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龍頭的水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18:48:16
專利名稱:一種水龍頭的水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龍頭領域,確切地說是指一種水龍頭的水路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水龍頭,只能做水路開 關的作用,沒有提供加熱部分,即水龍頭本身不能提供熱水,需要其他輔助加熱裝置提供熱水,故在使用中費水費電,造成嚴重浪費。市場上已有的帶加熱功能的電熱水龍頭,功能大多只有獨立的單冷、單熱功能,很少可以做到混合水,單冷、單熱功能的水龍頭在使用中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且產品存在使用時間一長就手感緊,把手轉不動,閥芯漏水,產品容易幹燒等諸多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將加熱功能和水路開關集於一體,完成單冷、單熱的獨立水路結構或冷、熱水可混合的混合水路結構,即同一結構做到只需更換閥芯就可以完全通用兩種功能。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包括水倉、閥芯和進水器,所述水倉內設置有瓷能發熱片,所述閥芯設置有熱水孔和冷水孔,所述閥芯的熱水孔與所述水倉的頂部連通,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連接在所述水倉的底部或側面底部,所述進水器的第二進水管與所述閥芯的冷水孔連通。優選地,所述水倉內側壁與所述瓷能加熱片之間的距離至少保持在2mm。優選地,所述水倉的高度至少比所述瓷能發熱片的高度高10mm。優選地,所述水倉的橫截面結構為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五邊形或六邊形中的一種。優選地,所述水倉的橫截面結構為圓形、橢圓形或半圓形時,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朝側向開孔。優選地,所述水倉的橫截面結構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或六邊形時,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的開孔朝下,進水方向朝下。優選地,所述水龍頭的水路結構還包括水流開關,所述水流開關的浮磁設置在進水器內,所述進水器的水路結構對所述水流開關的浮磁的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進行限位。[0011 ] 優選地,在所述進水器的底端連接有外接頭,所述外接頭內設置有止回閥,所述止回閥的位置在所述第二進水管的進口下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包括水倉、閥芯和進水器,所述水倉內設置有瓷能發熱片,所述閥芯設置有熱水孔和冷水孔,所述閥芯的熱水孔與所述水倉的頂部連通,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連接在所述水倉的底部或側面底部,所述進水器的第二進水管與所述閥芯的冷水孔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將加熱功能和水路開關集於一體,完成單冷、單熱的獨立水路結構或冷、熱水可混合的混合水路結構,即同一結構做到只需更換閥芯就可以完全通用兩種功能。[0013]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為防止產品熱水出水忽冷忽熱,所以水倉內部第一進水管的進口方向就要考慮,如果水倉的橫截面結構為圓形、橢圓形或半圓形時,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朝側向開孔,則可以讓水流是螺旋上升式進水,可以讓水倉內部水路更長,熱效率更高;如果水倉的橫截面結構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或六邊形時,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的開孔朝下,進水方向朝下,再讓水自然上升,根據熱水、冷水本身密度存在差異的物理特性,熱水會自然浮在上層,冷水沉在下層,故能保證出水不會忽冷忽熱。特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根據瓷能發熱片不能無水幹燒的特性,產品設計必須滿足通水後才通電,這就需要考慮水流開關的浮磁的位置和產品整個水路的結構,將水流開關的浮磁放置在第二進水管接入口的上部或側面,即保證第二進水管接入口不能高過水流開關的浮磁,可以防止打開冷水時,水流開關的浮磁誤起動引起產
品加熱;當需要使用熱水時,產品必須保證能加熱,控制精準,這是對產品品質的保證,進水器的水路結構必須對水流開關的浮磁的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做限位,防水流開關的浮磁位置定位不準,引起誤斷開或誤加熱。產品在斷水情況下,不能出現無水幹燒,這就需要水倉中的水在停水時也要保證是滿的,即要求整個水路中的水都不會倒流。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在整個水路的最底端加裝止回閥,其作用是保證水從一個方向流動,不會倒流,止回閥的安裝位置不能將第二進水管的進口堵塞,所以必須在第二進水管的進口的下方;為此必須在結構上對止回閥的安裝位置做定位,防止止回閥安裝時上移將第二進水管的進口堵塞,止回閥的下端用外接頭做定位,防止止回閥掉入水管中。在進水的最底端加裝止回閥,在整個水路迴路中可以有效防止水的倒流,故能保證產品不會出現無水幹燒。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龍頭的水路結構中閥芯與水倉連通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龍頭的水路結構中閥芯與第二進水管連通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水龍頭的水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該圖的第一進水管朝側向開孔;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水龍頭的水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該圖的第一進水管的開孔朝下;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龍頭的水路結構中進水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闡述。