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竇桂梅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2023-07-13 17:40:13 1

篇一:竇桂梅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拜讀了竇桂梅老師的《回到教育原點》,她堅持的理念是:我是教母語的,我是教人學母語的,我是用母語教人的。她注重兒童習慣的養成,提出了「三個一」的質量目標,即: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竇老師認為,讓學生打牢基礎才能讓學生用一靈一肉支撐起「人」字的一撇一捺。竇老師的的見解精彩紛呈,敘事說理聲情並茂,既幽默詼諧又博大精深,讓人看得意猶未盡、手不釋卷。

  竇老師在書中所敘述的一個個案例,流露出她對教育的孜孜以求,對孩子們深深的愛。我總認為:一個人只有在他真心付出的時候,才會在乎。越是在乎,越是難忘,恰好也說明了他付出的越多,正是由於竇老師平時的真情付出,才換來今天他們師生之間的深情厚誼和不凡的教育人生。

  從教以來,月月年年,我也曾彷徨過,也曾抱怨過,看完了這本書我無時無刻不被竇老師的對教育事業那份赤誠所感動,對她自我超越那份認真所震撼,對她對讀書的痴迷和狂熱而思索。

  一節課原來也可以是一種藝術品的展示,原來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原來可以有如此深遠的影響。而這一切都是源於竇桂梅老師對夢想的不懈追求,源於她對理想的點點營造。才使她從一個山區的農家小姑娘最終成為一代名師。寒夜孤燈,她披衣裹被,捧書卷、聞墨香。我被她高雅的人格折服,更為她真誠的獨白而驚嘆。

 
篇二:竇桂梅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回到教育的原點》得到這本書是在一次偶然的聽課過程中。聽完她的課也讓我情不自禁地翻開這本書進行潛心閱讀。名師的風採總是那麼得吸引人!文中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分析了當前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轉眼,從走上教師的崗位已有5年。在這五年中經過許許多多的四十分鐘課堂,課到底該如何上這個問題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從未停止問過自己?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其實我們需要在課堂四十分鐘上見功夫,需要貫通教材,充分理解教材,需要課前認真周密的備課、揣摩學生和學科的特點,需要掌握豐富淵博的專業知識,需要關心周圍的生活等等。上好一節課有時候真的是一種藝術品的展示,可以有美妙的享受,有深遠的影響。

  從這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她愛閱讀,正如她所說「有閱讀,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才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才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只要遇到書,我就情不自禁地翻閱,喜歡的便愛不釋手,有的甚至堵上好幾遍。」她讀兒童經典,她讀文學社科經典讀,讀經典教育書籍。在這本書籍中,她單單舉例的經典教育書籍就有18本,原來她就是這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遠眺。

  自從踏上教育工作崗位開始,閱讀卻越來越遠離我,究竟是為什麼?沒看這本書以前我堂而皇之地用沒有時間安慰自己。可在《回到教育的原點》這本書裡,我卻看到了無論工作多忙,都要披衣裹被,捧書卷、聞墨香的竇桂梅老師的樣子。我想自己必須做個深深的檢討。因為我的讀書意識還很淡薄,讀書還沒有成為我的生命需求。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好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愛讀書的教師;一所好學校應該是書香滿園的地方。我告訴自己從今天開始不要再給自己拒絕閱讀找任何理由和藉口,拯救教師的閱讀從自己做起,從今天做起!


篇三:竇桂梅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頓素貞

  今天有幸聆聽了竇桂梅老師的講座《回到教育的原點》,讓我的心感受到從沒有過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課原來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個教師原來可以如此傳神的傳道,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淺薄。

  在報告中,竇老師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分析了當前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應對的辦法。竇老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善於發現和利用平平常常的小事作為教育的契機,並且尋找和回歸教育的真諦。在語文教學中,竇老師堅持的理念是:我是教母語的,我是教人學母語的,我是用母語教人的。在課程設置中,竇老師注重兒童習慣的養成,提出了「三個一」 的質量目標,即: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竇校長現場朗讀詩時,輕柔的聲音深深吸引了全場老師,富有磁力的聲音讓我置身其中,其中的一首經她一朗誦,我眼睛溼潤了。大家都凝神靜聽,聽著如此美妙的朗誦真是享受!為我們有如此優秀的母語教師鼓掌。她的創新精神也讓我佩服不已,三個超越讓我記憶猶新,「學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真是希望母語教師及家長都能現場感受感受竇老師的風採,並從這樣一位敬業且時刻為學生終生著想的教育者身上悟出一些東西來。

