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充氣的抬腿康復輪椅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15:58:2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設備,具體是一種自充氣的抬腿康復輪椅。
背景技術:
輪椅對於腿腳傷患的患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醫療設備,在民間醫院等各種地方均能看到它的身影,現有的輪椅經過多年發展,使用較以前更加人性化,如可摺疊,可電動,可爬樓梯等等,但是,這些設計均只是在輪椅的日常使用上更加方便,而對輪椅的拓展功能並未取得大的進步,輪椅作為一種是傷患使用設備,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如何幫助患者恢復,而患者長期坐在輪椅上,最影響其舒適性的應該是靠背墊的舒適程度好壞,而非能否上下樓梯能否取暖等,輪椅用戶大都是腿傷患者,對於除骨折傷以外的大部分患者而言,其腿部需要經常性的按摩活動以保證其血液通暢,然而自行進行腿部按摩或護理人員彎折腿部都是很浪費人力的一件事,而且往往不會太過頻繁,而輪椅作為一種腿部傷患的代步工具,使用時間長,完全可進行相應改造後利用在腿部活動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充氣的抬腿康復輪椅,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充氣的抬腿康復輪椅,包括主架體、充氣座背墊、支腳架和氣筒,所述主架體上轉軸連接有主動輪和支撐輪,主架體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扶手把,所述充氣座背墊固定連接在主架體上,所述充氣座背墊上設有充氣口和放氣頭,充氣口為單向氣口結構;所述氣筒側壁下端設有螺紋條,氣筒側壁上端固定連接有擋塊,氣筒的推桿上還套設有彈簧Ⅰ,氣筒與充氣座背墊軟管連接;所述支腳架轉動連接在主架體右端,支腳架左側開有滑槽Ⅰ,滑槽Ⅰ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滑塊上轉動連接有連接杆,連接杆另一端轉動連接在大齒輪的輪盤上;所述主架體下端開有滑槽Ⅱ,滑槽Ⅱ內滑動連接有安裝座,所述大齒輪轉軸連接在安裝座上,主架體內在滑槽Ⅱ左側還開有彈簧槽,彈簧槽內安設有彈簧Ⅱ,主架體下端還固定連接有水平放置的手搖升降器,手搖升降器位於滑槽Ⅱ右側,手搖升降器的搖把為轉動彎折結構;所述主動輪的轉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主架體上還固定連接有從動架,從動架上轉軸連接有小齒輪,小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連接,小齒輪的轉動軸上固定連接有曲柄連杆,所述主架體上還固定連接有滑筒,滑筒內壁上端開有與氣筒螺紋條配合的螺紋槽,滑筒內滑動連接有推塊,曲柄連杆的連杆末端與推塊轉動連接,滑筒側壁還固定連接有安放環。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裝座位於滑槽Ⅱ最左端時,大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小齒輪直徑小於主動齒輪直徑,所述大齒輪直徑大於主動齒輪直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放環內徑大於氣筒直徑且小於擋塊兩端距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支腳架改為活動式設計,在輪椅行走時,可帶動支腳架不斷上下往復擺動,帶動患者小腿擺動同時大腿跟隨不斷上下抬起回落,起到腿部鍛鍊的作用,促進腿部血液循環,通過鍛鍊加速傷患恢復,也可轉動手搖升降器而不採用腿部鍛鍊功能,方便根據需要選擇;輪椅行走同時還可自行對充氣座背墊進行充氣,可自行調節座椅鬆軟度,使用更舒適,更加實用,同樣充氣功能也可選擇不使用,充氣功能和腿部鍛鍊功能均可一人獨立操作,更加實用方便,特別適合醫院等不需要長途運輸的機構場所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自充氣的抬腿康復輪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自充氣的抬腿康復輪椅中安裝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自充氣的抬腿康復輪椅中小齒輪的安裝示意圖。
