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咬控機頭導板及製作方法與流程
2023-06-14 18:18:16 1

本發明涉及種植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牙咬控機頭導板及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種植牙手術可以為牙缺失患者提供一種重要的修複方案。在進行種植時,需要種植導板來幫助醫生在種植手術中更準確的找到種植體的位置、深度與方向,結合現代數位化技術,減少手術時間及患者痛苦,提升種值的準確度和種值手術便利性。
目前種植導板,由基體、一個或多個導向孔、導向孔內金屬套環、與不同鑽頭適配的手壓板及定位釘等結構組成。導板定位根據其上同一導向孔通過與不同大小鑽頭配合的手壓板來控制實現種植打孔,即手機鑽頭的位置控制實現種植打孔,但這種種植導板存在以下問題。
一、固定就位問題,傳統導板需由醫生用手指協助按壓在牙齒上就位,並且需根據不同的鑽頭大小更換手壓板進行備孔。如按壓不穩或輕微旋轉就將會導致導板移位,進而導致種植位置偏差。特別是在黏膜支持和骨支持導板在使用中,必須用固定釘使導板就位。不僅加大了患者的痛苦,並且可能帶來骨灼傷而導致種植失敗。
二、精度問題,傳統導板的技術核心其實是通過導向孔控制鑽頭來進行備孔,那備孔的精確度取決於導板的就位情況,導向孔的高度,及手壓板、導向孔、鑽頭的配合情況。大多數金屬套管高度都是5mm,為了不影響鑽頭的鑽動,直徑與相匹配的擴孔鑽大0.2mm,這會導致種植體出現一定角度偏差。而手壓板是由醫生手持,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偏移,降低了種植備孔的精準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牙咬控機頭導板及製作方法,該牙咬控機頭導板可以避免打種植打孔時與鑽頭接觸手壓板磨損和鑽頭與手壓板、套筒之間受加工精度影響容易出現植定位孔偏差,提高種植體定位精度,同時也方便固定和操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牙咬控機頭導板,該牙咬控機頭導板包括受上牙、上牙槽骨或黏膜控制的上基體和受下牙、下牙槽骨或黏膜控制的下基體,在上基體和下基體之間設有支撐體,在該支撐體、上基體或下基體上設有對種植機頭進行定位導向的控制機構。
進一步地說,所述控制機構包括設於支撐體的固定槽,該固定槽內設有導向套筒,該導向套筒內設有固定筒,該固定筒與機頭固定在導向套筒內沿其長度方向滑動,導向套筒側面設有供手機手柄移動的套筒開口。
進一步地說,所述控制機構包括設於支撐體並使機頭沿其長度方向平滑移動的固定槽。
進一步地說,所述導向套筒開口小於導向套筒的內直徑。
進一步地說,至少在與種植打孔一側的上基體或下基體上設有與牙齒、牙槽骨或黏膜形狀相同的定位槽。
進一步地說,所述固定槽內設有限制固定筒或機頭移動的限位結構。
進一步地說,所述導向套筒包括金屬導向套筒。
進一步地說,在遠離種植打孔一端的導向套筒上設有供種植機頭進入或固定筒進入的通過口。
進一步地說,在靠近種植打孔一端的固定槽或/和導向套筒端部沿其徑向設有冷卻槽。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牙咬控機頭導板的製作方法,該牙咬控機頭導板的製作方法包括,
建立口腔三維模型,採集口腔數據,根據採集的口腔數據建立口腔三維模型;
確定種植體數據,根據口腔三維模型確定單顆或多顆種植體的種植數據;
製作種植牙導板,製作與口腔三維模型匹配受上牙或者上牙槽骨控制的上基體和受下牙或者下牙槽骨控制的下基體,以及設置連接上基體和下基體的支撐體,該支撐體、上基體或下基體上設有對種植機頭進行定位導向的控制機構。
進一步地說,所述種植數據包括植入位置、角度及深度。
進一步地說,所述控制機構包括設於支撐體的固定槽,該固定槽內設有導向套筒,該導向套筒內設有固定筒,該固定筒與種植機頭固定在導向套筒內沿其長度方向滑動,導向套筒側面設有供手機手柄移動的套筒開口。
進一步地說,所述控制機構包括設於支撐體並使種植機頭沿其長度方向平滑移動的固定槽。
進一步地說,所述導向套筒開口小於導向套筒的內直徑。
進一步地說,至少在與種植打孔一側的上基體或下基體上設有與牙齒、牙槽骨或黏膜形狀相同的定位槽。
