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19:20:41
專利名稱:一種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木塑複合材料的建築模板,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於混凝土加工處理的建築模板,屬於建築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建設部發文取締建築用小規板(鋼膜板),現在市場上取而代之的主要是竹膠板、竹膠復膜板、木質膠合板、木質膠合復膜板等產品。但是,竹質和木質建築模板在施工中遇水分層鼓包,不耐酸鹼腐蝕,使用次數少(最好的復膜板使用次數也多在10次以下),綜合成本高(約6元/m2·次),且不能回收再利用,造成木材、竹材資源上的巨大浪費。
木塑複合材料是近年興起的一種新材料,它以塑料、木質纖維粉為主要原料加工製作而成,用途廣泛。申請號為02160123.2的名為「一種木塑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的中國專利,申請號為01119861.3的名為「一種塑木材料建築模板及其生產製備方法」的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為02157950.4的名為「木塑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木塑複合材料的板材和片材製備方法」的中國專利申請,以及Document Number為20040126515的名為「Wood-plastic compositehaving improved strength」的美國專利申請等等,均是這一領域的技術。但是,現有技術的木塑複合材料模板的韌性差、彈性模量低、強度不足、耐磨性差、耐熱性能較低、受熱變形較大、使用次數少,還不能達到用作建築模板的要求。國內外市場上目前還沒有比較成熟的用作建築模板的木塑複合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本低、韌性好、強度高、耐磨性好、抗強酸強鹼、受熱變形小、使用次數多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並提供其製備方法和主要用途。
本發明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其成分包括主料、輔料和助劑,主料為PVC樹脂或/和PVC塑料(新料或廢舊料)、木質纖維粉,輔料為鈣粉、PE樹脂、短玻纖,助劑為穩定劑、加工助劑、抗衝改性劑、產品內潤滑劑、增塑劑、產品外表面潤滑劑,其重量比例如下主料中,PVC樹脂或/和PVC塑料含量佔主料的30-60%(如果是PVC樹脂或PVC塑料是新料,含量可以偏低;如果PVC塑料是回收的廢舊料,含量則應當偏高,因為PVC廢舊塑料在前次成品時就已經添加了填充原料,並在多次擠出和使用後降低了樹脂的連接性能,所以使用PVC廢舊塑料時就要調高比例,達到一定的連接性能),木質纖維粉含量佔主料的40-70%;輔料中,鈣粉含量佔主料重量的6-15%,PE樹脂含量佔主料重量的2-8%,短玻纖含量佔主料重量的2-6%;助劑中,穩定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2-3%;加工助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0.5-1%,用以提高加工性能、改善塑化效果;抗衝改性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1-2%,用以提高抗衝擊力;產品內潤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0.5-1%;增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1-1.5%,用以提高塑化效果;產品外表面潤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1-1.5%。
上述木質纖維粉可以是稻殼粉、花生殼粉、秸稈粉、玉米芯粉、植物莖葉粉、鋸末、刨花粉、廢紙粉或以上多類粉末的混合物。
上述短玻纖直徑為4-7μm,長20-30μm。
為了讓產品強度更好,使用的鈣粉優選碳酸鈣粉。
上述穩定劑、加工助劑、抗衝改性劑、產品內潤滑劑、增塑劑、產品外表面潤滑劑分別首選複合鉛、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氯化聚乙烯(CPE)、硬脂酸、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聚乙烯蠟。
上述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可以是實心板,可以是實心加筋板,可以是中空加筋板。實心加筋板的結構是在呈扁平狀長方體的木塑複合材料實心板外單表面分布有木塑複合材料筋條,其剖面呈凹凸型。中空加筋板的結構是在呈扁平狀長方體的木塑複合材料模板內部具有若干空腔,空腔由模板內部的木塑複合材料筋條之間的間隔形成,空腔剖面形狀可以是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等多種。中空加筋板的雙面均可作澆砼面使用。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的筋條均勻分布,疏密度根據實際應用需求調整,越密則強度越大。
