,殼體和升降座之間通過減震板和減震裝置連接,使殼體和升降座之間具有緩衝作用,增加殼體和升降座之間的連接可靠性,減震板與殼體連接固定,第一安裝架與減震板固定,第二安裝架穿過殼體與升降座固定,第一安裝架和第二安裝架之間通過阻尼器減小振動,阻尼器外套有彈簧件,進一步起到減震效果,彈簧件兩端的第一彈簧座和第二彈簧座用於增加彈簧件的穩定性,保證彈簧件的減震效果,提高裝夾機構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軸與裝夾頭連接端的另一端上設有增壓缸,增壓缸與轉軸的軸向為固定連接,增壓缸與轉軸的周向為活動連接,轉軸上還設有傳動齒輪。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增壓缸與轉軸的軸向為固定連接,增壓缸收縮運動時,帶動轉軸收縮,轉軸帶動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運動,使第一夾持臂和第二夾持臂夾緊工件,傳動齒輪帶動轉軸旋轉,繼而轉軸帶動裝夾頭旋轉,且增壓缸與轉軸的周向為活動連接,轉軸轉動時不會影響增壓缸,方便使用,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殼體還設有置於升降座之間的定位座。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座用於固定定位杆以提高裝夾機構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夾持臂與轉軸連接端的另一端、第二夾持臂與轉軸連接端的另一端上均設有限位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塊可以增加第一夾持臂和工件之間、第二夾持臂和工件之間的牴觸面積,增加裝夾頭與工件之間的穩定性,方便夾持,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電液錘上的裝夾機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電液錘上的裝夾機構實施例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電液錘上的裝夾機構實施例中減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為,1-殼體,2-裝夾頭,3-第一夾持臂,4-第二夾持臂,5-夾持座,6-轉軸,7-減震板,8-升降座,9-減震裝置,10-阻尼器,11-第一安裝架,12-第二安裝架,13-第一彈簧座,14-第二彈簧座,15-彈簧件,20-增壓缸,21-傳動齒輪,30-定位座,40-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電液錘上的裝夾機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用於電液錘上的裝夾機構,包括殼體1和裝夾頭2,所述裝夾頭2包括第一夾持臂3、第二夾持臂4和夾持座5,第一夾持臂3和第二夾持臂4均通過螺栓連接於夾持座5上,夾持座5與殼體1活動連接,殼體1內還設有與裝夾頭2連接的轉軸6,第一夾持臂3和第二夾持臂4均與轉軸6連接,殼體1內設有減震板7,殼體1外設有升降座,減震板7和升降座之間設有穿過殼體1的減震裝置9,減震裝置9包括阻尼器10,阻尼器10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安裝架11和第二安裝架12,第一安裝架11和阻尼器10的連接端上設有第一彈簧座13,第二安裝架12和阻尼器10的連接端上設有第二彈簧座14,第一彈簧座13和第二彈簧座14之間設有彈簧件15,第一安裝架11與減震板7連接,第二安裝架12穿過殼體1與升降座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裝夾頭2通過第一夾持臂3和第二夾持臂4夾持工件,夾持座5對第一夾持臂3和第二夾持臂4起到固定作用,同時第一夾持臂3和第二夾持臂4可圍繞螺栓進行一定角度的轉動,便於根據工件大小,調節第一夾持臂3和第二夾持臂4的距離,殼體1在裝夾機構中起到連接固定的作用,夾持座5可殼體1通過軸承連接,便於裝夾頭2帶動工件旋轉,提高生產效率,升降座用於連接升降裝置,使裝夾機構起到升降的作用,提高生產效率,由於工件在鍛造時,會使裝夾機構產生震動,所以為了減小震動產生的損壞,殼體1和升降座之間通過減震板7和減震裝置9連接,使殼體1和升降座之間具有緩衝作用,增加殼體1和升降座之間的連接可靠性,減震板7與殼體1連接固定,第一安裝架11與減震板7固定,第二安裝架12穿過殼體1與升降座固定,第一安裝架11和第二安裝架12之間通過阻尼器10減小振動,阻尼器10外套有彈簧件15,進一步起到減震效果,彈簧件15兩端的第一彈簧座13和第二彈簧座14用於增加彈簧件15的穩定性,保證彈簧件15的減震效果,提高裝夾機構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軸6與裝夾頭2連接端的另一端上設有增壓缸20,增壓缸20與轉軸6的軸向為固定連接,增壓缸20與轉軸6的周向為活動連接,轉軸6上還設有傳動齒輪21。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增壓缸20與轉軸6的軸向為固定連接,增壓缸20收縮運動時,帶動轉軸6收縮,轉軸6帶動第一夾持臂3和第二夾持臂4運動,使第一夾持臂3和第二夾持臂4夾緊工件,傳動齒輪21帶動轉軸6旋轉,繼而轉軸6帶動裝夾頭2旋轉,且增壓缸20與轉軸6的周向為活動連接,轉軸6轉動時不會影響增壓缸20,方便使用,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殼體1還設有置於升降座之間的定位座30。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座30用於固定定位杆以提高裝夾機構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夾持臂3與轉軸6連接端的另一端、第二夾持臂4與轉軸6連接端的另一端上均設有限位塊40。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塊40可以增加第一夾持臂3和工件之間、第二夾持臂4和工件之間的牴觸面積,增加裝夾頭2與工件之間的穩定性,方便夾持,提高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