進一步地說,在遠離種植打孔一端的導向套筒上設有供種植機頭進入或固定筒進入的通過口。
進一步地說,在靠近種植打孔一端的固定槽或/導向套筒端部沿其徑向設有冷卻槽。
進一步地說,所述固定槽內設有限制固定筒或種植機頭移動的限位結構。
本發明牙咬控機頭導板,包括受上牙、上牙槽骨或黏膜控制的上基體和受下牙、下牙槽骨或黏膜控制的下基體,在上基體和下基體之間設有支撐體,在該支撐體、上基體或下基體上設有對種植機頭進行定位導向的控制機構。使用時,將導板放置在患者上下牙齒之間,通過由患者上下牙齒分別與上基體和下基體進行咬合固定,該導板設有根據種植數據設置的控制機構。再將機頭放置在與之匹配的控制機構內,種植打孔時機頭沿控制機構方向移動至牙槽骨。由於導板對機頭進行導向定位,避免導板直接與高速轉動的鑽頭接觸,減少磨損導致打孔精度偏差,提高定位精度,又減少損耗,也不會額外增加鑽頭的發熱量。所述導板只需要由患者咬合即可固定,因而種植牙作業時無需多人操作,降低種植牙操作的難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介紹,顯而易見地,而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還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是牙咬控機頭導板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牙咬控機頭導板與牙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3是牙咬控機頭導板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是牙咬控機頭導板與手機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5是導板與牙和手機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6是牙咬控機頭導板製造流程示意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還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圖5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牙咬控機頭導板實施例。
該牙咬控機頭導板包括:受上牙a、上牙槽骨或黏膜控制的上基體1和受下牙b、下牙槽骨或黏膜控制的下基體2,在上基體1和下基體2之間設有支撐體3,該支撐體3上設有對種植機頭c2進行定位導向的控制機構。
具體地說,所述種植手機採用現有技術,包括兩種,一是帶手柄的種植手機,手柄與種植機頭連接,用於控制種植手機移動;另一種不帶手柄的種植手機,通過外部機械臂等控制種植機頭移動,兩種種植手機都可適用。本實施例採用第一種種植手機進一步說明,即包括種植機頭c2、手機手柄c1和種植鑽頭c3,該種植鑽頭c3由種植機頭c2。
所述上基體1和下基體2與上牙a和下牙b、上牙槽骨與下牙槽骨或口腔上下黏膜控制,也可以是它們之間組合控制。
所述控制機構包括設於支撐體3的固定槽31,該固定槽31設置的角度根據種植窩的位置、種植牙的角度、深度等種植數據來製作,該固定槽31通常由一個圓形通孔和設置在該圓形通孔側壁的開口槽32組成,該開口槽32大小不限定,優選採用能保證導向套筒4固定,即開口槽32的寬度小於圓形通孔的直徑,保證導向套筒4隻能從固定槽31兩端進入並與固定槽31固定。所述固定槽31的結構不作特別限定,既可以採用截面為圓形、弧形,也可以是正多邊形等。
所述固定槽31內設有導向套筒4,即導向套筒4固定在固定槽31內,該導向套筒4內設有沿其長度方向滑動的固定筒5,該固定筒5與種植機頭c2固定,使種植機頭c2能與其同步沿導向套筒4上下滑動,所述固定筒5與導向套筒4滑動時不發生除沿導向套筒4長度方向以外方向發生移動。在導向套筒4側面設有供種植手機手柄c1移動的導向套筒開口41。所述導向套筒開口41小於導向套筒4的內直徑,避導向套筒4沿導向套筒4移動時脫離導向套筒4,影響種植孔的精度。採用固定筒5與導向套筒4配合,可以適配不同的種植機頭c2形狀,提高產品適用性。
