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踏面制動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27 01:19:01 1
一種踏面制動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踏面制動器,包括:箱體、閘調套筒、絲杆、絲桿頭、調整座、調整套筒、進給螺母和調整螺母、閘瓦託,調整座與進給螺母之間形成第一齒離合器,調整套筒與調整螺母之間形成第二齒離合器,絲杆的後端固定有用於對調整螺母進行限位的絲杆堵頭,閘瓦託通過吊杆鉸接有連接座,連接座後端開設有豎向的燕尾槽,絲桿頭與連接座之間形成滑動副。本制動器結構設計巧妙,絲杆堵頭可阻止調整螺母脫開絲杆,從而防止絲杆螺紋損壞;由於絲桿頭與連接座之間通過燕尾槽滑動連接,因此在制動時絲桿頭與連接座可相對滑移,防止了機構卡死。
【專利說明】一種踏面制動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車輛的踏面制動器,特別涉及踏面制動器的制動力的執行機構,屬於軌道車輛制動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制動過程中,由於閘瓦和制動閘片的磨損,制動缸活塞行程將不斷增加。為保持制動力的可靠,一般都需要單元制動器具有間隙自動調整功能。在閘瓦或閘片出現磨損時,閘瓦間隙調整器能夠保證閘瓦與車輪的踏面或閘片與制動盤之間的間隙保持恆定。
[0003]現有間隙調整機構如專利CN 202528988 U,絲槓上依次安裝有接觸連接的前調整螺母、齒圈、擋圈、後調整螺母、套筒,前調整螺母和後調整螺母上都安裝有彈簧。實現了閘瓦磨損產生間隙的自動調整,並能迅速使間隙達到均勻一致,使制動器對於車輪的制動力不變,保證了列車的安全性。
[0004]進行間隙調整過後,絲槓相對於後調整螺母向前移動一定的距離,反覆多次之後,絲槓推出的距離不斷增大,可能會導致絲杆與後調整螺母脫開。
[0005]踏面制動器的制動力通過絲桿頭傳遞給閘瓦託,其結構可參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CN 103693069 A,其通過鉸接在閘瓦託上的調節頭來實現制動力的傳遞,並且有效防止閘瓦託沉頭。然而該調節頭與絲桿頭之間為固定連接,在制動過程中,調節頭和絲杆承受豎向方向的力,容易導致執行機構卡死,降低了踏面制動器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踏面制動器。
[0007]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踏面制動器,包括:箱體、位於箱體內且可前後滑動的閘調套筒、設置於套筒內的絲杆、螺紋連接在絲杆上的進給螺母和調整螺母、連接在絲杆前端絲桿頭、受絲桿頭驅動的閘瓦託,所述閘調套筒內固定有調整座,通過導向鍵連接有調整套筒,所述調整座與進給螺母之間齒嚙合,形成第一齒離合器,所述調整套筒與調整螺母之間齒嚙合,形成第二齒離合器,所述進給螺母和調整螺母上分別裝有前閘調彈簧、後閘調彈簧,所述絲杆的後端還固定有用於對調整螺母進行限位的絲杆堵頭,閘瓦託通過吊杆鉸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後端開設有豎向的燕尾槽,所述絲桿頭的前端具有與燕尾槽配合的滑塊,絲桿頭與連接座之間形成滑動副。
[0008]為了進一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踏面制動器還具有如下改進:
[0009]1、所述閘瓦託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左右側板分別設有位於閘瓦託鉸接點下方的圓柱槽;連接座下部具有插入閘瓦託兩圓柱槽之間的夾板;左右側板的兩圓柱槽內設置有阻尼組件,以對夾板施加夾持力,防止閘瓦託翻轉。
[0010]2、所述阻尼組件由依次設置在圓柱槽內的摩擦塊、墊塊、碟簧、螺堵構成,所述螺堵與圓柱槽螺接,旋緊螺堵後摩擦塊與夾板抵緊。
[0011]3、所述閘調套筒通過前滑動軸套、後滑動軸套支撐在箱體。
[0012]4、調整螺母后方具有固定在箱體內用於對調整套筒進行限位的復位六角螺母。
[0013]5、所述復位六角螺母后部固定有復位六角螺母堵頭。
