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1:51:06 2
專利名稱: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製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和系統,該翻轉裝置和系統能夠實現車架縱梁的可控翻轉。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的需求量逐漸增大。汽車車架縱梁作為汽車的基本構件對汽車的整體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現有的車架縱梁的製造工藝中,通常是先進行平板料剪板下料,然後對該平板進行鑽孔或者衝孔。接著,將對鑽完孔的平板進行縱梁壓形。可選地,在另外的一種車架縱梁的製造工藝中,也可以先進行平板剪板下料,然後進行縱梁壓形,此後對壓形後的平板鑽孔。
但是,目前對車架縱梁鑽孔是影響整條生產線效率的瓶頸工位。通常,車架縱梁通過滾道線輸送到鑽孔工位。車架縱梁從滾道線輸送時開口朝下,車架縱梁的腹面朝向上。在車架縱梁的腹面完成鑽孔後,在車架縱梁的翼面鑽孔時需要將該車架縱梁翻轉90度立起後進行,如圖I中所示。傳統地,通常採用人工方式將該車架縱梁翻轉90度。但是,例如卡車的車架縱梁重量很大且長度較大,工人的勞動強度非常大,且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需要提供一種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該翻轉裝置能夠容易地實現車架縱梁的翻轉。此外,本發明進一步地需要提供一種用於翻轉車架縱梁的系統,由此可以容易地實現所述車架縱梁翻轉的自動化,並提高生產效率。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該翻轉裝置可以包括機架;支撐部,所述支撐部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用於支撐所述車架縱梁;第一阻擋件,所述第一阻擋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的一側;第一樞轉部件,所述第一樞轉部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上且可被驅動樞轉,以將所述支撐部上的車架縱梁朝向所述第一阻擋件翻轉。由此,通過可被驅動樞轉的第一樞轉部件和與其配合的第一阻擋件,從而很容易地實現了對設置在其上的車架縱梁沿著一個方向的翻轉,並方便了後續對車架縱梁的側翼和腹面的加工,從而提高了車架縱梁的製造效率。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徵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翻轉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二阻擋件,所述第二阻擋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的另外一側;以及第二樞轉部件,所述第二樞轉部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上且可被驅動樞轉,以將所述支撐部上的車架縱梁朝向所述第二阻擋件翻轉。由此,通過可被驅動樞轉的第一樞轉部件和第二樞轉部件以及與其配合的第一阻擋件和第二阻擋件,從而很容易地實現了對設置在其上的車架縱梁的順時針和逆時針的翻轉,並方便了後續對車架縱梁的側翼和腹面的加工,從而提高了車架縱梁的製造效率。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部上設置有與所述車架縱梁成預定角度的多個容納槽,所述第一樞轉部件和所述第二樞轉部件分別通過第一樞軸和第二樞軸連接至所述容納槽的側壁,且所述第一樞轉部件和所述第二樞轉部件沿著所述容納槽的縱向可樞轉。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第一驅動器,所述第一驅動器用於驅動所述第一樞轉部件樞轉。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第二驅動器,所述第二驅動器用於驅動所述第二樞轉部件樞轉。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第一擱板,所述第一擱板設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樞轉部件在被所述第一驅動器驅動進行樞轉之前保持水平;以及第二擱板,所述第二擱板設置成使得所述第二樞轉部件在被所述第二驅動器驅動進行樞轉之前保持水平。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樞軸的安裝位置與所述第一阻擋件之間的距離構造成等於或者大於所述車架縱梁的橫截面寬度,所述第二樞軸的安裝位置與所述第二阻擋件之間的距離構造成等於或者大於所述車架縱梁的橫截面寬度。