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03:04:46 2
專利名稱: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窗貼膜,尤其涉及一種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
背景技術:
建築節能是牆體開口部位的保溫。我國民宅的門窗洞口熱能損失量是發達國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建築節能包括新建(含改建及擴建)建築節能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我國既有建築面積的400億平方米,其中大多數建築不節能;全國公共建築面積大約為45億平方米,其中採用中央空調的公共建築(商場、辦公樓、賓館)為5飛億平方米,而佔既有建築面積11%的公共建築單位面積能耗大約是普通居住的建築10倍左右,堪稱耗能大戶;一些公共建築門窗面積佔建築面積比例超過20%,而透過門窗的能耗約佔整個建築的50%。通過玻璃的能量損失約佔門窗能耗的75%,佔窗戶面積80%左右的玻璃能耗佔第一位。因此,建築節能改造的重點是公共建築,門窗及幕牆改造是建築節能的關鍵,而其中的玻璃改造則是節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開發一種能有效避免了強光和眩光,提高了舒適度;也有良好的隔熱效果,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此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實現了一定的霧度,有效避免了強光和眩光,提高了舒適度;也有良好的隔熱效果,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包括上表面鍍覆有第一金屬層安全基材層和下表面鍍覆有第二金屬層隔熱層,此安全基材層下表面與所述隔熱層上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所述隔熱層的第二金屬層通過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與一離型膜粘合連接;所述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與離型膜的接觸面具有若干個凸起部;所述離型膜括上表面塗覆有霧面抗靜電塗層的原紙層和薄膜層,此薄膜層和原紙層通過一膠粘劑層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塗層另一表面塗覆有離型劑塗層,此霧面抗靜電塗層與離型劑塗層接觸的表面的粗糙度為2.821um
3.324um。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的厚度為5 20μπι,所述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的厚度為5 20 μ m。2.上述方案中,所述安全基材層的厚度為25 100μπι;所述隔熱層的厚度為2 5 μ m0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屬層、第二金屬層為金層、銀層、銅層、鋁層和鈦層中一種。[0011]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本實用新型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其直接安裝於窗玻璃的表面上,既有良好的隔熱效果,也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其次,其包括上表面鍍覆有第一金屬層安全基材層和下表面鍍覆有第二金屬層隔熱層,此安全基材層下表面與所述隔熱層上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增加了兩層金屬層間隔距離,從而降低了鏡面反射,使用這種隔熱貼膜後,膜後面的人員可以透過玻璃清晰看到膜外的情況,而膜外的人員則較難或看不到膜後的情況,還可以起到隱蔽膜後情況的作用。2.本實用新型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其感壓式粘膠層與離型膜的接觸面具有若干個凸起部從而形成的粗糙度為2.821um 3.324um下表面,利用了光的漫反射原理,從而實現貼膜可以有一定的霧度,有效避免了強光和眩光,提高了舒適度。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離型膜結構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安全基材層;2、隔熱層;3、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1、接觸面;42、凸起部;5、離型膜;51、霧面抗靜電塗層;52、原紙層;53、薄膜層;54、膠粘劑層;55、離型劑塗層;56、凸起部;6、第一金屬層;7、第二金屬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一種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包括上表面鍍覆有第一金屬層6安全基材層I和下表面鍍覆有第二金屬層7隔熱層2,此安全基材層I下表面與所述隔熱層2上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阻燃丙烯酸壓 敏膠層3 ;所述隔熱層2的第二金屬層7通過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與一離型膜5粘合連接;所述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與離型膜5的接觸面41具有若干個凸起部42 ;所述離型膜5包括上表面塗覆有霧面抗靜電塗層51的原紙層52和薄膜層53,此薄膜層53和原紙層52通過一膠粘劑層54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塗層51另一表面塗覆有離型劑塗層55,此霧面抗靜電塗層51與離型劑塗層55接觸的表面的粗糙度為2.82Ium 3.324um。