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除塵塔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2:26:46 2
專利名稱:脫硫除塵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硫除塵塔,特別是用於對含有二氧化硫、粉塵等有害汙物的氣體的淨化的一種脫硫除塵塔。
背景技術:
用於對含有二氧化硫、粉塵等有害汙物的氣體的淨化的脫硫除塵塔的現有技術中,普遍存在著的問題是1、當今世界現有脫硫除塵設備中沒有一種既脫硫效率高又除塵效率高的脫硫除塵設備,都是先除塵再脫硫,多設置一套除塵設備。脫硫除塵塔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種脫硫除塵塔的技術方案,以解決背景技術提出的還存在的問題。解決上述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脫硫除塵塔, 脫硫除塵塔的塔體設置進氣孔、出氣孔、水箱、水箱主循環輸出總管、渣漿輸出管以及人孔, 塔體由主塔體及副塔體組成,在主塔體頂蓋之上設置若干進水管。其特徵在於副塔體內設
置三個淨化室。本發明脫硫除塵塔由於採用上述方案,解決了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與現有技術比較所具有的效果是(1)脫硫除塵塔有多種功能,既能高效脫硫又能高效除塵;投資少, 佔地面積少;(2)運行費用低;(3)維修費用低;(4)操作輕鬆、方便、省心;
圖1是脫硫除塵塔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也是圖3的C-C剖主視圖。圖2 是圖3的D-D剖左側視圖。圖3是圖1的E-E剖俯視圖。圖4是圖3的F向局部視圖。圖 5是圖3的G向局部視圖。圖6是圖3的H向局部視圖。圖7是圖1的I部放大視圖。圖 8是圖3的j向局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8,一種脫硫除塵塔,脫硫除塵塔的塔體設置進氣孔15、 出氣孔7、水箱3、水箱主循環輸出總管40、渣漿輸出管16以及人孔72,塔體由A主塔體及副塔體組成,在主塔體頂蓋之上設置進水管45。以塔體的進氣孔15為前,出氣孔7為後,下面逐項說明本發明脫硫除塵塔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特徵的詳細情況及其結構特徵所起的作用和在哪個圖號中有表示標記的特徵1在在於副塔體內設置B、C、D三個淨化室。B、C、D三個淨化室由間隔牆85 (圖 1)、84(圖1)間隔開,使得三個淨化室平行排列;三個淨化室的三個水箱互相聯通並與A主塔體的水箱聯通構成同一體的水箱3 ;在間隔牆83(圖1)和間隔牆84(圖1)的底面與水箱液面留有氣流空間,構成A主塔體的出氣孔4 (也是B淨化室的進氣孔),和構成C淨化室的出氣孔87(也是D淨化室的進氣孔);間隔牆83(圖1)和間隔牆84(圖1)頂部與頂板82(圖1)澆鑄一體呈不通氣狀態;間隔牆85的頂部與頂板82留有氣流空間,構成B淨化室出氣孔57 (圖1)(也是C淨化室的進氣孔),間隔牆85的下部浸沒在水內呈不通氣狀態;由於有了間隔牆83、84、85,使得副塔體內設置的B、C、D三個淨化室的氣流多次改變方向,多次撞擊水箱液面和頂板液面及淨化牆液面II、IV、VI,把氣流中粉塵、汙物和水甩到水箱液面和頂板液面及淨化牆液面並流到水箱。特徵2在於頂板82的下面設置噴射水管58 (圖1、2、3),並在噴射水管的縱向設置小孔,使得噴射水管噴射的水沿頂板82的底面朝前朝下流動,並繼續沿淨化牆面I往下流動到接水槽6 (圖1),並沿間隔牆83的頂柱設置的流水槽流到水箱。
本發明由於有了以上特徵,使得脫硫除塵塔既脫硫效率高,又除塵效率高。特別是使得除塵的效率高,節省了一套除塵設備節省了佔地面積和投資。特徵3在於淨化牆I的下部設置接水槽6和淨化牆IV、V的下部設置接水槽5,接水槽帶流水坡度,接到的水沿坡度流到頂柱處,再沿頂柱設置的流水槽流到水箱。特徵4在於出氣孔7的下面設置擋水管88(圖1)。由於有了特徵2、3、4,使得快速的氣流所帶的水和汙物不能被氣流帶到大氣中。要說明的幾個問題本發明設置電梯間32(圖3)和電梯間出入口 33(圖3),是為了維修安裝方便。設置避雷設施(圖中未見)防雷擊。設置浮球液位控制器63 (圖2)是為了控制水箱3的液位高,控制器63是由互為隔離的浮球組23(圖幻和觸頭組M(圖2) 兩大部分組成。經由浮球組感受液位的變化,通過磁力軸25(圖幻的傳動,實現對供水泵的控制。水箱的補水管是借用主循環水管的通清水衝刷水管35 (圖3、5)。本發明所採用的所有管路(氣管路除外)全設置通清水衝刷水管,當脫硫除塵塔停用時,全部用清水把管路及塔體底面等清刷乾淨。下面把脫硫除塵塔的零件編號,名稱及在那個圖號中有表示標記列如下1.塔體 (圖1)2、水箱底面衝刷水輸出總管(圖1、2、3)3.