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擱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樞軸緊鄰設置以在所述第一驅動器驅動所述第一擱板樞轉時使所述第一擱板保持在豎直的位置,且所述第二擱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樞軸緊鄰設置以在所述第二驅動器驅動所述第二擱板樞轉時使所述第二擱板保持在豎直的位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驅動器和所述第二驅動器分別為第一汽缸和 第二汽缸,且所述第一汽缸和所述第二汽缸分別通過設置在所述機架底部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可樞轉地連接,且所述第一汽缸的第一汽缸軸可樞轉地連接至所述第一樞轉部件的一端,以驅動所述第一樞轉部件圍繞第一樞軸轉動,所述第二汽缸的第二汽缸軸可樞轉地連接至所述第二樞轉部件的一端,以驅動所述第二樞轉部件圍繞第二樞軸轉動。根據本發明的另外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翻轉車架縱梁的系統,包括車架縱梁傳輸裝置,用於傳輸所述車架縱梁;如上所述的至少一個翻轉裝置,所述翻轉裝置設置成用於翻轉通過所述車架縱梁傳輸裝置傳輸的車架縱梁。由此,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翻轉車架縱梁的系統,可以容易地實現所述車架縱梁翻轉的自動化,並提高生產效率。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系統包括兩個所述翻轉裝置,所述翻轉裝置彼此分開預定的距離。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I顯示了現有的車架縱梁的翻轉示意圖;圖2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的立體圖3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的主視圖,其中車架縱梁未被翻轉;圖4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的主視圖,其中車架縱梁被翻轉;圖5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的左視圖;圖6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的俯視圖;圖7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中的驅動器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8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翻轉車架縱梁的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而不是要求本發明必須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需要說明的是,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下面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和用於翻轉車架縱梁的系統,其中圖2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的立體圖。如圖2-4中所示,該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100包括機架I、支撐部2、第一阻擋件31、第一樞轉部件41。支撐部2設置在機架I上,用於支撐車架縱梁300。第一阻擋件31可以設置在支撐部I的一側。第一樞轉部件41設置在支撐部2上且可被驅動樞轉,以將支撐部2上的車架縱梁300朝向第一阻擋件31翻轉。由此,通過可被驅動樞轉的第一樞轉部件41和與其配合的第一阻擋件31,從而很容易地實現了對設置在其上的車架縱梁300沿著一個方向(例如逆時針方向或者順時針方向)的翻轉,並方便了後續對車架縱梁300的側翼和腹面的加工,從而提高了車架縱梁300的製造效率。進一步地,該翻轉裝置100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二阻擋件32和第二樞轉部件42。第二阻擋件32設置在支撐部2的另外一側上。第二樞轉部件32設置在所述支撐部2上且可被驅動樞轉,以將支撐部2上的車架縱梁300朝向第二阻擋件32翻轉。該第一阻擋件31和第二阻擋件32用於在翻轉車架縱梁300時分別提供對車架縱梁300的一側的支撐。由此如上所述,通過分別設置在支撐部2的兩側的第一阻擋件31和第二阻擋件32以及第一樞轉部件41和第二樞轉部件42,從而很容易地實現了對設置在其上的車架縱梁300的順時針和逆時針的翻轉,從而可以進一步地從兩個方向對車架縱梁300進行加工,從而進一步地提高了車架縱梁300的製造效率。如圖2中所示,支撐部2上可以設置有與車架縱梁300成預定角度的容納槽51、52,第一樞轉部件41和第二樞轉部件42分別通過第一樞軸81和第二樞軸(未示出)連接至容納槽51、52的側壁,且第一樞轉部件41和第二樞轉部件42沿著容納槽51、52的縱向可轉動。如圖2中,該容納槽51、52設置成與車架縱梁300的傳輸方向成垂直。如圖2中所示,翻轉裝置100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一驅動器61和第二驅動器62。