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7 02:05:31
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礦井水處理裝置,具體公開了一種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包括:機架、多介質過濾器、加藥箱、保安過濾器和反滲透裝置,多介質過濾器、加藥箱、保安過濾器和反滲透裝置均固定在機架上,原水管依次經過多介質過濾器、加藥箱、保安過濾器與反滲透裝置相連通,多介質過濾器包括第一罐體、第一進水管、第一出水管和多孔板,保安過濾器包括第二罐體、第二進水管、第二出水管、上多孔板、下多孔板和濾芯,所述第二罐體的下部還設置有排汙口,所述排汙口位於下多孔板的上方;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生產成本低、運行平穩、容易操作,過濾效果好,並且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
【專利說明】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井水處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礦用機械裝備的不斷發展,採煤機械自動化程度也不斷提高。液壓支架作為最重要的採煤設備,在礦井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大量使用乳化水作為工作介質的液壓支架中,水的質量、成分對於液壓支架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0003]目前,大部分的地下水達不到合格工業用水的標準,水質比較差。在這種工況下,因水質原因造成採煤設備特別是電動機的冷卻系統、液壓支架的閥組、千斤頂、立柱等液壓部件的損壞大量增加。致使設備的維修周期和使用年限縮短,甚至無法正常使用。這不僅增加了設備維修機維護工作量,隨之而來的是設備維修配件投入的增大,最終導致採煤成本的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容易操作,過濾效果好、運行成本低的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包括:機架、多介質過濾器、加藥箱、保安過濾器和反滲透裝置,所述多介質過濾器、力口藥箱、保安過濾器和反滲透裝置均固定在機架上,原水管依次經過多介質過濾器、加藥箱、保安過濾器與反滲透裝置相連通;
[0006]所述多介質過濾器包括第一罐體、第一進水管、第一出水管和多孔板,所述第一罐體頂部設置有進水管,底部設置有第一出水管,其內部設置有濾料層和多孔板,所述濾料層設置在多孔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管延伸至第一罐體的內部,第一出水管的頂部蓋有防衝板,所述第一罐體的頂部還設置有排氣管;
[0007]所述保安過濾器包括第二罐體、第二進水管、第二出水管、上多孔板、下多孔板和濾芯,所述第二罐體上部設置有第二進水管,第二罐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罐體內部上下分別設置有上多孔板和下多孔板,上多孔板和下多孔板之間設置有濾芯,所述第二罐體的下部還設置有排汙口,所述排汙口位於下多孔板的上方。
[0008]所述多介質過濾器內的多孔板上設置有水帽。
[0009]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設置有取樣管,所述取樣管的底部設置有取樣槽。
[0010]所述濾芯或為蜂房式線繞濾芯,或為超高分子聚乙烯濾芯。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生產成本低、運行平穩、容易操作,過濾效果好,並且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多介質過濾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保安過濾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I為機架,2為多介質過濾器,3為加藥箱,4為保安過濾器,5為反滲透裝置,6為原水管,7為第一罐體,8為第一進水管,9為第一出水管,10為多孔板,11為防衝板,12為排氣管,13為第二罐體,14為第二進水管,15為第二出水管,16為上多孔板,17為下多孔板,18為濾芯,19為排汙口,20為取樣管,21為取樣槽,22為水帽。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至圖3所示,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包括:機架1、多介質過濾器2、加藥箱3、保安過濾器4和反滲透裝置5,所述多介質過濾器2、加藥箱3、保安過濾器4和反滲透裝置5均固定在機架I上,原水管6依次經過多介質過濾器2、加藥箱3、保安過濾器4與反滲透裝置5相連通;
[0018]所述多介質過濾器2包括第一罐體7、第一進水管8、第一出水管9和多孔板10,所述第一罐體7頂部設置有第一進水管8,底部設置有第一出水管9,其內部設置有濾料層12和多孔板10,所述濾料層設置在多孔板10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管9延伸至第一罐體7的內部,第一出水管9的頂部蓋有防衝板11,所述第一罐體7的頂部還設置有排氣管12 ;
[0019]所述保安過濾器4包括第二罐體13、第二進水管14、第二出水管15、上多孔板16、下多孔板17和濾芯18,所述第二罐體13上部設置有第二進水管14,第二罐體13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出水管15,第二罐體13內部上下分別設置有上多孔板16和下多孔板17,上多孔板16和下多孔板17之間設置有濾芯18,所述第二罐體13的下部還設置有排汙口 19,所述排汙口 19位於下多孔板17的上方。
[0020]所述多介質過濾器2內的多孔板10上設置有水帽。
[0021]所述第一出水管9上設置有取樣管20,所述取樣管20的底部設置有取樣槽21。
[0022]所述濾芯18或為蜂房式線繞濾芯,或為超高分子聚乙烯濾芯。
[0023]本實用新型具體使用時,礦井水經過原水管6進入多介質過濾器2內進行預處理,然後經過預處理的水進入加藥箱3進行酸鹼中和,再經過保安過濾器4去除雜質,最後進入反滲透裝置5內進行脫鹽處理,分離出來的透過水可工礦井井下設備使用及回用,有效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減少廢水排放。
[0024]其中多介質過濾器2的第一出水管9上設置有取樣管20,可隨時檢測預處理礦井水情況,及時對濾芯進行清洗,減少設備損壞。
[0025]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得各種變化,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包括:機架(I)、多介質過濾器(2)、加藥箱(3)、保安過濾器(4)和反滲透裝置(5),其特徵在於:所述多介質過濾器(2)、加藥箱(3)、保安過濾器(4)和反滲透裝置(5)均固定在機架(I)上,原水管(6)依次經過多介質過濾器(2)、加藥箱(3)、保安過濾器(4)與反滲透裝置(5)相連通; 所述多介質過濾器(2)包括第一罐體(7)、第一進水管(8)、第一出水管(9)和多孔板(10),所述第一罐體(7)頂部設置有進水管(8),底部設置有第一出水管(9),其內部設置有濾料層(12)和多孔板(10),所述濾料層設置在多孔板(10)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管(9)延伸至第一罐體(7)的內部,第一出水管(9)的頂部蓋有防衝板(11),所述第一罐體(7)的頂部還設置有排氣管(12); 所述保安過濾器(4)包括第二罐體(13)、第二進水管(14)、第二出水管(15)、上多孔板(16)、下多孔板(17)和濾芯(18),所述第二罐體(13)上部設置有第二進水管(14),第二罐體(13)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出水管(15),第二罐體(13)內部上下分別設置有上多孔板(16)和下多孔板(17),上多孔板(16)和下多孔板(17)之間設置有濾芯(18),所述第二罐體(13)的下部還設置有排汙口( 19),所述排汙口( 19)位於下多孔板(17)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介質過濾器(2)內的多孔板(10)上設置有水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出水管(9 )上設置有取樣管(20 ),所述取樣管(20 )的底部設置有取樣槽(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水井下處理及回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濾芯(18)或為蜂房式線繞濾芯,或為超高分子聚乙烯濾芯。
【文檔編號】B01D29/31GK203794713SQ201420089515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日
【發明者】趙鳳瑞, 趙飛, 張楊華 申請人:山西中力信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