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秤用顆粒料連續給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5:01:1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顆粒狀物料送料裝置。具體說,是用來為紡絲機提供顆粒料的失重秤上的顆粒料連續給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化纖行業,用來為紡絲機提供顆粒的雙失重秤所用的連續出料裝置大都是單螺旋給料裝置。這種單螺旋給料裝含有一個呈臥式布置的筒狀,殼體後端有封蓋,前端和後端分別有出料口和進料口。所述封蓋中心有軸孔,殼體內有轉軸。所述轉軸為螺旋狀軸,其後端與相應軸孔間呈可旋轉狀配合併連有動力機構。工作時,紡絲原料顆粒從殼體後端的進料口進入殼體內。所述轉軸在動力機構帶動現旋轉的同時,將紡絲原料顆粒從殼體後端送至前端,最後從殼體前端的出料口送出,從而實現了顆粒料的連續送出。在實際應用中,為滿足小時流量變化大(0.25kg/小時~30kg/小時)的工藝要求,通常需要設置多個上述單螺旋給料裝置。雖然設置多個上述單螺旋給料裝置可以實現小時流量從0.25kg/小時~30kg/小時的大變化工藝要求,但由於需要設置多個單螺旋給料裝置來保證流量,不但結構複雜,而且在需要不同流量時,還必修更換螺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失重秤用顆粒料連續給料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上述問題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失重秤用顆粒料連續給料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為筒狀,其呈臥式布置,其上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殼體兩端均有封蓋,封蓋中心有軸孔,兩軸孔間有轉軸,轉軸兩端與相應軸孔間呈可旋轉狀配合。轉軸一端連有動力機構,其特徵在於殼體內有送料器。所述送料器為圓柱狀,其軸向中心有軸孔,其藉助該軸孔固定在轉軸上。所述送料器的外圓與殼體間有間隙,送料器外圓周向均布有貫通其總長的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凹槽是彎折形凹槽,其均朝向圓周的同一方向彎折且彎折點均位於其長度方向的中間,使得其兩段間構成一個大於90度的夾角。
其中,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分別位於殼體的上下側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處分別連有上短管和下短管,上短管和下短管的外端分別有上法蘭和下法蘭。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動力機構含有電機和減速機,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機的輸入軸相連,減速機的輸入軸與所述轉軸相連。所述電機是變頻式伺服電機。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由於所述送料器為圓柱狀,其軸向中心有軸孔,其藉助該軸孔固定在轉軸上。所述送料器的外圓與殼體間有間隙,送料器外圓上均布有凹槽。採用單軸多孔給料,再配以變頻式伺服電機,就可滿足小時流量變化大(0.25kg/小時~30kg/小時)的工藝要求,確保了在小流量給料情況下但每秒時間內均有物料給出。又由於採用單軸多孔給料,與背景技術相比,即使在需要不同流量時,也不需更換螺杆,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失重秤用顆粒料連續給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失重秤用顆粒料連續給料裝置含有一個殼體2,所述殼體2為圓筒,其呈臥式布置,其上加工有進料口3和出料口6,所述進料口3和出料口6分別位於殼體2的上、下側壁上。殼體2兩端均設置有封蓋1,封蓋1中心加工有軸孔,兩軸孔間設置有轉軸4,轉軸4兩端與相應軸孔間均藉助軸承7呈可旋轉狀配合。轉軸4一端連有動力機構5,所述動力機構5含有電機和減速機,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機的輸入軸相連,減速機的輸入軸與所述轉軸相連。其中的電機是變頻式伺服電機。
所述殼體2內設置有送料器8。所述送料器8為圓柱狀,其外徑與殼體2內徑相適配且二者間留有間隙。送料器8的軸向中心加工有軸孔,其藉助該軸孔固定在轉軸4上。送料器8外圓上均布有用於暫時容納顆粒料的貫通送料器8總長的凹槽9。所述凹槽9是彎折形凹槽,其均朝向圓周的同一方向彎折且彎折點均位於其長度方向的中間,使得其兩段間構成一個大於90度的夾角。
為便於與上道和下道工序相連,在所述進料口3和出料口6處分別連有上短管31和下短管61,上短管31和下短管61的外端分別連有上法蘭32和下法蘭62。
本實用新型的失重秤用顆粒料連續給料裝置工作時,由動力機構5帶動轉軸4和與其相連的送料器8一起轉動的同時,由上道工序送來的顆粒料通過進料口3落在並充滿與進料口3相對應的送料器8上的那部分凹槽9內。隨著轉軸4及送料器8的轉動,除與出料口6相對的那部分凹槽9內的顆粒料從出料口6排出外,送料器8外圓上的其餘凹槽9內都會充滿顆粒料,使得在每秒時間內都會有顆粒料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