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可可茶提取物用於製備抗過敏及炎症的藥物、食品及化妝品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9:08:41 2

專利名稱:可可茶提取物用於製備抗過敏及炎症的藥物、食品及化妝品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然植物提取及應用領域,尤其是涉及可可茶提取物的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過敏性疾病具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特別是由環境原因引起的過敏反應及抗遺傳性過敏性皮膚炎的增加趨勢尤為顯著,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其問題的出現不僅由於過敏源的逐年增加、大氣汙染、食品添加物的濫用,而且也由於近年來人們飲食習慣的變化。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方法通常以消除過敏源為本,進而根據臨床症狀的程度、起因及發病機制進行選擇性藥物治療。過敏反應根據臨床引發疾病的免疫球蛋白、相關細胞等不同,一般分為4種類型。I~III型過敏症主要以體液性抗體免疫反應為主,其特徵是過敏反應出現的比較快,又被稱為實時型過敏反應症;IV型過敏反應是以淋巴細胞為主的免疫反應,臨床上又被稱為遲髮型過敏症。
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及蕁麻疹等疾病,臨床上屬於I型過敏反應。I型過敏反應以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IgE)]抗體作用為介質,由肥大細胞及嗜鹼性白細胞、游離的組胺、白三烯[leukotrienes(LT)]等為化學遞質,進而刺激血管擴張,增大血管通透性,促進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提高末端神經感應等過度生物體應激反應。因此,對I型過敏性疾病的治療,臨床上主要使用抗組胺劑及對肥大細胞釋放化學遞質具有抑制活性的抗過敏藥物。但是,抗組胺劑等抗過敏藥物在臨床使用中多數出現瞌睡、口渴、胃腸消化系統受損等副作用,長期服用也存在一定的臨床安全性問題。
IV型過敏反應是與T細胞相關的遲發性過敏反應。是由胰島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提承細胞向T細胞提供抗原信息並促進感應,隨後T細胞釋放各種細胞介素,啟動嗜酸性白細胞、巨噬細胞,結果引起遲髮型炎症反應。過敏性接觸皮膚炎實際上是IV型過敏反應的一種臨床代表症狀。臨床上對IV型過敏性疾病的治療一般使用甾醇類外用製劑療法和加強生活指導。甾醇類製劑的藥理作用是抑制T細胞及巨噬細胞分泌細胞介素,對溼疹的治療確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大量或長時間使用將會引起副腎皮質機能低下,出現局部皮膚萎縮、潮紅、毛細血管擴張等副作用。此外,儘管甾醇類製劑在臨床上常常用作抗組胺製劑使用,但其抗過敏效果也僅僅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皮膚搔癢。近年來過敏性皮膚疾病,特別是遺傳性過敏性皮膚炎在臨床上逐年增加。有關遺傳性過敏性皮膚炎的成因長期以來也有各種學說。近年來,基於病理和臨床症狀的特徵,人們注意到遺傳性過敏性皮膚炎並非起因於I型過敏反應,而與IV型過敏反應在病理起因上有很大的相關性。
迄今為止,人們在對過敏性疾病的病理生理進行分析的同時,也注重對其治療藥物的研製和開發。但臨床應用的抗過敏製劑多數具有副作用,在效果上也僅僅局限於暫時性的緩解,而不能從根本上改善過敏性體質。現代社會帶來的生活方式及環境上的變化,使得過敏性疾病逐年顯示出增加的趨勢。從身體健康及生活習慣角度出發,一種可以長期服用而且安全性高的用於改善或治療過敏性疾病的健康食品或醫藥品的研製為人們所期待。當然,從預防觀點出發,可作為日常飲料的抗過敏劑或可作為日常化妝品添加物的抗過敏劑更為理想。
