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發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13:28:26 1
專利名稱:紅外發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紅外發射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紅外發射裝置。
背景技術:
紅外發射裝置的應用較為廣泛,例如,在體感遊戲系統中,設置紅外發射裝置,遊戲玩家使用的遊戲手柄中設置紅外接收器,這樣,在體感遊戲過程中,遊戲手柄可以基於紅外接收器所接收到的紅外發射裝置發射的紅外線的角度,計算出遊戲玩家的肢體位置變化,從而體感遊戲實現裝置可以對遊戲玩家的動作進行跟蹤,最終實現了體感遊戲。發明人在實現本實用新型過程中發現紅外發射裝置多是外接交流電源,從而其使用方式不夠靈活。有鑑於上述現有的紅外發射裝置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於從事此類產品設計製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紅外發射裝置,能夠克服現有的紅外發射裝置存在的問題,使其更具有實用性。 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並經過反覆試作樣品及改進後,終於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的紅外發射裝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紅外發射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紅外發射裝置的使用靈活性,非常適於實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可以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紅外發射裝置,該裝置包括兩組紅外發射器,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串聯連接,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分別設置於紅外發射裝置的兩端;電池倉,與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分別電性連接;USB接口,與所述電池倉並聯;控制所述電池倉和USB 接口為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提供電源的電源開關,所述電源開關與所述電池倉、USB接口、 以及兩組紅外發射器分別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採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較佳的,前述的紅外發射裝置,其中一組紅外發射器包括多個紅外燈管。較佳的,前述的紅外發射裝置,其中所述紅外發射裝置還包括指示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是否處於電源接通狀態的電源指示燈。較佳的,前述的紅外發射裝置,其中所述紅外發射裝置還包括設置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工作時間的定時鍵;以及定時開關,與所述電池倉、USB接口、兩組紅外發射器、電源開關、以及定時鍵分別連接。較佳的,前述的紅外發射裝置,其中所述紅外發射裝置還包括與定時鍵和定時開關均連接的定時指示燈。[0013]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發射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紅外發射裝置中設置電池倉以及與電池倉並聯的USB接口,使紅外發射裝置可以通過電池倉或者USB接口獲取電力資源,從而使紅外發射裝置可以靈活應用於多種應用場景,提高了紅外發射裝置的使用靈活性,非常適於實用。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發射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紅外發射裝置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徵及功效,詳細說明如後。圖1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紅外發射裝置包括兩組紅外發射器(其中一組紅外發射器為1-1,其中另一組紅外發射器為1-2)、電池倉2、USB接口 3、以及電源開關4。另外,紅外發射裝置還可以包括電源指示燈、定時鍵、定時開關、以及定時指示燈中的至少一個。紅外發射器1-1與紅外發射器1-2串聯連接,即電流從電源模塊(如電池倉2或者USB接口幻處依順序流經紅外發射器1-1和紅外發射器1-2之後,流回電源模塊。紅外發射器1-1與紅外發射器1-2分設於紅外發射裝置的兩端,紅外發射器1-1 與紅外發射器1-2之間的距離可以決定與該紅外發射裝置配套使用的紅外接收裝置的有效適用範圍,通常情況下,紅外發射器1-1與紅外發射器1-2之間的距離應在紅外發射裝置允許的情況下,設置的儘可能的遠。紅外發射器1-1可以包括多個紅外燈管,如包括四個紅外燈管。同樣的,紅外發射器1-2也可以包括多個紅外燈管,如包括四個紅外燈管。電池倉2主要用於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提供電力資源。電池倉2與紅外發射器1-1和紅外發射器1-2均電性連接。電池倉2可以為基於5號電池的電池倉,也可以為基於7號電池的電池倉,還可以為基於扣子電池或者可充電鋰電池的電池倉等。USB接口 3主要用於紅外發射裝置與外接設備連接,例如,USB接口 3與計算機或者遊戲機等電性連接。該USB接口 3可以為現有的標準USB接口,也可以為現有的迷你USB 接口。紅外發射裝置通過USB接口 3可以從與其外接的設備處取電,從而通過USB接口 3可以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提供電力資源。