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救援仿真車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08:33:21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維護,尤其涉及一種鐵路救援仿真車。
背景技術:
大型養路機械(以下簡稱大機)對線路的檢查、養護及修理,主要依賴工作裝置,而工作裝置在機車底部,工作條件較為惡劣,所以大機在作業過程中容易出現脫線、工作裝置故障等應急事件。鐵路線路開「天窗」封鎖施工作業的時間一般為3~4個小時,包括大型養路機械設備的進場,準備,施工,收工,撤出的全過程,對此實際留給作業的時間並不充裕。線路維修作業,一旦在施工作業中發生設備故障,且不能馬上排除時,如何能將所有工作部件收至車輛限界內,並按要求鎖定牢固,撤出施工區間返回停留車站待修非常關鍵,否則,影響線路按時開通,事關重大。
為了快速解決大機應急事件,恢復線路暢通,保證線路安全,需要應急搶修人員熟練應對應急起復事件,所以當前各大機段每一季度都要進行應急演練。目前國內各大機段內應急演練設備以實物大型養路機械為依託,即通過運用配置於大機段且有維修任務的大機模擬其故障狀態,這樣對大機的損耗很大,且不能隨時、多次進行應急演練。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鐵路救援仿真車,旨在用於解決現有的應急演練需要採用大機,比較麻煩,容易損耗大機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鐵路救援仿真車,沿車輛的行駛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車架以及第二車架,所述第一車架與所述第二車架之間通過搗固裝置連接,於所述第一車架上安設有前轉向架,於所述第二車架上安設有後轉向架與穩定裝置,且沿車輛的行駛方向所述穩定裝置位於所述後轉向架的前方。
進一步地,於所述第一車架上還安裝有前檢測小車,所述前檢測小車靠近所述第一車架的前端,於所述第二車架上還安裝有後檢測小車,所述後檢測小車靠近所述第二車架的末端。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於驅使所述第一車架與所述第二車架脫軌或者復軌的四個脫復軌裝置,其中兩個所述脫復軌裝置安設於所述第一車架前端的下方,另兩個所述脫復軌裝置安設於所述第二車架末端的下方。
進一步地,每一所述脫復軌裝置均均包括豎直設置的伸縮油缸以及與所述伸縮油缸的缸體連通的液壓油緩衝箱,所述液壓油緩衝箱通過油管連通至安設於所述第二車架上的液壓泵站,且於所述伸縮油缸的下端設置有受力端頭。
進一步地,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一車架與所述第二車架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上並排安裝有兩個所述搗固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搗固裝置與所述穩定裝置均通過鎖緊裝置可拆卸安裝於所述第一車架或者所述第二車架上。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於氣動解鎖所述鎖緊裝置的氣動系統,所述氣動系統包括均安設於所述第二車架上的氣泵站與空壓機。
進一步地,還包括分別設置於所述第一車架前端與所述第二車架末端的兩個自動中心車鉤,兩個所述自動中心車鉤的擺角均為±14°。
進一步地,每一所述自動中心車鉤均設置有緩衝裝置,且所述緩衝裝置的容量不小於35000Nm。
