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型焦坯體堆垛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9:55:3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坯體堆垛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採用自動方式把從型焦坯體成排堆到堆垛車中的型焦坯體堆垛系統。
背景技術:
散裝的焦粒不易運輸,通過成型機成型、窯爐燒結後,易於輸送運輸,目前,型焦坯體在燒結前需要擺放在堆垛車中,然後運送到窯爐中進行燒結。該堆垛車需要人工堆垛,工作量大,效率低,不適於型焦坯體自動化傳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自動運行,替代純手工勞動,降低工作強度的型焦坯體堆垛系統。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型焦坯體堆垛系統,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的一側邊設置有用於將型焦坯體整理成一排的排列裝置,所述的機架的下部設置有1個以上的用於運送型焦坯體的車體,所述的機架中在每一個車體的上方都設置有一組用於將型焦坯體堆垛在所述車體上的託架升降裝置,所述機架上通過機架橫梁設置有用於將型焦坯體從排列裝置移送到託架升降裝置上的天車裝置。
每一組所述的託架升降裝置都包括有設置在所述機架頂部的主電機,分別連接在主電機兩側輸出軸上的兩個主傳動軸,所述兩個主傳動軸的遠離主電機的一端分別各連接一個設置在機架頂部的雙輸出轉向箱,所述雙輸出轉向箱的兩個輸出軸分別各連接一個單輸出轉向箱,每一個單輸出轉向箱的輸出軸垂直向下並連接一個絲槓,共有四個絲槓,四個絲槓上分別各設置有一個絲槓螺母,每一個絲槓螺母固定連接長方形的託架的一個端角,所述託架上設置有用於放置型焦坯體的託板。
所述託板的底部垂直設置有多條加強板,每條所述的加強板的底端對應車體底部設置的車體橫梁和車軸,分別形成有能夠嵌入車體橫梁的橫梁嵌入框,以及能夠嵌入車軸的車軸嵌入框。
每一個所述的單輸出轉向箱固定在轉向箱座上,所述轉向箱座通過第一矩形鋼固定在所述機架頂端,所述轉向箱座內設置有圓錐滾子軸承和連接套,所述連接套通過調整板壓在圓錐滾子軸承上,所述連接套上端沿中心軸固定連接所述單輸出轉向箱的轉向箱輸出軸,所述連接套下端沿中心軸固定連接所述絲槓的頂端,所述絲槓的底部通過軸承設置在地面上。
所述的託架包括長方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四個角分別設置有用於固定套在所述絲槓螺母外側的託架孔,所述框架的兩個短側邊上對稱的形成有位於短側上的兩個軌道補償條和位於兩個軌道補償條之間的兩個用於對所述的託板進行導向的導向對中條,所述兩個短側邊上對應軌道補償條分別設置有用於支撐託板的託架託頭。
所述的車體包括有結構相同的用於支撐託架升降裝置中的放置有型焦坯體的託板兩側的兩組支撐機構,所述兩組支撐機構相對稱設置且分別連接在兩個車軸上,所述兩個車軸的兩端分別各連接一個用於在軌道行走的車輪。
每一個所述的支撐機構包括有由側板和連接在所述側板底端的底板構成的L型支撐架,一體形成在所述側板外側的若干條加強筋,所述側板的內側設置有數條能夠引導託板上的型焦坯體前後移動的導向鋼管,所述底板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塊第二矩形鋼,所述兩組支撐機構還通過固定連接在每一塊所述的第二矩形鋼下部的車體橫梁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底部通過固定設置在底部的軸座連接在兩個車軸上。
兩個所述支撐機構中的側板的上部外側面上分別各固定連接一個第三矩形鋼,兩個所述第三矩形鋼的上端面固定分別各固定設置有豎杆,兩個所述的豎杆的頂端通過封頂橫梁固定連接。
所述的四個絲槓之間的地面上設置有用於車體的車輪行走的軌道,所述軌道在對應託架升降裝置中的託架形成有用於容納託架的間隙,所述的間隙內設置有用於支撐託架的墊塊,託架上的兩個軌道補償條的上端面與所述軌道的上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型焦坯體堆垛系統,在型焦坯體燒結前,採用自動方式把從型焦坯體成排堆到堆垛車中。全自動運行,從而替代純手工勞動,提高型焦坯體傳送速度,降低工人勞動強度,適應型焦坯體的自動化傳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型焦坯體堆垛系統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託架升降裝置主視圖;