[0014]制動時,閘調套筒向前推動一定距離後,調整套筒被復位六角螺母擋住,閘調套筒繼續前進,絲杆帶動調整螺母前進,後閘調彈簧被壓縮,調整螺母與調整套筒之間的齒離合器被拉開,由於絲杆與調整螺母之間為非自鎖螺紋副,後閘調彈簧推動調整螺母旋轉向後與調整套筒重新嚙合,知道絲杆推出到位實施制動。
[0015]緩解時,閘調套筒被閘調復位彈簧推動後退,後退行程達到一定距離後,調整套筒被復位六角螺母擋住無法後退,由於調整螺母與調整套筒之間齒離合器保持嚙合,調整螺母無法旋轉和後退,此時導致絲杆無法後退。在閘調套筒繼續復位過程中,閘調套筒帶動調整座後退,前閘調彈簧被壓縮,進給螺母與調整座之間的齒離合器脫開,由於絲杆與進給螺母之間為非自鎖螺紋副,前閘調彈簧推動進給螺母旋轉向後與調整座重新嚙合,直到復位到位。
[0016]上述制動緩解過程後,絲杆最終相對初始位置伸出一段距離,如此過程反覆多次,絲杆推出的距離不斷增大,達到一定距離後,絲杆堵頭與調整螺母接觸後,將不再進行距離調整,絲杆與調整螺母的螺紋嚙合也不會脫開。
[0017]絲杆直線伸出時,連接座沿圓弧路徑進行平動,絲杆與連接座之間通過燕尾槽連接,允許相對滑移,防止了機構卡死。此外,利用兩組碟簧、壓緊摩擦片,使摩擦片與夾板之間產生摩擦力,相對於閘瓦託的鉸接點形成摩擦力矩,與閘瓦託的重力形成的力矩相互平衡,閘瓦託可以平穩的伸出,對車輪踏面施加推出力,使車輛減速及停車。
[0018]此外,本實用新型改善了原有踏面制動器中,將碟簧裝入螺紋套管內,再從閘瓦託兩側安裝,摩擦塊易脫落的缺點,便於安裝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制動器的制動缸部分剖視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制動器的絲杆示連接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制動器的閘瓦託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制動器的閘瓦託部分剖視圖。
[0024]圖中標號示意如下
[0025]1-復位六角螺母,2-復位六角螺母堵頭,3-絲杆,4-絲杆堵頭,5-閘調套筒,6-調整座,7-前閘調彈簧,8-進給螺母,9-絲桿頭,10-連接座,11-調整套筒,12-調整螺母,13-後閘調彈簧,14-閘調復位彈簧,15-箱體,16-後滑動軸套,17-前滑動軸套,18-吊杆,19-閘瓦託,20-燕尾槽,21-碟簧,22-鉸接點,23-夾板,24-圓柱槽,25-螺堵,26-墊塊,27-摩擦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如圖1至4所示,本實施例踏面制動器,組成包括,箱體15、通過前滑動軸套17、後滑動軸套16支撐在箱體15內且可前後滑動的閘調套筒5、設置於套筒內的絲杆3、螺紋連接在絲杆3上的進給螺母8和調整螺母12、連接在絲杆3前端絲桿頭9、受絲桿頭9驅動的閘瓦託19,閘調套筒5內固定有調整座6,通過導向鍵連接有調整套筒11,所述調整座6與進給螺母8之間齒嚙合,形成齒離合器I,所述調整套筒11與調整螺母12之間齒嚙合,形成齒離合器II,進給螺母8和調整螺母12上分別裝有前閘調彈簧7、後閘調彈簧13 ;絲杆3的後端還固定有用於對調整螺母12進行限位的絲杆堵頭4 ;調整螺母12後方具有固定在箱體15內用於對調整套筒11進行限位的復位六角螺母1,復位六角螺母I後部固定有復位六角螺母堵頭2 ;閘瓦託19通過吊杆18鉸接有連接座10,連接座10後端開設有豎向的燕尾槽20,絲桿頭9的前端具有與燕尾槽20配合的滑塊,絲桿頭9與連接座10之間形成滑動副。
[0028]如圖3、圖4所示,閘瓦託19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左右側板分別設有位於閘瓦託19鉸接點22下方的圓柱槽24 ;連接座10下部具有插入閘瓦託19兩圓柱槽24之間的夾板23 ;左右側板的兩圓柱槽24內設置有阻尼組件,以對夾板23施加夾持力,防止閘瓦託19翻轉。其中阻尼組件由依次設置在圓柱槽24內的摩擦塊27、墊塊26、碟簧21、螺堵25構成,螺堵25與圓柱槽24螺接,旋緊螺堵25後摩擦塊27與夾板23抵緊。
[0029]本踏面制動器工作過程如下:
[0030]常用制動:閘調套筒5推動調整座6,調整座6通過齒離合器I推動進給螺母8從而推動絲杆3,絲杆3帶動調整螺母12,通過齒離合器II帶動調整套筒11 一起向前運動直到制動位。緩解時,上述所述零件向後復位回到初始位置,整個制動和緩解過程,齒離合器I和齒離合器II都不脫開。
