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說過的話讓粉絲感動的哭(明星用原聲說臺詞)
2023-07-17 02:22:21 1
藝綻公眾號 | 記者 金力維
古偶劇《星漢燦爛》在鵝廠剛一上新,粉絲就把吳磊和趙露思的原聲臺詞吹上熱搜。
只能感慨一句,古偶劇苦原聲久已。
如今,粉絲們證明自家偶像有演技的例據又多了一項:本人用原聲說臺詞。
其實,好多粉絲壓根沒在電視劇裡聽過自家偶像的真人原聲。還有的粉絲對偶像原聲出演,內心其實是抗拒的,他們更希望由「配音大大」來個後期「精修」。
比如,《將夜2》發布預告片時全員原聲臺詞,但男主角王鶴棣那略帶四川口音,AI一般毫無抑揚頓挫和節奏感的臺詞,完全不像是在演古裝劇。竟然也遭到了粉絲的堅決抵制,最終的播出版中,劇組無奈又換上了配音。
說來,《將夜2》的導演正是大熱劇《夢華錄》的導演楊陽,《夢華錄》裡她終於實現了全員原聲臺詞自由。
雖說陳曉、劉亦菲的原聲也暴露了他們各自的臺詞短板。劉亦菲鼻音過重、有些斷句頻繁毛病;陳曉則是聲線太尖,不夠渾厚,不太符合觀眾對古偶男主角的期待。尤其是劇中飾演簫渭的演員,因為一句臺詞裡連著兩個「不讓」全含在嘴裡咬字不清,被網友調侃為「會說英語的brown弟弟」,這個綽號恐怕要追隨這位演員直到他有朝一日能把臺詞說清楚了為止。
搞笑歸搞笑,不過《夢華錄》不再是古偶劇裡千篇一律的熟悉配音,觀眾聽到了演員明顯帶有個人特質的真人原聲,已是倍感驚喜。
本來,演員用自己的聲音說臺詞是基本功,也應該是影視表演的常態,配音則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近十年來,配音卻成了國產劇尤其是古偶劇的主流操作。一組2015年的數據顯示:國產電視劇產量15320集,再加上各類引進劇,需要配音工作配合的劇集有80%以上。到2018年,知乎上有一個「什麼時候你對中國電影、電視劇最失望」的問題下,一位用戶回答是:「現在的國產劇太無聊了太單調了,一邊是邊江和季冠霖談戀愛,一邊是阿傑和季冠霖談戀愛……說真的,現在小鮮肉的演技全靠配音大大撐著了。」
一方面,配音大大降低了表演門坎,讓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明星成為主演並迅速走紅;另一方面,配音泛濫也造就了一大批必須用配音才能完成表演,被網友們嘲諷為「演貝」的演員。
還有一批科班出身的年輕演員,在學校裡扎紮實實地受過臺詞訓練,拍戲幾年後,臺詞水平卻呈現斷崖式下降。
既然市場不會懲罰一個臺詞表現不好的演員,那麼苦練臺詞就成了一件性價比不高的事情。很多明星在未成名階段還是原聲臺詞,成名後為了省時、省力、遮醜,開始「御用」一兩位配音演員。
聽不清臺詞,說錯了?情緒沒張力?沒關係,導演為圖方便,都能一條過,反正最後有配音「兜底」。演員更是抱著現場不是同期音,後期用配音的心態,即使不用「12345」來代替背詞,卻也不再細摳臺詞裡的斷句和重音,順著自己的語言習慣差不多說下來就行。
然而,配音演員在影視行業的地位並不高,片酬還不及頭部演員的一個零頭。他們需要高效速成地工作,往往一人分飾幾個角色,幾個人通力配合,最多不用十天就能完成一部數十集的古裝大劇。季冠霖配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所有白淺的戲份只花了6天;沈磊為《步步驚心》和《花千骨》裡的男主角配音,40集的配了一天半,58集的配了2天。因此,配音演員對演員原聲臺詞的所謂精修,也大致等同於磨皮和濾鏡的效果,趨向千篇一律。
最終,濫用配音就層層遞進,演變成了影視行業「只追求及格」的整體創作懈怠。粗製濫造直至令觀眾反感,反噬到觀眾對配音的態度,從「樂見其成」到「無所謂」,漸漸走向了「堅決抵制」。
今年,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播出平臺開始做出改變,助推演員亮出自己的原聲臺詞。坊間傳聞,由於《夢華錄》用原聲臺詞並未讓劇集失分,還被譽為古偶劇中的一股清流。這大大提振了「鵝廠」的信心,決定未來將在古偶劇自製劇中悉數啟用演員原音。
暑期檔是古偶劇的天下,接檔《夢華錄》的《星漢燦爛》用了趙露思和吳磊的原聲臺詞,緊隨其後備播的《玉骨遙》也已確定用肖戰和任敏的原聲。此消息一出迅速衝上熱搜,評論區裡一片「開心」和「期待」。
眼看,古偶主演們就要在原聲臺詞上開卷了!作為觀眾,當然樂見其成。相信,這也會成為國產劇整體提升業務水平的一個契機,演員們的臺詞水平,該觸底反彈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