圖3是圖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託架升降裝置俯視圖;
圖5是託架升降裝置左視圖;
圖6是圖5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是圖6中E-E剖視放大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託架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C-C剖視放大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中車體與託板結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車體中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託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的側視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中車體上部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中車體下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
1:排列裝置 2:天車裝置
3:託架升降裝置 4:機架
5:車體 6:主電機
7:主傳動軸 8:雙輸出轉向箱
9:單輸出轉向箱 10:絲槓
11:絲槓螺母 12:託架
13:託板 14:轉向箱輸出軸
15:連接套 16:調整板
17:圓錐滾子軸承 18:轉向箱座
19:第二矩形鋼 20:第一矩形鋼
21:車輪 22:軌道補償條
23:墊塊 24:軌道
25:導向對中條 26:框架
27:機架橫梁 28:導向鋼管
29:車軸嵌入框 30:加強筋
31:側板 32:封頂橫梁
33:型焦坯體 34:加強板
35:橫梁嵌入框 36:車軸
37:車體橫梁 38:軸座
39:底板 40:豎杆
41:第三矩形鋼 42:託架託頭
43:託架孔 44:楔形導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型焦坯體堆垛系統做出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型焦坯體堆垛系統,包括機架4,所述的機架4的一側邊設置有用於將型焦坯體33整理成一排的排列裝置1,所述的機架4的下部設置有1個以上的用於運送型焦坯體33的車體5,所述的機架4中在每一個車體5的上方都設置有一組用於將型焦坯體33堆垛在所述車體5上的託架升降裝置3,所述機架4上通過機架橫梁27設置有用於將型焦坯體33從排列裝置1移送到託架升降裝置3上的天車裝置2。
排列裝置1把型焦坯體33整理成一排,天車裝置2將型焦坯體33運送到車體5上部,然後把成排型焦坯體33放到託板13上,託板13搭在託架升降裝置3的託架12上的託架託頭42上,託架升降裝置3可使託板13一層一層下降,直至託板13搭在車體底部底板39上,型焦坯體33堆滿車體5。
如圖1~圖4、圖15所示,每一組所述的託架升降裝置3都包括有設置在所述機架4頂部的主電機6,分別連接在主電機6兩側輸出軸上的兩個主傳動軸7,所述兩個主傳動軸7的遠離主電機6的一端分別各連接一個設置在機架4頂部的雙輸出轉向箱8,所述雙輸出轉向箱8的兩個輸出軸分別各連接一個單輸出轉向箱9,每一個單輸出轉向箱9的輸出軸垂直向下並連接一個絲槓10,共有四個絲槓10,四個絲槓10上分別各設置有一個絲槓螺母11,每一個絲槓螺母11固定連接長方形的託架12的一個端角,所述託架12上設置有用於放置型焦坯體33的託板13。
如圖12、圖13所示,所述託板13的底部垂直設置有多條加強板34,每條所述的加強板34的底端對應車體5底部設置的車體橫梁37和車軸36,分別形成有能夠嵌入車體橫梁37的橫梁嵌入框35,以及能夠嵌入車軸36的車軸嵌入框29。
如圖3所示,每一個所述的單輸出轉向箱9固定在轉向箱座18上,所述轉向箱座18通過第一矩形鋼20固定在所述機架4頂端,所述轉向箱座18內設置有圓錐滾子軸承17和連接套15,所述連接套15通過調整板16壓在圓錐滾子軸承17上,所述連接套15上端沿中心軸固定連接所述單輸出轉向箱9的轉向箱輸出軸14,所述連接套15下端沿中心軸固定連接所述絲槓10的頂端,所述絲槓10的底部通過軸承設置在地面上。