  讓孩子從小愛上書籍,我一直也是這樣的觀點,但通過竇校長的這堂講座後,使我對讓孩子讀精典的範圍擴展了,精典並不局限於名著,也要讓孩子讀一些同時代的精典,真是受益非淺。

  反思自己不禁讓我覺得很慚愧。雖然平時的工作態度非常端正,但是自己的業務能力還要不斷地提高。因為我們自己本身的閱讀量不多,有時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了。要想讓學生增加課外閱讀的積累,我們做教師的必須身體力行,做好表率,才能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篇四:竇桂梅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郭紅

  「為學生的生命奠基,為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奠基」,這就是竇桂梅老師超越的意義所在。「學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課堂又要超越課堂;尊重教師,又要超越教師」,讀著這段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一、竇老師的超越教材

  可以說,「我們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關鍵的作用,我們必須學好它。不過,對語文學科的學習來說,憑一本語文書,一篇課文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語文教材已經不是學生唯一的學習資料,我們在認識上要打破教材作為唯一課程資源的神話」,是啊,作為教師,首先要有這種課程意識,才能把教材看作是實現「課程標準」要求的手段,認真地學習課本教材,做到科學地補充教材,並能準確地加工教材。

  竇老師為了讓孩子們學好語文,帶著孩子們做起了「積累」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延伸擴展,由一篇帶多篇,幾年來,帶領學生在學好教材中的詩詞基礎上,閱讀積累了300多首古今詩詞。從《詩經》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到毛澤東的「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孩子們積累著詩的語言,感受著詩的情懷,搶救了記憶的黃金時代,摒棄了「課內背教條,課外背廣告」的現象。

  但是,「超越教材,不能單單停留在量的積累上,引導學生就教材來說,不是告訴、分析、支解,而是喚醒、體驗、批判、感悟;引導學生真正領悟其精華,就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再創造,努力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策源地。」於是,竇老師讓學生通過各種手段,上網,請教別人,讀有關的書,進行收集、加工、定稿,培養了他們獲取信息、收集資料、處理文字的能力。

  竇老師的超越教材,告訴我們:基於教材但不囿於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籍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經驗等人生涵養的過程。

  二、竇老師的超越課堂

  作為教師,要樹立「讓學生在課堂的40分鐘生命得以增值」的基本理念。竇老師孜孜探求語文教育「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系統效應,儘可能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去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課上,竇老師和學生們一起討論讀書心得,討論西部開發、腐敗現象、庸俗文化,我們一起和大師對話,與專家討論素質教育,請教授給學生講座……課下,一起組織紅領巾志願者服務隊;到部隊夏令營。到農村去體驗生活;和學生一起去滑雪,玩老鷹捉小雞遊戲,跳繩,打雪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當然,更重要的還要引導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會現象和生活內容帶入自己的課堂,寫進自己的考卷。把生命的內在感悟轉化為一種精神產品。

  超越課堂,竇老師告訴我們:語言已經不止是作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語言更是人的生存空間,生存條件,存在方式。學生的生活活動,情感活動,心靈活動等所有的生命運動都是語文學習的過程。

  三、竇老師的超越教師

  「引導學生超越教師,是富有時代魅力的精神境界的表現。超越教師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和點化後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批判,最終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讓學生超越教師,竇老師著力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覺。鼓勵孩子們無拘無束的交流,平等真誠的對話,才會實現超越教師的真正行為。這種感覺需要教師精神的澆灌。

  竇老師告訴我們:超越教師,是學生體驗自己學習所獲得知識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的過程,是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過程,更是追求真實,探求真知,獻身真理的過程。

  竇老師的三個超越,就是教師和學生超越習慣,超越傳統,超越自我的過程,就是生命奠基的過程。

  看了竇老師的三個超越,能想像出她在課堂上營造出的那種美,那種藝術魅力,她對她的職業、她的學生洋溢著的那種真情,她在語文教學中所做出的那些值得我們深思的探求,這些都將會在此後的日子裡,感動我們,感動教育的內心……

