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4:49:51
專利名稱:一種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鋅鎳蓄電池,尤其是一種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
背景技術:
鋅鎳二次電池由鋅電極和鎳電極組成,兼有鋅銀電池鋅負極高容量和鎘鎳電池鎳正極長壽命的優越性能。鋅鎳二次電池在性能上具有容量大、比能量高,一般為鎘鎳電池的一倍,為氫鎳電池的2倍,安全性好、工作電壓高、無記憶效應、優異的低溫性能、可大電流快速充放電等優點,在電池的生產和使用過程對環境不產生汙染,屬於「綠色電池」 。且電池反應產物容易再生利用,在能源緊缺的當代,是人們十分關注的重要的能源之一, 被稱之為是「面向21世紀的綠色能源」。它用於電力車輛、航標燈、無人觀測站、無線電收發報機、移動通訊設備等領域。便攜電器大量的湧現和世界範圍內電動汽車熱的出現,為高比能鋅電池的應用開闢了新的領域。在鋅鎳電池中,傳統的鋅負極製作均是將金屬鋅粉、氧化鋅或者是兩者的混合物與粘結劑、水等以一定比率充分和勻成糊狀(稱之為負極活性物質),再填塗到導電網或導電板柵上壓製成板式電極,也就是常說的塗膏式電極。以此種方式製作的負極在充放電過程當中,活性物質由於本身的體積發生變化和充電時產生的氣體衝刷作用而變得疏鬆,不久就會脫落,導致電池容量一次不如一次,電池壽命不長。再著電解液為液態,極板容易產生枝晶,刺穿隔膜引起電池短路,至使電池壽命終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有效地提高鋅鎳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提高鋅鎳蓄電池的容量的製作方式。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包括電池槽蓋、正極板、負極板及負極板和正極板之間設置的隔板、電解液,所述正極板採用板式塗膏式極板,所述負極板採用管式極板,所述隔板採用薄板狀的PVC-S^2隔板。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負極板採用管式極板。所述極板可採用灌粉或擠膏的形式製成;所述極板的管套可以為圓管或方管。由於採用上述的方案,負極鋅膏填充在所述管套內,防止負極活性物質的脫落;電解液中摻入SiO2膠體,使得電解液為凝固狀態,減緩了枝晶的產生。從而提高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提高蓄電池的容量。綜上所述,所述實用新型管式膠體結構能有效地提高鋅鎳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提高蓄電池的容量等優點,適用於工業生產。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3[0011]附圖1中,1 一電池槽蓋、2—正極板、3—負極板、4 一隔板、5—電解液、6—極柱、 7—安全閥。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來詳細說明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包括電池槽蓋1、正極板2、負極板3、負極板3和正極板2之間設置的隔板4、電解液5、極柱6和安全閥7,蓄電池兩側為正極板2,根據電池容量的大小,兩側的正極板2之間順序排列有多塊正極板2,相鄰的正極板2之間設有負極板3,相鄰的正極板2和負極板3之間設有薄板狀隔板4 ;正極板2為板式塗膏式極板,負極板3為管式極板,隔板4採用薄板狀的PVC-S^2隔板,電解液5採用膠體電解液。本實用新型將負極鋅膏填充到管套的中,製成管式負極板3,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由於鋅膏被套管牢牢包裹住,杜絕了使用過程中鋅膏的脫落。所述電解液5為摻入SiO2膠體電解質的電解液,所述SiA膠體電解質含量佔所述電解液5總重量的4% 30%,使得電解液5為凝固狀態,從而有效的防止枝晶的產生。
權利要求1.一種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包括電池槽蓋(1)、正極板(2)、負極板(3)、負極板(3)和正極板(2 )之間設置的隔板(4 )、電解液(5 )、極柱(6 )和安全閥(7 ),其特徵在於所述正極板(2)為板式塗膏式極板,所述負極板(3)為管式極板,所述隔板(4)為薄板狀的PVC-S^2 隔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其特徵在於所述負極板(3)為灌粉式或擠膏式極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其特徵在於所述負極板(3)的管套為圓管或方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式膠體鋅鎳蓄電池,包括電池槽蓋、正極板、負極板、負極板和正極板之間設置的隔板、電解液、極柱和安全閥,蓄電池兩側為正極板,根據電池容量的大小,兩側的正極板之間順序排列有N塊正極板,相鄰的正極板之間設有負極板,相鄰的正極板和負極板之間設有薄板狀隔板;正極板為板式塗膏式極板,負極板為管式極板,隔板採用薄板狀的PVC-SiO2隔板,電解液採用膠體電解液。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管式負極板和膠體電解液,使得鋅鎳蓄電池擺脫只有小容量電池的格局,單體容量可做到幾千AH;並且有效地提高鋅鎳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提高蓄電池的容量等優點,適用於工業生產。
文檔編號H01M2/16GK202009057SQ20112007328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8日
發明者劉武, 歐陽文勝, 毛先安, 羅繼, 黎福根, 黎立華 申請人:湖南豐日電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