所述導向套筒4與固定筒5之間採用間隙配合,使固定筒5既可以沿導向套筒4滑動,又可以使固定筒5徑向上與導向套筒4較小的間隙,使其不會對種植打孔的精度產生影響;當直接通過匹配的種植機頭c2與導向套筒4配合滑動時,種植機頭c2與導向套筒4之間也應當滿足固定筒5與導向套筒4之間配合要求。
如果所述種植機頭c2採用與導向套筒4匹配結構,如種植機頭c2外形規則,如圓柱狀時,種植機頭c2沿導向套筒4滑動時不發生偏移,就可以滿足種植打孔精度要求,此種情況下可以不需要固定筒5,直接由種植機頭c2與導向套筒4配合滑動,此時的導向套筒開口41應當於小種植機頭c直徑,避免種植機頭c2沿導向套筒4移動時脫離導向套筒4,影響種植打孔的精度。
使用時,將導板放置在患者上下牙齒之間,通過由患者上下牙齒分別與上基體和下基體進行咬合固定,該導板設有根據種植數據設置的控制機構。再將機頭放置在與之匹配的控制機構內,種植打孔時機頭沿控制機構方向移動至牙槽骨。由於導板對機頭進行導向定位,避免導板直接與高速轉動的鑽頭接觸,減少磨損導致打孔精度偏差,提高定位精度,又減少損耗,也不會額外增加鑽頭的發熱量。所述導板只需要由患者咬合即可固定,因而種植牙作業時無需多人操作,降低種植牙操作的難度。
根據需要,所述控制機構可以設置在上基體、下基體或支撐體上,能實現對種植機頭進行定位導向即可,上述實施例僅以控制機構支撐體為例說明,並不構成將控制機構設置在上基體或下基體的限制。
本實施例中,為了保證種植牙的精度,需要導板固定時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在上基體1和下基體2上設有與牙齒、牙槽骨或黏膜形狀相同的定位槽11,該定位槽11與對應的牙齒、牙槽骨或黏膜完全一致,這樣通過咬合時,可以避免發生位移,從而保證種植打孔位置的精度。根據需要,也可以只在與種植打孔一側的上基體1或下基體2上設有與牙齒、牙槽骨或黏膜形狀相同的定位槽11,但其固定的穩定性和精度與上下基體都設有定位槽11時的精度和穩定性好。
所述固定槽31的截面形狀不作特別限定,可以是圓形,也可以是多邊形,無論何種形狀,其應當與導向套筒4匹配,保證能固定導向套筒4不發生移動。所述導向套筒4的材質不作特別限定,根據需要可以採用金屬材質,如不鏽鋼。所述固定筒5的材質不作特別限定,根據需要也可以採用金屬材質,如不鏽鋼。
為了保證精確控制種植孔的深度,在所述固定槽41內設有限制固定筒或種植機頭c2移動的限位結構(附圖未標示)。
為了更好降低手機鑽頭c3熱量,避免出現手機鑽頭過熱導致燒骨,靠近種植打孔一端的固定槽31或/和導向套筒4端部沿其徑向設有冷卻槽(附圖未標),使冷卻液直接進入冷卻創口,避免種植鑽頭c3溫度過高而導致燒骨,使手術失敗。同時在打孔過程中便於觀察導板的就位情況及手術創口的情況。
由於多個機械結構之間的配合,精度比較困難,可以在所述導向套筒4與種植機頭c2或固定筒5之間設有使它們之間接觸面小,更容易高精度加工的導向結構,如導向條等,可以提高種植精度。
如圖6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實施例牙咬控機頭導板的製作方法,該牙咬控機頭導板的製作方法包括:
步驟s10,建立口腔三維模型,採集口腔數據,根據採集的口腔數據建立口腔三維模型;
步驟s11,確定種植體數據,根據口腔三維模型確定單顆或多顆種植體的種植數據;
步驟s12,製作種植牙導板,根據確定的確定種植體數據製作與口腔三維模型匹配受上牙或者上牙槽骨控制的上基體和受下牙或者下牙槽骨控制的下基體,以及設置連接上基體和下基體的支撐體,該支撐體、上基體或下基體上設有對種植機頭進行定位導向的控制機構。
具體地說,先獲取種植牙患者口腔數據,採用現有技術獲得口腔數據,如牙齒、牙槽骨等數據,通過現有的數位技術建立口腔三維模型,設計單顆或多顆種植體,輸出種植數據。
再將口腔三維模型數據和種植數據導入切削設備或3d印表機內製作種植牙導板,該導板包括受上牙或者上牙槽骨控制的上基體和受下牙或者下牙槽骨控制的下基體,以及設置連接上基體和下基體的支撐體,該支撐體上設置與單顆或多顆種植體數據對應的控制機構,其中該控制機構對種植機頭進行定位導向。
所述牙咬控機頭導板的具體結構和使用過程及達到的技術效果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或相近,不再贅述。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並還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