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2 00:10:56 2
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屬於機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設置在機架間的支撐杆,在支撐杆上設置有軸承座,在軸承座上設置有兩個帶齒槽的線帶整形輸送輪,兩個線帶整形輸送輪之間留有容置線帶的間隙,在該間隙裡通過支撐塊設置有一個凹槽滾輪,在凹槽滾輪的下方設置有齒輪組;線帶整形輸送輪上方設置有滾動壓輪,滾動壓輪伸入至所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的齒槽上;在滾動壓輪的左下側設置有一個整形滾輪。本實用新型生產效率高,結構合理、安全可靠,在高速(現有同類機型3倍速度)運行時穩定,噪音低,生產出來的雙線圈合格率高。
【專利說明】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技術領域】,涉及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特指一種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可生產文本線圈和各種掛鈎,廣泛應用於書本、掛曆、檯曆等活頁的裝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於可塑性雙線圈的生產也越來越自動化了,但現有市場上的生產雙線圈的設備不但生產效率低,而且結構不合理、不安全,在高速運行下不穩定,噪音大;另外碾壓整形是一個重要的步驟,對產品的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現有的生產雙線圈的設備生產出來的雙線圈合格率不高。
【發明內容】
[0003]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生產效率高、在高速運行時穩定、低噪音,產品質量好的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間的支撐杆,在支撐杆上設置有軸承座,在軸承座上設置有兩個帶齒槽的線帶整形輸送輪,兩個線帶整形輸送輪之間留有容置線帶的間隙,在該間隙裡通過支撐塊設置有一個凹槽滾輪,在凹槽滾輪的下方設置有齒輪組;線帶整形輸送輪上方設置有滾動壓輪,滾動壓輪伸入至所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的齒槽上;在滾動壓輪的左下側設置有一個整形滾輪。
[0005]上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包括左線帶整形輸送輪和右線帶整形輸送輪,所述的整形滾輪的右側邊緣緊貼在左線帶整形輸送輪的右側邊緣。
[0006]上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兩外側設置有牆板,所述的滾動壓輪通過軸固定在兩牆板上。
[0007]上述的兩個線帶整形輸送輪呈並排設置。
[0008]上述的軸承座為四個,其中兩個設置在線帶整形輸送輪的入口端、另外兩個設置在線帶整形輸送輪的出口端。
[0009]上述的齒輪組的下方設置有與其相嚙合的蝸輪減速器。
[0010]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來說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生產效率高,結構合理、安全可靠,在高速(現有同類機型3倍速度)運行時穩定,噪音低,生產出來的雙線圈合格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提及的連續的「V」字形狀金屬線;[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提及的連續的「U」字形線帶。
[0016]圖中標號的含義:1_機架;2_支撐杆;3_軸承座;4_線帶整形輸送輪;5_凹槽滾輪;6_齒輪組;7-牆板;8_滾動壓輪;9_同步輪;10-整形滾輪;11_電機;12_主軸;13_皮帶輪;14_蝸輪減速器;15_上撥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為優選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0018]如圖1-圖5所示,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I間的支撐杆2,在支撐杆2上設置有軸承座3,在軸承座3上設置有兩個帶齒槽的線帶整形輸送輪4,兩個線帶整形輸送輪4之間留有容置線帶的間隙,在該間隙裡通過支撐塊設置有一個凹槽滾輪5,在凹槽滾輪5的下方設置有齒輪組6 ;線帶整形輸送輪4上方設置有滾動壓輪8,滾動壓輪8伸入至所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4的齒槽上;在滾動壓輪8的左下側設置有一個整形滾輪10。
[0019]進一步,上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4包括左線帶整形輸送輪和右線帶整形輸送輪,所述的整形滾輪10的右側邊緣緊貼在左線帶整形輸送輪的右側邊緣。
[0020]進一步,上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4兩外側設置有牆板7,所述的滾動壓輪8通過軸固定在兩牆板7上。
[0021]進一步,上述的兩個線帶整形輸送輪4呈並排設置。
[0022]進一步,上述的軸承座3為四個,其中兩個設置在線帶整形輸送輪4的入口端、另外兩個設置在線帶整形輸送輪4的出口端。
[0023]進一步,上述的齒輪組6的下方設置有與其相嚙合的蝸輪減速器14。
[0024]進一步,上述的蝸輪減速器14通過同步輪9與主軸12相連,主軸11通過皮帶輪13與電機11相連接。
[002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開啟電機11,電機11帶動主軸12上的皮帶輪13轉動,皮帶輪13把動力傳給蝸輪減速器14,蝸輪減速器14和齒輪組6嚙合,齒輪組6與線帶整形輸送輪4嚙合,線帶整形輸送輪4帶動滾動壓輪8轉動。
[0026]上撥輪15將連續的「V」字形狀金屬線帶(見圖4)送至線帶整形輸送輪4的齒槽內(在線帶進入線帶整形輸送輪4期間,整形滾輪10將「V」字形線帶寬齒的一端碾平),在滾動壓輪8和兩個線帶整形輸送輪4之間的凹槽滾輪5的同時碾壓作用下,使線帶形狀從連續「V」形整壓成整齊平整的連續「U」字形線帶(見圖5)。
[002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間的支撐杆,在支撐杆上設置有軸承座,其特徵在於:在軸承座上設置有兩個帶齒槽的線帶整形輸送輪,兩個線帶整形輸送輪之間留有容置線帶的間隙,在該間隙裡通過支撐塊設置有一個凹槽滾輪,在凹槽滾輪的下方設置有齒輪組;線帶整形輸送輪上方設置有滾動壓輪,滾動壓輪伸入至所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的齒槽上;在滾動壓輪的左下側設置有一個整形滾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包括左線帶整形輸送輪和右線帶整形輸送輪,所述的整形滾輪的右側邊緣緊貼在左線帶整形輸送輪的右側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線帶整形輸送輪兩外側設置有牆板,所述的滾動壓輪通過軸固定在兩牆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線帶整形輸送輪呈並排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軸承座為四個,其中兩個設置在線帶整形輸送輪的入口端、另外兩個設置在線帶整形輸送輪的出口端。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可塑性雙線圈成型機的多輪碾壓整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齒輪組的下方設置有與其相嚙合的蝸輪減速器。
【文檔編號】B21F45/00GK203649249SQ201320841937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章金魁, 章少華 申請人:台州久嘉機電材料有限公司