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膠帶卷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03:07:26 1
專利名稱:粘接膠帶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粘接面朝向外側卷繞而成的粘接膠帶卷。本申請基於2009年7月9 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09-163144號主張優先權,其申請的全部內容作為參照在本說明書中引用。
背景技術:
作為清潔用的粘接膠帶卷,已知有將在帶狀的基材的一個面形成有粘接面的粘接膠帶以其粘接面朝向外側的方式以卷狀卷繞而成的膠帶卷。這樣的粘接膠帶卷的結構如下通過安裝於適當的裝配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的第3圖B),邊使上述粘接面與地板等的被清潔面接觸邊滾動,從而可以以上述粘接面捕捉該被清潔面上的異物(灰塵等的除去對象物)。上述基材的另一個面(背面)形成由有機矽類剝離劑的塗布等處理得到的剝離處理面。該剝離處理面是在將粘接膠帶卷繞為卷狀時與內周的粘接膠帶的粘接面接觸的接觸面,是為了在剝離最外周的粘接膠帶時使容易剝離而設置的。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通過在粘接膠帶的粘接面設置對基材背面的剝離單元(例如,在形成粘接面的粘接材層上局部設置的剝離材),從而能夠省略上述剝離處理面的形成的技術。專利文獻3是涉及適於製造這樣結構的粘接膠帶的用途的裝置的技術文獻。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實用新型註冊第2521127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07-117534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07-307272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這樣的粘接膠帶卷,如果在卷表面(最外周的粘接膠帶的粘接面)上粘附大量的異物,其粘接力降低,則將最外周的粘接膠帶從卷中拉出(從內周的粘接膠帶剝離)切斷,由此使新的粘接面在卷表面露出而使用。為了省去使用者頻繁地更換粘接膠帶卷的麻煩,一般在一個粘接膠帶卷裝備在預想的標準使用狀態下能夠使用一個月左右的程度的量 (卷繞次數)的粘接膠帶。換而言之,在使用者開始使用粘接膠帶卷到用完的期間,在標準的使用狀態下,預想可以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粘接膠帶卷中,希望顯示經時穩定的特性。但是,在粘接材層上設置有剝離材的結構的粘接膠帶卷中,該剝離材的功能(對基材背面的剝離性能)經時降低,由此用於從卷拉出粘接膠帶需要的力(解卷力,即相對於解卷的阻力)容易上升。這樣的解卷力的上升,成為使用者有粘接膠帶是否變質的不安的主要因素,故而不優選。另外,解卷力的上升嚴重時,粘接膠帶的基材無法耐受解卷而在途中破裂等,難以無阻滯地拉出粘接膠帶。另一方面,如果預期解卷力的經時上升而將一開始解卷力設定得較低,則在將粘接膠帶卷在被清潔面上滾動時,解卷力小於粘接膠帶和被清潔面之間的粘接力,粘接膠帶粘貼於被清潔面從而導致卷散開,容易引起所謂的軌道形成現象( >一> 引t現象)。另外,若僅重視解卷力的穩定化進行設計,則容易損害粘接膠帶卷的使用感。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穩定並維持適度的解卷力且使用感好的粘接膠帶卷。用於解決課題的方法這裡所公開的粘接膠帶卷具有在基材的一個面具有粘接面的粘接膠帶以其粘接面朝向外側的方式卷繞而成的結構。上述粘接膠帶具備形成上述粘接面的粘接劑層。該粘接劑層由以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作為原料聚合物的粘接劑構成。上述粘接膠帶還具備在上述粘接劑層之上局部設置而防止上述粘接面粘附於上述基材的另一個面的間隔部。其中,上述間隔部由以與上述粘接劑層不同的非丙烯酸類聚合物作為原料聚合物的彈性體形成。