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藤黃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藥物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7:11:32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新藤黃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佔各種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因其起病隱匿,進展迅速,發現時已多屬中晚期。故而手術治療效果差,放化療又都有明顯不良反應,導致肝癌患者生存質量差,生存期短。因此尋找低毒、有效、安全的抗腫瘤藥物是治療肝癌的關鍵。
以中醫藥為主的綜合治療對控制肝癌患者病情發展,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有著重要意義,並且天然的抗腫瘤藥物效果顯著且幾乎無不良反應。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這些物質在抗腫瘤方面的研究和應用。
細胞增殖失控與細胞凋亡異常是惡性腫瘤發生的兩大機制,細胞增殖受到嚴格的調控,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時均可導致細胞增殖失控,細胞過度增殖,導致腫瘤的發生。細胞凋亡是程序性細胞死亡,為正常細胞生命活動,涉及dna,高爾基體,內質網(er)和線粒體網細胞組分的降解,凋亡異常會導致惡性腫瘤的發生,並與腫瘤細胞內信號傳導的異常改變密切相關。此外,遷移是腫瘤惡性程度的指標之一,腫瘤細胞的遷移與血管的生成密切相關,偽足突出的速率影響細胞遷移的速度。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新藤黃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藥物中的應用甚為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藤黃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藥物中的應用,研製和尋求新型高效低毒的肝癌藥物。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新藤黃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藥物中的應用。
在本發明中,上述肝癌細胞為人肝癌sk-hep-1細胞。
優選的,新黃藤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增殖藥物中應用的有效濃度為0.75~4.5μmol/l。
優選的,新黃藤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遷移藥物中應用的有效濃度為0.0625~0.5μmol/l。
優選的,新黃藤酸在製備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藥物中應用的有效濃度為0.03125~8μmol/l。
本發明對肝癌細胞系sk-hep-1進行常規培養,採用cck-8檢測不同濃度新藤黃酸對sk-hep-1細胞活力的影響;通過倒置顯微鏡觀察hoechst染色檢測新藤黃酸處理後sk-hep-1細胞的凋亡情況;通過倒置顯微鏡觀察不同濃度新藤黃酸對sk-hep-1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
新藤黃酸能夠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細胞凋亡。同時作為天然植物提取藥物,新藤黃酸將在抗腫瘤的藥物治療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新藤黃酸對sk-hep-1細胞增殖的影響圖。
圖2為不同濃度新藤黃酸對sk-hep-1細胞遷移的影響圖。
圖3為不同濃度新滕黃酸作用sk-hep-1細胞後hoechst染色圖。
具體實施方式
利用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實施例1。
新藤黃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藥物中的應用。其中,上述肝癌細胞為人肝癌sk-hep-1細胞。新黃藤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增殖藥物中應用的有效濃度為0.75~4.5μmol/l。新黃藤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遷移藥物中應用的有效濃度為0.0625~0.5μmol/l。新黃藤酸在製備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藥物中應用的有效濃度為0.03125~8μmol/l。
本發明對肝癌細胞系sk-hep-1進行常規培養,採用cck-8檢測不同濃度新藤黃酸對sk-hep-1細胞活力的影響;通過倒置顯微鏡觀察hoechst染色檢測新藤黃酸處理後sk-hep-1細胞的凋亡情況;通過倒置顯微鏡觀察不同濃度新藤黃酸對sk-hep-1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
實驗發現,新藤黃酸能夠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細胞凋亡。同時作為天然植物提取藥物,新藤黃酸將在抗腫瘤的藥物治療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實施例2。
通過實驗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應該理解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用於例證的目的,決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人肝癌sk-hep-1細胞株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新藤黃酸購自廣州安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oechst33342購自美國cst公司;mem高糖培養基、胎牛血清均購自mediatech公司;cck8試劑盒購自日本dojindo公司。
1.2方法
1.2.1.細胞培養和藥物配製
sk-hep-1細胞培養液為含10%胎牛血清、100mg/l鏈黴素和100mg/l青黴素的高糖完全培養液,培養箱環境為37℃、5%co2、飽和溼度。新藤黃酸先用pbs完全溶解,做後續實驗時用完全培養基稀釋。
1.2.2.新藤黃酸對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
用不同濃度新藤黃酸(0.75~4.5μmol/l)分別處理sk-hep-1細胞24h後,多功能酶標儀450nm波長下讀取吸光度(a)值(od),並計算出細胞增殖抑制率[抑制率(%)=(1-加藥孔平均a值/對照孔平均a值)×100%]和ic50值。如圖1所示,經測定,細胞增殖出現抑制效應且呈劑量時間依賴性,新藤黃酸作用sk-hep-1細胞24h的最佳藥物濃度為4.5μmol/l,ic50值為4μmol/l。
1.2.3.新藤黃酸對肝癌sk-hep-1細胞遷移的作用
取對數生長期的sk-hep-1細胞,待細胞長成均勻單層後,用無菌200μl移液器吸頭沿著孔的中軸線輕輕划過。用pbs洗三次,除去細胞殘骸後,加入含有0、0.0625、0.125、0.25、0.5μmol/l新藤黃酸的無血清培養基,繼續培養0.5~1h後,以這一時間作為零時間點,分別在0、12、24、36h時通過倒置顯微鏡(4×)觀察細胞遷移情況,劃痕損傷癒合的速度表明細胞遷移能力的快慢,如圖2所示,新黃藤酸在製備抑制肝癌細胞遷移藥物中應用的有效濃度為0.0625~0.5μmol/l。
4.新藤黃酸對肝癌sk-hep-1細胞凋亡的作用
取對數生長期的sk-hep-1細胞,分別加入終濃度為0、0.03125、0.0625、0.125、0.25、0.5、1、2、4、8μmol/l的新藤黃酸培養24h後,螢光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的改變並拍照。用pbs洗滌兩次後加4%的多聚甲醇固定,加入hoechst染液,37℃閉光孵育45min,螢光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核的變化並拍照。形態學觀察發現新藤黃酸作用後的細胞呈明顯凋亡狀態,細胞核固縮,核小體碎片增加,如圖3所示。
實驗發現,新藤黃酸能夠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細胞凋亡,適合於作為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細胞凋亡藥物。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