茶的故鄉在中國南部,其根據之一是中國南部自然分布生長著茶的多種變種及野生種。可可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是一種野生茶,在植物分類學上是傳統茶葉(Camellia sinensis)的近緣種植物,被人們發現後又稱為新種茶。根據近年的調查結果,野生可可茶主要自然分布在廣東省龍門地區的狹窄範圍,長期以來被當地人們通過殺青、半發酵、發酵等不同方法製成綠茶、烏龍茶及紅茶等茶葉日常飲用。可可茶是一種飲用安全的日常飲料,長期以來被當地人們用作健康茶飲用,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任何副作用及不安全的現象。與傳統茶葉中的甲基黃嘌呤(methyxanthine)類物質代謝途徑不同,可可茶中不含有咖啡因(caffeine),而含有可可豆鹼(theobromine)(為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cacao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被稱為可可茶(cocoa tea)。與咖啡因的化學結構不同,可可豆鹼在咖啡因化學結構的1位上沒有甲基取代,因而表現出與咖啡因不同的生理作用,不僅不顯示咖啡因特有的中樞興奮作用,相反顯示出鎮靜等功能。因此,可可茶又被稱作睡前可以飲用的休息茶,適用於老年、孕婦、兒童、胃腸功能低下或心臟不健康等人的飲用。
近年來,人們非常關心天然物質生理活性的研究,對茶類所具有生物功能更是特別關注。茶和咖啡、可可被並稱為世界三大嗜好飲料,為世界絕大多數人所喜愛。人類飲茶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茶葉對健康的種種調節功能自古以來早以為人們所知,例如茶葉的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對血中膽固醇的調節作用等更是令人注目。傳統茶葉的提取物及所含主要活性成分多酚類(polyphenols)物質對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抑制作用等已有報導。儘管可可茶是傳統茶葉的近緣種植物,但對於可可茶的生物活性及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尚無任何應用方面的探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以可可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提取物及可可茶活性成分為原料,製備一種安全性高、無副作用的抗過敏、抗炎症及抗接觸性過敏性皮膚炎,對炎症及過敏反應的藥物的用途。所述的藥物包括有效治療劑量的可可茶提取物,以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該藥物特別是對IV型過敏反應引起的臨床症狀的預防、治療有效,例如對接觸性過敏性皮膚炎及由它所引起的臨床症狀有抑制或減輕作用。
本發明的另一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以可可茶提取物及可可茶活性成分為原料,製備用於預防、改善過敏、炎症,且可長期服用、安全性高、無副作用的健康食品、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的用途。日常服用含有可可茶提取物的食品可以減輕和預防感冒引起的咽炎等炎症、花粉症症狀及咳嗽等症狀。
本發明的另一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以可可茶提取物及可可茶活性成分為原料,製備用於減輕和治療一些炎症的安全性高、無副作用的皮膚外用劑或者化妝品的用途。該皮膚外用劑或者化妝品可用於日常的皮膚保護。
本發明所述的可可茶提取物是採用熱水或水與甲醇、乙醇等低級醇類、丙酮等極性溶劑的一種或二種以上的任意混合溶劑進行提取的。
因為可可茶中的生物鹼(alkaloid)及兒茶酚類(catechins)都屬於小分子化合物,一般用水提取即可,也可用不同濃度的低級醇類、丙酮等極性溶劑或任意混合溶劑來提取。在提取時,隨著醇的添加,可可茶中活性成分的回收率會有所增加。儘管用水提取效果不如用醇添加提取,但隨著水溫增加,以及提取時間的延長,也可以達到與醇提取法相當的結果。因此,對可可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而言,上述提取方法及其任意組合都可得到本發明所述的提取物。
