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業鋼材表面拋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00:36:09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拋光機,尤其涉及一種工業鋼材表面拋光機。
背景技術:
工業鋼材進行拋光廣泛應用於商場、建築、生產等領域,由於該領域對工業鋼材的表面光潔具有一定要求,不僅要有高的表面光潔度,而且要具有良好的抗變形能力,同時表面不能帶有毛刺,剛生產出的鋼材明顯達不到要求。
中國專利CN103158056A針對已有的鋼材表面光潔度不夠和不具備良好的抗變形能力的問題,公開了一種不鏽鋼拋光管加工設備,其通過拋光頭和拋光管呈直線相對運動,並且拋光頭和拋光管互相接觸研磨的方式,克服了不鏽鋼拋光管內表面不夠光潔和抗變形能力弱的問題,但由於不鏽鋼拋光管加工設備只能對不鏽鋼拋光管進行內表面的拋光,從而會導致該設備的適用範圍小,且該設備全是自動進行,導致該設備實際成本高,不利於小型工廠的發展。
綜上,目前需要研發一種可對多種工業鋼材進行表面拋光、使用成本低和適用範圍廣的工業鋼材表面拋光機,來克服現有技術中加工鋼材特定、適用範圍小和成本高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加工鋼材特定、適用範圍小和成本高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對多種工業鋼材進行表面拋光、使用成本低和適用範圍廣的工業鋼材表面拋光機。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工業鋼材表面拋光機,包括有支架、支撐杆、旋轉電機、第一轉軸、拇指氣缸、第一定滑輪、第二定滑輪、拉繩、電動繞線輪、滑軌、支板、第一氣缸、滑塊、彈性元件、擋板、連杆、磨石和放置板;支架內底部中央和右側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支撐杆,支撐杆頂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放置板,支架內左壁下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旋轉電機,旋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右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拇指氣缸,第一定滑輪通過第一支杆焊接在支架內左壁上,第一定滑輪可轉動,第一定滑輪位於旋轉電機上方,第二定滑輪通過第二支杆焊接在支架內左壁上方,第二定滑輪可轉動,第二定滑輪位於第一定滑輪上方,支架內頂部中央和右側均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氣缸,第一氣缸底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支板,支板底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滑軌,滑軌上滑動式的連接有滑塊,滑塊和滑軌配合,滑塊底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連杆,連杆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磨石,滑軌底部右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擋板,擋板左側和滑塊右側之間設有彈性元件,彈性元件的左端通過掛鈎連接的方式和滑塊右側連接,彈性元件的右端通過掛鈎連接的方式和擋板左側連接,滑軌前側左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電動繞線輪,電動繞線輪上繞有拉繩,拉繩依次繞過第二定滑輪和第一定滑輪,拉繩末端通過掛鈎連接的方式和滑塊左側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第一皮帶輪、平皮帶、第二皮帶輪、第一軸承座、第二轉軸、第一錐齒輪、第二軸承座、第二錐齒輪和第三轉軸,第一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電動繞線輪,支架內左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軸承座,第一軸承座位於旋轉電機的上方,第一軸承座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皮帶輪和第一錐齒輪,第