上述彈性體以頻率IHz所測得的20°C的貯藏彈性率在大致 1. 6 X IO5 4. 2 X IO5Pa 的範圍。根據這樣構成的粘接膠帶卷,作為粘接劑(也稱為壓敏粘接劑。以下相同。)的原料聚合物(是指聚合物成分中的主要成分,即佔50質量%以上的成分。以下相同。)採用 SIS,而另一方面,作為形成間隔部的彈性體的原料聚合物採用SIS以外的聚合物(S卩,與粘接劑層的原料聚合物不同的聚合物)。這樣通過使原料聚合物的種類不同,粘接劑層的構成成分難以向間隔部轉移,因此能夠防止或抑制由該構成成分的轉移造成的間隔部的特性變化(對基材背面的粘接性的上升等)。此外,在SIS以外的聚合物中,由於丙烯酸類聚合物對以Sis作為原料聚合物的粘接劑層的錨定力弱,導致在被清潔面上滾動時間隔部有時從粘接劑層剝離而向被清潔面轉移(殘留),因此作為間隔部的原料聚合物,優選丙烯酸類以外的聚合物(非丙烯酸類聚合物)。另外,上述間隔部由以頻率IHZ的條件所測得的20°C 的貯藏彈性率(以下,有時也僅稱為貯藏彈性率。)在適當的範圍的彈性體構成,因此能夠穩定並實現良好的使用感(例如,在被清潔面上滾動時,不過重也不過輕,有適度的手感)。形成上述間隔部的彈性體的原料聚合物可以優選選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 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結晶性聚烯烴-乙烯/ 丁烯-結晶性聚烯烴嵌段共聚物(CEBC)和苯乙烯-乙烯/ 丁烯-結晶性聚烯烴嵌段共聚物(SEBC)。這樣構成的彈性體適於實現這裡所公開的優選的貯藏彈性率。另外,從粘接劑層的構成成分難以轉移的觀點也優選。這裡所公開的粘接膠帶卷的一個優選方式中,形成上述間隔部的彈性體實質上不含有SIS。若間隔部含有SIS,則由該SIS促進上述粘接劑層構成成分的轉移。因此,採用間隔部實質上不含有SIS的上述方式,能夠更高度地防止或抑制由上述構成成分的轉移引起的間隔部的特性變化。這裡所公開的粘接膠帶卷優選將該粘接膠帶卷在23°C保存30日後,解卷速度 IOOOmm/分鐘時的解卷力在大致0. 5 2. 5N/150mm的範圍。顯示這樣的解卷力的粘接膠帶卷難以發生上述軌道形成現象,且,經時後也能夠容易拉出最外周的粘接膠帶。另外,還由於在保存中難以發生外周端自然(非故意地)卷開的現象,故而優選。
這裡所公開的粘接膠帶卷的一個優選方式中,上述間隔部的形狀為線狀(例如, 沿粘接膠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線狀)。該線的寬度例如優選為大致0.1mm 1mm。由此,能夠均衡地兼顧解卷力(可以理解為對基材背面的粘接力。)和對被清潔面的粘接力。另外, 上述間隔部優選形成為距上述粘接劑層的突出高度為大致30μπι 120μπι。由此,能夠均衡地兼顧解卷力和對被清潔面的粘接力。在另一個優選的方式中,上述間隔部為沿上述粘接膠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線狀 (典型地為直線狀)。並且,多個上述間隔部以大致0.5mm 5mm的間距設置。採用這樣構成的粘接膠帶卷,能夠均衡地兼顧解卷力和對被清潔面的粘接力。
圖1是模式表示一個實施方式的粘接膠帶卷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II-II線剖面圖。圖3是表示擠出模頭的開口形狀的平面圖。圖4是圖3的IV-IV線剖面圖。圖5是表示旋轉阻力值和使用感的評價方法的說明圖。圖6是表示旋轉阻力值和使用感的評價方法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此外,本說明書中特別提及的事項以外且是本發明的實施中必要的事項,可以作為基於本領域中現有技術的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設計事項理解。本發明能夠基於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和本領域中的技術常識實施。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粘接膠帶卷的立體圖,圖2是其II-II線剖面圖。 