鑑於可可茶提取物是以藥劑或飲料作為最終產品開發,故從安全性角度考慮提取溶劑儘量選擇乙醇為宜。提取時可可茶與溶劑的比率沒有特定限制,但一般可可茶與溶劑的比例以5∶1~50範圍為宜。本發明對提取溫度沒有特定限制,從室溫到溶劑沸點範圍都可適用。當然室溫、常壓及在溶劑沸點範圍內提取最為理想。提取時間從10秒到24小時範圍都可以。在提取可可茶提取物時,根據需要也可以在溶劑中添加碳酸氫鈉、抗壞血酸鈉鹽(sodium ascorbate)等物質。這些提取方法不會影響可可茶本來具有的生物活性。
本發明提供的可可茶提取物固形劑使用量一般在0.1%至40%(W/W),因為通常飲料添加濃度一般在0.1%至40%(W/W)範圍較為適宜。在這個濃度範圍內,可可茶提取物適於直接服用,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當然,作為添加物的可可茶提取物隨著加入量的增大,可能會出現苦澀感覺。其解決辦法可以根據市場需要及消費者的心理要求改換劑型,例如使用片劑、顆粒劑、膠囊劑等劑型。低濃度可可茶提取物溶液可以作為日常飲料提供給消費者。
本發明提供的可可茶提取物,可以多種口服劑型投放市場,用於預防、改善和治療炎症、過敏。當然,可可茶提取物也可以與常用的賦形劑等醫藥用載體結合併製劑化。必要時也可以添加一些防腐劑、抗氧化劑、著色劑、甜味劑等製劑添加物。
比較適宜的可可茶賦形劑,一般考慮有乳糖、白糖、D-甘露醇、澱粉、結晶纖維素等。潤滑劑一般應採用硬脂酸鎂、硬脂酸鈣、滑石粉等。溶劑通常使用精製水、乙醇、丙二醇等。防腐劑一般採用氯丁醇、苄醇、二羥基乙酸等。抗氧化劑通常以亞硫酸鹽、抗壞血酸等比較適宜。
本發明提供的可可茶提取物,可以其原型、提取物或粉末添加到製品中用於口服。可可茶提取物也可與其它飲料原料結合製成一定的飲料製品,如可可茶飲料、炭酸飲料、果汁飲料、乳酸菌飲料、運動飲料、豆乳等。可可茶提取物食品還可以考慮製成餅乾、巧克力類、糖果類、口香糖類、快餐點心類、果凍點心類、麵包、豆腐、酸奶酪等日常食品。
本發明中提供的可可茶提取物,也可以原型、水溶液稀釋後作為皮膚外用劑使用。當然也可以通過與醫藥用載體結合製成一定的製劑,如氣霧劑、液體製劑、提取物、混懸劑、乳劑、軟膏劑、半流體製劑、擦劑、洗劑等劑型提供化妝品、醫藥品市場的消費。
本發明提供可可茶提取物作為炎症、過敏的預防、改善及治療劑為下述實驗所證明。在使用IV型過敏動物模型的藥理實驗中,可可茶提取物在投藥劑量達到50mg/kg以上時,即顯示出有效的抑制浮腫的效果。本發明中可可茶提取物的投藥量,根據應用者的健康狀況、年齡、性別及體重等條件可以調節。成人平均體重如以60Kg計,可可茶提取物日口服量一般可以考慮在3g至10g範圍內,分次服用。當然10g以上也不存在副作用等問題。
本發明所述的可可茶提取物含有以下活性成分gallogatechin-gallate(GCG)、1,3,4,6-tetragalloyl-glucose(1,3,4,6-GA-glc)及gallogatechin-3,5-digallate(GC-3,5-diGA)。
每克可可茶提取物中,上述活性成分GCG、1,3,4,6-GA-glc及GC-3,5-diGA的含量至少為40mg、25mg及100mg。
發明人首次從可可茶提取物中分離得到三個成分,經核磁共振(NMR)等波譜學方法測定化學結構,確認為以下三種已知化合物1)gallogatechin-gallate(GCG)2)1,3,4,6-tetragalloyl-glucose(1,3,4,6-GA-glc)3)gallogatechin-3,5-digallate(GC-35diGA)上述三種成分在傳統茶葉品種中尚無報導,可能是含量很少或很難檢測出的。
本發明以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誘發小鼠耳接觸性皮膚炎作為IV型過敏反應動物的試驗模型,評價可可茶提取物及其所含活性成分對IV型過敏反應的抑制效果。結果顯示,可可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對DNFB誘發的小鼠耳接觸性皮膚炎表現出統計學上有意義的治療活性。此外,本發明也發現可可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對巴豆油(croton oil)誘發的小鼠耳皮膚炎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並可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活性。基於上述結果確認本發明成立。