上述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的製備方法,採用如下工藝步驟(參見圖7)第一步按重量選取主料、輔料和助劑,主料選取PVC樹脂或/和PVC塑料粉料30-60份(如前所述,如果是PVC樹脂或PVC塑料是新料,含量可以偏低;如果PVC塑料是回收的廢舊料,含量則應當偏高,且需要分煉),粉碎、研磨、烘乾木質纖維粉40-70份,主料共100份;輔料選取佔主料重量6-15%的鈣粉、佔主料重量2-8%的PE樹脂、佔主料重量2-6%的短玻纖;助劑選取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2-3%的穩定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5-1%的加工助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2%的抗衝改性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5-1%的產品內潤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1.5%的增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1.5%的產品外表面潤滑劑。
第二步將上述原料混合,投入到有排氣裝置和單獨加料口、能自動卸料、並高速攪拌的冷熱混料機的熱混料桶中,加熱到110-130℃,攪拌20-40分鐘,得到木塑混合料,再將此木塑混合料排放入冷熱混料機的冷混料桶中,攪拌冷卻到40-60℃;第三步將上述木塑混合料加入擠出主機,擠出到模具,再壓延成型、修邊、切割或真空冷卻成型、切割,得到一定尺寸大小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
該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的製備中,所用木質纖維粉可以是稻殼粉、花生殼粉、秸稈粉、玉米芯粉、植物莖葉粉、鋸末、刨花粉、廢紙粉或上述粉末的混合物,經粉碎、研磨後粒度為40-80目,經烘乾後水分含量小於3%;所用鈣粉為碳酸鈣粉,粒度為500-800目;所用短玻纖直徑為4-7μm,長20-30μm;所用穩定劑、加工助劑、抗衝改性劑、產品內潤滑劑、增塑劑、產品外表面潤滑劑分別首選複合鉛、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氯化聚乙烯(CPE)、硬脂酸、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聚乙烯蠟。
該製備方法的第三步中,擠出主機為雙螺杆錐雙主機,並有排氣排溼裝置;使用不同的模具可形成實心板、或實心加筋板、或中空加筋板,實心板模具為片狀口模,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的模具為與產品斷面相吻合的模具;實心板採用三輥壓延成型,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採用真空冷卻成型。
實心板經模具到三輥壓延成型到冷卻臺後雙割片修邊,經計米儀根據所需長度尺寸定長後,再橫向單割片切斷為成品下線。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經定型模後到真空定型臺定型冷卻後,經計米儀根據所需長度尺寸定長後,再橫向單割片切斷為成品下線。
根據建築模板具體應用的不同需求和使用工況,可以調整產品寬度、厚度、長度、筋條尺寸、中空間距,以達到不同強度、韌性,適應不同的用途。
木塑擠出的模具體系未使用傳統的定型模,借鑑了PVC塑鋼門窗型材模具體系中的水冷卻、真空水箱,借鑑了PVC發泡模具體系中的模頭出口處冷卻板的設計理念,並考慮到以下情況①由於擠出製品內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因此模頭與定型套之間不能有空隙存在,否則將影響製品的表面質量,這導致了模頭內背壓升高;②模頭上直接裝備一塊或多塊冷卻板;③對於中空型材的模具,其內部的軸芯延至端部冷卻板;不用幹定型,從模頭直接入真空渦流水箱或水箱中冷卻。
在本建築模板的生產過程中,成品檢驗合格的包裝、入庫;不合格的廢品和下腳料,可以與回收、分煉的廢舊木塑複合材料一起混合,粉碎,再加工利用。
本發明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可應用於混凝土建築中,包括剪力牆、垂直牆板、水平樓面、圓柱模、異型模、橋梁、大壩、隧道、梁柱的混凝土建築。
本發明優化了木塑複合材料模板的配方和結構加入短玻纖,增加韌性和強度;加入鈣粉,提高強度;加入少量PE樹脂,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增加PVC的柔軟度,並促進短玻纖與其它原料相容;將現有技術的平板式結構改為加筋結構,進一步提高了強度和韌性。這些改進使木塑複合材料模板可實際應用於建築領域,並且增加了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
經過申請人所在工業園和申請人在北京的委託機構的多次試驗與檢測,本發明表現出如下有益效果①產品不怕蟲蛀,不長真菌,抗強酸強鹼,不吸水分,不易變形,耐磨,耐腐,強度高,韌性好。
②機械性能好可製成各種形狀、尺寸的模板,可鋸、可刨、可釘,使用維修簡單。
③受熱變形小,導熱係數低,利於冬季施工保溫。
④產品成本低平均使用成本約2元/m2·次,是鋼膜板、竹膠板、木質膠合板的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工程造價。
⑤節約資源可充分利用稻殼、花生殼、麥杆、鋸末等廢棄資源,添加比例在主料的40%以上,替代竹、木材料,減少對樹、竹的砍伐。
⑥環保產品可在使用30次以上之後,回收再利用。