進一步地,於所述第二車架上還設置有備用液壓站以及發電機組。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仿真車中,在第一車架與第二車架上集成有搗固裝置與穩定裝置,其均為仿真車的主要工作部件,可以在試驗軌道上完成搗固與穩定操作,其作為應急救援的道具,通過模擬演練的方式,可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利用更為合理的起復救援實施方法,來模擬處理大機應急事故,不但應急演練非常方便,可有利於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而且演練成本大大降低,避免了大機的損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鐵路救援仿真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鐵路救援仿真車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鐵路救援仿真車的第一車架與第二車架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鐵路救援仿真車的脫復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鐵路救援仿真車,其軌道行駛車輛,沿車輛的行駛方向上依次設置有第一車架1與第二車架2,第一車架1與第二車架2上均設置有與軌道配合的滾輪3,進而可以使得仿真車可以沿軌道行駛,第一車架1與第二車架2之間採用搗固裝置4進行連接,或者於第一車架1與第二車架2的連接處安設有搗固裝置4,搗固裝置4與搗固車的工作方式相同,可以對軌道兩側進行搗固操作,在第一車架1上安設有前轉向架11,而在第二車架2上則安設有後轉向架21與穩定裝置5,且沿車輛的行駛方向穩定裝置5位於後轉向架21的前方,穩定裝置5也與實際應用的穩定車相仿,可以對軌道進行穩定操作,對於前轉向架11與後轉向架21則均是用於仿真車的轉向,使得仿真車可沿具有一定彎道的軌道行駛。本實用新型中,在仿真車上集成有搗固裝置4與穩定裝置5,使得仿真車具有搗固車功能與穩定車功能,而且其能夠與正常的大機相同,通過前轉向架11與後轉向架21進行轉向操作,這種仿真車可以在試驗軌道上模擬操作多種大機功能,為應急救援的操作道具,通過模擬演練的方式,可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利用更為合理的起復救援實施方法,來模擬處理大機應急事故,不但應急演練非常方便,可有利於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而且演練成本大大降低,避免了大機的損耗。當然在第一車架1與第二車架2上還應設置用於設備起復的起復頂升點、吊裝孔及鉸鏈捆綁支座並進行標識,強度滿足整車起復、吊裝需求。車架應由型鋼和鋼板堅固焊接結構組成。車架的設計及強度必須滿足本應急起復仿真車的特殊要求,即可以模擬整車掉道、工作故障,並能夠實現反覆演練。
參見圖1,優化上述實施例,在第一車架1上還安裝有前檢測小車12,且前檢測小車12靠近第一車架1的前端,而在第二車架2上則安裝有後檢測小車22,該後檢測小車22靠近第二車架2的末端。本實施例中,前檢測小車12與後檢測小車22均是用於檢測軌道當前的狀況,且由於沿行駛方向前檢測小車12位於搗固裝置4與穩定裝置5的前方,而後檢測小車22則是位於兩者的後方,對此前檢測小車12則是用於檢測判斷仿真車工作前的軌道是否需要進行檢修,且當檢測合格時,搗固裝置4與穩定裝置5均不工作,而當檢測不合格時,則搗固裝置4與穩定裝置5同時工作或者其中一部件工作,而後檢測小車22則是用於檢測工作後的軌道狀況,以判斷工作後的軌道是否達標。