USB接口 3可以與電池倉2並聯,即USB接口 3和電池倉2中只要其中一個能夠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提供有效的電力能源, 則紅外發射裝置就可以正常使用。電源開關4主要用於對是否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提供電力資源進行控制。例如,電源開關4通過控制電池倉2和USB接口 3是否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 (如兩組紅外發射器1-1和1-2)提供電力資源,來控制紅外發射裝置處於工作狀態或者處於非工作狀態。電源開關4與電池倉2和USB接口 3的連接方式可以為電源開關4設置於電池倉2和USB接口 3並聯後的電路上。電源開關4與紅外發射器1-1和1-2的連接方式可以為電源開關4與紅外發射器1-1和1-2均串聯。電源指示燈主要用於指示紅外發射器1-1和1-2是否處於電源接通狀態。電源指示燈可以與紅外發射器1-1和1-2串聯。電源指示燈可以為LED燈等。定時鍵主要用於設置紅外發射器1-1和1-2的工作時間。定時鍵可以為一個按鍵, 也可以為多個按鍵。定時開關主要用於根據定時鍵設置的工作時間對是否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提供電力資源進行控制。例如,定時開關通過控制電池倉2和USB接口 3是否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如兩組紅外發射器1-1和1- 提供電力資源,來控制紅外發射裝置處於工作狀態或者處於非工作狀態。定時開關可以與電池倉2、USB接口 3、紅外發射器 1-1和1-2、定時鍵、以及電源開關分別連接。從電池倉2和USB接口 3流出的電流可以先流經電源開關,再流經定時開關。在沒有通過定時鍵設置工作時間的情況下,定時開關可以處於常開狀態,在通過定時鍵設置工作時間的情況下,定時開關在設置的工作時間範圍內處於常開狀態,在設置的工作時間範圍外,處於關閉狀態。上述電源開關通常充當總開關的角色,定時開關通常充當分開關的角色。也就是說,在電源開關為開狀態且定時開關為開狀態時,電池倉2和USB接口 3可以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提供電力資源;在電源開關為開狀態且定時開關為關狀態時,電池倉2和 USB接口 3不能夠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提供電力資源;在電源開關為關狀態時,不論定時開關為開狀態還是關狀態,電池倉2和USB接口 3都不能夠為紅外發射裝置中的用電元件提供電力資源。定時指示燈主要用於指示是否針對紅外發射器1-1和1-2設置了定時工作時間。 定時指示燈可以與定時鍵連接,還可以與定時開關連接。定時指示燈在電源開關4為開且定時鍵設置的有效的定時時間範圍內,處於發光狀態,定時指示燈在定時鍵沒有設置有效的定時時間或者定時開關為關狀態時,處於不發光狀態。定時指示燈可以為LED燈等。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紅外發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紅外發射裝置包括兩組紅外發射器,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串聯連接,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分別設置於紅外發射裝置的兩端;電池倉,與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分別電性連接; USB接口,與所述電池倉並聯;控制所述電池倉和USB接口為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提供電源的電源開關,所述電源開關與所述電池倉、USB接口、以及兩組紅外發射器分別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發射裝置,其特徵在於,一組紅外發射器包括多個紅外燈管。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發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紅外發射裝置還包括指示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是否處於電源接通狀態的電源指示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發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紅外發射裝置還包括 設置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工作時間的定時鍵;以及定時開關,與所述電池倉、USB接口、兩組紅外發射器、電源開關、以及定時鍵分別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外發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紅外發射裝置還包括與定時鍵和定時開關均連接的定時指示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於一種紅外發射裝置,該紅外發射裝置包括兩組紅外發射器,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串聯連接,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分別設置於紅外發射裝置的兩端;電池倉,與兩組紅外發射器分別電性連接;USB接口,與所述電池倉並聯;控制所述電池倉和USB接口為所述兩組紅外發射器提供電源的電源開關,且所述電源開關與所述電池倉、USB接口、以及兩組紅外發射器分別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提高紅外發射裝置的使用靈活性,非常適於實用。
文檔編號H04B10/04GK202168082SQ20112022762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0日
發明者吳冠廷, 董德福 申請人:德信互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