水箱(圖1)4、A主塔體出氣孔(圖1)5、 接水槽(圖1、)6、接水槽(圖1)7、出氣孔(圖1)8、上水總管(圖1、2、3)9、上水支管(圖 1、2、3) 10、棚蓋(圖1、2) 11、水箱底面衝刷水管(圖1、2、3筒稱水管)12、鼓氣分管(圖1、2、 3、11)13、撐拉梁(圖1、2)14、頂柱(圖1、2)15、進氣孔(圖1)16、渣漿輸出管(圖2、3)17、 節流閥(圖2、3) 18、渣漿泵(圖2、3) 19、渣漿輸出管的通清水衝刷水管(圖2、3、4)20、衝刷水管閥門(圖4) 21、主循環水泵(圖2、3)22、上水總管閥門(圖2) 23、浮球組(圖2) 24、觸頭組(圖2)25、磁力軸(圖2) 、水箱底面衝刷水水泵(圖2、3)27、總管支架(圖2、3)28、 多孔氣液霧化板(圖7) ;29、水箱底面衝刷水上水總管(圖2、3)30、鼓氣總管(圖2、3)31、 氣液內混筒(圖7)32、電梯間(圖3)33、電梯間出入口(圖3)34、漿液輸入管(圖3、5)35、 主循環水管的通清水衝刷水管(圖3、5)36、上水分管閥門(圖3、8) 37、上水分管柔性連接管(圖3、7、8)38、上水支管卡子(圖3、8、)39、卡子預埋底座(圖8)40、水箱主循環輸出總管(圖;3)41、氣液內混筒支撐筒(圖7)42.支撐筒密封蓋(圖7)43.鼓風機出風口(圖 7)44、鼓風機出風口座(圖7)45、進水管(圖7)46、上水分管(圖8)47、鼓風機進風口(圖 7) 48、鼓風機(圖7) 57、B淨化室出氣孔(圖1)58、噴射水管(圖1、2、3) 59、螺栓(圖7) 60、 氣液霧化器(圖7)61、底面衝刷水輸出總管的通清水衝刷水管(圖6)62、頂蓋(圖1、2)63、 浮球液位控制器(圖幻人孔(圖1)80、均勻輸出水通道(圖1、2)81、均勻輸出水通道狹長縫隙(圖2)82、頂板(圖1)83、間隔牆(圖1)84、間隔牆(圖1)85、間隔牆(圖1)86、異型頂柱(圖1)87、C淨化室出氣孔(圖1)88、擋水管(圖1)。
權利要求
1.一種脫硫除塵塔,脫硫除塵塔的塔體設置進氣孔(15)、出氣孔(7)、水箱(3)、水箱主循環輸出總管(40)、渣漿輸出管(16)以及人孔(72),塔體由A主塔體及副塔體組成,在主塔體頂蓋(6 之上設置進水管(45),其特徵在於副塔體內設置B、C、D三個淨化室。B、C、 D三個淨化室由間隔牆(邪)、(84)間隔開,使得三個淨化室平行排列;三個淨化室的三個水箱互相聯通並與A主塔體的水箱聯通構成同一體的水箱(3);在間隔牆(83)和間隔牆(84) 的底面與水箱液面留有氣流空間,構成A主塔體的出氣孔(也是B淨化室的進氣孔),和構成C淨化室的出氣孔(87)(也是D淨化室的進氣孔);間隔牆(83)和間隔牆(84)頂部與頂板(8 澆鑄一體呈不通氣狀態;間隔牆(8 的頂部與頂板(8 留有氣流空間,構成 B淨化室出氣孔(57)(也是C淨化室的進氣孔),間隔牆(8 的下部浸沒在水內呈不通氣狀態;由於有了間隔牆(83)、(84)、(85),使得副塔體內設置的B、C、D三個淨化室的氣流多次改變方向,多次撞擊水箱液面和頂板液面及淨化牆液面II、IV、VI,把氣流中粉塵、汙物和水甩到水箱液面和頂板液面及淨化牆液面並流到水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脫硫除塵塔,其特徵在於頂板(8 的下面設置噴射水管 (58),並在噴射水管的縱向設置小孔,使得噴射水管噴射的水沿頂板(8 的底面朝前朝下流動,並繼續沿淨化牆面I往下流動到接水槽(6),並沿間隔牆(8 的頂柱設置的流水槽流到水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脫硫除塵塔,其特徵在於淨化牆I的下部設置接水槽(6) 和淨化牆IV、V的下部設置接水槽(5),接水槽帶流水坡度,接到的水沿坡度流到頂柱處,再沿頂柱設置的流水槽流到水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脫硫除塵塔,其特徵在於靠近出氣孔(7)的下面設置擋水管(88),使得快速的氣流所帶的水和汙物被擋住,只能被甩到淨化牆VI並沿牆面流到水箱中,不能被氣流帶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硫除塵塔,所需解決的問題就是說明書背景技術所提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方案要點是在於副塔體內設置三個淨化室;本發明脫硫除塵塔適用於對含有二氧化硫、粉塵等汙物的氣體的淨化,具有脫硫和除塵效率都高,佔地面積小,投資少,耐用,運行費用低,維修費用低,安裝和維修、操作都很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B01D53/50GK102357334SQ201110271120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0日
發明者李恩德 申請人:李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