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藝小店規劃(發現上海軟實力②駐場演出)
2023-07-21 01:52:27
前一晚剛跳完《永不消逝的電波》北京巡演的首場演出,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演員朱潔靜12月2日一早乘高鐵前往南京,準備3日在江蘇大劇院的亮相。整個12月,上海歌舞團《永不消逝的電波》在上海的駐場演出和外地的巡演加起來共47場,「風」「雅」「頌」「韻」四組主演輪番上場,處處開花。
在上海地標東方明珠腳下,幾天前已掛起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朱䴉》的海報,吸引來往的市民和遊客駐足。兩部「上海出品」爆款舞劇的海報,還出現在了虹橋機場二號航站樓、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景點、機場、地鐵等城市公共窗口,「秀」出上海軟實力,也為駐場演出引流。到明年1月底,《朱䴉》和《永不消逝的電波》就將完成在美琪大戲院的百場駐演。
東方明珠腳下,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駐場演出海報排成一排
「駐場演出」無疑是即將過去的一年中上海演藝行業的關鍵詞。從盛夏至初冬,上海駐場演出漸成集群效應。《朱䴉》《永不消逝的電波》之外,上海音樂廳的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宛平劇院的越劇《紅樓夢》、1862時尚藝術中心的話劇《深淵》都持續推出階段性駐演。此外,北京西路麥金儂酒店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亞洲大廈的環境式駐演音樂劇《阿波羅尼亞》《桑塔露琪亞》等也熱度不減。上海正邁出「亞洲演藝之都」建設的重要一步,駐場演出影響力的提升背後,是人才的匯聚、佳作的積累和業態的革新。
舞劇《朱䴉》
「拼」奇蹟背後,是看不見的汗水
兩個多月前,朱潔靜做了一個小手術。彼時,《永不消逝的電波》駐演和巡演雙線並進,好在「風」「雅」「頌」「韻」四個劇組已初具雛形,三組新演員關鍵時刻挑大梁,讓駐演和巡演得以順利進行。只休養了半個多月,朱潔靜便重返舞臺,繼續揮灑汗水。上個月,《朱䴉》《永不消逝的電波》兩部舞劇分別迎來第300場演出,創造了中國舞劇演出史上的一個奇蹟。「在上海駐演之後,『電波』的話題度不斷升溫,品牌影響力持續輻射,帶動了國內的巡演市場,形成『雙贏』局面。」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說。
高強度演出的背後,是一支敢想敢拼的文藝「鐵軍」,排練廳牆上寫著「時間只記住精品,藝術永追求一流」。今年,上海歌舞團黨總支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組還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永不消逝的電波》廣告,出現在虹橋機場二號航站樓
駐場演出,無疑促進了上海歌舞團演員隊伍壯大和成長。今年23歲的徐瑩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從「電波」群舞到女主角的轉變,「這麼好的一部作品,這麼好一個角色,對我來說是一次太難得的機會。我年輕,資歷尚淺,需要用努力去彌補。」21歲的張天玉,原本是上海歌舞團從全國招募來的50個群演之一,但在2個月的魔鬼訓練之後,他用實力和刻苦拿下了「電波」中的「老裁縫」一角,「每一天的訓練,對我來說都是一次考核。突破了重重考核,我才能站在這個舞臺上。」
不光演員和主創「拼」,劇場也夠「拼」。今年,黃浦江邊的1862時尚藝術中心首次探索駐場演出,懸疑劇《深淵》從10月6日至11月6日連演24場。為了在舞臺上搭建起三層居民樓,還原上世紀90年代重慶市井面貌,1862時尚藝術中心800座中型劇場拆掉200個座位,只為了給觀眾營造更好的體驗。最終,《深淵》駐演的售票率高達98%,票房超500萬元,實現了藝術和商業的雙贏。1862時尚藝術中心總經理李豔說:「《深淵》的成功給了我們勇氣,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探索駐場演出新模式。」
「刷」經得起反覆品味,才可能破圈
疫情之下,僅用一年時間,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650號的亞洲大廈就蛻變為上海乃至全國的文化新地標之一。環境式駐演音樂劇《阿波羅尼亞》創造了一年演出380場,接待觀眾逾43000人次的好成績。這其中包含許多「二刷」「三刷」的觀眾,最高的紀錄是「50刷」。