二皮帶輪和第一皮帶輪之間繞有平皮帶,滑塊底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軸承座,第二軸承座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三轉軸,第三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錐齒輪,第一錐齒輪位於第二錐齒輪的上方,第三轉軸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連杆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橡膠墊,拇指氣缸內底部、頂部和左壁上均通過膠接的方式連接有橡膠墊,橡膠墊的材質為天然橡膠,橡膠墊的厚度為1cm,橡膠墊的體積和拇指氣缸的體積之比為1:3。
優選地,還包括有限位塊,滑軌底部左側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限位塊,限位塊的左視截面形狀為長方形,限位塊的立體形狀為長方體形,限位塊的材質為Q235鋼。
優選地,還包括有第一加強筋,支架內左壁上方和支架內頂部左側之間設有第一加強筋,第一加強筋的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支架內左壁上方連接,第一加強筋的頂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支架內頂部左側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工具箱,右方的支撐杆的右側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工具箱,工具箱的材質為不鏽鋼,工具箱的底部離支架內底部的距離為3cm,工具箱的容積為10L。
優選地,還包括有第二加強筋,左方的支撐杆右側上方和放置板底部設有第二加強筋,第二加強筋的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左方的支撐杆右側上方連接,第二加強筋的頂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放置板底部連接。
優選地,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的材質均為Q235鋼,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的立體形狀均為圓柱體形,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直徑均為4cm,第三轉軸的直徑為3cm。
優選地,支架的主視截面的形狀為U字形,支架的底部、左壁和頂部的厚度均為8cm,支架的底部、左壁和頂部的材質均為Q235鋼,支架的內壁和外壁均為光滑平面。
工作原理:當要對工業鋼材表面進行拋光時,啟動第一氣缸縮短,第一氣缸帶動支板向上移動,支板帶動滑軌向上移動,滑軌帶動滑塊和連杆向上移動,連杆帶動磨石向上移動,當磨石向上移動到適當位置時,第一氣缸停止工作,工人可以把鋼材放置在放置板上,且鋼材左端放置在拇指氣缸內,這時啟動拇指氣缸工作,拇指氣缸將夾緊鋼材的左端。當鋼材被拇指氣缸夾緊時,啟動第一氣缸伸長,第一氣缸帶動支板、滑軌、滑塊和連杆向下移動,連杆帶動磨石向下移動,當磨石和鋼材表面接觸時,啟動旋轉電機轉動,旋轉電機帶動第一轉軸轉動,第一轉軸帶動拇指氣缸轉動,拇指氣缸帶動鋼材轉動,磨石將對鋼材的表面進行拋光,同時啟動電動繞線輪間歇正轉和反轉,電動繞線輪將間歇收回和放出拉繩,滑塊在拉繩的拉力和彈性元件的彈力作用下間歇向左和向右移動,滑塊帶動連杆和磨石間歇向左和向右移動,磨石可以對鋼材表面進行全方位的進行打磨,從而對鋼材表面進行全方位的拋光,使鋼材符合使用標準。當鋼材表面被拋光好時,旋轉電機停止轉動,第一轉軸和拇指氣缸將停止轉動,這時啟動第一氣缸縮短,第一氣缸將帶動支板、滑軌、滑塊和連杆向上移動,連杆帶動磨石向上移動,當磨石向上移動復位時,第一氣缸停止工作,這時拇指氣缸停止工作,拇指氣缸將不再夾緊鋼材,工人可以把拋光好的鋼材搬離放置板。重複上述步驟,可以對下一鋼材進行拋光。