⑦便於使用表面光滑,平整,易於脫膜,並使澆砼後的表面取消二次抹灰作業,縮短裝修作業工期,實現建築用清水模。
圖1是實心板剖面圖。
圖2是實心加筋板剖面圖。
圖3是空腔剖面為長方形的中空加筋板剖面圖。
圖4是空腔剖面為正方形的中空加筋板剖面圖。
圖5是空腔剖面為圓形的中空加筋板剖面圖。
圖6是空腔剖面為橢圓形的中空加筋板剖面圖。
圖7是製備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的工藝流程圖。
圖中標號如下1實心板;2筋條;3空腔。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按重量收集、分揀60份稻殼,經粉碎、研磨後粒度為40-80目,經烘乾後水分含量小於3%;按重量選取PVC全新塑料粉料40份,選取粒度為500-800目的碳酸鈣粉11份,PE樹脂5份,直徑5μm,長25μm的短玻纖4份。
助劑選取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3%的複合鉛、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5%的丙烯酸酯共聚物(ACR)、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5%的氯化聚乙烯(CPE)、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的硬脂酸、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2%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3%的聚乙烯蠟。
將上述主料、輔料、助劑混合,投入到有排氣裝置和單獨加料口、能自動卸料、並高速攪拌的冷熱混料機的熱混料桶中,加熱到110℃,攪拌40分鐘,得到木塑混合料,再將此木塑混合料排放入冷熱混料機的冷混料桶中,攪拌冷卻到40℃。將上述木塑混合料加入有排氣排溼裝置的φ92/188錐形雙螺杆錐雙主機的擠出主機,機筒有160℃、165℃、170℃、175℃、170℃、170℃六段加熱區,熔體壓力5-10Mpa,熔體溫度160-165℃,螺杆轉速15-20rpm。擠出機連接衣架式擠出模具,模口型為長方形,調整模唇厚度為12mm。擠出到此片狀口模的實心板模具,再採用三輥壓延成型,到冷卻臺後雙割片修邊,經計米儀定長後,再橫向單割片切斷為成品下線,製成外雙平的實心板結構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實心板1幅寬1200mm,厚12mm,長2400mm。
本產品承重約1T/m2,成本約3600元/噸,可應用於剪力牆、垂直牆板、水平樓面、圓柱模、異型模、橋梁、大壩、隧道、梁柱等混凝土建築的施工中。
生產過程中,成品檢驗合格的包裝、入庫;不合格的廢品和下腳料,與回收、分煉的廢舊木塑複合材料一起混合,粉碎,再加工利用。
實施例二按重量收集、分揀70份花生殼,粉碎、研磨成粉狀,篩選粒度為40-80目,經烘乾後水分含量小於3%;按重量選取PVC樹脂30份,選取粒度為500-800目的碳酸鈣粉15份,PE樹脂8份,直徑6μm,長30μm的短玻纖5份。
助劑選取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2%的複合鉛、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的丙烯酸酯共聚物(ACR)、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6%的氯化聚乙烯(CPE)、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8%的硬脂酸、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3%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2%的聚乙烯蠟。
將上述主料、輔料、助劑混合,投入到有排氣裝置和單獨加料口、能自動卸料、並高速攪拌的冷熱混料機的熱混料桶中,加熱到120℃,攪拌30分鐘,得到木塑混合料,再將此木塑混合料排放入冷熱混料機的冷混料桶中,攪拌冷卻到50℃。將上述木塑混合料加入有排氣排溼裝置的φ92/188錐形雙螺杆錐雙主機的擠出主機,機筒分160℃、165℃、170℃、175℃、170℃、170℃六段加熱區,熔體壓力5-10Mpa,熔體溫度160-165℃,螺杆轉速15-20rpm。擠出機連接衣架式加筋擠出模具,模口型為長方形加筋條狀,與產品剖面相吻合。擠出到此實心加筋板模具,再採用真空冷卻成型,經定型模後到真空定型臺定型冷卻後,經計米儀定長後,橫向單割片切斷為成品下線。製成外單平的實心加筋板結構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幅寬1000mm,實心板1厚6mm,長2800mm,筋條2厚6mm,寬8mm,間距30mm。
本產品承重約1T/m2,成本約3400元/噸,可應用於剪力牆、垂直牆板、水平樓面、圓柱模、異型模、橋梁、大壩、隧道、梁柱等混凝土建築的施工中。
生產過程中,成品檢驗合格的包裝、入庫;不合格的廢品和下腳料,與回收、分煉的廢舊木塑複合材料一起混合,粉碎,再加工利用。
實施例三按重量收集、分揀50份麥杆、玉米杆和玉米芯,粉碎、研磨成粉狀,篩選粒度為40-80目,經烘乾後水分含量小於3%;按重量選取PVC樹脂10份、PVC全新塑料粉料20份、PVC廢舊塑料粉料20份,選取粒度為500-800目的碳酸鈣粉6份,PE樹脂4份,直徑4μm,長20μm的短玻纖3份。
