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迪士尼公主電影形象(上半年最酷的電影)
2023-07-18 14:31:36
迪士尼2021年的真人電影,是經典的斑點狗系列反派庫伊拉……的真人獨立電影。庫伊拉由奧斯卡影后獲得者艾瑪斯通主演。迪士尼也已經確定了續集的計劃,艾瑪將回歸主演。
比較出乎我意料的是,這是我今年第一部大銀幕二刷甚至三刷了的電影。
既然是多刷,我打算寫點劇透的東西。
不過,這部不怕劇透,因為影片的看點不在劇情。
如果你剛好看到了這篇文章,不用擔心往下看!如果你真的往下看了,我謝謝你,感謝你的時間~
再刷的重點,在於捕捉細節,這也是反覆觀看同一部電影的動機。
主要分兩點講,一點是變態辣的親情線,另一點是變態美的造型,以及還有一些其它的方面。
1
庫伊拉的故事很簡單,不看原著動畫舊版電影也不影響進入劇情!庫伊拉經歷了三個主要的階段,18個字可以總結:
我殺了我媽媽
她殺了我媽媽
她就是我媽媽
人們將這種故事形容為MOMMY ISSUE。
母親形象在這部電影中,是兩種極端的存在。生與養分化,一個象徵著掌控力、權力、原初與邪惡,一個是真善美的化身,毫無保留的支持與保護。
後者,在我看來,其實也是社會對絕大多數母親形象的預期,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枷鎖,道德枷鎖,也可以將其視為目標。片中,這一形象的母親,很快就退場了。真正的母親卻因為了遺棄孩子而在巔峰紮營。
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被縱容被默許還是主動不承擔孩子責任的人,更容易獲得的社會地位,這一點還是很諷刺的,只不過因為普遍存在,所以如果沒有被赤裸裸的戳穿,人們一般不會去過多批判。
母親和女兒在身份透明之前的對話,其實還是有諸多有愛瞬間的。比如老闆(男爵夫人)沒有否認她的設計時,她的幸福感、滿足感全寫在了臉上。如果我們仔細回顧整部電影,庫伊拉有許多瘋癲狂笑冷笑,但很少露出正常的笑容,但男爵夫人卻多次無意中讓她會心一笑。這種感覺,特別像《老友記》中的莫妮卡和她媽媽,如果看過莫妮卡給她媽辦家宴賺生活費那集,應該明白我在說什麼。
男爵夫人對女兒施行二殺的現場,拍得還是非常殘酷的。我記得我看的那場,就把有些觀眾看著急了。就是那種閱片量很大的人,很難再被刺激出來的那種著急。
這個世界上,擔心主角活不到第三幕的觀眾,還是存在的。
男爵夫人在放火殺崽後,搭電梯回家時的BGM,配得特別應景。她笑著退場,嘴上也是各種狠話。但歌裡唱的,卻是完全相反的意思。
第一句唱詞,尤其印象深刻的一句是
微笑吧,儘管心如刀割。
艾瑪湯普森神演技!
這也許是電影人們故意為之,想用不破壞惡人形象的方式來傳達她們人性的一面。哪怕那一點人性,一般人根本不會發現更不會在意。
二刷的時候,我居然想從兩個瘋子的眼神和臺詞裡,捕捉到她們更多人性的證據。這種觀影滿足感是來自於哪裡呢?難道是因為,真實的母女關係本來也不是男爵夫人和庫伊拉的反面嗎?
2
還是說說衣服吧!與其說設計師,不如說是用造型完成了敘事。
電影中所有驚豔場景,都伴隨著庫伊拉new look的登場,每一個造型同時也是一次非常驚豔的行為藝術,力與美的結合,態度與個信的展示,時尚圈新人直接踢館金字塔頂端。
開頭兩次正面交鋒,主題非常明確。
張揚且非常新潮 the future
華麗但相對傳統 the past
火燒巫師白袍,火焰中逐漸露出真容的紅裙造型,也是庫伊拉把男爵夫人的經典設計進行了的改良的版本。寓意不言自明,庫伊拉崇拜男爵夫人的作品,但庫伊拉自認強過男爵夫人!石破天驚青出於藍!
個人認為,這個造型的出場,應該是許多人心目中的NO.1。
垃圾車造型,創意值拉滿!長於街頭的庫伊拉,非常擅長廢物利用!用老闆公司所以的廢稿費料,做出了驚豔的造型,說明她確實天賦異稟,能化腐朽為神奇!
這一套,其實點兒像櫥窗造型的升級版。這個造型完美對應庫伊拉的身世,她被母親像垃圾一樣處理掉了,她靠自己活出了燦爛的人生。
夾克配超長裙擺站車頂時造型 更是一絕,衣服上的花瓣一共有5060朵,全手工縫製。這個造型從字面上貼合了設計師的理念,每一個造型的出現,都像庫伊拉在發表一個聲明。
隨後的臺詞更直觀:
女王已死,新王已臨!
THE PAST
但庫伊拉的機車造型,應該是所有造型中最硬的一款。像有些超英會戴面罩一樣,把野心「未來」塗抹在了臉上!