沒有絡繹不絕的觀眾需求,「演藝大世界」的駐場演出將只是一場空談。「二刷」「三刷」乃至「N刷」的觀眾,就像「回頭客」,他們多次購票,對演出細節津津樂道,也樂於在社交媒體表達對作品的喜愛和支持,推動作品在網際網路迅速「破圈」。《阿波羅尼亞》開了個好頭,《桑塔露琪亞》《你好,我找Smith》《宇宙大明星》等音樂劇和話劇先後上演,吸引著各地觀眾拖著行李箱來上海看戲。觀眾小鹿「二刷」《阿波羅尼亞》後又看了《桑塔露琪亞》。她說:「在這裡,觀眾們可以舉起酒杯,隨著音樂一起律動搖擺。亞洲大廈漸漸形成一種紐約『外百老匯』式的集群效應,你知道這裡總有好戲在上演,就漸漸成了常客。」
環境式駐演音樂劇《阿波羅尼亞》劇照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95後」觀眾陳睿立就曾「三刷」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年輕又有實力的民樂演繹,是她「三刷」的理由之一。《海上生民樂》駐場演出時,不同的演奏家輪番上陣,每個演奏家的個性、演繹方式都不太一樣。因為喜歡的演奏家實在太多,收官那天,她捧了許多鮮花來送。「我覺得一刷是了解,二刷是享受,三刷是對話。」
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
好的觀演體驗、精彩的表演能提升「復購率」,但最根本的還是一部作品的內核和「百場如一」的品質——是否經得起「刷」,經得起被觀眾反覆放在放大鏡下品味?在微博上,眾多反覆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的觀眾表示,每一次總能發現新的細節,劇中的「舞劇蒙太奇」「倒帶式回放」「移動景片」等形式值得反覆欣賞。「當然,最重要的是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是否能深入人心。能打動靈魂的,才能成為經典。」一位觀眾說。
越劇《紅樓夢》在宛平劇院駐演
「引」多種玩法相互引流,打造文旅新地標
在上海,駐場演出的大膽探索在一開始就注入了文旅結合的基因。《海上生民樂》演出同時還有「光音的故事」大型3D Mapping牆體秀、「何似在人間——新國樂沉浸藝術特展」,整體文旅項目與老建築融為一體,讓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成為城中熱門地標。
上海音樂廳「光音的故事」大型3D Mapping牆體秀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發現,不少觀眾選擇了「一站式」體驗,先看展覽,再預約牆體秀,最後進入音樂廳大廳觀賞演出。「不同文旅項目之間形成了強有力的聯動,相互引流,音樂廳為此製作的文創產品也頗受歡迎,很多觀眾臨走之前都會買一些帶回家。」
有統計顯示,紐約百老匯每增加1美元的票房,能引來周邊區域和產業7美元的附加收入。大型雜技秀《時空之旅》曾創造13年5003場,票房6.2億元的歷史佳績,堪稱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駐演超過1300場,票房總收入達2.86億元的《不眠之夜》持續引流,切實帶動了周邊的餐飲和住宿。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聘說:「圍繞《不眠之夜》,我們打造了戲劇主題酒店。一街之隔還有家五星級酒店,因為有了《不眠之夜》IP概念加持,一到節假日都是爆滿。這就是文化給其他業態的賦能,也是未來文旅融合的一個重要方向和趨勢。」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
在駐場演出的撬動下,越來越多演出人才、運營人才和製作人才來到這座城市,持續為作品賦能。一個星期前,上海歌舞團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招聘,陳飛華說:「不管是今年『項目制』群演的招募還是如今的年度招聘,都收到了全國各地青年舞者的響應,應徵者看中的,是駐場演出的機遇和上海演出市場的前景,這正是城市軟實力的體現。我們會好好發掘人才、用好人才,讓已有的好作品流傳下去,創作出新的好作品。」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吳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