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08:17:26 2
專利名稱: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泊車裝置技術領域,涉及停車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
背景技術:
為了便於對泊車的車位進行管理,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車位鎖。現有技術中,常見的車位鎖有O型車位鎖、K型車位鎖、T型車位鎖、X型車位鎖、A型(也稱三角形)車位鎖、D型車位鎖、U型車位鎖、F型車位鎖和方形車位鎖。上述類型的車位鎖雖然對停車泊位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通常設置在地面上,容易遭到損壞或者被盜。此外,在泊車過程中也容易因為操作不慎,造成對車子的損傷。另一方面,現有技術中的車位鎖無法實現自動收費,並且操作使用也非常不便,無法實現遠程自動控制。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液壓車位鎖[申請號:201220084554.0],其包括固定在地上的外筒、套裝在外筒內的滑筒,在滑筒的頂端固定設置有鎖頂帽,在鎖頂帽和外筒之間設置有液壓升降裝置,液壓升降裝置可帶動滑筒在外筒內上下移動,所述的鎖頂帽上設置有銷孔,對應在外筒上設置有鎖銷。該方案是一種埋入式的車位鎖,即在地面上鑽出一個孔,將車位鎖用水泥固定,起到了防盜作用。採用地下伸縮方式,不使用時縮到地下,減小地面露出體積,使用時開啟方便。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但是仍然存在著設計不夠合理,結構較為複雜,操作使用不夠方便,功能單一,無法實現障礙提示,特別是在光線不好的時候難以發現泊車位上車位鎖的存在。另一方面,上述方案仍然無法實現計時收費,且計費精度不高,容易出現多收費或少收費等現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能夠方便地實現計時收費,操作使用方便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本系統包括至少一根柱體,每根柱體分別與一能夠驅動該柱體直線升降的電驅動機構相連,所述的電驅動機構通過有線和/或無線通訊方式與控制裝置相連,所述的控制裝置通過有線和/或無線通訊方式連接有計時收費裝置。在上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中,所述的電驅動機構包括能固定在地面下方的驅動電機,所述的驅動電機設置在封閉式保護罩內,所述的柱體穿過封閉式保護罩與驅動電機相連;所述的驅動電機直接與柱體的下端相連,所述的驅動電機包括固定設置的電機定子和穿設在電機定子中的電機動子,所述的電機動子的上端與柱體下端固連。在上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中,所述的驅動電機上設有用於控制柱體行程的行程控制機構,所述的行程控制機構包括控制器和固定在電機定子上的直線編碼器,所述的直線編碼器、電機定子和電機動子均連接在控制器上,所述的控制器上連接有供電線,所述的供電線穿出封閉式保護罩。在上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中,所述的柱體和封閉式保護罩之間設有動密封機構;所述的供電線與封閉式保護罩之間設有靜密封機構。在上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中,所述的柱體頂部設置傳感器,所述的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相連且當柱體頂部到達車輛車盤時所述控制器能根據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控制驅動電機停止動作。在上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中,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若干分別獨立設置且與電驅動機構一一對應的單獨控制器;所述的計時收費裝置包括若干單獨刷卡器,所述的單獨刷卡器與單獨控制器一一對應設置且單獨刷卡器與單獨控制器相連,所述的單獨刷卡器為接觸式刷卡器或非接觸式刷卡器。在上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中,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若干集中控制器,同一區域內的電驅動機構均與該區域的集中控制器相連;所述的計時收費裝置包括若干集中刷卡器,所述的集中刷卡器與集中控制器一一對應設置且集中刷卡器與集中控制器相連,所述的集中刷卡器為接觸式刷卡器或非接觸式刷卡器。