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1:01:11 3
專利名稱: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其與車輪的輪轂有關。
背景技術:
一般的花轂主要由一具有棘齒的轂殼、一棘輪筒、一心軸以及多個軸承所組成,該心軸穿設於該轂殼內,而該棘輪筒周緣設置多個棘塊以配合單向卡制轂殼的棘齒,且該軸承套設於該心軸及各構件之間輔助各構件順暢轉動;而常見的棘輪筒的各棘塊有的是以一剛性較強的C形圈扣圈束各棘塊,使該各棘塊限位,並輔助各棘塊復位之用,作動時,轂殼的棘齒與棘輪筒的棘塊卡制而形成帶動,反向作動時,轂殼的棘齒則下壓棘輪筒的棘塊,使棘輪筒形成空轉而不帶動,而當該棘輪筒是僅設置三個棘塊時,各棘塊之間的距離較大,因此在每一棘塊作動時並不會產生使C形圈扣連動而相互影響;但為了增加棘塊嚙合的效率,因此又有人將棘輪筒設置六個棘塊,縮短各棘塊之間的距離,也因如此,由於各棘塊之間的距離縮短了,當棘塊產生動作時,便會連帶影響圈束相鄰棘塊的C形扣,使相鄰棘塊產生非預期中的動作;因此,另一種常見技術是將剛性較強的C形圈扣改為一圈狀的彈性組件圈束該各棘塊,藉由質感較軟的彈性組件克服連動影響的問題,但該彈性組件為配合棘塊使用必須是特製的製品,製造難度較高,而使得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另外,當棘塊持續地作動,使該彈性組件不斷地受到撐張、復位,使該彈性組件非常容易產生彈性疲乏,而影響卡制嚙合動作的順暢度。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使與轂殼的棘齒嚙合的棘塊能常態保持可嚙合的狀態,確保嚙合動作的穩固。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配合一自行車花轂的轂殼使用,該轂殼一端的內周面具有多個棘齒,而該棘輪筒包含一筒件,一端成形一穿接柱,該穿接柱的外周緣設置多個棘塊容槽,該各棘塊容槽為圓弧槽,且該穿接柱於靠近各該棘塊容槽之處又分別設置一限位槽;多個棘塊,分別具有一樞擺部及一卡制部,該樞擺部具有一圓弧面,且該各棘塊上具有一剖槽,該各棘塊以該樞擺部容置於各棘塊容槽,並使該樞擺部的圓弧面靠抵於該各棘塊容槽的槽底;多個彈簧,一端分別容置入該筒件的限位槽內,而另一端靠抵該各棘塊的卡制部, 且該各彈簧常態向外推抵該各棘塊的卡制部,並使各棘塊的樞擺部確實地容抵於棘塊容槽;以及一 C形圈扣,為金屬圈狀結構,該C形圈扣圈繞於該筒件的穿接柱,並使該C 形圈扣容置於該各棘塊的剖槽內,使該各棘塊限止於筒件的各棘塊容槽內並能產生有限角度的樞擺;該棘輪筒以筒件的穿接柱組設於該轂殼,且使該些棘塊面對該轂殼的棘齒,該轂殼轉動時使該些棘齒與該些棘塊單向嚙合。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該棘輪筒配合一心軸使用,該心軸貫穿該轂殼及該棘輪筒,並分別以螺帽鎖結於心軸的兩端。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該穿接柱外周緣設置的該些棘塊容槽為多個第一棘塊容槽以及多個第二棘塊容槽,該第一棘塊容槽與該第二棘塊容槽間隔設置,並使各第一棘塊容槽之間具有第一轉動角度,而各第二棘塊容槽之間具有第二轉動角度,該第一轉動角度與該第二轉動角度之間具有一轉動角度差。