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梯緩衝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1:57:06 1
專利名稱:一種電梯緩衝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梯的部件,具體說是一種電梯緩衝器,該種電梯緩衝器可 以適合各種電梯使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高層建築的迅速發展,電梯作為一種有效的運載工具,其應用普及越來 越廣泛。但是近年來電梯事故時常發生,對人員造成嚴重的傷害,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電 梯緩衝裝置設計的不夠合理。當電梯轎廂發生意外時,轎廂無法控制而 快速落至電梯井道 底坑,如果緩衝裝置不夠合理,就會造成安全事故。現在應用於電梯的緩衝裝置主要有彈簧和液壓兩種結構,彈簧緩衝器的吸收撞擊 能量差,反彈力大,容易折斷。而液壓緩衝器雖然吸收效果較好,但是結構複雜,價格昂貴, 需要定期維護,而且維護和檢修都十分不便。因此需要進一步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有電梯緩衝裝置的不足,提出一種吸收效果 好,反彈力小,製作簡便,價格便宜且具有較好的緩衝效果和較長的使用壽命的電梯緩衝
ο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梯緩衝器,電梯緩衝器 安裝在電梯箱體的下面,其特徵在於電梯緩衝器為軟體彈性緩衝體與壓縮金屬彈簧和彈 性保護板組合形成的複合減振體,彈性保護板在最上面,軟體彈性緩衝體在最下層,壓縮金 屬彈簧位於彈性保護板與軟體彈性緩衝體之間,且軟體彈性緩衝體與壓縮金屬彈簧是整體 澆築成型的。在軟體彈性緩衝體下面通過整體澆注連接有金屬連接體,且連接體露出端為 螺栓,通過螺帽與法蘭連接在一起。所述的軟體彈性緩衝體為聚氨酯軟發泡材料;所述的彈 性保護板為聚氨酯硬泡材料。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於使用了聚氨酯軟發泡材料和彈性保護板。 前者由高分子化合而成,體內存在無數個充滿空氣的微孔,而每一個微孔就等於是一個小 氣囊,當收到撞擊時,緩衝塊產生縮變,巨大的動能被氣囊吸收,轉換為勢能隨排氣而釋放, 緩衝效果較好後者彈性保護板由聚氨酯硬泡材料構成,可以起到很好地保護聚氨酯緩衝 體的作用,使該裝置壽命更長。當電梯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意外事件而發生碰撞時,該緩衝器 能迅速地將衝擊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使電梯免受破壞而正常運行。
圖1系本實用新型電梯裝置剖視示意圖。圖2系本實用新型電梯緩衝裝置示意圖。圖3系本實用新型電梯緩衝裝置仰視圖。圖中1、電梯緩衝器;2、電梯箱體;3、軟體彈性緩衝體;4、壓縮金屬彈簧;5、彈性保護板;6、連接體;7、法蘭;8、螺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附圖1所示,一種電梯緩衝器,電梯緩衝器1安裝在電梯箱體2的下面,其特徵 在於電梯緩衝器1為軟體彈性緩衝體3與彈性壓縮金屬彈簧4和彈性保護板5組合形成 的複合減振體,彈性保護板5在最上面,軟體彈性緩衝體3在最下層,壓縮金屬彈簧4位於 彈性保護板與軟體彈性緩衝體之間,且軟體彈性緩衝體3與壓縮金屬彈簧4是整體澆築成 型的。在軟體彈性緩衝體3下面通過整體澆注連接有金屬連接體6,且連接體露出端為螺 栓,通過螺帽與法蘭連接在一起。所述的軟體彈性緩衝體3為聚氨酯軟發泡材料;所述的彈 性保護板5為聚氨酯硬泡材料。當電梯在 使用過程中由於意外事件而發生碰撞時,能量由彈性保護板5和壓縮金 屬彈簧4過渡後傳至軟體彈性緩衝體3,該軟體彈性緩衝體3可以大幅度的吸收衝擊動能 轉化為勢能,使震動降到最低。而彈性保護板5和壓縮金屬彈簧4可以對軟體彈性緩衝體 3形成有效保護,增加軟體彈性緩衝體3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一種電梯緩衝器,電梯緩衝器安裝在電梯箱體的下面,其特徵在於電梯緩衝器為軟體彈性緩衝體與壓縮金屬彈簧和彈性保護板組合形成的複合減振體,彈性保護板在最上面,軟體彈性緩衝體在最下層,壓縮金屬彈簧位於彈性保護板與軟體彈性緩衝體之間,且軟體彈性緩衝體與壓縮金屬彈簧是整體澆築成型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緩衝器,其特徵在於在軟體彈性緩衝體下面通過整體澆 注連接有金屬連接體,且連接體露出端為螺栓,通過螺帽與法蘭連接在一起。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緩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軟體彈性緩衝體為聚氨酯軟 發泡材料;所述 的彈性保護板為聚氨酯硬泡材料。
專利摘要一種電梯緩衝器,電梯緩衝器安裝在電梯箱體的下面,其特徵在於電梯緩衝器為軟體彈性緩衝體與壓縮金屬彈簧和彈性保護板組合形成的複合減振體,彈性保護板在最上面,軟體彈性緩衝體在最下層,壓縮金屬彈簧位於彈性保護板與軟體彈性緩衝體之間,且軟體彈性緩衝體與壓縮金屬彈簧是整體澆築成型的。在軟體彈性緩衝體下面通過整體澆注連接有金屬連接體,且連接體露出端為螺栓,通過螺帽與法蘭連接在一起。所述的軟體彈性緩衝體為聚氨酯軟發泡材料;所述的彈性保護板為聚氨酯硬泡材料。其吸收效果好,反彈力小,製作簡便,價格便宜且具有較好的緩衝效果和較長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6B5/28GK201610343SQ20102003142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0日
發明者姜其斌 申請人:株洲時代電氣絕緣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