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區北京(用城市文明滋養老城居民生活)
2023-06-17 13:40:10 1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最近,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胡同,停車再也不是居民的難題。
住在胡同裡的丁先生,下班後不用再繞來繞去找停車位,胡同口新建的立體停車樓解決了有車族的停車難題。這是東城區持續推動城市文明建設的成果。
作為新時代首都核心區,近年來,北京市東城區以「崇文爭先」理念為引領,精神文明建設在鞏固中不斷提升,並紮實落到居民的生活細節。
東四六條胡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不停車街區,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據了解,為了解決胡同居民的停車問題,街道引入了社會資本,將騰退空間建設成立體停車樓,並充分挖掘,幫助居民協調共享停車位,盡最大程度滿足居民的停車需求。
目前,東城區西總布胡同、王府井街區、五道營胡同、東四九條等43條核心城區胡同陸續實現不停車,變成安寧街區。
被整治一新的東城區胡同。東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胡同裡整潔的街面和舒適的環境,還都得益於一系列精細化管理舉措。為進一步降低街巷道路塵土殘存量,東城全區街巷已經實現了小型機械清掃全覆蓋,「衝、掃、洗、收」組合工藝覆蓋率達到98%。
就連胡同裡多年無人清理的平房屋頂,東城區也採取了清掃吸塵、高壓衝洗、噴灑抑塵劑等多種方式,進行全面清理,全區累計清掃屋頂2500餘萬平方米,總懸浮微粒和降塵量大幅改善。
除此之外,低洼院落改造、坑窪道路整修、街巷基礎照明和無障礙設施完善、「廁所革命」持續推進、騰退空間「見縫插綠」……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在背街小巷中相繼實現,一批既有「面子」又有「裡子」的美麗街巷出現在東城居民身邊。截至目前,東城區982條精治類、達標類背街小巷已全部完成精細化整治任務,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改善,背街小巷文明程度切實得到提升。
與胡同改造同步進行的,是東城區深入開展城市綠化美化工作,陸續建成龍潭中湖公園、大通濱河公園等6處大尺度公園和40餘個口袋公園,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4.05%。
今年,位於東二環外的東城區亮馬河公園(香河園大綠地)改造完成並開園試運營,為市民打造了又一處生態和諧、功能複合的全齡友好綠地。東城區亮馬河公園(河道沿線)也將在今年開園,展現東城綠色新貌。
圍繞中軸線和二環路沿線,東城區還實施中軸線綠色空間景觀提升(東城段)、南二環永定門濱河路、崇文門外大街及和平裡北街景觀提升,燕墩遺址北綠地、松林裡綠地改造等多項重要綠色惠民工程,努力打造綠地、碧水、藍天交相呼應,乾淨、舒朗、大氣、宜居宜遊的新時代首都核心區。
據介紹,為了大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進一步優化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基地生態導覽路線,東城區開展了獨具特色的生態導覽活動,如舉辦「樂享自然 快樂成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互動體驗活動,積極組織參加「愛綠一起」「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自然筆記徵集等活動,為居民參與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創造良好條件。
正在公園拍照的年輕人。東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責任編輯:劉世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