  我自認為無法超越竇老師的境界,但是,我卻可以學著、試著嘗試竇老師的方法,因為,竇老師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點亮了明燈。

  感謝《回到教育的起點》,感謝竇桂梅老師。


篇五:竇桂梅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肖慧連  

  《回到教育的原點》是 竇桂梅老師的又一力作,趁著假期,於春節間匆匆讀完,但她那清新質樸的文筆、超前的教育理念、豁達的人生態度卻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語言總是能打動人心,觸及靈魂,發人深省。

  何為教育的原點?在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中,提出教育的原點就是師生中流淌的愛;在王陽明的眼中,教育的原點是在良知裡;在猶太人看來,教育的原點是智慧;在愛因斯坦和羅丹心中,學習才是教育的原點。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語文教學一直奔走在改革的路上,奔跑中風景各異。現在,尋找回歸之路的呼聲不時響起,什麼是教育的原點?竇老師心中的教育原點就是把「愛、良知、智慧、學習」融合在一起,做一個專業、有愛、有良知的老師。

  竇 老師認為,讀書是每個語文教師專業成長必須的生命方式,讀書是最長遠的備課、最好的教學準備。竇老師說:「閱讀史,就是一名語文教師的生命史。」此話一點也不誇張。「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讀書一生」是竇桂梅老師的閱讀態度。她認為好老師的知識結構應該由三塊組成——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在她看來,要以「為學生生命奠基」為追求,必須靠讀書學習進行自身的彌補和進修,要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地吸收和納藏。我們來看看竇老師的閱讀軌跡——啟蒙時的「小人書」叩開了她的閱讀之窗,讀書看報的習慣培養了她的心性,兒童經典幫她和學生建立起共同的話語體系,文學社科經典令她無形中擁有價值判斷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對生命的質感和情調擁有觸摸和創造的能力,經典教育理論書籍令她更敬業更專業。這樣的閱讀是真實的、實用的、快樂的——因為閱讀,她站上了「巨人的肩膀」;因為閱讀,她激情投入;因為閱讀,她卓絕睿智!是的,讀書是教師的本分,也是教師保持智慧鮮活、散發人文氣質的唯一途徑。

  掩卷沉思,反思自己,雖然平時也有讀書,但大都是蜻蜓點水式,只浮於表面,只限於狹窄的閱讀空間,根本沒有深入領略書中的博大精深,就更別說閱讀系統化和記錄閱讀所得了。語文傳承的是人類文化,大量閱讀、大量積累、勤於練筆,無疑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一個好老師不全是靠培訓成長起來,更不是靠檢查、評比造就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個好老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三塊組成。竇老師說:語文教學要衝破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樊籬。學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課堂,又要超越課堂;尊重教師,又要超越教師。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要在閱讀中經營生活,與書成為朋友,從強迫閱讀轉向意志閱讀,從職業化閱讀轉向專業化閱讀。不但自己要閱讀、閱讀、再閱讀,更應該帶動孩子們去閱讀,為孩子搭建進步階梯的第一個平臺,共同接受文學、社科經典的洗禮,獲得根部滋養,讓自己的教育回到原點,讓孩子的學習回到原點。五尺之軀能夠站在講臺上馳騁古今,暢談中外,只有閱讀才能產生這種奇蹟。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因為閱讀,所以美麗;因為閱讀,所以反思;因為閱讀,所以前行!「不管怎樣,總要讀書。不管怎樣,總要善良。不管怎樣,總要心向光明。」就讓我用竇老師的話來自勉:真正的彼岸也許永遠無法抵達,但是憑著對教育、對孩子的良心,我想,我們會漸行漸遠!

同类文章
給爸爸洗腳作文400字

給爸爸洗腳作文400字

篇一:給爸爸洗腳  寒假的時候,學校布置了一個作業,就是給父母親洗一次腳。今天,我準備給媽媽洗腳,可媽媽說:「爸爸每天很辛苦,你還是給爸爸洗腳吧!」  洗腳開始了,我讓爸爸坐到沙發上,幫爸爸把鞋子脫掉,然後打來一盆溫水,讓爸爸把腳放入水中。首先我幫爸爸搓腳,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隨便在腳趾縫裡搓了一兩
第一次打桌球作文400字

