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0:44:31 1
專利名稱: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更詳而言之,特別是指一種高強度、免焊接、匹配性好、拆卸方便、安全性高、符合經濟效益之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屬於雙通彎管產品。
目前金屬管接頭及彎管的連接方式有焊接、螺牙接合、法蘭接合及滾溝機械式接合等方式;但焊接具有易洩漏及焊接時有明火的危險性,焊後須作焊道非破壞性檢測等缺失;而螺牙接合時若螺牙精度不良則易洩漏;至於法蘭接合則須事先焊接法蘭而有焊接缺陷、增加法蘭寬度、體積較大、不美觀等缺點;故以滾溝機械式接合的安全性高、快速、方便。
請參閱
圖1A、B、圖2A、B所示,其分別為傳統彎管示意圖與一體成型機械式成型彎管示意圖,由圖可知,機械式成型彎管2與傳統彎管5的差異,在於機械式彎管2於45°或90°弧線後還有一小段L長度的直管,此直管系彎管成型後供作滾溝加工以配合機械式接頭。傳統彎管5因受限於彎管兩端溝槽的製造技術瓶頸,只能以機械加工先行分別形成溝槽部及彎管部,唯兩者相互間仍需採用焊接接合法,成為三段式接合,而有成本高、生產速度慢、製程繁瑣、品質不易控制等缺失;再者,除了鑄造外,習知很多彎管之設計,在管徑及曲率半徑之比例上均非為1∶1,主要系基於技術不能突破的原因,而此一困難經常導致在汰換或維修管路時,遭遇到匹配性差、互換性差等問題,而且可能要涉及管路系統的重新設計或空間匹配上的困難。故現今工業上所使用的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大多數皆為鑄造產品,但其強度低、材料缺陷多。或者僅能以塑性成形法製造單頭須焊接、單頭滾溝的彎管而已。
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強度、免焊接、匹配性高、拆卸方便、安全性高、符合經濟效益之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
本實用新型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其特徵在於該彎管至少包含有一成型彎管以及端邊可接設於連通管件之入口,且在該成型彎管之入口端邊適當處設置有可供機械式接頭系統固定接合的滾溝,該滾溝與成型彎管係為一體成型,且管徑與曲率半徑之比為1∶1,因此該彎管強度高、無縮孔、氣孔、偏析等缺陷;匹配性好,互換性好,拆裝方便;免焊接而可節省焊接費及焊材、不需經X光作非破壞性檢驗,達到經濟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綜合起來歸納如下(1)施工安全為一體成型加工,施工時無焊接火花發生,無安全事故之顧慮,杜絕職業災害。(2)方便不需焊接設備,工作人員不需特別技術。(3)經濟節省焊接費用、焊接耗材、不需經X光作非破壞性檢驗。(4)使用時安全給石化產業及消防供水系統提供免焊接、高強度、安全性好、施工方便的彎管,減少因焊接不良的液漏事件、舊管路中殘留油、氣因焊接之火花高溫而引起的火災、爆炸等工業災害事故的發生。(5)快速接合速度比焊接、螺牙、法蘭等方法迅速;且加工製造時間也比鑄造方式縮短許多。(6)乾淨接合時無焊接溶渣等,保持環境乾淨。(7)節省空間比法蘭法可節省體積容量約20%。而且彎管的管徑系等於曲率半徑,故可節省空間上之不對稱性,互換性高。(8)壽命長不破壞管內鍍鋅層,對管內流體不產生渦流、減少摩擦力,增加管線壽命。(9)維修保養容易便於未來管路的維修改善或增設連接工作,與舊有管路在規格上有完整的匹配性及互換性。(10)材料性質良好利用成型機直接成型製造的一體成型的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接頭,強度比鑄造法成形者強度約提高400%(或80kgf/cm2)。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附圖
圖1A、B為傳統彎管示意圖。圖2A、B為本實用新型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機械式接頭系統構造立體分解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機械式接頭系統構造剖視示意圖。圖5A、B為本實用新型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立體示意圖。圖中標號如下2成型彎管 20入口 21滾溝(溝槽)22直管 3機械式接頭系統 30襯墊31罩殼 32螺栓組4連通管40管端槽5傳統彎管 50焊道茲舉出如下述較佳之實施例並配合圖示說明如下請參閱圖3、4所示,由圖可知,本實用新型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其至少包含有成型彎管2,在成型彎管2端邊各形成有一個可接設於連通管件之入口20。而入口20端邊適當處設置有可供機械式接頭系統3固定接合的溝槽21,且該溝槽21與成型彎管2是為一體成型,而非為焊接接合或其他方式之接合,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高強度、免焊接、拆卸方便、安全性高等優點。
請參閱圖5A、B,並請配合參閱圖2A、B所示,該成型彎管2,系使用成型機直接利用有縫管或無縫管在常溫下以冷作加工而成後,再以機械加工法在入口20之端邊適當處各加工出至少具有一個凹槽之溝槽21;當然,亦可充分利用碳鋼或不鏽鋼材質的有縫管或無縫管以熱作或其它方式之鍛造法而直接一體成型,亦即本實用新型可利用有縫管或無縫管或熱作或冷作或其它製造法相互配合而一體成型。配合
圖1A、B、圖2A、B可知,本實用新型所述之成型彎管2與傳統彎管5的差異在於成型彎管2於45°或90°弧線後還有一小段L長度的直管22,而此直管22即系成型彎管2作溝槽21加工用,藉以配合如圖3所示,機械式接頭系統3將整個管路系統聯結。而傳統彎管5,乃由三段式接合組成,故留有焊道50,因而明顯降低了彎管強度;另由圖3所示,成型彎管2與連通管4覆以襯墊30銜接後,再參罩殼31蓋上,罩殼31一端定位於成型彎管2上之溝槽21,而另一端則定位於連通管4上之管端槽40,最後再以螺栓組32來固定之。基於溝槽21以及襯墊30可為撓性材料的特性,接合後使得本實用新型亦可允容有操作之餘度供拉伸或微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實用新成型彎管之公稱管徑與曲率半徑係為趨近於1∶1之制式公稱尺寸,亦即俗稱為1DR之彎管,可達成與原設計管路之完整匹配性及互換性,特別是針對與鑄造式管件之匹配性及互換性之便利性更為明顯;亦即習知鑄造管或其他相關1DR之彎管若遇及破損而需汰換時,基於本實用新型管路管徑與曲率半徑係為趨近於1∶1之特性,可立刻使用本實用新型汰換破損之鑄造管而且可完整匹配及銜接原先設置且仍為優良品之側邊的鑄造管,不會改變既有之空間或浪費空間或涉及管路的重新設計。
權利要求1.一種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其特徵在於該彎管具有一成型彎管以及其端邊可接設於連通管件之入口,且在該成型彎管之入口端邊設置有可供機械式接頭系統固定接合的並與彎管一體成型之滾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一種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其特徵在於該成型彎管之管徑與曲率半徑之比為1∶1。
專利摘要一種一體成型雙頭滾溝機械式彎管,該彎管至少包含有一成型彎管以及端邊可接設於連通管件之入口,且在該成型彎管之入口端邊適當處設置有可供機械式接頭系統固定接合的滾溝,該滾溝與成型彎管係為一體成型,且管徑與曲率半徑之比為1∶1,因此該彎管強度高、無縮孔、氣孔、偏析等缺陷;匹配性好,互換性好,拆裝方便;免焊接而可節省焊接費及焊材、不需經X光作非破壞性檢驗,達到經濟實用的效果。
文檔編號F16L43/00GK2411405SQ0020561
公開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3日
發明者李得勝 申請人:亨伸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