上述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3的厚度為5 20μπι,所述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的厚度為5 20 μ m。上述安全基材層I的厚度為45 μ m ;所述隔熱層2的厚度為5 μ m。上述第一金屬層6為銀層,第二金屬層7為鋁層。實施例2:—種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包括上表面鍍覆有第一金屬層6安全基材層I和下表面鍍覆有第二金屬層7隔熱層2,此安全基材層I下表面與所述隔熱層2上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3 ;所述隔熱層2的第二金屬層7通過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與一離型膜5粘合連接;所述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與離型膜5的接觸面41具有若干個凸起部42 ;所述離型膜5包括上表面塗覆有霧面抗靜電塗層51的原紙層52和薄膜層53,此薄膜層53和原紙層52通過一膠粘劑層54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塗層51另一表面塗覆有離型劑塗層55,此霧面抗靜電塗層51與離型劑塗層55接觸的表面的粗糙度為2.82Ium 3.324um。上述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3的厚度為5 20 μ m,所述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的厚度為5 20 μ m。上述安全基材層I的厚度為75 μ m ;所述隔熱層2的厚度為2.5 μ m。上述第一金屬層6為鈦層、第二金屬層7為鈦層。採用上述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時,其直接安裝於窗玻璃的表面上,既有良好的隔熱效果,也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其次,其包括上表面鍍覆有第一金屬層安全基材層和下表面鍍覆有第二金屬層隔熱層,此安全基材層下表面與所述隔熱層上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增加了兩層金屬層間隔距離,從而降低了鏡面反射,使用這種隔熱貼膜後,膜後面的人員可以透過玻璃清晰看到膜外的情況,而膜外的人員則較難或看不到膜後的情況,還可以起到隱蔽膜後情況的作用;再次,其感壓式粘膠層與離型膜的接觸面具有若干個凸起部從而形成的粗糙度為2.821um 3.324um下表面,利用了光的漫反射原理,從而實現貼膜可以有一定的霧度,有效避免了強光和眩光,提高了舒適度。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其特徵在於:包括上表面鍍覆有第一金屬層(6)安全基材層(I)和下表面鍍覆有第二金屬層(7)隔熱層(2),此安全基材層(I)下表面與所述隔熱層(2)上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3);所述隔熱層(2)的第二金屬層(7)通過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與一離型膜(5)粘合連接;所述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與離型膜(5)的接觸面(41)具有若干個凸起部(42);所述離型膜(5)包括上表面塗覆有霧面抗靜電塗層(51)的原紙層(52 )和薄膜層(53 ),此薄膜層(53 )和原紙層(52 )通過一膠粘劑層(54)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塗層(51)另一表面塗覆有離型劑塗層(55),此霧面抗靜電塗層(51)與離型劑塗層(55)接觸的表面的粗糙度為2.82Ium 3.324u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3)的厚度為5 20 μ m,所述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4)的厚度為5 20 μ 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其特徵在於:所述安全基材層(I)的厚度為25 100 μ m ;所述隔熱層(2)的厚度為2 5 μ 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金屬層(6)、第二金屬層(7)為金層、銀層、銅層、鋁層和鈦層中一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防氣泡型建築玻璃窗隔熱貼膜,包括上表面鍍覆有第一金屬層安全基材層和下表面鍍覆有第二金屬層隔熱層,此安全基材層下表面與所述隔熱層上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所述隔熱層的第二金屬層通過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與一離型膜粘合連接;所述第二阻燃丙烯酸壓敏膠層與離型膜的接觸面具有若干個凸起部;所述離型膜括上表面塗覆有霧面抗靜電塗層的原紙層和薄膜層,此薄膜層和原紙層通過一膠粘劑層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塗層另一表面塗覆有離型劑塗層,此霧面抗靜電塗層與離型劑塗層接觸的表面的粗糙度為2.821um~3.324um。本實用新型有效避免了強光和眩光,也有良好的隔熱效果和阻燃性。
文檔編號B32B3/30GK203093173SQ2013200688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6日
發明者金闖, 張慶傑 申請人: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