助劑選取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2.5%的複合鉛、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7%的ACR、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的CPE、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7%的硬脂酸、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4%的DOP、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5%的聚乙烯蠟。
將上述主料、輔料、助劑混合,投入到有排氣裝置和單獨加料口、能自動卸料、並高速攪拌的冷熱混料機的熱混料桶中,加熱到130℃,攪拌20分鐘,得到木塑混合料,再將此木塑混合料排放入冷熱混料機的冷混料桶中,攪拌冷卻到60℃。將上述木塑混合料加入有排氣排溼裝置的φ92/188雙螺杆錐雙主機的擠出主機,機筒分160℃、165℃、170℃、175℃、170℃、170℃六段加熱區,熔體壓力5-10Mpa,熔體溫度160-165℃,螺杆轉速15-20rpm。擠出機連接衣架式加筋擠出模具,模口型為長方形中空加筋狀,與產品斷面相吻合。擠出到此中空加筋板模具,再採用真空冷卻成型,經定型模後到真空定型臺定型冷卻後,經計米儀定長後,橫向單割片切斷為成品下線。製成外雙平的中空加筋板結構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幅寬800mm,厚20mm,長3000mm,模板內空腔3剖面為長方形,寬25mm,高10mm,長800mm,空腔3由模板內的筋條2間隔形成,筋條2厚10mm,寬12mm,長800mm。
本產品承重約10T/m2,成本約3500元/噸,可應用於剪力牆、垂直牆板、水平樓面、圓柱模、異型模、橋梁、大壩、隧道、梁柱等混凝土建築的施工中。
生產過程中,成品檢驗合格的包裝、入庫;不合格的廢品和下腳料,回收再利用。
實施例四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主料為50份樹葉、麥杆葉和葵花葉的粉末,40份PVC全新塑料粉料、10份PVC廢舊塑料粉料;輔料為12份碳酸鈣粉,2份PE樹脂,2份直徑7μm,長20μm的短玻纖;助劑為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2%的複合鉛、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8%的ACR、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2%的CPE、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5%的硬脂酸、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5%的DOP、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的聚乙烯蠟。
將上述主料、輔料、助劑混合,投入到冷熱混料機的熱混料桶中,加熱到120℃,攪拌30分鐘,再排放入冷混料桶中,攪拌冷卻到50℃。將上述木塑混合料加入擠出主機,擠出到中空加筋板模具,模口型為正方形中空加筋狀,與產品斷面相吻合。再真空冷卻成型、切割,製成中空加筋板結構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幅寬1200mm,厚50mm,長4000mm,模板內空腔3剖面為正方形,寬30mm,高30mm,筋條2寬15mm,長1200mm。
本產品承重約10T/m2,成本約3700元/噸。
實施例五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主料為40份鋸末、刨花粉,10份PVC全新塑料粉料、50份廢舊塑料粉料;輔料為10份碳酸鈣粉,6份PE樹脂,4份直徑5μm,長28μm的短玻纖;助劑為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2.5%的複合鉛、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6%的ACR、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8%的CPE、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6%的硬脂酸、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0%的DOP、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1%的聚乙烯蠟。
將上述主料、輔料、助劑混合,投入到冷熱混料機的熱混料桶中,加熱到110℃,攪拌40分鐘,再排放入冷混料桶中,攪拌冷卻到40℃。將上述木塑混合料加入擠出主機,擠出到中空加筋板模具,模口型為圓形中空加筋狀,與產品斷面相吻合。再真空冷卻成型、切割,製成中空加筋板結構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幅寬1100mm,厚40mm,長2200mm,模板內空腔3剖面為圓形,直徑16mm,間距8mm,筋條2長1000mm。
本產品承重約10T/m2,成本約3200元/噸。