第一驅動器61用於驅動第一樞轉部件41樞轉。第二驅動器62用於驅動第二樞轉部件42樞轉。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該第一驅動器61和第二驅動器62可以由汽缸形成。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該翻轉裝置100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一擱板71,第一擱板71設置成使得第一樞轉部件41在被第一驅動器61驅動進行樞轉之前保持水平;以及第二擱板72,第二擱板72設置成使得第二樞轉部件42在被第二驅動器62驅動進行樞轉之前保持水平。由此,在正常的車架縱梁300傳輸過程中,該第一擱板71和第二擱板72保持水平,從而能夠平穩地傳輸車架縱梁300。 如圖3、4中所示,第一樞軸81的安裝位置與第一阻擋件31之間的距離構造成等於或者大於車架縱梁300的橫截面寬度L。第二樞軸的安裝位置與第二阻擋件32之間的距離構造成等於或者大於車架縱梁的橫截面寬度L。由此,在翻轉車架縱梁300的過程中,可以將車架縱梁300分別夾緊在第一阻擋件31和第二阻擋件32以及第一樞轉部件41和第二樞轉部件42之間,以方便對該車架縱梁300的側翼的加工,如圖4中所示。第一擱板71的一端711與第一樞軸81緊鄰設置以在第一驅動器61驅動第一擱板71樞轉時,使第一擱板71保持在豎直的位置,且第二擱板72的一端(未示出)與第二樞軸(未示出)緊鄰設置以在第二驅動器62驅動第二擱板72樞轉時,使第二擱板72保持在豎直的位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驅動器61和第二驅動器62分別為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且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分別通過設置在機架底部的第一支座91和第二支座92可樞轉地連接,且第一汽缸的第一汽缸軸611可樞轉地連接至第一樞轉部件41的一端,以驅動第一樞轉部件41圍繞第一樞軸81轉動。同樣地,第二汽缸可以採用同樣的結構來實現對第二樞轉部件42的樞轉。如圖3中所示,第一汽缸軸611可以通過螺紋連接與可樞轉地固定在第一樞轉部件41的連接套411而可樞轉地連接。如圖7中所示,該第一驅動器61可以包括缸體612、在缸體612內可伸縮的第一汽缸軸611以及形成在缸體612的另一端的連接耳613,該連接耳613可以通過樞軸(未示出)與第一支座91可樞轉地連接。下面將參照附圖3、4來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翻轉裝置100的操作過程。如圖3中所示,在車架縱梁300傳輸到該翻轉裝置100的過程中,該第一樞轉部件41和第二樞轉部件42保持水平狀態,由此可以平穩地傳輸車架縱梁300。在加工完該車架縱梁300的腹面之後,需要翻轉該車架縱梁300。此時,可以通過例如按鈕的啟動裝置(未示出)來驅動第一驅動器61。第一驅動器61的第一汽缸軸611收縮。由於第一汽缸軸611與連接套411螺紋連接,從而拉動該第一樞轉部件41的一端圍繞第一樞轉軸81逆時針轉動。此時,車架縱梁300逆時針翻轉,並被翻轉到豎直位置,此時可以進一步驅動第一驅動器61,從而將車架縱梁300夾緊,以進行後續的加工操作,如圖4中所示。在需要將車架縱梁300按照順時針的方向翻轉時,可以採用類似的操作。
與現有的人工翻轉相比,該翻轉裝置100具有以下的優點。首先,消除了現有的人工翻梁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例如人體傷害等。此外,由於縱梁被機械夾緊固定,然後鑽孔,從而保證了鑽孔的質量。此外,整個翻轉裝置的操作簡單、效率非常高,只需要一人點動按鈕即可實現翻梁操作,實現了勞力的節省和提高了生產率。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於翻轉車架縱梁的系統,如圖8中所示。該系統可以包括車架縱梁傳輸裝置200,用於傳輸車架縱梁300 ;如上的至少一個翻轉裝置100,翻轉裝置100設置成用於翻轉通過車架縱梁傳輸裝置200傳輸的車架縱梁300。如圖8中所示,該系統中包括兩個翻轉裝置100、100』,翻轉裝置100、100』彼此分開預定的距離。在生產的過程中,對應地,在用於車架縱梁300的鑽孔線中,採用兩個翻轉裝置作為一組,且間隔例如5米而放置在滾道輸送線內。當需要翻轉時,按動順時針氣動按鈕的啟動裝置(未示出)時,每組裝置的第二驅動器62動作。當按動例如逆時針氣動按鈕的啟動裝置(未示出)時,每組的第一驅動器61動作,從而實現翻轉縱梁300的翻轉和夾緊。
·