對於該粘接膠帶卷10,將長條膠帶狀(帶狀)的在基材20的一個面20A形成有粘接面32 的粘接膠帶12以使該粘接面32朝向外側(卷的外周側)的方式在卷芯14的周圍以卷狀卷繞而成。作為卷芯14,從成本、廢棄處理的容易性、緩衝性等的觀點出發,能夠優選使用紙制(典型地為紙板制)的卷芯。或者,也可以是由其他材質(例如合成樹脂)構成的卷芯。 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卷芯14而僅將粘接膠帶12卷繞為卷狀的所謂無芯類型的粘接膠帶卷。 即,在本發明中,卷芯14隻是任意的構成要素。在粘接膠帶12,在粘接膠帶卷10的每大致一周長度設置切斷用的斷開處M。該斷開處M是用於使粘接膠帶12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從殘部容易切斷的切斷單元,例如,可以為排列有長孔或波形的切縫的斷開處、虛線孔眼等的間隔切縫等。此外,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斷開處M沿粘接膠帶12的寬度方向(與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置,也可以相對於寬度方向傾斜設置。另外,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設置有將粘接膠帶12的寬度全體橫斷的斷開處M,但也可以是以從粘接膠帶12的寬度的一側延伸到途中而賦予切斷的起點的方式設置的斷開處對。以下,更詳細地說明粘接膠帶12的結構。粘接膠帶12具有基材20、設置於其一個面的粘接劑層33和在粘接劑層33局部設置的間隔部34。該粘接劑層33的外表面形成粘接面22。間隔部34向粘接面32外側突出,在粘接膠帶12被捲成卷狀的狀態(即,粘接膠帶卷10)中,在基材的另一個面(背面)20B和粘接面32之間確保間隙,由此可以防止粘接面32粘附於背面20B (直接粘貼)。作為基材20,能夠使用樹脂膜、紙、布、橡膠片材、發泡體片材、金屬箔、它們的複合體等。作為樹脂膜的例子,可以列舉聚烯烴(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膜、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膜、氯乙烯樹脂膜、乙酸乙烯酯樹脂膜、聚醯亞胺樹脂膜、聚醯胺樹脂制膜、氟樹脂膜、賽璐玢(cellophane)等。作為紙,可以例示和紙、牛皮紙、玻璃紙、高級紙、合成紙、表面塗層紙等。作為布的例子,可以列舉由各種纖維狀物質的單獨或混紡等得到的紡織布或無紡布等。作為上述纖維狀物質,可以例示棉、人造短纖維、馬尼拉麻、 紙漿、人造絲、乙酸纖維、聚酯纖維、聚乙烯醇纖維、聚醯胺纖維、聚烯烴纖維等。作為橡膠片材的例子,可以列舉天然橡膠片材、丁基橡膠片材等。作為發泡體片材的例子,可以列舉發泡聚氨酯片材、發泡氯丁橡膠片材等。作為金屬箔的例子,可以列舉鋁箔、銅箔等。基材20可以為單層結構,也可以為疊層結構。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 使用支持層202和背面層204疊層的結構的基材20。基材20的構成材料中,根據需要,也可以配合填充劑(無機填充劑、有機填充劑等)、抗老化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抗靜電劑、潤滑劑、增塑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等的各種添加劑。作為這裡所公開的粘接膠帶卷的基材20,能夠優選使用至少背面20B由樹脂材料 (優選聚烯烴樹脂,例如聚乙烯樹脂)構成的基材。例如,能夠優選使用在紙的背面疊層有樹脂薄膜形態的基材、在紙的背面將樹脂材料熔融擠出而塗布的形態的基材、單層或多層的樹脂膜等。也可以對基材20的一個面20A實施電暈放電處理或底塗劑的塗布等用於提高粘接劑層33的錨定性的表面處理。或者,也可以使用沒有實施這樣的表面處理的基材20。由於一個面20A是紙或布制的基材20不需要上述表面處理就容易確保良好的錨定性,從成本或生產率等的觀點出發是有利的。也可以對基材20的背面20B實施有機矽類剝離劑的塗布等用於將粘接膠帶卷20 的解卷力調整在適當的範圍的表面處理(典型地為防止解卷力變得過高的剝離處理)。或者也可以使用沒有對背面20B實施上述表面處理的基材20。