THE FUTURE
3
《庫伊拉》的好看,主要好看在,串起時尚秀的文戲,有雙影后無敵的演技打底。而最大的亮點,即服裝(或視覺),也有來自Jenny Beavan(她也是奧斯卡得主,和艾瑪湯普森一樣,是雙金得主)的實力加持。
能演成這樣的人,大家肯定能想到幾個。但搭配在一起後,能否產生現在這樣爆炸性的效果,可能真的有點難尋第二組人。
Jenny Beavan,看奧斯卡或對電影造型感興趣的,可能聽過她的名字。她首獲奧斯卡獎的電影,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英倫年代戲。第二次獲獎是當年的年度電影《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一部載入史冊的廢土電影。光是這兩部電影,就能看出她才華的無限。
詹妮碧萬為本片做了10個禮拜的前期準備工作,足見造型之於電影的份量以及團隊的重視程度。後來,因為艾瑪斯通肩膀受傷,需要6周的恢復時間,所以總計的前期籌備時間,是16周。影片最終的拍攝時間,和前期籌備時間差不多長。
造型的主視覺為黑與白,片中的秀或晚會,主色調也多為黑白,與斑點狗、臭名昭著的殺狗製衣前作情節,形成互文。
造型對演員的幫助,在這部電影裡,可能和演員的演技一樣重要的。設計師考慮到的,除了美感,還有角色的設定。考慮庫伊拉的出身(隨養母長大),考慮她的成長環境(棄屋街頭),還有她的經濟實力。每一套衣服的出現,都服務於角色的成長,也就是她真正成為庫伊拉的過程。
好萊塢有許多昂貴華麗燒錢的電影,可能也是因為電影工業足夠成熟,幕後每一個環節都有大量頂尖人才,他們的存在,能夠確保的是,就算電影沒有獲得商業成功,那也是一邊虧欠,一邊閃閃發光。
4
和片中十分華麗、十分有個性、十分有態度的造型不同,卻又最能展現艾瑪斯通的氣質與美感的,個人覺得,還是她自己作為代言人的LV裙裝。
上述造型會讓人想起伍迪艾倫的電影《魔力月光》。
5
再刷,有一很特別的觀感。
HELLMAN HALL
最終變成了HELL HALL
地獄大廳,聽起來更酷,表現形式類似《蝙蝠俠歸來》中貓女的「HELL HERE」。
女權一點地說,城堡上被庫伊拉暴力砸掉的,是「MAN」。她從servant變成了master。
她的母親到死都是男爵夫人,而不是以她自己的名字被世人銘記。庫伊拉•德-維爾不一樣,她顛覆了一切舊俗,以自命名的形式,長存。她是邪惡的,同時也是開創性的。
庫伊拉這個角色,也會讓愛樂之城的影迷想起seb『s的一句臺詞:烈火中重生的鳳凰。說的就是她啦
6
關於Estella這一人格或曰形象的存在意指,也有許多顯而易見的表現,和一些可能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呈現。
紅髮石頭姐無疑是好看的,前期的路透圖中,這個造型一度非常火。除了頭髮顏色相對誇張些,整個ES的造型,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庫伊拉對ES的造型的設定,一定程度上是有給自己設限制的,從她和阿奇的首次對話能看看出來。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吧,石頭姐以這個造型出現的片場的時候,與當代元素的融合感也特別好。
ES是這個角色的一部分,這一部分人格完全是善良養母教育的結果。
最終,如電影所述的,她也隨養母一起消失了。
把ESTELLA當作隱喻看,這一面的消亡,就是庫伊拉真實做自己的必然過程。
庫伊拉玩嗨了那段時間後,ES短暫地存在過。但是,她越來越像一具空殼。有一場戲,我覺得艾瑪斯通處理得很有意思。男爵夫人像往常一樣,否定了所有人的設計,打算再啾兩眼ES的稿子。ES遞設計稿時的狀態,很像木偶。她將本子平放在了男爵夫人伸展開的手掌上,假意靈感枯竭,被榨乾才華般的僵硬。
個人還挺想知道,拍這一幕的時候,演員本人的心理變化是怎樣的,鏡頭前的僵硬感是設計過的還是出於偶然。
ES與阿奇的多次相遇中,有三次在店裡的相遇,有直觀的遞進關係。
第一次,完全是日常狀態下的ES
第二次,則是以庫伊拉的原初形態登場
第三次,更有趣一點,是易裝的小鬍子庫伊拉。這時候的她,其實才是完整形態的庫伊拉,因為她甚至不需要刻意將庫伊拉標識性的元素貼滿自身來彰顯身份。
題外話一小細節,庫伊拉三次進阿奇的二手店,只有第三次有顧客推門進來買東西,唯一的客人,還被庫伊拉無情地吼出去了,真閨蜜!
ES這個角色,更貼近普通人。她的穿搭是屬於普通人可以效仿的,尤其是別針的花式用法、金屬條紋領帶、褲裝都非常酷,而且是能穿出門的。當然,好不好看因而而異,畢竟從來都是衣服挑人,不是人挑衣服!