[0031]帶補償的制動:閘調套筒5向前推動一定距離後,調整套筒11被復位六角螺母I擋住,當絲杆3帶動調整螺母12繼續前進時,後閘調彈簧13被壓縮,齒離合器II被拉開,由於絲杆3與調整螺母12之間為非自鎖螺紋副,後閘調彈簧13推動調整螺母12旋轉向後與調整套筒11重新嚙合。緩解過程中,閘調套筒5被閘調復位彈簧14推動後退,後退行程達到一定距離後,調整套筒11被復位六角螺母I擋住無法後退,由於齒離合器II處於嚙合,調整螺母12無法旋轉和後退,此時導致絲杆3無法後退。在閘調套筒5繼續復位過程中,閘調套筒5帶動調整座6後退,前閘調彈簧7被壓縮,齒離合器I被拉開,由於絲杆3與進給螺母8之間為非自鎖螺紋副,前閘調彈簧7推動進給螺母8旋轉向後與調整座6重新嚙合。
[0032]在制動緩解過程中,調整螺母12相對於絲杆3不斷向後運動,從而使絲杆3伸出,達到最大調整行程以後,安裝於絲杆3後端的絲杆堵頭4與調整螺母12接觸,後續制動緩解過程中將不進行間隙調整。調整螺母12將被絲杆堵頭4限位,調整螺母12將不會脫開絲杆3,從而防止絲杆3螺紋損壞。
[0033]絲杆3伸出時,絲桿頭9推動連接座10制動,由於連接座10通過吊杆18被吊在箱體15上,運動為圓弧平動,必然存在垂直方向位移,絲桿頭9與絲杆3通過螺紋連接,只能水平方向推出,設計的燕尾槽20連接結構滿足了垂直方向運動需求。
[0034]在制動過程中,帶有夾板23的連接座10被向前推出,摩擦塊27與夾板23之間的摩擦力相對於閘瓦託19鉸接點22產生摩擦力矩,防止由於閘瓦託19的重力而使閘瓦託19翻轉,相對以往機構安裝操作更方便。
[0035]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踏面制動器,包括:箱體、位於箱體內且可前後滑動的閘調套筒、設置於套筒內的絲杆、螺紋連接在絲杆上的進給螺母和調整螺母、連接在絲杆前端絲桿頭、受絲桿頭驅動的閘瓦託,所述閘調套筒內固定有調整座,通過導向鍵連接有調整套筒,所述調整座與進給螺母之間齒嚙合,形成第一齒離合器,所述調整套筒與調整螺母之間齒嚙合,形成第二齒離合器,所述進給螺母和調整螺母上分別裝有前閘調彈簧、後閘調彈簧,所述絲杆的後端還固定有用於對調整螺母進行限位的絲杆堵頭,閘瓦託通過吊杆鉸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後端開設有豎向的燕尾槽,所述絲桿頭的前端具有與燕尾槽配合的滑塊,絲桿頭與連接座之間形成滑動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面制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閘瓦託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左右側板分別設有位於閘瓦託鉸接點下方的圓柱槽;連接座下部具有插入閘瓦託兩圓柱槽之間的夾板;左右側板的兩圓柱槽內設置有阻尼組件,以對夾板施加夾持力,防止閘瓦託翻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踏面制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阻尼組件由依次設置在圓柱槽內的摩擦塊、墊塊、碟簧、螺堵構成,所述螺堵與圓柱槽螺接,旋緊螺堵後摩擦塊與夾板抵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面制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閘調套筒通過前滑動軸套、後滑動軸套支撐在箱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面制動器,其特徵在於:調整螺母后方具有固定在箱體內用於對調整套筒進行限位的復位六角螺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踏面制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復位六角螺母后部固定有復位六角螺母堵頭。
【文檔編號】B61H1/00GK204264168SQ201420721466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6日
【發明者】臧傳相, 王紅旗, 朱新宇, 張東升, 龐淑娟, 餘毅權, 虞曉峰, 田啟圓 申請人:南京浦鎮海泰制動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