至少背面20B由聚烯烴樹脂 (例如聚乙烯樹脂)構成的基材20,結合在後述的構成間隔層的彈性體的選擇,適於實現不需要上述表面處理(剝離處理等)而顯示適當的解卷力的粘接膠帶卷20。因此,從成本和生產率等觀點出發,使用這樣構成的基材20是有利的。作為特別優選的基材20,能夠例示支持層202由紙構成、疊層聚乙烯樹脂膜作為背面層204、沒有對該聚乙烯樹脂膜的表面 (基材20的背面20B)實施剝離處理的基材20。基材20的厚度和寬度能夠根據目的適當選擇,沒有特別限定。一般而言,將基材 20的厚度設為大致30 μ m 300 μ m(典型地為大致40 100 μ m)左右是適當的。另外,將基材20的寬度設為大致Icm 100cm(典型地為大致3cm 50cm,例如大致5 40cm)左右是適當的。粘接劑層33由以SIS作為原料聚合物的粘接劑(SIS類粘接劑)構成。作為上述粘接劑,能夠優選使用與在該技術領域中公知或慣用的SIS類粘接劑同樣的粘接劑。這樣的粘接劑一般含有作為原料聚合物的SIS、增粘樹脂(增粘劑)和操作油作為主要的成分。 各成分的種類和配合比可以根據粘接膠帶卷的用途(例如,對清潔用的粘接膠帶卷,作為主要對象的被清潔面為鋪板、瓷磚、草蓆、地毯或者將各種的被清潔面作為對象的粘接膠帶卷等)設定,使得可以獲得所需的粘接性能(粘接力、凝集力、初期粘接性等)。例如,作為上述粘接劑用的增粘樹脂,能夠將一般的松香類、萜烯類、烴類、環氧類、聚醯胺類、彈性體類、酚類、酮類等各種增粘樹脂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相對於原料聚合物100質量份,增粘樹脂的配合量例如能夠設為大致50 200 質量份左右,通常設為大致80 150質量份左右是適當的。另外,作為上述粘接劑用的操作油,例如,能夠將一般的石蠟類、環烷烴類、芳香族類等的操作油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相對於原料聚合物100質量份,操作油的配合量例如能夠設為大致50 200質量份左右,通常設為大致90 150質量份左右是適當的。這裡所公開的技術中,在構成粘接劑層的粘接劑中,還可以配合抗老化劑、抗氧化齊 、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抗靜電劑、潤滑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等各種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的種類和配合量能夠設為與該種粘接劑中通常的種類和配合量相同。上述SIS類粘接劑可以為使粘接成分加熱熔融而形成粘接劑層的熱熔型、使粘接成分的水分散液乾燥而形成粘接劑層的乳液型、使粘接成分的有機溶劑溶液乾燥而形成粘接劑層的溶劑型等各種類型的粘接劑。其中優選熱熔型的粘接劑。基材20的一個面20Α可以在其全部範圍形成粘接劑層33,也可以在除了一部分的範圍形成粘接劑層33。例如,如圖1,2所示,也可以沿著基材20的寬度方向的兩端,具有沒有形成粘接劑層33的非粘接部(乾性邊緣)22、23。該非粘接部22、23的寬度能夠分別設為例如Imm 20mm(典型地為3 15mm)左右。典型地,粘接劑層33在基材20的全部範圍或留有上述非粘接部的範圍中均勻連續地形成(均勻連續地塗布)。粘接劑層33的厚度(圖2的Tl)可以根據粘接膠帶卷10的用途適當設定,使得可以得到所需的粘接性能。通常優選將粘接劑層33的厚度設為大致5 μ m 50 μ m的範圍, 典型地為大致5 μ m 35 μ m,例如能夠設為大致10 μ m 20 μ m。這裡所公開的技術中的間隔部34的特徵在於,由滿足以下的條件的彈性體構成以非丙烯酸類聚合物且與粘接劑層不同的聚合物(即,丙烯酸類聚合物以外且 SIS以外的聚合物)作為原料聚合物;和在20°C的貯藏彈性率在大致1. 6 X IO5 4. 2 X IO5Pa的範圍。一個優選方式中,上述彈性體的20°C的貯藏彈性率在大致2 X IO5 3 X IO5Pa的範圍。這裡,上述貯藏彈性率的測定頻率設為1Hz。該貯藏彈性率,例如,能夠通過使用一般的粘彈性測定裝置,將厚度2mm的樣品安裝在直徑25mm的平行板上,以上述頻率進行測定而掌握。測定溫度域和升溫速度根據粘彈性測定裝置的機種等適當地設定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作為測定溫度能夠設定為至少包括0°C 30°C的範圍的溫度域(例如-70°C 150°C ),升溫速度能夠設為0. 5 5°C /分鐘(例如2V /分鐘)左右。作為上述彈性體的原料聚合物,能夠使用可以得到滿足上述貯藏彈性率的彈性體的各種非丙烯酸類聚合物。優選橡膠類聚合物的使用,作為具體例可以列舉SBS、SEBS、 CEBC、SEBC等。其中,特別優選CEBC。優選含有這樣的原料聚合物、操作油和根據需要使用增粘樹脂作為主要的成分的彈性體。各成分的種類和配合比能夠設定成為可以將上述貯藏彈性率調整在所需範圍。