實施例六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主料為40份廢紙粉,60份PVC廢舊塑料粉料;輔料為15份碳酸鈣粉,7份PE樹脂,6份直徑6μm,長30μm的短玻纖;助劑為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3%的複合鉛、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9%的ACR、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2%的CPE、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9%的硬脂酸、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1%的DOP、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4%的聚乙烯蠟。
將上述主料、輔料、助劑混合,投入到冷熱混料機的熱混料桶中,加熱到130℃,攪拌20分鐘,再排放入冷混料桶中,攪拌冷卻到60℃。將上述木塑混合料加入擠出主機,擠出到中空加筋板模具,模口型為橢圓形中空加筋狀,與產品斷面相吻合。再真空冷卻成型、切割,製得中空加筋板結構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幅寬900mm,厚30mm,長2500mm,模板內空腔3剖面為橢圓形,焦距16mm,高10mm,間距10mm,筋條2長900mm。
本產品承重約10T/m2,成本約3100元/噸。
權利要求
1.一種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其成分包括主料、輔料和助劑,其特徵在於主料為PVC樹脂或/和PVC塑料、木質纖維粉,輔料為鈣粉、PE樹脂、短玻纖,助劑為穩定劑、加工助劑、抗衝改性劑、產品內潤滑劑、增塑劑、產品外表面潤滑劑,其重量比例如下a.主料中,PVC樹脂或/和PVC塑料含量佔30-60%,木質纖維粉含量佔40-70%;b.輔料中,鈣粉含量佔主料重量的6-15%,PE樹脂含量佔主料重量的2-8%,短玻纖含量佔主料重量的2-6%;c.助劑中,穩定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2-3%,加工助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0.5-1%,抗衝改性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1-2%,產品內潤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0.5-1%,增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1-1.5%,產品外表面潤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的1-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木質纖維粉可以是稻殼粉、花生殼粉、秸稈粉、玉米芯粉、植物莖葉粉、鋸末、刨花粉、廢紙粉或上述粉末的混合物;所述鈣粉為碳酸鈣粉;所述短玻纖直徑為4-7μm,長20-30μm;所述穩定劑、加工助劑、抗衝改性劑、產品內潤滑劑、增塑劑、產品外表面潤滑劑分別為複合鉛、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氯化聚乙烯(CPE)、硬脂酸、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聚乙烯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其特徵在於該模板為實心板(1),或實心加筋板,或中空加筋板;所述實心加筋板的結構是在呈扁平狀長方體的木塑複合材料實心板(1)外單表面分布有木塑複合材料筋條(2),其剖面呈凹凸型;所述中空加筋板的結構是在呈扁平狀長方體的木塑複合材料模板內部具有若干空腔(3),空腔(3)由模板內部的木塑複合材料筋條(2)之間的間隔形成;所述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的筋條(2)均勻分布,疏密度根據實際應用需求調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的製備方法,依次採用如下工藝步驟a.按重量選取主料、輔料和助劑,主料選取PVC樹脂或/和PVC塑料粉料30-60份(回收的廢舊PVC塑料需要分煉),粉碎、研磨、烘乾木質纖維粉40-70份,主料共100份;輔料選取佔主料重量6-15%的鈣粉、佔主料重量2-8%的PE樹脂、佔主料重量2-6%的短玻纖;助劑選取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2-3%的穩定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5-1%的加工助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2%的抗衝改性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5-1%的產品內潤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1.5%的增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1.5%的產品外表面潤滑劑;b.將上述原料混合,投入到冷熱混料機的熱混料桶中,加熱到110-130℃,攪拌20-40分鐘,得到木塑混合料,再將此木塑混合料排放入冷熱混料機的冷混料桶中,攪拌冷卻到40-60℃;c.