主電機6驅動主傳動軸7旋轉,通過雙輸出轉向箱8傳至單輸出轉向箱9,絲槓10與連接套15焊接在一起,單輸出轉向箱9的轉向箱輸出軸14使連接套15旋轉,帶動絲槓10旋轉,可使絲槓螺母11上下移動,絲槓螺母11嵌在託架12四角的四個託架孔43中,所以託架12可帶動託板13上下移動。圖3連接套15通過調整板16壓在圓錐滾子軸承17上,圓錐滾子軸承17通過轉向箱座與機架4上第一矩形鋼20固定,絲槓10承受負載時,只承受拉力,避免絲槓承受負載發生彎曲變形。
如圖8、圖9所示,所述的託架12包括長方形的框架26,所述框架26的四個角分別設置有用於固定套在所述絲槓螺母11外側的託架孔43,所述框架26的兩個短側邊上對稱的形成有位於短側上的兩個軌道補償條22和位於兩個軌道補償條22之間的兩個用於對所述的託板13進行導向的導向對中條25,所述兩個短側邊上對應軌道補償條22分別設置有用於支撐託板13的託架託頭42。
絲槓螺母11嵌在託架孔43中,在絲槓10的驅動下託架12可上下移動,託板13搭在託架12的託架託頭42上跟隨上下移動。軌道補償條22補償斷軌。車體橫梁37穿過託板13下的加強板34上的橫梁嵌入框35,所以託板13不會前後移動,但託板13左右移動無限位,所以在車體拉走後推卸型焦坯體時託板13難免左右微量移動,當車體空載運回時,託板13下面兩側的加強板34在導向對中條25的導向作用下左右對中,導向對中條25兩端各有一小段弧形,便於加強板34導入使託板13對中。
如圖10、圖11、圖14、圖15所示,所述的車體5包括有結構相同的用於支撐託架升降裝置3中的放置有型焦坯體33的託板13兩側的兩組支撐機構,所述兩組支撐機構相對稱設置且分別連接在兩個車軸36上,所述兩個車軸36的兩端分別各連接一個用於在軌道24行走的車輪21。
如圖11、圖15所示,每一個所述的支撐機構包括有由側板31和連接在所述側板31底端的底板39構成的L型支撐架,一體形成在所述側板31外側的若干條加強筋30,所述側板31的內側設置有數條能夠引導託板13上的型焦坯體33前後移動的導向鋼管28,所述底板39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塊第二矩形鋼19,所述兩組支撐機構還通過固定連接在每一塊所述的第二矩形鋼19下部的車體橫梁37固定連接,所述底板39的底部通過固定設置在底部的軸座38連接在兩個車軸36上。
如圖14所示,兩個所述支撐機構中的側板31的上部外側面上分別各固定連接一個第三矩形鋼41,兩個所述第三矩形鋼41的上端面固定分別各固定設置有豎杆40,兩個所述的豎杆40的頂端通過封頂橫梁32固定連接。
導向鋼管28安裝在兩側板31內側,在推卸型焦坯體33時減少摩擦力,起導向作用。包括封頂橫梁32,豎杆40,第三矩形鋼41與側板31連在一起,封頂橫梁32高出兩側板31,在推卸型焦坯體33時以免阻擋住型焦坯體33脫出車體。楔形導向44安裝在兩側板31內側上部,便於把成排坯體33放置到託板13上。託板13下設置3條加強板34,減小託板13受載變形。加強板34設有橫梁嵌入框35、車軸嵌入框29,以免車軸36、車體橫梁37與加強板34幹涉,同時橫梁嵌入框35可約束託板13前後移動。
如圖5、圖6、圖7、圖10所示,所述的四個絲槓10之間的地面上設置有用於車體5的車輪21行走的軌道24,所述軌道24在對應託架升降裝置3中的託架12形成有用於容納託架12的間隙,所述的間隙內設置有用於支撐託架12的墊塊23,託架12上的兩個軌道補償條22的上端面與所述軌道24的上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上。
如果託板13搭在車體底板39上後,託架12不在下降,車體5在被牽引拉出時,被託架12阻擋,滿載型焦坯體的車體5無法被拉出運走。所以託架12必須下降到軌道24上平面以下。因此要使軌道斷開,中間留一定空間使託架12繼續下降,當託架12下降到墊塊23上就不再下降,此時託架12上的軌道補償條22的上面正好與軌道24上面平齊,填補了斷軌處,車體5的車輪21可以從軌道補償條22上滾過,這樣,車體5可被拉走。
本實用新型一種型焦坯體堆垛系統的工作原理:排列裝置1把型焦坯體整理成一排,天車裝置2將型焦坯體33運送到車體5上部,然後把成排型焦坯體放到託板13上,型焦坯體33排放一排,託架升降裝置3使託板13下降一層,託板13搭在託架12的託架託頭42上,不是固定連接,可分離。託架升降裝置3可使託板13一層一層向下移動,當託架升降裝置3下降至車體底部時,託板13被車體底部的底板39搭住,託架升降裝置3繼續下降,直至託架升降裝置3上的軌道補償條22上面與軌道24上面平齊。當車體內坯體擺滿後,用牽引裝置把裝滿型焦坯體的車體拉走。當車體空載運回時,託板13下面兩側的加強板34在導向對中條25的導向作用下左右對中,使託板13對中。為節省時間,提高效率,設置兩套車體,運走一輛後,排放坯體到另一輛,交替使用。每套車體有一個託架12,如每個車體附圖畫出兩個託架12,只說明託架的兩個不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