例如,作為上述彈性體用的操作油,能夠將一般的石蠟類、環烷烴類、芳香族類等的操作油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若操作油的配合量減少則彈性體的貯藏彈性率容易上升,若操作油的配合量增多則彈性體的貯藏彈性率容易下降。因此,通過適當地設定操作油的配合量,能夠將彈性體的貯藏彈性率調整在優選範圍。雖然沒有特別限定,在採用橡膠類聚合物作為原料聚合物時,相對於該原料聚合物100質量份的操作油的配合量,例如能夠設為大致90 150質量份左右。另外,作為上述彈性體用的增粘樹脂,例如,能夠將一般的松香類、萜烯類、烴類、 環氧類、聚醯胺類、彈性體類、酚類、酮類等各種增粘樹脂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通常, 優選使用在常溫為固體狀的增粘樹脂。若增粘樹脂的配合量增多則彈性體的貯藏彈性率容易上升,若增粘樹脂的配合量減少則彈性體的貯藏彈性率容易下降。因此,通過適當地設定增粘樹脂的配合量,能夠將彈性體的貯藏彈性率調整在優選範圍。雖然沒有特別限定,相對於原料聚合物100質量份,的增粘樹脂的配合量例如能夠設為大致100質量份以下,也可以設為大致75質量份以下(例如5 75質量份左右)、還可以設為大致60質量份以下(例如40 60質量份左右)。或者,也可以是實質上不含增粘樹脂組成的彈性體。此外,構成間隔部34的彈性體中,作為聚合物成分中的副成分,能夠含有原料聚合物以外的聚合物。作為上述副成分,可以優選採用選自SIS以外的聚合物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換而言之,優選實質上不含Sis組成的彈性體。另外,也可以是實質上不含上述原料聚合物以外的聚合物組成的彈性體。這裡所公開的技術中,在構成間隔部34的彈性體中,還可以配合抗老化劑、抗氧化齊 、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抗靜電劑、潤滑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等的各種添加齊U。這些添加劑的種類和配合量能夠設為與該種粘接劑中的通常的種類和配合量相同。例如,通過含有著色劑組成的彈性體,能夠容易掌握粘接層上的間隔部的形狀和配置。這例如在形成間隔部的過程(進而製造粘接膠帶卷的過程)中進行工程管理上是有利的。間隔部34的平面形狀、剖面形狀和配置以可以阻止基材20的另一個面(背面)20Β與粘接面32直接粘貼的現象的方式設定即可。例如,可以優選採用多個線狀的間隔部互相大致平行地配置的方式。各線狀間隔部的平面形狀可以為直線狀、曲線狀、折線狀、波型等。從製造容易性的觀點出發,優選直線狀的間隔部。例如,可以優選採用沿粘接膠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多條直線狀間隔部以條紋狀配置的方式。這樣方式的粘接膠帶片, 由於粘接膠帶在長度方向的各部的結構(剖面形狀)一定,相對於該長度方向的解卷力和使其在被清潔面上滾動時的使用感的偏差小,故而優選。即,能夠更順暢地進行上述解卷和滾動。這裡所公開的粘接膠帶卷還可以具有由沿一個方向互相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多條直線狀間隔部構成的第一的間隔群和由沿與該方向交叉(典型地為直交)的方向互相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多條直線狀間隔部構成的第二間隔群的方式。例如,可以是第一的間隔群和第二的間隔群以格子狀配置的方式。作為這裡所公開的粘接膠帶卷另一個方式,可以例示多個點狀的間隔部以規定的圖案配置或者隨機配置的方式。