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溫型的發電機箱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21:15:36
專利名稱:耐高溫型的發電機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機箱,它可使發電機組在環境溫度較高時仍然可以正常運行。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電力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柴油發電機組在各個領域上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和重要。然而,在溫度很高,日間氣溫達到55°C以上的環境中,對於常規的靜音型的柴油發電機組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無法正常工作。對此,開發具有適應高溫環境的靜音型柴油發電機組成為一個必然階段。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耐高溫型的發電機箱體,它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改變傳統發電機組的散熱器的布置方式,解決傳統箱式發電機組水箱散熱器進風溫度被發動機輻射熱加熱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包括發電機箱體、箱體內的發電機和水箱散熱器,其特徵在於發電機箱體內的發電機和水箱散熱器之間設置有隔離板將其兩者完全隔開形成水箱隔離室和發電機隔離室,在水箱隔離室裡的水箱散熱器分為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通過水箱管道連接,副水箱散熱器和發電機通過管道連接,水箱隔離室的頂部有大功率排風扇,發電機隔離室的頂部有小功率排風扇。優選的,所述的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形成L型夾角。發電機隔離室的側面優選設置有進風口以保證箱體內的發電機有足夠的燃燒空氣和散熱氣流。靠近水箱散熱器的水箱隔離室側面優選設置有通風口以保證發電機有足夠的散熱氣流。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隔離板將發電機箱體內的發電機和水箱散熱器分別隔離開並形成獨立的水箱隔離室和發電機隔離室,水箱散熱器分為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彼此通過管道連接,從而使處於水箱隔離室內的水箱散熱器直接從箱體外部進風,避免了傳統水箱散熱器的進風被發電機輻射加熱,保證發電機組的正常功率工作,減弱了環境氣溫對發電機組工作的影響,而設置2個水箱散熱器則可以散去更多的熱量,同時發電機箱的頂部安裝立式防雨型排風扇,將噪聲引至上方, 減弱了發電機組噪聲對四周的影響,達到降噪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改變傳統的發電機組的散熱器的布置方式,解決傳統箱式發電機組水箱散熱器進風溫度被發動機輻射熱加熱的問題,從而起到保證發電機組在外界高溫惡劣環境中的正常使用,具有適用性廣、操作方便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由圖1示出,本實施例包括貨櫃式的發電機箱體ι和箱門13,發電機箱體1的內部由隔離板6隔離形成水箱隔離室和發電機隔離室,發電機隔離室內安裝有底座9,底座9上安裝有發電機8,發電機隔離室的頂部安裝有2 個小功率排風扇7,水箱隔離室內安裝有主水箱散熱器2和副水箱散熱器3,主水箱散熱器2 和副水箱散熱器3形成L型夾角,主水箱散熱器2和副水箱散熱器3通過管道11連接,副水箱散熱器3有管道5通過隔離板6上的開孔連接至發電機隔離室內的發電機8的散熱接口上,管道5可以設置成多根,本實施例就採用了 3根管道5通到發電機8的設置方法,水箱隔離室的頂部安裝有大功率排風扇4,本實施例為了保證箱體1內的發電機8有足夠的燃燒空氣和散熱氣流還分別在發電機隔離室的側面設置進風口 10,在水箱隔離室的側面設置通風口 12,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安裝。
權利要求1.耐高溫型的發電機箱,包括發電機箱體、箱體內的發電機和水箱散熱器,其特徵在於發電機箱體內的發電機和水箱散熱器之間設置有隔離板將其兩者完全隔開形成水箱隔離室和發電機隔離室,在水箱隔離室裡的水箱散熱器分為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 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通過水箱管道連接,副水箱散熱器和發電機通過管道連接, 水箱隔離室的頂部有大功率排風扇,發電機隔離室的頂部有小功率排風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機箱,其特徵在於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形成L 型夾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電機箱,其特徵在於發電機隔離室的側面還設置有進風口以保證箱體內的發電機有足夠的燃燒空氣和散熱氣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電機箱,其特徵在於靠近水箱散熱器的水箱隔離室側面設置有通風口以保證發電機有足夠的散熱氣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耐高溫型的發電機箱,可使發電機組在環境溫度較高時仍然可以正常運行,它公開了包括發電機箱體、箱體內的發電機和水箱散熱器,其特徵在於發電機箱體內的發電機和水箱散熱器之間設置有隔離板將其兩者完全隔開形成水箱隔離室和發電機隔離室,在水箱隔離室裡的水箱散熱器分為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主水箱散熱器和副水箱散熱器通過水箱管道連接,副水箱散熱器和發電機通過管道連接,水箱隔離室的頂部有大功率排風扇,發電機隔離室的頂部有小功率排風扇。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保證發電機組在外界高溫惡劣環境中的正常使用,具有適用性廣、操作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H02K9/19GK202160065SQ20112028747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9日
發明者朱復興, 鄒為相, 陳雄彪 申請人:廣州威能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