因為還包括有第一皮帶輪、平皮帶、第二皮帶輪、第一軸承座、第二轉軸、第一錐齒輪、第二軸承座、第二錐齒輪和第三轉軸,第一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電動繞線輪,支架內左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軸承座,第一軸承座位於旋轉電機的上方,第一軸承座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皮帶輪和第一錐齒輪,第二皮帶輪和第一皮帶輪之間繞有平皮帶,滑塊底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軸承座,第二軸承座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三轉軸,第三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錐齒輪,第一錐齒輪位於第二錐齒輪的上方,第三轉軸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連杆連接,所以當拇指氣缸夾緊鋼材時,啟動第一氣缸伸長,第一氣缸帶動支板、滑軌和滑塊向下移動,滑塊帶動第二軸承座向下移動,第二軸承座帶動第三轉軸、連杆和磨石向下移動,當磨石和鋼材表面接觸時,第二錐齒輪和第一錐齒輪嚙合,第一氣缸停止工作。同時旋轉電機轉動時,旋轉電機帶動第一轉軸轉動,第一轉軸帶動第一皮帶輪和拇指氣缸轉動,第一皮帶輪通過平皮帶帶動第二皮帶輪轉動,第二皮帶輪通過第二轉軸帶動第一錐齒輪轉動,第一錐齒輪帶動第二錐齒輪轉動,第二錐齒輪帶動第二轉軸轉動,第二轉軸帶動連杆和磨石轉動,這時磨石在對鋼材表面進行全方位拋光時,磨石轉動可以加快鋼材表面拋光的速度,從而提高鋼材表面拋光的效率。
因為還包括有橡膠墊,拇指氣缸內底部、內頂部和內左壁上均通過膠接的方式連接有橡膠墊,橡膠墊的材質為天然橡膠,橡膠墊的厚度為1cm,橡膠墊的體積和拇指氣缸的體積之比為1:3,所以當拇指氣缸夾緊鋼材時,橡膠墊有緩衝的作用,且橡膠墊使鋼材和拇指氣缸不直接接觸,從而保護拇指氣缸和鋼材,同時橡膠墊可以增加拇指氣缸和鋼材的摩擦係數,當磨石對鋼材進行拋光時,拇指氣缸可以更好的穩定鋼材,進而使鋼材表面被拋光的更漂亮和更光滑。
因為還包括有限位塊,滑軌底部左側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限位塊,限位塊的左視截面形狀為長方形,限位塊的立體形狀為長方體形,限位塊的材質為Q235鋼,所以當滑塊間歇向左和向右移動時,限位塊可以限制滑塊向左移動的距離,從而防止滑塊滑出滑軌,同時防止磨石和拇指氣缸接觸,從而延長磨石和拇指氣缸的使用壽命。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對工業鋼材表面進行拋光的效果,同時通過磨石的左右移動和拇指氣缸帶動鋼材的轉動,使鋼材表面得到全方位的拋光,且磨石隨第三轉軸轉動,磨石對鋼材表面進行拋光將更加迅速,進而提高鋼材表面的拋光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五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支架,2-支撐杆,3-旋轉電機,4-第一轉軸,5-拇指氣缸,6-第一定滑輪,7-第二定滑輪,8-拉繩,9-電動繞線輪,10-滑軌,11-支板,12-第一氣缸,13-滑塊,14-彈性元件,15-擋板,16-連杆,17-磨石,18-放置板,19-第一皮帶輪,20-平皮帶,21-第二皮帶輪,22-第一軸承座,23-第二轉軸,24-第一錐齒輪,25-第二軸承座,26-第二錐齒輪,27-第三轉軸,28-橡膠墊,29-限位塊,30-第一加強筋,31-工具箱,32-第二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工業鋼材表面拋光機,如圖1-5所示,包括有支架1、支撐杆2、旋轉電機3、第一轉軸4、拇指氣缸5、第一定滑輪6、第二定滑輪7、拉繩8、電動繞線輪9、滑軌10、支板11、第一氣缸12、滑塊13、彈性元件14、擋板15、連杆16、磨石17和放置板18;支架1內底部中央和右側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支撐杆2,支撐杆2頂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放置板18,支架1內左壁下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旋轉電機3,旋轉電機3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第一轉軸4,第一轉軸4右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拇指氣缸5,第一定滑輪6通過第一支杆焊接在支架1內左壁上,第一定滑輪6可轉動,第一定滑輪6位於旋轉電機3上方,第二定滑輪7通過第二支杆焊接在支架1內左壁上方,第二定滑輪7可轉動,第二定滑輪7位於第一定滑輪6上方,支架1內頂部中央和右側均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氣缸12,第一氣缸12底