間隔部34的形狀為線狀時,該線的寬度(圖2的Wl)例如能夠設為大致0. Imm Imm,通常優選設為大致0. 2mm 0. 5mm。間隔部34的形狀為點狀時,優選將該點的短軸方向的長度設在上述範圍。如圖1、2所示,在多條線狀間隔部34互相大致平行地配置的方式中,優選這些線狀間隔部34的間距(圖2的擬)大致一定。例如,能夠將上述間距設為大致0. 5mm 5mm左右,通常設為大致Imm 5mm(例如大致Imm 3mm)。這樣的間隔部34 優選遍及設置有粘接劑層33的範圍的全體大致均等地配置。各間隔部34向粘接劑層33外側突出而形成。間隔部34距粘接劑層33的表面 (即粘接面32)的突出高度(圖2的T2)通常設為大致ΙΟμπι 200μπι是適當的,優選設為大致30 μ m 120 μ m(例如55 μ m 95 μ m)。此外,間隔部34中下方的一部分也可以位於粘接面32下方(即基材20側)。這樣方式的粘接膠帶12,例如,可以通過沿形成於粘接劑層33的凹部形成間隔部34,在粘接劑層33尚處於具有流動性的狀態時從其上供給間隔部形成用的彈性體等的方法製造。此外,間隔部34的突出高度T2優選大於粘接劑層33的厚度 Tl(即 Tl 使用具備擠出模頭的2軸押出機,從上述模頭以加熱熔融狀態擠出粘接劑層形成用的粘接劑和間隔部形成用的樹脂材料(間隔樹脂),在基材的一個面塗布。作為基材,使用在單位重量40g、厚度50 μ m、寬度80mm的純白紙的另一個面(與形成粘接劑層的面相反側的面,即背面)疊層有厚度20 μ m的聚乙烯膜的基材。由此,製作圖2所示的剖面形狀的粘接膠帶12。該粘接膠帶12中,在基材20的寬度中央部以寬度70mm的帶狀設置粘接劑層33。粘接劑層33的厚度Tl為15 μ m。在該粘接劑層33上,沿粘接膠帶12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直線狀的間隔部;34以大致一定的間距W2(這裡為約2mm)設置四條。各間隔部34 的寬度Wl為0. 37mm,距粘接面22的突出高度T2為70 μ m。將該粘接膠帶12以粘接面32 在外側的方式卷繞得到粘接膠帶卷10。此外,在本例中使用的擠出模頭,如圖3、4所示,具有切縫狀的第一開口 71和與該切縫平行地以一定的間隔排列的多個(這裡為四個)的點狀的第二開口 72。該擠出模頭 70,相對於基材20的移動方向,以第一開口 71在下遊側、第二開口 72在上遊側的方式設置。由此,通過邊從與第一開口 71和第二開口 72分別連接的粘接劑通路75和間隔樹脂通路76擠出加熱熔融狀態的粘接劑和間隔樹脂,邊使基材20移動,能夠一次性形成粘接劑層 33和在其上以條紋狀形成的間隔部34。作為上述粘接劑層形成用的粘接劑,使用以SIS作為原料聚合物、由100份該原料聚合物、130份增粘樹脂和100份操作油構成的SIS類粘接劑。作為SIS,使用日本^on株式會社的商品名「Quintac 3520」。作為增粘樹脂,使用東燃化學株式會社的商品名「ESC0REZ 1310」。作為操作油,使用Japan ChemTech株式會社的商品名「Nyflex 222B」。作為間隔樹脂,使用以SIS作為原料聚合物、由100份該原料聚合物、20份增粘樹脂和100份操作油構成的SIS類樹脂組合物。作為SIS,使用日本kon株式會社的商品名 "Quintac 3280」。作為增粘樹脂,使用Yasuhara Chemical株式會社的商品名「Clearon P-105」。作為操作油,使用Japan ChemTech株式會社的商品名「Nyflex 222B」。在本例中,作為間隔樹脂,使用以SBS作為原料聚合物、由100份該原料聚合物、20 份增粘樹脂和100份操作油構成SBS類樹脂組合物。作為SBS,使用Kraton Polymer Japan 株式會社的商品名「Kraton D1155JP」。作為增粘樹脂,使用^suhara Chemical株式會社的商品名「YS Resin TR105」。作為操作油,使用Japan ChemTech株式會社的商品名「Nyflex 222B」。關於其他方面,與例1同樣操作,製作粘接膠帶卷。〈例3>在本例中,作為間隔樹脂,使用以SEBS作為原料聚合物,由100份該原料聚合物、 20份增粘樹脂和100份操作油構成的SEBS類樹脂組合物。作為SEBS,使用Kraton Polymer Japan株式會社的商品名「Kraton D1657JP」。作為增粘樹脂,使用^suhara Chemical株