在上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中,本系統還包括若干移動控制終端,所述的移動控制終端與遠程控制中心和/或控制裝置相連,所述的遠程控制中心通過無線和/或有線方式與控制裝置相連。在上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中,所述的移動控制終端上設有簡訊收發模塊和/或二維碼掃描器;所述的控制裝置和/或電驅動機構上設有與電驅動機構一一對應的編碼標記;所述的控制裝置和/或電驅動機構上設有與電驅動機構一一對應的二維碼標記。在上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中,所述的柱體上設有用於展示信息的信息展示機構和/或警示機構;所述的信息展示機構包括顯示屏、貼紙、薄膜、螢光紙和反光紙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的警示機構包括指示燈和揚聲器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的組合。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的優點在於: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工作穩定性好,運行速度快,使用壽命長,易於操作使用,能夠有效維護泊車秩序,方便進行收費管理。附加了進行廣告展示等更多的功能;且能夠方便地進行警示,避免出現車輛被柱體刮擦的風險。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驅動機構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框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1結構框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2結構框圖。圖中,柱體1、電驅動機構2、驅動電機21、電機定子21a、電機動子21b、直線軸承21c、封閉式保護罩22、箱體221、蓋板222、動密封圈A、靜密封圈B、直線編碼器23、控制器24、供電線25、動密封機構26、靜密封機構27、控制裝置3、計時收費裝置4、單獨控制器31、集中控制器32、單獨刷卡器41、集中刷卡器42、車位佔用情況傳感器43、計時模塊44、傳感器5、移動控制終端6、簡訊收發模塊61、二維碼掃描器62、遠程控制中心7、編碼標記8、二維碼標記9、信息展示機構10a、警示機構10b。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和3所示,本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包括至少一根柱體1,每根柱體I分別與一能夠驅動該柱體I直線升降的電驅動機構2相連,電驅動機構2通過有線和/或無線通訊方式與控制裝置3相連。為了便於進行收費管理,控制裝置3通過有線和/或無線通訊方式連接有計時收費裝置4。當電驅動機構2帶動柱體I上升時,通常上升至與車輛底盤相接觸的高度。當柱體I露出地面時,其高度不低於10cm。當電驅動機構2帶動柱體I下降時,柱體I降低到至少柱體I頂面與地面齊平。電驅動機構2能夠方便地驅動柱體I進行直線豎直升降,從而實現對泊車位的管理。在沒有停車的情況下,柱體I 一般露出於地面,這樣能夠在柱體I上設置廣告,從而提高利用率。此外,由於在未停車狀態下柱體I露出於地面,能夠方便地進行管理,避免擅自停車。當車輛需要進入泊車位時,電驅動機構2帶動柱體I下降,從而方便車輛進入泊車位,當車輛停好以後,電驅動機構2帶動柱體I上升,從而避免車輛擅自離開泊車位。當車輛需要離開泊車位時,電驅動機構2帶動柱體I下降,從而方便車輛駛離泊車位,車輛離開泊車位後,電驅動機構2帶動柱體I上升復位。通過上述運作過程,方便地實現了對泊車位的管理控制。如圖2所示,電驅動機構2包括能固定在地面下方的驅動電機21,驅動電機21設置在封閉式保護罩22內。柱體I穿過封閉式保護罩22與驅動電機21相連。本實施例中,驅動電機21直接與柱體I的下端相連,驅動電機21包括固定設置的電機定子21a和穿設在電機定子21a中的電機動子21b,電機動子21b的上端與柱體I下端固連。由於驅動電機21直接與柱體I相連,因此減少了中間的傳動機構,不僅簡化結構和降低成本,而且動態響應快,定位精度高,工作噪音低。在電機定子21a的兩端分別設有直線軸承21c。驅動電機21上設有用於控制柱體I行程的行程控制機構,行程控制機構包括控制器23和固定在電機定子21a上的直線編碼器23。直線編碼器23、電機定子21a和電機動子21b均連接在控制器24上。控制器24上連接有供電線25,供電線25穿出封閉式保護罩22。柱體I和封閉式保護罩22之間設有動密封機構26 ;供電線25與封閉式保護罩22之間設有靜密封機構27。由於設置了封閉式保護罩22,能夠避免水、灰塵等對驅動電機21造成影響,為驅動電機21的運行提供可靠的工作環境,不僅提高工作穩定性,也能有效保障使用壽命。