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支板11,支板11底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滑軌10,滑軌10上滑動式的連接有滑塊13,滑塊13和滑軌10配合,滑塊13底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連杆16,連杆16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磨石17,滑軌10底部右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擋板15,擋板15左側和滑塊13右側之間設有彈性元件14,彈性元件14的左端通過掛鈎連接的方式和滑塊13右側連接,彈性元件14的右端通過掛鈎連接的方式和擋板15左側連接,滑軌10前側左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電動繞線輪9,電動繞線輪9上繞有拉繩8,拉繩8依次繞過第二定滑輪7和第一定滑輪6,拉繩8末端通過掛鈎連接的方式和滑塊13左側連接。
還包括有第一皮帶輪19、平皮帶20、第二皮帶輪21、第一軸承座22、第二轉軸23、第一錐齒輪24、第二軸承座25、第二錐齒輪26和第三轉軸27,第一轉軸4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電動繞線輪9,支架1內左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軸承座22,第一軸承座22位於旋轉電機3的上方,第一軸承座22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轉軸23,第二轉軸23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皮帶輪21和第一錐齒輪24,第二皮帶輪21和第一皮帶輪19之間繞有平皮帶20,滑塊13底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軸承座25,第二軸承座25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三轉軸27,第三轉軸27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錐齒輪26,第一錐齒輪24位於第二錐齒輪26的上方,第三轉軸27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連杆16連接。
還包括有橡膠墊28,拇指氣缸5內底部、頂部和左壁上均通過膠接的方式連接有橡膠墊28,橡膠墊28的材質為天然橡膠,橡膠墊28的厚度為1cm,橡膠墊28的體積和拇指氣缸5的體積之比為1:3。
還包括有限位塊29,滑軌10底部左側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限位塊29,限位塊29的左視截面形狀為長方形,限位塊29的立體形狀為長方體形,限位塊29的材質為Q235鋼。
還包括有第一加強筋30,支架1內左壁上方和支架1內頂部左側之間設有第一加強筋30,第一加強筋30的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支架1內左壁上方連接,第一加強筋30的頂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支架1內頂部左側連接。
還包括有工具箱31,右方的支撐杆2的右側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工具箱31,工具箱31的材質為不鏽鋼,工具箱31的底部離支架1內底部的距離為3cm,工具箱31的容積為10L。
還包括有第二加強筋32,左方的支撐杆2右側上方和放置板18底部設有第二加強筋32,第二加強筋32的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左方的支撐杆2右側上方連接,第二加強筋32的頂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放置板18底部連接。
第一轉軸4、第二轉軸23和第三轉軸27的材質均為Q235鋼,第一轉軸4、第二轉軸23和第三轉軸27的立體形狀均為圓柱體形,第一轉軸4和第二轉軸23的直徑均為4cm,第三轉軸27的直徑為3cm。
支架1的主視截面的形狀為U字形,支架1的底部、左壁和頂部的厚度均為8cm,支架1的底部、左壁和頂部的材質均為Q235鋼,支架1的內壁和外壁均為光滑平面。