10式會社的商品名「Clearon P-105」。作為操作油,使用出光興產株式會社的商品名「Diana 操作油PW90」。關於其他方面,與例1同樣操作,製作粘接膠帶卷。在本例中,作為間隔樹脂,使用以CEBC作為原料聚合物,由100份該原料聚合物、 20份增粘樹脂和100份操作油構成的CEBC類樹脂組合物。作為CEBC,使用JSR株式會社的商品名「DYNARON 6200P」。作為增粘樹脂,使用Yasuhara Chemical株式會社的商品名 "Clearon P-105」。作為操作油,使用出光興產株式會社的商品名「Diana操作油PW90」。關於其他方面,與例1同樣操作,製作粘接膠帶卷。在本例中,作為間隔樹脂,使用以結晶性聚丙烯(APP)作為原料聚合物,由100份該原料聚合物、20份增粘樹脂和100份操作油構成的APP類樹脂組合物。作為APP,使用住友化學株式會社的商品名"iTafcelene 6532V」。作為增粘樹脂,使用^suhara Chemical株式會社的商品名「Clearon P-105」。作為操作油,使用出光興產株式會社的商品名「Diana 操作油PW90」。關於其他方面,與例1同樣操作,製作粘接膠帶卷。在本例中,作為間隔樹脂,使用以非結晶性聚α -烯烴(APAO)作為原料聚合物,由 100份該原料聚合物、20份增粘樹脂和100份操作油構成的APAO類樹脂組合物。作為ΑΡΑ0, 使用Degussa公司的商品名「Vestoplast 750」。作為增粘樹脂,使用Yasuhara Chemical 株式會社的商品名「Clearon P-105」。作為操作油,使用出光興產株式會社的商品名「Diana 操作油PW90」。關於其他方面,與例1同樣操作,製作粘接膠帶卷。在本例中,作為間隔樹脂,使用以丙烯酸類共聚物作為原料聚合物,由100份該原料聚合物和50份丙烯酸類寡聚物構成的丙烯酸類樹脂組合物。作為丙烯酸類共聚物,使用 Kuraray株式會社的商品名「LA-2140e」。作為丙烯酸類寡聚物,使用東亞合成株式會社的商品名「ARUFON UP-1000」。關於其他方面,與例1同樣操作,製作粘接膠帶卷。〈例8>在本例中,作為間隔樹脂,使用以EVA作為原料聚合物,由100份該原料聚合物和 50份操作油構成的EVA類樹脂組合物。作為EVA,使用DU P0NT-T0RAY株式會社的商品名 「EV-45X」。作為操作油,使用出光興產株式會社的商品名「Diana操作油NS-90S。關於其他方面,想要與例1同樣操作,製作粘接膠帶卷,但是由於難以適當地使粘接劑的熔融粘度和固化(冷卻)性均衡,導致粘接劑不能以所需的厚度塗布,粘接劑流動等,因此不能夠得到粘接膠帶卷。此外,在例1 8中製作粘接膠帶卷中使用的粘接劑和各間隔樹脂中,分別以通常的使用量(這裡,相對於原料聚合物100份,合計為約3份)添加慣用的抗氧化劑、紫外線穩定劑和紫外線吸收劑。這些添加劑對各例涉及的間隔樹脂的貯藏彈性率和粘接膠帶卷的特性(解卷力、旋轉阻力值等)沒有帶來實質的影響。對於由例1 7所得到的粘接膠帶卷和例1 8中使用的間隔樹脂,進行了以下的評價。其結果表示在表1中。[貯藏彈性率]
使用TA Instrument公司制的粘彈性測定裝置(型號ARES),測定各例中間隔樹脂在20°C的貯藏彈性率。即,將各例的間隔樹脂成型為厚度2mm的片狀,將其衝裁為直徑 25mm的平行板,安裝在裝置的卡盤上。然後,邊以IHz的周期賦予形變,邊以5°C /分鐘的升溫速度使溫度從_70°C上升至150°C,測定20°C時的貯藏彈性率。[解卷力]將在各例中製作的粘接膠帶卷(粘接劑層的寬度70mm)從製作開始在23°C保存 30日。將該保存後的粘接膠帶卷設置在拉伸試驗機上,在溫度23°C、相對溼度50%的測定環境下,將粘接膠帶的末端安裝在試驗機的卡盤上並以IOOOmm/分鐘的速度拉伸,由此將上述粘接膠帶卷沿切線方向解卷。將此時的解卷力,換算為粘接劑層的寬度每150mm的值, 表示在表1中。此外,例1 7的粘接膠帶卷的剛製作好後的解卷力均在0. 5 2. 5N/150mm 的範圍。[解卷性]對在上述條件下保存後的粘接膠帶卷,試驗者用手拿住粘接膠帶的前端,以約 IOOOmm/分鐘的速度沿切線方向拉出,通過此時的手感和剝離情況評價解卷性。其結果一併表示於表1。表1中,表示解卷性的欄的〇表示解卷性良好,Δ表示解卷性略微不良(比理想的手感略重或略輕),X表示解卷性不良(過重或過輕)。此外,例1 7的粘接膠帶卷,在剛製作好後,解卷力均在0. 