第一次打桌球作文400字

篇一:桌球比賽  再過兩天就要比賽桌球了,今天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去打桌球。到了場館,上一節課還沒下課呢!當時就聽見桌球「乒桌球乓」落地的聲音和拍子碰到桌球的聲音,很熱鬧。  過了十分鐘,該我上課了。這節課我還是練接發球。「石頭、剪刀、布」的時候,我是第一名。以前媽媽總嫌我老輸,這回我是贏了。我在打球的
打陀螺作文400字

打陀螺作文400字

篇一:打陀螺  我經常聽媽媽說她小時候常玩的一些遊戲,丟沙包、跳皮筋、跳方格、打陀螺、踢毽子……可是我都沒太玩過。周末,外婆、外公帶給我一個陀螺,我看見了又開心又好奇,這是什麼呀?一根繫著長長 繩子的細棍子,一塊底部尖尖有個小鋼珠的、有點像倒著的圓錐樣子的木塊,原來這就是陀螺。後來,爸爸教我怎麼玩。
踢毽子作文400字

踢毽子作文400字

篇一:我會踢毽子  今天,我放學回家有幾個大姐姐在踢毽子。我跑到爸爸身邊問爸爸:「爸爸,爸爸,我想買一個毽子。」爸爸看也不看我,就說:「好,我買。」我高興得又蹦又跳,滿臉笑容。  一回到家,我就開始踢毽子。媽媽教我,先拿毽子,把腳抬起來。再把毽子往上一扔,再用腳接住,然後不要停下來,接著再踢一下。這
我和媽媽去買菜作文400字

我和媽媽去買菜作文400字

篇一:我和媽媽去買菜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省政府菜場去買,菜場不大,但是卻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菜,人也很多。  和媽媽一起走進菜市場,我就覺得身邊都是人,有的人在問價格,有的人在那挑挑撿撿,有的人邊走邊看,有的人在付錢,、、、、、、賣菜的人可忙了,嘴裡不停地說話,手裡不停地拿菜收錢 。我跟著媽媽圍著菜攤
學溜冰作文400字

學溜冰作文400字

篇一:學溜冰  每當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在溜冰場上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溜冰時,總有一種羨慕的感覺湧上心頭。瞧!他們多自在呀,有的順溜,有的倒溜,還有的一邊喝著飲料,一邊張開雙臂,猶如輕盈的燕子 在空中翱翔。而我,只能傻傻地呆在一旁看著看著……  暑假的一天,表姐來到我家,她把我拖到一邊,神秘地說:「
發生在教室裡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發生在教室裡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篇一:發生在教室裡的一件事  今天,老師精神抖擻的進了教室,就神秘兮兮的說:「今天我要考驗一下你們,看看你們昨天晚上有沒有寫作業。」老師的話音剛落,教室裡就炸開了鍋。有的同學恍然大悟地說:「哦,對呀!昨天晚上老師沒有發作業。」老師拍了拍桌子,兇巴巴的說:「現在檢查圈生字和組詞,如果寫了,就把手舉起
校園裡的新鮮事作文400字

校園裡的新鮮事作文400字

篇一:校園裡的新鮮事  學校是學習的場所,在一般人的記憶中,學校是與寧靜聯繫在一起的,的確,生於80年代的我也是從這樣的校園環境中走出的。但是,現在我所在的這所學校就不再是印象中的校園風貌了。所在的學校 是區裡一所普通的街道小學,校園不大,但歷史悠久,處處都透著歷史沉積而獨有的靈氣,溫馨而精緻。  
貼對聯作文400字

貼對聯作文400字

篇一:貼對聯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日了,一個生龍活虎的新年即將來臨,每當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貼春聯,於是,我呢,就和我老媽買了幾副春聯,終於, 大年三十那天終於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我 們,全家人都來到了奶奶家,不一會,我們就熱火朝天的幹起來了。  開始,我拿來了膠水、凳子,我先從一個個小福字
做遊戲作文400字

做遊戲作文400字

篇一:做遊戲  今天,我和媽媽做了一個很有趣的遊戲——猜硬幣。遊戲規矩是這樣的:我或媽媽把一元錢稍稍向上空扔起,在它還沒有平穩之前,迅速用塑料碗蓋上,然後猜是有字的那一面還是沒字的那一面,誰猜 對了就加一分。看誰先滿三分,誰就獲勝。假如兩人都猜對了,則兩人都加分。  我vs老媽大賽開始了。  首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