圖1為可可茶提取物的HPLC分析圖譜。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可以通過以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並不僅僅局限於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一可可茶提取物的製備取可可茶乾燥葉100g,加入90℃熱水2000ml浸提4分鐘。提取液經紗布濾過後,將濾液在1000rpm、5分鐘離心分離,回收上清液冷凍乾燥即成。可可茶葉的上述冷凍乾燥提取物用於本發明的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二可可茶提取物的HPLC分析將上述可可茶提取物配製成1%水溶液後,經Sep-PaktC18 Cartridge(5ml,Waters制)吸附過濾,水洗淨後,用乙腈洗脫分離。隨後,將250mg所得分離組分在Develosil C30-UG-5(20mm×250mm,野村化學制)柱上,在0.05%三氟乙酸(TFA)存在條件下,用5-30%乙腈按線性梯度洗脫方式(5ml/mim,180分鐘,220nm紫外檢測)洗脫分離。回收得到的分離組分,再用YMC-Pak ODS(20×250mm、YMC制)柱,在0.1%TFA存在下,用20-25%乙腈按線性梯度洗脫方式(6ml/mim、60分鐘,280nm紫外檢測)洗脫精製。結果如圖1所示,從中分離得到與傳統茶葉不同的三個組分。
可可茶提取物的HPLC分析條件。層析柱資生堂capcell pak C18(φ4.6mm×150mm),流動相A=0.05%TFA/水;B=90%CH3CN/0.05%TFA/水。B5→B35%(13分鐘),B35%→B70%(7分鐘),B70%(5分鐘)。檢測A280nm峰面積定量。PDA 220~500nm檢測。
從可可茶提取物中分離得到三個成分,經核磁共振(NMR)等波譜學方法測定化學結構,確認為以下三種在傳統茶葉品種中含量很少或很難檢測出的已知化合物gallogatechin-gallate(GCG)、1,3,4,6-tetragalloyl-glucose(1,3,4,6-GA-glc)及gallogatechin-3,5-digallate(GC-35diGA)。
左側為EGCG的結構式 右側為gallogatechin-gallate(GCG)的結構式傳統茶主要含有EGCG。
1,3,4,6-tetragalloyl-glucose(1,3,4,6-GA-glc)的結構式 gallogatechin-3,5-digallate(GC-3,5-diGA)的結構式實施例一所得到的可可茶提取物中各成分的含量如下Theobromine 278.75EGC 43.25(+)C 62.75EC 14.50EGCG 37.25GCG 199.001,3,4,6-GA-glc54.75GC-3,5-diGA 32.50由於用水提取、用醇提取、用其他極性溶劑提取,或者混合法提取,每克可可茶提取物中,上述活性成分GCG、1,3,4,6-GA-glc及GC-3,5-diGA的含量有或多或少的差別,但發明人的不同實驗多次表明,活性成分GCG、1,3,4,6-GA-glc及GC-3,5-diGA的含量至少為40mg、25mg及100mg。
實施例三耳接觸性皮膚炎實驗實驗使用雄性7周齡ICR小鼠,由日本CLEA公司購入。
飼養條件23±2℃,溼度55±5%,換氣次數12~15次/小時,照明時間12小時/天(7:00~19:00),5匹/飼養籠(235×325×170H mm)。
飼育條件固體飼料CE-2(CLEA公司),自由飲水。
飼養一周後進行實驗。小鼠10匹/組,經由背部皮下注射1.5%的2,4-DNFB乙醇溶液100μl作為抗原使之增敏(sensitization)。注射2,4-DNFB 5天後增敏(sensitization)成立,第6天在小鼠右耳上塗1%2,4-DNFB-橄欖油溶液作為抗原攻擊,使小鼠產生耳緣接觸性皮膚炎。24小時後,用直徑8mm打孔器取下左右兩耳,測定左右耳緣/8mm重量差及比較浮腫程度。可可茶提取物於增敏(sensitization)前一天到2,4-DNFB攻擊當天連續7天經口給藥。對照組餵以同體積蒸餾水。結果以student t-test作顯著差異性檢定,實驗結果如表一所示,與蒸餾水對照組2,4-DNFB誘發耳緣浮腫重量相比,可可茶提取物連續7天經口給藥,對小鼠耳緣浮腫顯示出一定的抑制效果,並呈劑量依存關係。
表一可可茶對2,4-DNFB誘發小鼠耳緣接觸性皮服炎的影響

實施例四可可茶對巴豆油誘發的小鼠耳緣炎症的改善效果實驗使用雄性7周齡ICR小鼠由日本CLEA公司購買。
飼養條件23±2℃,溼度55±5%,換氣次數12~15次/小時,照明時間12小時/天(7:00~19:00),5匹/飼養籠(235×325×170H mm)。
