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缸裝配臺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2:37:11 1
專利名稱:液壓缸裝配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配臺,特別是涉及一種液壓缸裝配臺。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國內很多液壓缸生產廠在進行液壓缸裝配時,均採用簡易裝配臺,靠人工方式將液壓缸活塞及活塞杆壓入缸筒;對於缸徑小於80mm的液壓缸還可勉強應付,但對於缸徑大,行程長的液壓缸裝配起來就相當困難,既浪費時間也浪費人力。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方便對缸徑大於80mm的液壓缸進行安裝的液壓缸裝配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缸裝配臺,包括裝配臺架,還包括液壓泵站、液壓缸、換向塊、缸筒支架和至少兩個支撐座,所述液壓泵站設於裝配臺架的一側,所述液壓缸設於裝配臺架的另一側,所述換向塊設於裝配臺架的側壁上,液壓泵站通過第一導液管和第二導液管與換向塊連通,液壓缸通過第三導液管和第四導液管與換向塊連通,所述支撐座設於裝配臺架上,所述裝配臺架的一端設有缸筒支架。進一步的,還包括液壓缸前支架和液壓缸後支架,所述液壓缸前支架設於裝配臺架的另一端上,所述液壓缸後支架設於液壓缸前支架的後側,所述液壓缸的前端部設於液壓缸前支架上,液壓缸的後端部設於液壓缸後支架上。進一步的,所述裝配臺架的上表面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兩側的裝配臺架上分別設
有一條滑道。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座包括底板、V型支架、支撐杆、滑輪和調節件,所述支撐杆的一端連接於V型支架的底部,支撐杆的另一端連接於底板上,所述滑輪設於底板底部的兩側,所述調節件設於支撐杆上。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液管和第二導液管穿過凹槽,第一導液管和第二導液管的一端分別與液壓泵站連通,第一導液管和第二導液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換向塊連通,所述第三導液管的一端與換向塊連通,第三導液管的另一端與液壓缸的前端部連通,所述第四導液管的一端與換向塊連通,第四導液管的另一端與液壓缸的後端部連通。進一步的,所述換向塊上設有手動換向閥和節流閥。進一步的,所述液壓缸的前端設有推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缸裝配臺,充分利用液壓缸自身的特性,靠液壓缸的推力將活塞及活塞杆裝入缸筒內,安裝十分方便、快捷。解決了靠人工方式將液壓缸活塞及活塞杆壓入缸筒比較困難的問題,尤其是對缸徑大於80mm的液壓缸採用人工裝配十分困難問題。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支撐座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液壓缸裝配臺,包括裝配臺架1、缸筒支架2、液壓泵站3、液壓缸4、換向塊5、液壓缸前支架6、液壓缸後支架7、三個支撐座8、第一導液管16、第二導液管17、第三導液管18和第四導液管19 ;裝配臺架1的上表面的中部設有一條凹槽11,凹槽11兩側的裝配臺架1上分別設有一條滑道12 ;缸筒支架2通過螺栓固定於裝配臺架1的左端部,使用時可根據裝配油缸行程的不同,在裝配臺架1上調整缸筒支架2的位置,缸筒支架2上面為雙耳片結構,與待裝配油缸尾端用銷軸固定;液壓泵站3設於裝配臺架1的左側,液壓泵站3為液壓缸4提供穩定的壓力油源;液壓缸前支架6通過螺釘固定於裝配臺架1的右端上,液壓缸前支架6用來支撐液壓缸4,與液壓缸4採用法蘭連接形式;液壓缸後支架7設於液壓缸前支架6的右側,液壓缸後支架7通過螺釘固定於地基上;液壓缸4設於裝配臺架1的右側,液壓缸4的前端設有推動需要安裝的活塞及活塞杆的推頭13,液壓缸4用於將待裝配油缸活塞杆頂入缸筒內;液壓缸4的前端部通過螺栓固定於液壓缸前支架6上,液壓缸4的後端部通過螺栓固定於液壓缸後支架7上;換向塊5設於裝配臺架1的前側壁上,換向塊5上設有手動換向閥14和節流閥 15,通過調節手動換向閥14來控制液壓缸4的動作換向,通過調節節流閥15來調節液壓泵站3內提供的壓力油的流量;第一導液管16和第二導液管17穿過凹槽11,第一導液管16和第二導液管17的一端分別與液壓泵站3連通,第一導液管16和第二導液管17的另一端分別與換向塊5連通,第三導液管18的一端與換向塊5連通,第三導液管18的另一端與液壓缸4的前端部連通,第四導液管19的一端與換向塊5連通,第四導液管19的另一端與液壓缸4的後端部連通;支撐座8安裝於裝配臺架1上,支撐座8包括底板20、用於支撐活塞及活塞杆的V 型支架21、支撐杆M、滑輪22和用於調節支撐杆M高度的調節件23,支撐杆M的一端連接於V型支架21的底部,支撐杆M的另一端連接於底板20上,,滑輪22設於底板20底部的兩側,調節件23設於支撐杆M上,支撐座8底部的滑輪22安裝於裝配臺架1上的滑道 12內。