工作原理:當要對工業鋼材表面進行拋光時,啟動第一氣缸12縮短,第一氣缸12帶動支板11向上移動,支板11帶動滑軌10向上移動,滑軌10帶動滑塊13和連杆16向上移動,連杆16帶動磨石17向上移動,當磨石17向上移動到適當位置時,第一氣缸12停止工作,工人可以把鋼材放置在放置板18上,且鋼材左端放置在拇指氣缸5內,這時啟動拇指氣缸5工作,拇指氣缸5將夾緊鋼材的左端。當鋼材被拇指氣缸5夾緊時,啟動第一氣缸12伸長,第一氣缸12帶動支板11、滑軌10、滑塊13和連杆16向下移動,連杆16帶動磨石17向下移動,當磨石17和鋼材表面接觸時,啟動旋轉電機3轉動,旋轉電機3帶動第一轉軸4轉動,第一轉軸4帶動拇指氣缸5轉動,拇指氣缸5帶動鋼材轉動,磨石17將對鋼材的表面進行拋光,同時啟動電動繞線輪9間歇正轉和反轉,電動繞線輪9將間歇收回和放出拉繩8,滑塊13在拉繩8的拉力和彈性元件14的彈力作用下間歇向左和向右移動,滑塊13帶動連杆16和磨石17間歇向左和向右移動,磨石17可以對鋼材表面進行全方位的進行打磨,從而對鋼材表面進行全方位的拋光,使鋼材符合使用標準。當鋼材表面被拋光好時,旋轉電機3停止轉動,第一轉軸4和拇指氣缸5將停止轉動,這時啟動第一氣缸12縮短,第一氣缸12將帶動支板11、滑軌10、滑塊13和連杆16向上移動,連杆16帶動磨石17向上移動,當磨石17向上移動復位時,第一氣缸12停止工作,這時拇指氣缸5停止工作,拇指氣缸5將不再夾緊鋼材,工人可以把拋光好的鋼材搬離放置板18。重複上述步驟,可以對下一鋼材進行拋光。
因為還包括有第一皮帶輪19、平皮帶20、第二皮帶輪21、第一軸承座22、第二轉軸23、第一錐齒輪24、第二軸承座25、第二錐齒輪26和第三轉軸27,第一轉軸4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電動繞線輪9,支架1內左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軸承座22,第一軸承座22位於旋轉電機3的上方,第一軸承座22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轉軸23,第二轉軸23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皮帶輪21和第一錐齒輪24,第二皮帶輪21和第一皮帶輪19之間繞有平皮帶20,滑塊13底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軸承座25,第二軸承座25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三轉軸27,第三轉軸27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錐齒輪26,第一錐齒輪24位於第二錐齒輪26的上方,第三轉軸27底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連杆16連接,所以當拇指氣缸5夾緊鋼材時,啟動第一氣缸12伸長,第一氣缸12帶動支板11、滑軌10和滑塊13向下移動,滑塊13帶動第二軸承座25向下移動,第二軸承座25帶動第三轉軸27、連杆16和磨石17向下移動,當磨石17和鋼材表面接觸時,第二錐齒輪26和第一錐齒輪24嚙合,第一氣缸12停止工作。同時旋轉電機3轉動時,旋轉電機3帶動第一轉軸4轉動,第一轉軸4帶動第一皮帶輪19和拇指氣缸5轉動,第一皮帶輪19通過平皮帶20帶動第二皮帶輪21轉動,第二皮帶輪21通過第二轉軸23帶動第一錐齒輪24轉動,第一錐齒輪24帶動第二錐齒輪26轉動,第二錐齒輪26帶動第二轉軸23轉動,第二轉軸23帶動連杆16和磨石17轉動,這時磨石17在對鋼材表面進行全方位拋光時,磨石17轉動可以加快鋼材表面拋光的速度,從而提高鋼材表面拋光的效率。
因為還包括有橡膠墊28,拇指氣缸5內底部、內頂部和內左壁上均通過膠接的方式連接有橡膠墊28,橡膠墊28的材質為天然橡膠,橡膠墊28的厚度為1cm,橡膠墊28的體積和拇指氣缸5的體積之比為1:3,所以當拇指氣缸5夾緊鋼材時,橡膠墊28有緩衝的作用,且橡膠墊28使鋼材和拇指氣缸5不直接接觸,從而保護拇指氣缸5和鋼材,同時橡膠墊28可以增加拇指氣缸5和鋼材的摩擦係數,當磨石17對鋼材進行拋光時,拇指氣缸5可以更好的穩定鋼材,進而使鋼材表面被拋光的更漂亮和更光滑。
因為還包括有限位塊29,滑軌10底部左側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限位塊29,限位塊29的左視截面形狀為長方形,限位塊29的立體形狀為長方體形,限位塊29的材質為Q235鋼,所以當滑塊13間歇向左和向右移動時,限位塊29可以限制滑塊13向左移動的距離,從而防止滑塊13滑出滑軌10,同時防止磨石17和拇指氣缸5接觸,從而延長磨石17和拇指氣缸5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