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標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12:51: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質分析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加標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加標回收率,是指在沒有被測物質的空白樣本基質中加入定量的標準物質,按樣本的處理步驟分析,得到的實際值與理論值的比值。加標回收率的大小不僅反映了分析操作技術水平,還反映了所用分析方法是否合適被測水體,幫助分析人員及時地發現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加標回收率的測定對實驗室內質量的控制尤為重要。
現有技術中的加標回收裝置,由於加標操作元件在向儲樣容器輸送標液的過程中,加標管內會留有殘餘標準液,因此,會導致進入儲樣容器中的標液體積的實際值與理論值不相同,進而得出的加標回收率的計算結果存在誤差,影響實驗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標回收裝置,該加標回收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加標回收裝置,加標管內因有液體殘留所造成實驗計算結果不準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加標回收裝置,包括儲樣容器、標液儲存容器、計量裝置,所述儲樣容器上設置有抽樣單元、送樣單元、進樣口,用於樣本定容的定容部件、所述儲樣容器下方設置有排樣單元,所述計量裝置通過第一加標管與所述標液儲存容器連通,所述計量裝置通過第二加標管與所述儲樣容器連通,所述第二加標管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加標管連通的第三加標管,所述第三加標管與所述氣泵連通,以使得所述氣泵能夠通過所述第三加標管向所述第二加標管內供氣。
優選的,所述計量裝置為計量泵。
優選的,所述定容部件包括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設置在所述儲樣容器的側壁上,所述第二溢流口設置在所述儲樣容器的側壁上,且所述第二溢流口的所在水平位置高於所述第一溢流口所在的位置。
優選的,所述定容部件為液位檢測裝置。
優選的,所述第二加標管上緊靠所述計量裝置與所述第二加標管連通的埠處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加標管連通的第三加標管。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採用計量裝置先將定量的加標液從標液儲存容器輸入到儲樣容器中,並通過氣泵向第二加標管中提供氣體,從而將第二加標管中殘留的加標液全部吹入到儲樣容器中,解決了加標過程中因進入儲樣容器內的加標液體積的實際值與理論值不同所造成的實驗計算結果不準確的技術問題,大大提高了加標實驗結果的準確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加標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如圖1所述,提供一種加標回收裝置的具體實施例,包括儲樣容器、標液儲存容器、計量裝置,所述儲樣容器上設置有抽樣單元,送樣單元,進樣口,用於樣本定容的定容部件,所述儲樣容器下方設置有排樣單元,所述計量裝置通過第一加標管與所述標液儲存容器連通,所述計量裝置通過第二加標管與所述儲樣容器連通,所述第二加標管管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加標管
連通的第三加標管,所述第三加標管與所述氣泵連通,以使得所述氣泵能夠通過所述第三加標管向所述第二加標管內供氣。
本實施例提供的加標回收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較,由於計量裝置和儲樣容器連通的第二加標管上設置有與氣泵連通的第三加標管,氣泵可以把在加標過程中留在第二加標管路中的殘餘液體全部吹入到儲樣容器中,從而避免了因第二加標管中留有殘餘的加標液而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極大提高了實驗質量。
加標回收裝置開始工作時,樣本通過送樣單元5加入到儲樣容器1中,一定時間後關閉送樣單元5,開啟抽樣單元4,從儲樣容器1中抽取定量的樣本送入水質分析儀進行檢測得到加標前試樣中參數的濃度C1,此時定容部件6對儲樣容器1內的樣本進行定容,定容後儲樣容器1內的樣本體積為V1。經過上述步驟後,計量裝置3開始工作,從標液儲存容器2中抽取出定量的容積為V0、濃度為C0的加標液向儲樣容器1中輸入,輸入完成後,氣泵11開始向第三加標管10吹入氣體,把計量裝置3在向儲樣容器1輸送標液的過程中殘留在加標管2中的加標液全部吹入儲樣容器1中,在殘留的加標液全部被吹入儲樣容器1後,氣泵11仍繼續吹氣,為加標液和儲樣容器1中的樣本充分混合提供動力,保證兩種液體充分混合,混合後的液體體積為V2。此時開啟抽樣單元4,抽取定量的混合樣品送入水質分析儀進行檢測,得出加標後混合樣品中參數的濃度為C2,根據以上得出的數據和加標回收率計算公式:P=(C2×V2-C1×V1)/C0×V0(p為加標回收率),即可計算出加標回收率。計算完成後,儲樣容器1中的混合樣本通過排樣單元7排出。此過程中由於氣泵11將加標管中的殘餘加標液全部吹入儲樣容器1中,保證了輸入儲樣容器1中加標液體積V0的實際值與理論值相同,從而保證了利用公式計算得到的加標回收率的準確性,提高了實驗質量。
其中,所述計量裝置為計量泵。使用計量泵可以同時完成輸送、計量和調節的功能且安全性能高,計量輸送精確。
其中,所述定容部件包括第一溢流口601和第二溢流口602,所述第一溢流口601設置在所述儲樣容器的側壁上,所述第二溢流口602設置在所述儲樣容器的側壁上,且所述第二溢流口602的所在水平位置高於所述第一溢流
口601所在的位置。加標過程中,送樣單元5向儲樣容器1內輸送樣本,當儲樣容器1內的液面達到第二溢流口602後,送樣單元5停止向儲樣容器1內輸送樣本,抽樣單元4開始從儲樣容器1內抽取一定量的樣本輸送到水質分析儀,抽樣完成後,使儲樣容器1內的樣本通過第一溢流口601溢出,當儲樣容器1內的液面達到第一溢流口601時,此時儲樣容器內的樣本體積為V1,從而完成在加入標液之前對儲樣容器1內的樣本進行定容。
其中,所述定容部件為液位檢測裝置,液位檢測裝置用於檢測儲樣容器1內的液面高度,從而得知儲樣容器1內樣本的體積,實現樣本的定容。使用液位檢測裝置定容具有測量準確,減小誤差的優勢。
其中,所述第二加標管上緊靠所述計量裝置與所述第二加標管連通的埠處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加標管連通的第三加標管。第三加標管設置在計量裝置與所述第二加標管連通的埠處有利於第二加標管內的殘餘加標液全部被吹入儲樣容器內。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