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缸裝配臺,工作時,當需要將待裝配的油缸活塞杆 10頂入缸筒9時,液壓泵站3為液壓缸4施加一定的壓力,液壓缸4內的活塞杆伸出,即可將待裝配油缸活塞杆10頂入缸筒9內;反之,需要將待裝配的油缸活塞杆10從缸筒9內拉出時,液壓泵站3為液壓缸4施壓時,液壓缸活塞杆縮回,即可將待裝配的油缸活塞杆10拉出缸筒9。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缸裝配臺,充分利用液壓缸自身的特性,靠液壓缸的推力將活塞及活塞杆裝入缸筒內,安裝十分方便、快捷。解決了靠人工方式將液壓缸活塞及活塞杆壓入缸筒比較困難的問題,尤其是對缸徑大於80mm的液壓缸採用人工裝配十分困難問題。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缸裝配臺,包括裝配臺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液壓泵站、液壓缸、換向塊、 缸筒支架和至少兩個支撐座,所述液壓泵站設於裝配臺架的一側,所述液壓缸設於裝配臺架的另一側,所述換向塊設於裝配臺架的側壁上,液壓泵站通過第一導液管和第二導液管與換向塊連通,液壓缸通過第三導液管和第四導液管與換向塊連通,所述支撐座設於裝配臺架上,所述裝配臺架的一端設有缸筒支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缸裝配臺,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液壓缸前支架和液壓缸後支架,所述液壓缸前支架設於裝配臺架的另一端上,所述液壓缸後支架設於液壓缸前支架的後側,所述液壓缸的前端部設於液壓缸前支架上,液壓缸的後端部設於液壓缸後支架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缸裝配臺,其特徵在於所述裝配臺架的上表面設有凹槽, 所述凹槽兩側的裝配臺架上分別設有一條滑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缸裝配臺,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座包括底板、V型支架、支撐杆、滑輪和調節件,所述支撐杆的一端連接於V型支架的底部,支撐杆的另一端連接於底板上,所述滑輪設於底板底部的兩側,所述調節件設於支撐杆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缸裝配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液管和第二導液管穿過凹槽,第一導液管和第二導液管的一端分別與液壓泵站連通,第一導液管和第二導液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換向塊連通,所述第三導液管的一端與換向塊連通,第三導液管的另一端與液壓缸的前端部連通,所述第四導液管的一端與換向塊連通,第四導液管的另一端與液壓缸的後端部連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壓缸裝配臺,其特徵在於所述換向塊上設有手動換向閥和節流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壓缸裝配臺,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缸的前端設有推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壓缸裝配臺,包括裝配臺架,還包括液壓泵站、液壓缸、換向塊、缸筒支架和至少兩個支撐座,液壓泵站設於裝配臺架的一側,液壓缸設於裝配臺架的另一側,換向塊設於裝配臺架的側壁上,液壓泵站通過第一導液管和第二導液管與換向塊連通,液壓缸通過第三導液管和第四導液管與換向塊連通,支撐座設於裝配臺架上,裝配臺架的一端設有缸筒支架;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缸裝配臺,充分利用液壓缸自身的特性,靠液壓缸的推力將活塞及活塞杆裝入缸筒內,安裝十分方便、快捷。
文檔編號B23P19/027GK202240397SQ20112036532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明者張俊玲, 袁文生, 閆淑豔 申請人:北京索普液壓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