飼育條件固體飼料CE-2(CLEA公司),自由飲水。
飼養一周後進行實驗。小鼠10匹/組。首先將0.3%巴豆油(Sigma)按照25μl/耳劑量塗抹在小鼠右耳緣中央部,3小時後按0.1ml/10g體重劑量向小鼠尾靜脈內注射1%埃文斯蘭(Evans blue)生理鹽水溶液。注射埃文斯蘭生理鹽水一小時候後,用直徑8mm打孔器取下兩耳,參照katayama方法(A newmethod for extraction of extravasated dye in the skin and the influence offasting stress on 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in guinea pigs and rats.Microbiol.Immunol.197822(2)89-101.),將耳緣放入1ml的1N KOH水溶液中,37℃下浸泡24小時後,添加9ml 0.6N磷酸-丙酮(5∶13)溶液,充分攪拌後離心分離(3000rpm/15分鐘)。取出上清液於620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埃文斯蘭量作為血管通透性指標,分析判斷浮腫情況。可可茶提取物於實驗前日及巴豆油塗抹1小時前兩次口服給藥。對照組給以同容量蒸餾水,藥物對照組用抗炎藥物地賽美松(Dexamethasone)於巴豆油塗抹1小時前1mg/kg一次口服給藥。實驗結果以student t-test作顯著性差異檢定。實驗結果如表二所示,與蒸餾水對照組巴豆油誘發小鼠耳緣炎症相比,可可茶提取物經口給藥,也顯示出一定的劑量依存性抑制效果。
表二可可茶對巴豆油誘發小鼠耳緣炎症的抑制效果

實施例五遲髮型足浮腫實驗使用雄性7周齡ICR小鼠,由日本CLEA公司購入。
飼養條件23±2℃,溼度55±5%,換氣次數12~15次/小時,照明時間12小時/天(7:00~19:00),5匹/飼養籠(235×325×170H mm)。
飼育條件固體飼料CE-2(CLEA公司),自由飲水。
飼養一周後進行實驗。小鼠10匹/組,右後肢足掌皮下注射棉羊紅血球(SRBC)107cells/25μl作為抗原增敏(sensitization)。4天後,左後肢足掌皮下以108cells/25μlSRBC作為抗原注射再次攻擊。抗原攻擊24小時後使用專門的標準尺(gauge)測定和比較左右足掌厚度,通過左右足之間的差值計算浮腫率。可可茶提取物於增敏(sensitization)前一天到用SRBC攻擊當天連續5天經口給藥。對照組給以同容量蒸餾水。實驗結果以student t-test作顯著性差異檢定。如表三所示,與蒸餾水對照組SRBC誘發小鼠遲髮型足掌浮腫相比,可可茶提取物連續5天經口給藥,顯示出一定的劑量依存性抑制效果。
表三可可茶對SRBC誘發小鼠遲髮型組掌浮腫的抑制效果


實驗六對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抑制作用組胺是肥大(mast)細胞及嗜鹼細胞(basocyte)等在過敏反應時釋放出的化學遞質。抑制組胺釋放無疑可以改善過敏症狀。發明人從可可茶中分離得到了在傳統茶葉中含量極少或很難檢測到的三種化合物GCG、1,3,4,6-GA-glc及GC-3,5-diGA。儘管它們均為已知化合物,但有關1,3,4,6-GA-glc和C-3,5-diGA的抗過敏、抗炎症作用尚無人報導。為此本發明對1,3,4,6-GA-glc和C-3,5-diGA對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抑制作用進行了研究。
大鼠腹腔內肥大細胞的採集及配製。將7周齡Wistar雌性大鼠麻醉放血致死後,立即向腹腔內注射50ml冷的Ca2+free mast cell medium(+MCM)液(MCM液組成150mM NaCl,3.7mM KCl,3mM Na2HPO4,5.6mM Glucose,0.1%BSA,0.1% Gelatin,pH6.8),揉動3分鐘後,收集腹腔內含有肥大細胞的MCM液。然後在580rpm,4℃條件下離心7分鐘,回收肥大細胞。再添加35ml MCM,在580rpm,4℃條件下離心7分鐘。繼用MCM液稀釋配成1×105細胞懸濁液。
測定組胺釋放抑制活性的方法是取500μl/管上述肥大細胞懸濁液,在37℃孵化培養5分鐘後,加入4μl 250mM鈣。在37℃孵育5min後加入5μl供試樣品,繼在37℃孵育10min後加入5μl0.05mg/ml的化合物48/80溶液刺激細胞,孵育10min後冷卻中止反應。6000rpm 4℃條件下離心3分鐘,回收細胞上清液。將400μl中添加20μl 60%PCA除蛋白。室溫放置20分鐘後,添加400μl生理鹽水,然後在13000rpm 4℃條件下離心3分鐘,上清液用HPLC方法測定組胺含量。