將上述木塑混合料加入擠出主機,擠出到模具,再壓延成型、修邊、切割或真空冷卻成型、切割,得到一定尺寸大小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用木質纖維粉可以是稻殼粉、花生殼粉、秸稈粉、玉米芯粉、植物莖葉粉、鋸末、刨花粉、廢紙粉或上述粉末的混合物,經粉碎、研磨後粒度為40-80目,經烘乾後水分含量小於3%;所用鈣粉為碳酸鈣粉,粒度為500-800目;所用短玻纖直徑為4-7μm,長20-30μm;所用穩定劑、加工助劑、抗衝改性劑、產品內潤滑劑、增塑劑、產品外表面潤滑劑分別為複合鉛、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氯化聚乙烯(CPE)、硬脂酸、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聚乙烯蠟。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擠出主機為雙螺杆錐雙主機,並有排氣排溼裝置;實心板(1)模具為片狀口模,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的模具為與產品斷面相吻合的模具;實心板(1)採用三輥壓延成型,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採用真空冷卻成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的製備方法,依次採用如下工藝步驟a.按重量選取主料、輔料和助劑,主料選取PVC樹脂或/和PVC塑料粉料30-60份(回收的廢舊PVC塑料需要分煉),粉碎、研磨、烘乾木質纖維粉40-70份,主料共100份;輔料選取佔主料重量6-15%的鈣粉、佔主料重量2-8%的PE樹脂、佔主料重量2-6%的短玻纖;助劑選取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2-3%的穩定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5-1%的加工助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2%的抗衝改性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0.5-1%的產品內潤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1.5%的增塑劑、佔主料與輔料總重量1-1.5%的產品外表面潤滑劑;b.將上述原料混合,投入到冷熱混料機的熱混料桶中,加熱到110-130℃,攪拌20-40分鐘,得到木塑混合料,再將此木塑混合料排放入冷熱混料機的冷混料桶中,攪拌冷卻到40-60℃;c.將上述木塑混合料加入擠出主機,擠出到模具,再壓延成型、修邊、切割或真空冷卻成型、切割,得到一定尺寸大小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用木質纖維粉可以是稻殼粉、花生殼粉、秸稈粉、玉米芯粉、植物莖葉粉、鋸末、刨花粉、廢紙粉或上述粉末的混合物,經粉碎、研磨後粒度為40-80目,經烘乾後水分含量小於3%;所用鈣粉為碳酸鈣粉,粒度為500-800目;所用短玻纖直徑為4-7μm,長20-30μm;所用穩定劑、加工助劑、抗衝改性劑、產品內潤滑劑、增塑劑、產品外表面潤滑劑分別為複合鉛、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氯化聚乙烯(CPE)、硬脂酸、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聚乙烯蠟。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擠出主機為雙螺杆錐雙主機,並有排氣排溼裝置;實心板(1)模具為片狀口模,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的模具為與產品斷面相吻合的模具;實心板(1)採用三輥壓延成型,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採用真空冷卻成型。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可應用於混凝土建築中,包括剪力牆、垂直牆板、水平樓面、圓柱模、異型模、橋梁、大壩、隧道、梁柱的混凝土建築。
11.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可應用於混凝土建築中,包括剪力牆、垂直牆板、水平樓面、圓柱模、異型模、橋梁、大壩、隧道、梁柱的混凝土建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木塑複合材料建築模板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屬建築材料領域。針對現有技術韌性差、強度小、成本高等不足,本發明以PVC樹脂或/和塑料(新料或廢舊料)、木質纖維粉為主料,以鈣粉、PE樹脂、短玻纖為輔料,並加入助劑,通過混合、加熱、攪拌、擠出到模具、冷卻成型、切割等步驟製成模板,還可以在製備過程中通過增加不同形式的筋條結構增大模板的強度,可用作混凝土加工處理的建築模板。本發明可多次回收利用,環保、節約資源、成本低;模板耐磨,不怕蟲蛀,不吸水分,不易變形,機械性能好,導熱係數低,抗強酸強鹼。
文檔編號C08L27/06GK1948665SQ20051002183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0日
發明者趙樹輝 申請人:四川自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