ES狀態下的女主,有許多艾瑪斯通喜劇人的一面,她本人的表演風格受史蒂夫馬丁等老牌喜劇演員的影響,她的喜劇天才與艾瑪湯普森的風格很搭,影片花哨的剪輯將二人的表演細節放大,形成了輕快不失力量的,強勢不失幽默的效果。
ES狀態下的艾瑪斯通,是影迷熟悉的艾瑪斯通。邪魅的庫伊拉,則是一種全新的視覺衝擊。
石頭姐拿奧斯卡影后之後,接片的頻率其實下降了!她因為《寵兒》漫長的宣傳期,放棄了與梅姨搭檔的《小婦人》。之後,主演的項目,只有這部《庫伊拉》。再往後,因為個人原因,她又放棄了與《愛樂之城》導演查雷澤二搭的《巴比倫》。
接下來的電影計劃,是和《寵兒》導演歐格斯二搭。
在演員最好的年紀,她卻選擇了減產。這讓《庫伊拉》顯得更為特別了。
從ES到庫伊拉,即是與過去劃清界限,也是一次重生的重磅聲明。
故事才剛開始,好戲應該在下一幕。
而「時尚盛宴」電影這一猛招已經用過了,下一部庫伊拉要拿什麼驚豔視聽呢?
說實話,有難度,所以好期待啊!
7
這越來越像一篇永無結局的文章了
結束大銀幕最後一刷的時候,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此前沒有注意過的細節。
那就是原版動畫即出現過的人類女主角安妮塔達琳。
長大後的達琳,第一次出鏡,並非黑白舞會。可能她能出席黑白舞會,也正是因為她的第一次出鏡。
庫伊拉上班第一天,就面臨了上司最自戀的一幕。她正在公開朗誦,加粗下劃線標註式反覆讀的文章,就出自達琳之手。她和庫伊拉的共同點,也在這裡得到了體現。即這對老同學,在此之前,都發自內心地崇拜這位時尚界的頂流。
達琳的扮演者,不算特別有名的演員,但看過《致命女人》的人,應該都對她有些印象。她就是現代故事線的黑人律師泰勒的扮演者。不過,無論是在劇裡,還是在電影裡,那個致命女人的角色都不是她。
8
最後再加一個個人角度定性為有趣的細節關聯,是庫伊拉與蝙蝠俠動畫,而不是庫伊拉與哈莉奎茵或與小丑。
庫伊拉的連環盜竊事件中,有一段是她打扮成服務員的樣子,出現在酒店裡。此時,酒店房間的電視正在播放希區柯克的電影《怒海孤舟》,畫面中狂笑不止的演員,叫塔盧拉赫·班克黑德。
《庫伊拉》的故事背景是196、70年代,塔盧拉赫·班克黑德於1968年去世,這讓影片有了一種致敬的意味。
我無意中發現,這位名叫塔盧拉赫·班克黑德的演員,最後一拍參與的影視作品,是1966年版經典的電視劇《蝙蝠俠》!
塔盧出演過兩集《蝙蝠俠》,在片中扮演一位叫「Black Widow 「的角色。
2021年8月4日,又想加幾句話~
最近庫伊拉上線國內各大視頻網站了,似乎該片又迎來了一批新的觀眾。
中間有一段時間,沒有人理會這篇文章。最近,每天都會新增一兩個贊。
感謝新的觀眾刷到了這篇文章,感謝大家看的看了。
《黑白魔女庫伊拉》是一部能輕鬆滿足觀眾視覺與聽覺的電影。我始終認為,人的五感中,視覺和聽覺是最有福氣的。電影很難滿足觸覺、嗅覺和味覺,3D4D5D都不能。但視覺和聽覺,除了畫面與聲音的保真受設備及其操作人的熟練程度影響,但大體都是能傳播到位的。
除了這些也容易被形容誇張、過度、花裡胡哨的表象之外,庫伊拉同時也是一部有著飽滿人物塑造的電影。配角的戲份基本都不算多,重點都在兩位影后身上。也許是好演員的自我修養吧,那些無臺詞場景中的眼神、肢體、哼唧,似乎都是她們有意做出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解讀細品。
就算沒有認真地細看,這部電影依然是一場視覺盛宴。
好多啊~
最可惜的是,大銀幕的效果,才是最無可替代的。手機上電腦前,都差了些意思。
8.14
艾瑪·斯通回歸迪士尼真人電影《黑白魔女庫伊拉》續集!
稍有聽聞,艾瑪斯通與迪士尼也曾因為發行形式鬧過糾紛。
只是,沒想到這件事情會以如此溫和的方式收尾。
《庫伊拉》上映之時,續集的風聲已經吹響。但畢竟還早,多數人應該還是當風聲隨便聽聽。這對於並不喜歡第一部的觀眾來講,甚至可能會是下意識滑掉的垃圾信息。
作為非常喜歡第一部的觀眾,續集能如此快就宣布了主角的回歸,當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但是,對於此類續集電影,我從來都是謹慎期待,寬容接受的。
恭喜石頭姐,終於擁有了自己擔任主演、製片人身份的系列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