參見圖1、圖2以及圖4,進一步地,還包括有四個脫復軌裝置6,其主要是用於驅使第一車架1與第二車架2脫軌或者復軌,且其中兩個脫復軌裝置6安設於第一車架1前端的下方,而另兩個脫復軌裝置6安設於第二車架2末端的下方。本實施例中,增設脫復軌裝置6,每兩個為一組,兩組脫復軌裝置6分別與第一轉向架以及第二轉向架對應,且位於第一車架1前端下方的兩個脫復軌裝置6可以驅使第一轉向架脫線,第一車架1脫軌,同時也可以驅使第一轉向架由脫軌狀態復軌,對應地位於第二車架2末端下方的兩個脫復軌裝置6則可以驅使後轉向架21脫線,第二車架2脫軌,同時也可以驅使第二轉向架由脫軌狀態復軌。對此,通過四個脫復軌裝置6可以模擬實際大機的復軌操作訓練,以使大機在工作過程中脫軌時可以迅速復軌,可以訓練操作人員在大機前轉向架11脫線、後轉向架21脫線或者整車脫線發生後能夠以有條不紊的最快速度以及最短時間,迅速開通線路,恢復行車。且由於脫復軌裝置6還具有脫軌功能,從而可以在訓練過程中,當需要進行復軌操作時,能夠進行實時脫軌,以滿足復軌訓練要求。對於脫復軌裝置6,其均包括有豎直設置的伸縮油缸61以及與伸縮油缸61的缸體連通的液壓油緩衝箱62,液壓油緩衝箱62通過油管231連通至安設於第二車架2上的液壓泵站23,且在伸縮油缸61的下端還設置有受力端頭63。本實施例中,工作時,受力端頭63與軌道或者路基接觸,通過液壓油推動伸縮油缸61伸縮,進而由伸縮油缸61推動受力端頭63,第一車架1或者第二車架2被頂起,進而可以控制第一車架1或者第二車架2橫移復軌。液壓泵站23為仿真車多個工作裝置的動力部分,穩定裝置5與搗固裝置4均由液壓泵站23提供動力工作,通常在第二車架2上還設置有備用液壓站24,以作為液壓泵站23的備用動力,對於液壓油緩衝箱62,主要是用於穩定液壓,使得由液壓泵站23進入伸縮油缸61的壓力比較平穩。當然仿真車具有其它備用措施,比如當搗固裝置4下插後或無壓力時不能收回或不能收復到位、穩定裝置5下放後不能收回、前檢測小車12與後檢測小車22掉道、其他工作裝置失效狀況時,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進行起復,優先選擇本機自帶備用液壓站24或通過設置於第二車架2上的發電機組25驅動電動應急起復系統進行起復;或者當仿真車不能提供液壓油源時,可以藉助外部泵站提供油源進行起復;或者仿真車自帶應急起復系統無效時,使用隨車配備的多級頂升油缸、齒條壓機進行起復;如前三種方法條件不具備時,用手扳葫蘆配吊裝帶或鏈條方式起復。對此在第一車架1與第二車架2上還應設置用於設備起復的起復頂升點、吊裝孔及鉸鏈捆綁支座並進行標識,強度滿足整車起復、吊裝需求。第一車架1與第二車架2應由型鋼和鋼板堅固焊接結構組成,車架的設計及強度必須滿足真車的特殊要求,即可以模擬整車掉道、工作故障,並能夠實現反覆演練。
再次參見圖1-圖3,進一步地,仿真車還包括有連接架41,第一車架1與第二車架2之間主要採用該連接架41進行連接,而在連接架41上則並排安裝有搗固裝置4。本實施例中,搗固裝置4主要是用於搗固軌道兩側的地基,對此在連接架41上應安設有兩組搗固裝置4,分別與軌道兩側對應。另外在安裝時,搗固裝置4與穩定裝置5均採用鎖緊裝置(圖中未示出)可拆卸安裝於第一車架1或者第二車架2上,具體地,兩個搗固裝置4可以採用一鎖緊裝置或者兩個鎖緊裝置安裝於連接架41上,而穩定裝置5則通過一鎖緊裝置安裝於第二車架2上,當然前測量小車與後測量小車也分別採用兩個鎖緊裝置進行安裝固定,當然鎖緊裝置應根據安裝部件的不同進行適應性調整,進而可以使得各工作部件均可拆卸安裝於仿真車上。針對上述鎖緊裝置的結構,仿真車還設置有氣動系統7,氣動系統7可以用於控制鎖緊裝置的解鎖工作,具體地氣動系統7包括均安裝於第二車架2上的氣泵站71以及空壓機(圖中未示出),兩者配套使用,可以單獨氣動解鎖每一鎖緊裝置,且當鎖緊裝置解鎖後,與其對應的工作部件可由仿真車上拆除,對此通過氣動系統7與鎖緊裝置的配合,可以實現各工作部件與對應鎖緊裝置之間的快速脫開與接合,控制簡單,操作方便,對於鎖緊裝置可以採用氣動夾的結構形式,可以夾緊固定對應的工作部件,且由氣動控制打開。
參見圖3,進一步地,仿真車還包括分別設置於第一車架1前端與第二車架2末端的兩個自動中心車鉤(圖中未示出),兩個自動中心車鉤的擺角均為±14°,其符合中國鐵路標準。當然每一自動中心車鉤還應均設置有緩衝裝置,能夠起到有效的緩衝作用,緩衝裝置可以採用KC-15型緩衝器,且自動中心車鉤的拉伸破壞力不小於3000kN,緩衝裝置的容量不小於35000Nm,能承受2000kN的力,能夠與實際大機的連接、牽引與緩衝作用相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