此外,封閉式保護罩22還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溫度對驅動電機21的影響。本實施例中,封閉式保護罩22包括頂部敞口的箱體221,在箱體221的頂部蓋有上表面與地面齊平的蓋板222,柱體I穿設在蓋板222中。動密封機構26採用固定在蓋板222上的動密封圈A,柱體I穿設在動密封圈A中。為了延長使用壽命,動密封圈A採用耐磨材料製成。靜密封機構27採用固定在箱體221上的靜密封圈B,供電線25穿過靜密封圈B。柱體I上設有用於展示信息的信息展示機構IOa和/或警示機構IOb ;信息展示機構IOa包括顯示屏、貼紙、薄膜、螢光紙和反光紙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警示機構IOb包括指示燈和揚聲器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的組合。由於設置了信息展示機構10a,能夠方便地通過信息展示機構IOa進行廣告、標語等信息的展示,在實現泊車控制的情況下,附加了更多的功能。由於設置了警示機構10b,能夠方便地進行警示,避免出現車輛被柱體刮擦的風險。柱體I頂部設置傳感器5,傳感器5與所述控制器24相連且當柱體I頂部到達車輛車盤時所述控制器24能根據傳感器5檢測到的信號控制驅動電機21停止動作。通常通過行程控制機構能夠保證絕大多數車輛的停泊管理,但是對於底盤特別低的車輛,還需要在柱體I頂部設置傳感器5,該傳感器5與控制器24相連。當傳感器5檢測到柱體I頂部已經達到車輛底盤時,控制器24控制驅動電機21停止動作,從而避免柱體I對底盤低的車輛造成損傷,同時也能保護本升降式車位阻擋裝置,提高使用的靈活性和工作的可靠性。如圖3和4所示,控制裝置3包括若干分別獨立設置且與電驅動機構2 —一對應的單獨控制器31 ;計時收費裝置4包括若干單獨刷卡器41,單獨刷卡器41與單獨控制器31 一一對應設置且單獨刷卡器41與單獨控制器31相連。單獨刷卡器41為接觸式刷卡器或非接觸式刷卡器。本系統還包括若干移動控制終端6,移動控制終端6與遠程控制中心7和/或控制裝置3相連,遠程控制中心7通過無線和/或有線方式與控制裝置3相連。通過移動控制終端6,能夠方便地對柱體I的升降進行控制。停車者可以配置一移動控制終端6,當需要停車時,可以實現自助式停車,而無需現場管理人員輔助。移動控制終端6為射頻卡、信號收發器、手機等設備,在移動控制終端6中還可以配置用於進行充值和消費的晶片。本實施例中,移動控制終端6上設有簡訊收發模塊61和/或二維碼掃描器62 ;控制裝置3和/或電驅動機構2上設有與電驅動機構2 —一對應的編碼標記8 ;控制裝置3和/或電驅動機構2上設有與電驅動機構2 —一對應的二維碼標記9。當需要使用車位時,通過移動控制終端6將電驅動機構2所對應的編碼標記8通過簡訊方式發送到遠程控制中心7,遠程控制中心7接收到的信息並將相應的控制命令發送至該電驅動機構2所對應的單獨控制器31,通過單獨控制器31控制相應的電驅動機構2工作。此外,也可以通過移動控制終端6掃描電驅動機構2所對應的二維碼標記9,然後將信息發送至遠程控制中心7,遠程控制中心7接收到的信息並將相應的控制命令發送至該電驅動機構2所對應的單獨控制器31,通過單獨控制器31控制相應的電驅動機構2工作。計時收費裝置4上還連接有車位佔用情況傳感器43與當車位佔用情況傳感器43檢測到泊車位被佔用時能進行計時的計時模塊44。通過計時收費裝置4能夠方便地檢測泊車位的佔用情況、車輛達到和離開時間等信息。實施例2: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控制裝置3包括若干集中控制器32,同一區域內的電驅動機構2均與該區域的集中控制器32相連;所述的計時收費裝置4包括若干集中刷卡器42,所述的集中刷卡器42與集中控制器41 一一對應設置且集中刷卡器42與集中控制器41相連,所述的集中刷卡器42為接觸式刷卡器或非接觸式刷卡器。本實施例實現了分布式控制,其餘均與實施例類同,本文不作贅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柱體1、電驅動機構2、驅動電機21、電機定子21a、電機動子21b、直線軸承21c、封閉式保護罩22、箱體221、蓋板222、動密封圈A、靜密封圈B、直線編碼器23、控制器24、供電線25、動密封機構26、靜密封機構27、控制裝置3、計時收費裝置
4、單獨控制器31、集中控制器32、單獨刷卡器41、集中刷卡器42、車位佔用情況傳感器43、計時模塊44、傳感器5、移動控制終端6、簡訊收發模塊61、二維碼掃描器62、遠程控制中心