由此,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翻轉車架縱梁的系統,可以容易地實現車架縱梁翻轉的自動化,並提高生產效率。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支撐部,所述支撐部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用幹支撐所述車架縱梁;第一阻擋件,所述第一阻擋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的ー側;第一樞轉部件,所述第一樞轉部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上且可被驅動樞轉,以將所述支撐部上的車架縱梁朝向所述第一阻擋件翻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翻轉裝置,其特徵在幹,進ー步包括第二阻擋件,所述第二阻擋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的另外ー側;以及第二樞轉部件,所述第二樞轉部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上且可被驅動樞轉,以將所述支撐部上的所述車架縱梁朝向所述第二阻擋件翻轉。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翻轉裝置,其特徵在幹,進ー步包括第一驅動器,所述第一驅動器用於驅動所述第一樞轉部件樞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翻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部上設置有與所述車架縱梁成預定角度的多個容納槽,所述第一樞轉部件和所述第二樞轉部件分別通過第一樞軸和第二樞軸連接至所述容納槽的側壁,且所述第一樞轉部件和所述第二樞轉部件沿著所述容納槽的縱向可樞轉。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翻轉裝置,其特徵在幹,進ー步包括第二驅動器,所述第二驅動器用於驅動所述第二樞轉部件樞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翻轉裝置,其特徵在幹,進ー步包括第一擱板,所述第一擱板設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樞轉部件在被所述第一驅動器驅動進行樞轉之前保持水平;以及第二擱板,所述第二擱板設置成使得所述第二樞轉部件在被所述第二驅動器驅動進行樞轉之前保持水平。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翻轉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第一樞軸的安裝位置與所述第一阻擋件之間的距離構造成等於或者大於所述車架縱梁的橫截面寬度,所述第二樞軸的安裝位置與所述第二阻擋件之間的距離構造成等於或者大於所述車架縱梁的橫截面寬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翻轉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第一擱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樞軸緊鄰設置以在所述第一驅動器驅動所述第一擱板樞轉時使所述第一擱板保持在豎直的位置,且所述第二擱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樞軸緊鄰設置以在所述第二驅動器驅動所述第二擱板樞轉時使所述第ニ擱板保持在豎直的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翻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驅動器和所述第二驅動器分別為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且所述第一汽缸和所述第二汽缸分別通過設置在所述機架底部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可樞轉地連接,且所述第一汽缸的第一汽缸軸可樞轉地連接至所述第一樞轉部件的一端,以驅動所述第一樞轉部件圍繞第一樞軸轉動,所述第二汽缸的第ニ汽缸軸可樞轉地連接至所述第二樞轉部件的一端,以驅動所述第二樞轉部件圍繞第二樞軸轉動。
10.一種用於翻轉車架縱梁的系統,包括車架縱梁傳輸裝置,用於傳輸所述車架縱梁;如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至少ー個翻轉裝置,所述翻轉裝置設置成用於翻轉通過所述車架縱梁傳輸裝置傳輸的車架縱梁。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包括兩個所述翻轉裝置,所述翻轉裝置彼此分開預定的距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車架縱梁的翻轉裝置,包括機架;支撐部,所述支撐部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用於支撐所述車架縱梁;第一阻擋件,所述第一阻擋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的一側;第一樞轉部件,所述第一樞轉部件設置在所述支撐部上且可被驅動樞轉,以將所述支撐部上的車架縱梁朝向所述第一阻擋件翻轉。由此,可以安全、快捷地翻轉車架縱梁並提高生產效率。本發明進一步公開了一種用於翻轉車架縱梁的系統。
文檔編號B23Q7/00GK102825492SQ20111015804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3日
發明者徐夕濱, 賈夕傑, 陳永華, 陶信狀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