圖4為一種自充氣的抬腿康復輪椅中滑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4,一種自充氣的抬腿康復輪椅,包括主架體1、充氣座背墊2、支腳架3和氣筒4,所述主架體1上轉軸連接有主動輪5和支撐輪6,主架體1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扶手把7,所述充氣座背墊2固定連接在主架體1上,所述充氣座背墊2上設有充氣口和放氣頭8,充氣口為單向氣口結構,僅能進氣不能出氣;所述氣筒4側壁下端設有螺紋條,氣筒4側壁上端固定連接有擋塊9,氣筒4的推桿上還套設有彈簧Ⅰ10,氣筒4與充氣座背墊2軟管連接;所述支腳架3轉動連接在主架體1右端,支腳架3左側開有滑槽Ⅰ11,滑槽Ⅰ11內滑動連接有滑塊12,滑塊12上轉動連接有連接杆13,連接杆13另一端轉動連接在大齒輪14的輪盤上,在大齒輪14轉動時,連接杆13能帶動支腳架3不斷上下擺動,使得放置在支腳架3上的腿部能不斷彎折鍛鍊,促進腿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勢恢復;所述主架體1下端開有滑槽Ⅱ15,滑槽Ⅱ15內滑動連接有安裝座16,所述大齒輪14轉軸連接在安裝座16上,因安裝座16負重較大,在滑槽Ⅱ15應加設數道固定條以提升安裝座16的穩定性,主架體1內在滑槽Ⅱ15左側還開有彈簧槽,彈簧槽內安設有彈簧Ⅱ17,主架體1下端還固定連接有水平放置的手搖升降器18,手搖升降器18位於滑槽Ⅱ15右側,手搖升降器18的搖把為轉動彎折結構;所述主動輪5的轉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19,安裝座16位於滑槽Ⅱ15最左端時,大齒輪14與主動齒輪19嚙合連接,通過轉動手搖升降器18頂推安裝座16,使大齒輪14與主動齒輪19嚙合,可通過主動輪5轉動帶動支腳架3的擺動,即在輪椅行走時支腳架3可不斷擺動進行下肢恢復性鍛鍊,大齒輪14直徑大於主動齒輪19直徑,減小傳動比,使得支腳架3緩慢擺動,避免擺速過快造成肢體不適,在骨折等不適合下肢動作的傷勢時,可搖動手搖升降器18回縮,在彈簧Ⅱ17作用下推動安裝座16,使大齒輪14與主動齒輪19分離,此時可用作普通輪椅使用,在轉動到位後,將手搖升降器18的搖把彎折收起,不影響美觀;主架體1上還固定連接有從動架20,從動架20上轉軸連接有小齒輪21,小齒輪21與主動齒輪19嚙合連接,小齒輪21的轉動軸上固定連接有曲柄連杆22,所述主架體1上還固定連接有滑筒24,滑筒24內壁上端開有與氣筒4螺紋條配合的螺紋槽,滑筒24內滑動連接有推塊25,曲柄連杆22的連杆末端與推塊25轉動連接,在主動輪5轉動時小齒輪21可通過曲柄連杆22帶動推塊25在滑筒24內上下往復滑動,在座椅較硬需要使其更鬆軟時,將氣筒4螺紋連接在滑筒24上端,這樣在推塊25滑動時可推動氣筒4的推桿移動進行打氣,彈簧Ⅰ10在推塊25下滑時可推動推桿伸出,保證打氣的正常進行,小齒輪21直徑小於主動齒輪19直徑,增大傳動比以加速推塊25的移動頻率,提升打氣速度,滑筒24側壁還固定連接有安放環26,安放環26內徑大於氣筒4直徑且小於擋塊9兩端距離,在不需要打氣時,可將氣筒4螺紋旋下並放置在安放環26內,通過氣筒4打氣和放氣頭8放氣可方便進行座椅鬆軟度的調節,也可將坐墊和背墊分離並分別設置出氣口,以方便單獨調節坐墊和背墊的鬆軟度。
為方便患者單人操作,在實際生產時應在不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拉大主架體1寬度以保證滑筒24和手搖升降器18位於充氣座背墊2側面而非正下方,這樣也能保證手搖升降器18能正常轉動,因所述擺腿活動輪椅無摺疊功能,故一般家用運輸會比較麻煩,其比較適合醫院療養院等無需長途往復運輸的場所使用,且所添加的大齒輪14等部件優選的採用空心鋁合金或強化塑料製作,以儘可能的減小重量增加幅度;需注意的是,若患者為骨折傷,在輪椅移動前需保證大齒輪14與主動齒輪19為分離狀態,避免因支腳架3帶動腿部活動而加重病情。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