請參見圖I-圖5,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龍頭的水路結構中閥芯與水倉連通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龍頭的水路結構中閥芯與第二進水管連通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水龍頭的水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該圖的第一進水管朝側向開孔;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水龍頭的水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該圖的第一進水管的開孔朝下;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龍頭的水路結構中進水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包括水倉I、閥芯3和進水器4,水倉I內設置有瓷能發熱片2,閥芯3設置有熱水孔31和冷水孔32,閥芯3的熱水孔31與水倉I的頂部連通,進水器4的第一進水管41連接在水倉I的側面底部,進水器4的第二進水管42與閥芯3的冷水孔32連通。為了保證加熱安全,水倉I內側壁與瓷能加熱片2之間的距離至少保持在2mm,水倉I的高度至少比瓷能發熱片2的高度高10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將加熱功能和水路開關集於一體,完成單冷、單熱的獨立水路結構或冷、熱水可混合的混合水路結構,即同一結構做到只需更換閥芯就可以完全通用兩種功能。另外,本實施例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為防止產品熱水出水忽冷忽熱,所以水倉I內部第一進水管的進口方向就要考慮,如果水倉I的橫截面結構為圓形、橢圓形或半圓形時,進水器4的第一進水管41的出水口 411朝側向開孔,則可以讓水流是螺旋上升式進水, 可以讓水倉I內部水路更長,熱效率更高,請參見圖3 ;如果水倉I的橫截面結構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或六邊形時,進水器4的第一進水管41的出水口 411開孔朝下,進水方向朝下,再讓水自然上升,根據熱水、冷水本身密度存在差異的物理特性,熱水會自然浮在上層,冷水沉在下層,故能保證出水不會忽冷忽熱,請參見圖4。水龍頭的水路結構還包括水流開關,水流開關的浮磁5設置在進水器4內,進水器4的水路結構對水流開關的浮磁5的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進行限位。根據瓷能發熱片2不能無水幹燒的特性,產品設計必須滿足通水後才通電,這就需要考慮水流開關的浮磁5的位置和產品整個水路的結構,將水流開關的浮磁5放置在第二進水管42接入口的上部或側面,即保證第二進水管42接入口不能高過水流開關的浮磁5,可以防止打開冷水時,水流開關的浮磁5誤起動引起產品加熱;當需要使用熱水時,產品必須保證能加熱,控制精準,這是對產品品質的保證,進水器4的水路結構必須對水流開關的浮磁5的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做限位,防水流開關的浮磁位置定位不準,引起誤斷開或誤加熱。在進水器4的底端連接有外接頭7,外接頭7內設置有止回閥6,止回閥6的位置在第二進水管42的進口下方。產品在斷水情況下,不能出現無水幹燒,這就需要水倉I中的水在停水時也要保證是滿的,即要求整個水路中的水都不會倒流。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在整個水路的最底端加裝止回閥6,其作用是保證水從一個方向流動,不會倒流,止回閥6的安裝位置不能將第二進水管42的進口堵塞,所以必須在第二進水管42的進口的下方;為此必須在結構上對止回閥6的安裝位置做定位,防止止回閥6安裝時上移將第二進水管42的進口堵塞,止回閥6的下端用外接頭7做定位,防止止回閥6掉入水管中。在進水的最底端加裝止回閥6,在整個水路迴路中可以有效防止水的倒流,故能保證產品不會出現無水幹燒。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水倉、閥芯和進水器,所述水倉內設置有瓷能發熱片,所述閥芯設置有熱水孔和冷水孔,所述閥芯的熱水孔與所述水倉的頂部連通,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連接在所述水倉的底部或側面底部,所述進水器的第二進水管與所述閥芯的冷水孔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倉內側壁與所述瓷能加熱片之間的距離至少保持在2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倉的高度至少比所述瓷能發熱片的高度高10mm。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倉的橫截面結構為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五邊形或六邊形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倉的橫截面結構為圓形、橢圓形或半圓形時,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朝側向開孔。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倉的橫截面結構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或六邊形時,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的開孔朝下,進水方向朝下。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水流開關,所述水流開關的浮磁設置在進水器內,所述進水器的水路結構對所述水流開關的浮磁的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進行限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進水器的底端連接有外接頭,所述外接頭內設置有止回閥,所述止回閥的位置在所述第二進水管的進口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包括水倉、閥芯和進水器,所述水倉內設置有瓷能發熱片,所述閥芯設置有熱水孔和冷水孔,所述閥芯的熱水孔與所述水倉的頂部連通,所述進水器的第一進水管連接在所述水倉的底部或側面底部,所述進水器的第二進水管與所述閥芯的冷水孔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龍頭的水路結構,將加熱功能和水路開關集於一體,完成單冷、單熱的獨立水路結構或冷、熱水可混合的混合水路結構,即同一結構做到只需更換閥芯就可以完全通用兩種功能。
文檔編號F16K49/00GK202746756SQ201220419959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2日
發明者鍾秉霖 申請人:廣州酷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