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該棘輪筒上具有多個可樞擺的棘塊,而棘塊可與轂殼的棘齒單向嚙合,且嚙合時棘塊是呈向外撐抵,反向時則下壓棘塊而空轉,本實用新型於各棘塊外周緣圈束金屬制的C形圈扣,C形圈扣對各棘塊產生位置限止,並限止棘塊產生有限程度的樞擺,而棘塊與棘輪筒的筒件之間設置彈簧,使彈簧常態將棘塊向外抵撐,則棘輪筒的棘塊能常態保持可與棘齒嚙合的狀態,且使棘塊的樞擺部確實容抵於棘塊容槽內,藉此確保結構穩定性並提升嚙合動作的確定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配合轂殼及心軸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組合立體外觀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的另一組合剖面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本實用新型》10 是轂殼11 是第一端12 是第二端121是棘齒20 是心軸21 是螺帽22 是鎖結螺帽30 是棘輪筒31 是筒件311是穿孔312是穿接柱313是棘塊容槽313A是第一棘塊容槽31 是第二棘塊容槽314是限位槽32 是棘塊321是樞擺部322是卡制部323 是圓弧面324是剖槽33 是彈簧34 是C形圈扣θ 1是第一轉動角度θ 2是第二轉動角度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的較佳實施例如圖1至圖4所示,其配合自行車花轂的轂殼10及心軸20使用,其中該轂殼10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11及一第二端12,該第二端12的內周面具有多個棘齒121 ;該心軸20貫穿該轂殼10兩端設置,且以螺帽21鎖結該心軸20穿出轂殼10第一端11的一端,而該心軸20另一端穿出該轂殼10的第二端12 ;該棘輪筒30包含一筒件31、多個棘塊32、多個彈簧33以及一 C形圈扣34,其中該筒件31具有一穿孔311,且該筒件31的一端面成形一穿接柱312,該穿接柱312 的外周緣設置多個棘塊容槽313,該各棘塊容槽為圓弧槽,且該筒件31的穿接柱312於靠近各該棘塊容槽313之處又分別設置一限位槽314 ;這些棘塊容槽313也可分為多個第一棘塊容槽313A以及多個第二棘塊容槽3i;3B, 該第一棘塊容槽313A與該第二棘塊容槽31 間隔設置,並使各第一棘塊容槽313A與各第二棘塊容槽31 之間為等角設置,也可使各第一棘塊容槽313A之間具有第一轉動角度 θ 1,而各第二棘塊容槽31 之間具有第二轉動角度θ 2,該第一轉動角度θ 1與該第二轉動角度θ 2之間具有一轉動角度差;該各棘塊32分別具有一樞擺部321及一卡制部322,該樞擺部321具有一圓弧面 323,且該各棘塊32上具有一剖槽324,該各棘塊32以該樞擺部321容置於該筒件31的各棘塊容槽313,並使該樞擺部321的圓弧面323靠抵於該各棘塊容槽313的槽底;該各彈簧33的一端分別容置入該筒件31的限位槽314內,而另一端靠抵該各棘塊32的卡制部322,使該各彈簧33是位於各棘塊32與該筒件31之間,且該各彈簧33常態向外推抵該各棘塊32的卡制部322,同時也能使該各棘塊32的樞擺部321更確實地容抵於各棘塊容槽313內;該C形圈扣34為金屬圈狀結構,該C形圈扣34圈繞於該筒件31的穿接柱312,並使該C形圈扣34容置於該各棘塊32的剖槽324內,使該各棘塊32限止於筒件31的各棘塊容槽313內,且各棘塊32以樞擺部321配合圓弧槽結構的棘塊容槽313而可產生相對樞擺的動作,而該C形圈扣34則能使各棘塊32僅能於C形圈扣34及棘塊容槽313內產生有限角度的樞擺;以及該棘輪筒30穿套該心軸20穿出轂殼10的一端,並以筒件31的穿接柱312組設於該轂殼10的第二端12,且使組設於該筒件31的該些棘塊32面對該轂殼10的棘齒121, 該心軸20貫穿出該棘輪筒30後再以鎖結螺帽22鎖結定位。以上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的結構關係,而使用時,當該轂殼10正向旋轉時,該轂殼10的棘齒121可與該棘輪筒30的棘塊32嚙合,使該轂殼10是可相對該棘輪筒30轉動,同時自行車車輪也就能確實轉動而前進,且由於各棘塊32與穿接柱312之間設置常態推抵棘塊32的彈簧33,因此各彈簧33是能將棘塊32確實推出,使各棘塊32常態處於可嚙合的狀態,藉此能確保棘輪筒30的棘塊32與轂殼10嚙合的確定性;而當轂殼10受帶動而反向旋轉時,則轂殼10的棘齒121則會下壓該棘輪筒30的各棘塊32,各棘塊32壓縮彈簧33,並使各棘塊32的樞擺部321相對各棘塊容槽313樞擺而順利完成樞擺動作,此時,轂殼10的棘齒121與棘塊32無法嚙合,使該轂殼10產生空轉,而在每一次的棘塊32下壓動作完成之後,該棘塊32與筒件31穿接柱312之間的彈簧 33復位,使各棘塊32能常態回復至可與轂殼10嚙合的狀態,提升本創作棘輪筒30與轂殼10之間的嚙合確定性。