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鑄件的落砂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9:31:31 2
本公開一般涉及鑄件工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鑄件的落砂裝置。
背景技術:
落砂機是利用振動和衝擊使鑄型中的型砂和鑄件分離的鑄造設備。在鑄造行業中為提高砂箱、砂子回收利用,提高落砂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對砂箱進行振動,使砂子與砂箱分離脫落。現有鑄造行業中,振動落砂機的設備通常直接採用板條式格柵,格柵上下振動後砂子直接落下,在上下振動後,通常鑄件或沙箱內的砂灰汙染工作區域。但是由於鑄件水平放置,往往會造成鑄件表面清理不乾淨。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能夠有效清理鑄件上表面砂灰的裝置,一種鑄件的落砂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砂箱,所述箱體內兩相對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左驅動臂和右驅動臂,所述左驅動臂、右驅動臂的前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左旋轉裝置、右旋轉裝置,所述左旋轉裝置上固定連接有固定塊a,所述右震旋轉置上固定連接固定塊b,在所述固定塊a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限位塊a,在所述固定塊b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限位塊b,所述限位塊a、限位塊b分別固定連接於所述左旋轉裝置、右旋轉裝置,在所述左驅動臂的上方設置有第一風管,在所述右驅動臂的下方設置有第二風管,所述第一風管、第二風管分別固定連接於與所述箱體固定連接的風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左驅動臂位於所述右驅動臂的上方且相對平行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左驅動臂與水平面平行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固定塊a與鑄件接觸的側面相對於豎直面向右傾斜30°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固定塊b與鑄件接觸的側面相對於豎直面向左傾斜30°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限位塊a與所述固定塊a之間鉸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限位塊b與所述固定塊b之間鉸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第一風管的開口方向沿其出風方向斜向下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二風管的開口放下沿其出風方向斜向上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快速、有效的清理使鑄件表面的砂灰。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中:1、箱體;2、砂箱;3、左驅動臂;4、右驅動臂;5、左旋轉裝置;6、右旋轉裝置;7、固定塊a;8、固定塊b;9、第一風管;10、第二風管;11、風機;12、限位塊a;13、限位塊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相關發明,而非對該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發明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請參考圖1,一種鑄件的落砂裝置,包括箱體1,在箱體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用於收集落砂的砂箱2,在該箱體1兩相對的內側面上分別固定連接有左驅動臂3和右驅動臂4,在左驅動臂3的前端固定連接有左旋轉裝置5,在右驅動臂4的前端固定連接有右旋轉裝置6,驅動臂可以驅動旋轉裝置作自由的轉動,該驅動裝置為電機,左驅動臂3位於右旋轉臂4的上方且相對平行設置,並且它們都平行水平面設置,在左旋轉裝置5上設置有固定塊a7和限位塊a12,限位塊a12的個數為兩個,且分別分布於固定塊a7的上下兩側,限位塊a12與固定塊a7之間鉸接,限位塊a12可沿其連接處轉動,在右旋轉裝置6上設置有固定塊b8和限位塊b13,限位塊b13的個數也為兩個,也分布於固定塊b8的上下兩側,與固定塊b8之間鉸接,固定塊a7與鑄件接觸的側面相對於豎直面向右傾斜30°設置,固定塊b8與鑄件接觸的側面相對於豎直面向左傾斜30°設置,在左驅動臂3的上方設置有第一風管9,在右驅動臂4的下方設置有第二風管10,第一風管9的開口方向沿其出風方向斜向下設置,第二風管10的開口放下沿其出風方向斜向上設置,第一風管9、第二風管10分別連接於固定連接在箱體1外側壁上的風機11。
以上描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對所運用技術原理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發明範圍,並不限於上述技術特徵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所述發明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徵或其等同特徵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徵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於)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徵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