組胺含量的HPLC測定法。分析柱TSK gel histamine pak(4×60mm,Tosoh公司制);前處理柱TSK precolumn his(4×60mm,Tosoh公司制);反應溫度45℃;流動相流速0.6ml/min;前處理液流速0.6ml/min;反應液流速0.1%OPA溶液0.2ml/min;4N NaOH溶液0.2ml/min;25%H3PO4溶液0.3ml/min;檢測(EM350nm;EX460nm)。HPLC詳細條件參照發明人的論文(Influence of histamine in a liver injury model induced byPropionibacterium acnes and lipopolysaccharide.Biol.Pharm.Bull.2003Oct;26(10)1393-7.)。
histamine釋放率(%)=(Sample-Blank)/(Complete-Blank)×100histamine釋放抑制率(%)=(1-(Sample-Blank))/(Comp48/80-Blank)×100實驗結果如表四所示,1,3,4,6-GA-glc和C-3,5-diGA對肥大細胞釋放組胺顯示有非常強的抑制活性。因此,本發明確認1,3,4,6-GA-glc和C-3,5-diGA是可可茶抗過敏、抗炎症的活性成分。
表四可可茶中不同化學成分對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抑制作用

權利要求
1.可可茶提取物用於製備預防及治療抗過敏及炎症的藥物的用途。
2.可可茶提取物用於製備預防及改善過敏及炎症的食品的用途。
3.可可茶提取物用於製備預防及改善過敏及炎症的化妝品的用途。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可茶提取物含有活性成分gallogatechin-gallate,即GCG,每克可可茶提取物中GCG的含量至少為40毫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可茶提取物含有活性成分1,3,4,6-tetragalloyl-glucose,即1,3,4,6-GA-glc,每克可可茶提取物中1,3,4,6-GA-glc的含量至少為25毫克。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可茶提取物含有活性成分gallogatechin-3,5-digallate,即GC-3,5-diGA,每克可可茶提取物中GC-3,5-diGA的含量至少為100毫克。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可茶提取物是採用熱水或水與低級醇類、極性溶劑的一種或二種以上的任意混合溶劑進行提取的。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可茶提取物在提取時,在溶劑中添加碳酸氫鈉和/或抗壞血酸鈉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藥物包括有效治療劑量的可可茶提取物,以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可茶提取物的固形劑使用量為0.1%至40%重量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可可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GCG、1,3,4,6-GA-glc、GC-3,5-diGA用於製備抗過敏及炎症的藥物、食品及化妝品的應用。本發明是基於2,4-dlinitrofluorobenzene (DNFB)誘發小鼠耳接觸性皮膚炎作為IV型過敏反應動物的試驗模型,評價可可茶提取物及其所含活性成分對IV型過敏反應的抑制效果得以確認和證明的。
文檔編號A61P37/00GK1562278SQ20041002672
公開日2005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日
發明者慄原博, 姚新生, 葉創興 申請人:暨南大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