另外,本實用新型是使用金屬材質所製成的C形圈扣34,不僅製造難度低,更能使用市面上既有的產品,能有效降低成本;且本實用新型藉由剛性較強的C形圈扣34限制棘塊32的位置及限制棘塊32僅能產生有限角度的樞擺,同時配合棘塊32常態受彈簧33推抵卡制部322,並使棘塊32的樞擺部321又能更確實地容抵於棘塊容槽313內,不僅增加結構的穩定性,又能確保各棘塊32樞擺動作的確實產生;同時,也因使用該質感較硬的C形圈扣34,因此即使本實用新型在高頻率的反覆使用之下也不易產生彈性疲乏或故障。還有,當本實用新型棘輪筒30的棘塊容槽313分為第一棘塊容槽313A與第二棘塊容槽3i;3B,且該第一棘塊容槽313A與第二棘塊容槽31 之間並非為等角設置,而是採用第一棘塊容槽313A與第二棘塊容槽31 間隔設置,且使各第一棘塊容槽313A與各第二棘塊容槽31 的第一轉動角度θ 1與該第二轉動角度θ 2之間具有一轉動角度差時,如此能使轂殼10的棘齒121每次僅能與各第一棘塊容槽313Α或僅與各第二棘塊容槽31 內的棘塊32嚙合,而該轉動角度差就能發揮小轉動角度即能帶動的效果,提升帶動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配合一自行車花轂的轂殼使用, 該轂殼一端的內周面具有多個棘齒,而該棘輪筒包含一筒件,一端成形一穿接柱,該穿接柱的外周緣設置多個棘塊容槽,該各棘塊容槽為圓弧槽,且該穿接柱於靠近各該棘塊容槽之處又分別設置一限位槽;多個棘塊,分別具有一樞擺部及一卡制部,該樞擺部具有一圓弧面,且該各棘塊上具有一剖槽,該各棘塊以該樞擺部容置於各棘塊容槽,並使該樞擺部的圓弧面靠抵於該各棘塊容槽的槽底;多個彈簧,一端分別容置入該筒件的限位槽內,而另一端靠抵該各棘塊的卡制部,且該各彈簧常態向外推抵該各棘塊的卡制部,並使各棘塊的樞擺部確實地容抵於棘塊容槽;以及一 C形圈扣,為金屬圈狀結構,該C形圈扣圈繞於該筒件的穿接柱,並使該C形圈扣容置於該各棘塊的剖槽內,使該各棘塊限止於筒件的各棘塊容槽內並能產生有限角度的樞擺;該棘輪筒以筒件的穿接柱組設於該轂殼,且使該些棘塊面對該轂殼的棘齒,該轂殼轉動時使該些棘齒與該些棘塊單向嚙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自行車花轂棘輪筒配合一心軸使用,該心軸貫穿該轂殼及該棘輪筒,並分別以螺帽鎖結於心軸的兩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該穿接柱外周緣設置的該些棘塊容槽為多個第一棘塊容槽以及多個第二棘塊容槽,該第一棘塊容槽與該第二棘塊容槽間隔設置,並使各第一棘塊容槽之間具有第一轉動角度,而各第二棘塊容槽之間具有第二轉動角度,該第一轉動角度與該第二轉動角度之間具有一轉動角度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行車花轂棘輪筒的結構改良,其棘輪筒的各棘塊外周緣圈束C形扣環,藉由C形扣環限制棘塊的位置及樞擺角度,又在棘塊及棘輪筒之間設置彈簧,使彈簧常態向外推抵棘塊的一端,使棘塊常態保持於可嚙合的狀態,並使棘塊另一端能確實容抵於棘塊容槽,確保結構穩定性及嚙合動作的穩定性。
文檔編號F16D41/30GK202301557SQ20112040611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謝德耀 申請人:旺輪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