5 2N/150mm的範圍,且顯示良好的解卷性。[旋轉阻力值和使用感]在具有圖5、6所示的概略形狀的粘接膠帶卷用裝配架50的旋轉部52上,安裝在上述條件保存後的粘接膠帶卷10。然後,在溫度23°C、相對溼度50%的測定環境下,試驗者輕握住裝配架50的把手M,使裝配架50的軸和地板面56所成的角度θ為陽°,以725mm/ 秒的速度在平滑鋪板面(這裡是鋪板的地板)56上滾動。由數字拉力計測定此時對把手M 施加的力(旋轉阻力值)。將其結果換算為粘接劑層的寬度每150mm的值,表示在表1中。 另外,根據此時試驗者得到的手感評價粘接膠帶卷的使用感,將其結果一併表示於表1中。 表1中,表示使用感的欄的〇表示使用感良好,Δ表示使用感略微不良(比理想的手感略重或略輕),X表示使用感不良(過重或過輕)。此外,例1 7的粘接膠帶卷在剛製作好後, 旋轉阻力值均在6 12N/150mm的範圍,且顯示良好使用感。[表 1]
權利要求
1.一種粘接膠帶卷,其是由在基材的一個面具有粘接面的粘接膠帶以其粘接面朝向外側的方式卷繞得到的,該粘接膠帶卷的特徵在於所述粘接膠帶具備粘接劑層和間隔部,其中,所述粘接劑層由以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作為原料聚合物的粘接劑構成,形成所述粘接面,所述間隔部在所述粘接劑層之上局部設置,防止所述粘接面粘附於所述基材的另-個面,其中,所述間隔部由彈性體形成,該彈性體以與所述粘接劑層不同的非丙烯酸類聚合物作為原料聚合物,且以頻率IHz所測得的20°C的貯藏彈性率在1. 6 X IO5 4. 2 X IO5Pa的範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膠帶卷,其特徵在於形成所述間隔部的彈性體的原料聚合物選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 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結晶性聚烯烴-乙烯/ 丁烯-結晶性聚烯烴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乙烯/丁烯-結晶性聚烯烴嵌段共聚物。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接膠帶卷,其特徵在於形成所述間隔部的彈性體實質上不含有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4.如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粘接膠帶卷,其特徵在於在23°C保存30日後,解卷速度IOOOmm/分鐘時的解卷力為0. 5 2. 5N/150mm。
5.如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粘接膠帶卷,其特徵在於所述間隔部形成為寬度為0. Imm Imm的線狀,距所述粘接劑層的突出高度為 30 μ m 120 μ m。
6.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粘接膠帶卷,其特徵在於所述間隔部為沿所述粘接膠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線狀,多個所述間隔部以0. 5mm 5mm的間距設置。
全文摘要
粘接膠帶卷(10)具有在基材(20)的一個面具有粘接面(32)的粘接膠帶(12)以粘接面(32)作為外側卷繞而成的結構。粘接膠帶(12)具備形成粘接面(32)的SIS類粘接劑層(33)和在粘接劑層(33)之上局部設置而防止粘接面(32)粘附於基材(20)的另一個面的間隔部(34)。間隔部(34)由以與粘接劑層(33)不同的非丙烯酸類聚合物作為原料聚合物且以頻率1Hz所測得的20℃的貯藏彈性率在1.6×105~4.2×105Pa的範圍的彈性體形成。
文檔編號C09J153/02GK102471647SQ20108003081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9日
發明者土屋和之, 川田勉, 田口聰, 阪下貞二 申請人:尼託母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