7、編碼標記8、二維碼標記9、信息展示機構10a、警示機構IOb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本系統包括至少一根柱體(1),每根柱體(I)分別與一能夠驅動該柱體(I)直線升降的電驅動機構(2)相連,所述的電驅動機構(2)通過有線和/或無線通訊方式與控制裝置(3)相連,所述的控制裝置(3)通過有線和/或無線通訊方式連接有計時收費裝置(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驅動機構(2)包括能固定在地面下方的驅動電機(21),所述的驅動電機(21)設置在封閉式保護罩(22)內,所述的柱體(I)穿過封閉式保護罩(22)與驅動電機(21)相連;所述的驅動電機(21)直接與柱體(I)的下端相連,所述的驅動電機(21)包括固定設置的電機定子(21a)和穿設在電機定子(21a)中的電機動子(21b),所述的電機動子(21b)的上端與柱體(I)下端固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電機(21)上設有用於控制柱體(I)行程的行程控制機構,所述的行程控制機構包括控制器(24)和固定在電機定子(21a)上的直線編碼器(23),所述的直線編碼器(23)、電機定子(21a)和電機動子(21b)均連接在控制器(24)上,所述的控制器(24)上連接有供電線(25),所述的供電線(25)穿出封閉式保護罩(2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柱體(I)和封閉式保護罩(22)之間設有動密封機構(26);所述的供電線(25)與封閉式保護罩(22)之間設有靜密封機構(27)。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柱體(I)頂部設置傳感器(5),所述的傳感器(5)與所述控制器(24)相連且當柱體(I)頂部到達車輛車盤時所述控制器(24)能根據傳感器(5)檢測到的信號控制驅動電機(21)停止動作。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裝置(3)包括若干分別獨立設置且與電驅動機構(2)—一對應的單獨控制器(31);所述的計時收費裝置(4)包括若干單獨刷卡器(41),所述的單獨刷卡器(41)與單獨控制器(31)一一對應設置且單獨刷卡器(41)與單獨控制器(31)相連,所述的單獨刷卡器(41)為接觸式刷卡器或非接觸式刷卡器。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裝置(3)包括若干集中控制器(32),同一區域內的電驅動機構(2)均與該區域的集中控制器(32)相連;所述的計時收費裝置(4)包括若干集中刷卡器(42),所述的集中刷卡器(42)與集中控制器(41) 一一對應設置且集中刷卡器(42)與集中控制器(41)相連,所述的集中刷卡器(42)為接觸式刷卡器或非接觸式刷卡器。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本系統還包括若干移動控制終端(6 ),所述的移動控制終端(6 )與遠程控制中心(7 )和/或控制裝置(3)相連,所述的遠程控制中心(7)通過無線和/或有線方式與控制裝置(3)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移動控制終端(6)上設有簡訊收發模塊(61)和/或二維碼掃描器(62);所述的控制裝置(3)和/或電驅動機構(2)上設有與電驅動機構(2)—一對應的編碼標記(8);所述的控制裝置(3)和/或電驅動機構(2)上設有與電驅動機構(2) 對應的二維碼標記(9)。
10.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柱體(I)上設有用於展示信息的信息 展示機構(IOa)和/或警示機構(IOb);所述的信息展示機構(IOa)包括顯示屏、貼紙、薄膜、螢光紙和反光紙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的警示機構 (IOb)包括指示燈和揚聲器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的組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泊車裝置技術領域,涉及停車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它解決了現有技術設計不夠合理等技術問題。本系統包括至少一根柱體,每根柱體分別與一能夠驅動該柱體直線升降的電驅動機構相連,所述的電驅動機構通過有線和/或無線通訊方式與控制裝置相連,所述的控制裝置通過有線和/或無線通訊方式連接有計時收費裝置。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升降式智能停車系統的優點在於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工作穩定性好,運行速度快,使用壽命長,易於操作使用,能夠有效維護泊車秩序,方便進行收費管理。附加了進行廣告展示等更多的功能;且能夠方便地進行警示,避免出現車輛被柱體刮擦的風險。
文檔編號G07F17/24GK203055014SQ2012207243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朱徵源 申請人:浙江風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